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前坂俊之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推荐序/展江001
中文版序004
日文版序008
第一章关于自我认罪的声明
——报纸和审查1
第二章从中日对立走向“九一八”事变15
第三章“九一八”事变的爆发29
第四章爆弹三勇士的真实面目
——军国主义的赞歌是这样制造出来的50
第五章日本退出国际联盟
——世界孤儿的诞生63
第六章“五一五”事件及相关评论84
第七章言论弹压导致的自我约束和离间军民关系问题100
第八章从京大泷川事件到天皇机关学说事件116
第九章搭上性命的新闻报道时代
——针对报社的恐怖活动138
第十章陆军宣传册事件和永田铁山暗杀事件152
第十一章“二二六”事件中受到致命一击的报纸165
第十二章“二二六”事件之后190
第十三章同盟通信社的成立198
第十四章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212
第十五章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225
第十六章太平洋战争之路237
第十七章太平洋战争开战的独家报道255
第十八章报纸已死268
后记292
译后记295
注释300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 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

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揭示了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图书馆借阅。书名误导人,日文“新闻”和本书研究对象都是报纸,而不是中文语境里范围更广的那个新闻;其次,本书从1926年讲到1945年,并不只限于后面三年多的太平洋战争。另外,如果能讲讲二战后日本新闻界受到GHQ的具体惩治或自肃措施会更好。报人的毛病之一便是自抬身价夸大自己在历史中的作用,不利情况下反之亦然

评分

##新星出版社怕是国内最差。论文抄袭拿到博士学位为何还能在国内当译者。

评分

##可以。

评分

##本书冷静记录二战前后日本媒体的细节,极赞。石桥湛山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日本国内政治和舆论的批评,其中有一篇社论写道:“有一部分人是依据法律受到了言论压迫。但我认为,今日我国失去言论自由的最大原因是,我国的学者、评论家、有识之士或是报纸以外的言论机关的经营者,没有人能像650年前的日莲一样,将自己相信的事物毫不隐藏地说出来,为国家尽自己最大努力。我认为现在的人连日莲勇气的百分之一都没有。不仅是这样,我看到有一些人竟然表面上迎合现在的社会舆论,说出一些根本就不是自己真心的言论。最近我国的非法运动面临着,如果走错一步,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一危险境地。如果说存在力挽狂澜的方法的话,那就只可能是言论自由的力量。如果言论自由被压制,完全窒息了的话,国家一定不会有前途。”有这样清醒的人士,日本之福也。

评分

##现在的媒体集团还会担心当初他们担心的问题吗?照我看来很不乐观。P.S.我国的呢?

评分

##2020-NO.9 这本书把战争前后日本报界从坚持舆论自由到自我审查,再到全面投降为宣传战争机器的过程描述的极为清晰。同时分析了军部打压新闻的手段和报界自身妥协两种因素的互动。缺点:部分内容有点流水账,属于资料罗列,没有分析。另外作者本身存在对历史事实认识的一些小错误(比如一些中国相关历史事件时间的错误)

评分

##说来说去,还是体制的问题,连政治家都朝不保夕,媒体哪来的力量对抗军部?当然,一个民族的觉醒、进步还是在于自由意识的觉醒、权利意识的觉醒,而言论自由、舆论监督是首要的吧。

评分

##只看了前面一章,好奇后面的具体发展。8月16号日本报纸空版上市,因为前一秒还在鼓吹焦土作战一路凯歌的编辑记者无法180度转弯面对战败消息交代他们曾经的隐瞒,于是迎来从上到下的辞职……

评分

##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