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中心》作者小尾郊一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以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为研究中心,广泛探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各个方面和文人生活,肯定了这一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人的自我意识与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容与技巧的进步。书中探本溯源,对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作了系统详实的论述,并将此与日本文学等作了比较。
##魏晋南北朝自然思想史与山水文学史 (尤其想起了此前管雄的文学史中论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内容)| 一直很喜欢日本学者的文章,真诚而清晰,此书成书年代早,成果已属精彩
评分此书日文版由吉川幸次郎题签。小尾郊一先生借此开拓了一种很细密的研究风范。就我个人而言,这对中国文学史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降低文学题材的重要性,将表现手法及其背后的意识活动提高一个层次。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史关注“写什么”,胜过“怎么写”,甚至对后者往往语焉不详。小尾先生的书几乎是和这种风潮反着来的,有沧海横流的气场。
评分##读日本学者的论著特别舒服,因为他们有种生怕读者看不懂的态度,讲得细致又通俗,还很成体系 太爱这种讲人话的书了????
评分##虽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著作,本身也是经典论述。除了表面的文字和细致论证,最值得欣赏的还是作者对中国文学的热爱:是啊,西方直到文艺复兴后才真正发现自然,中国文学在备受历代轻视的六朝就做到了,我辈能不有欣然之怀乎。
评分##选题受青木正儿影响较大,更始于作者自己对自然诗的兴趣。分题材、文体或个案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书写,自然观的部分较少,一些分析角度颇为细致,如从辞赋中的对仗看自然和人类的对举,招隐诗(如招隐诗消失的三个原因:蜕变成山水诗,融合进游仙诗)、游仙诗、兰亭诗(从诗中自述看参与者将其视为“游”,而非“禊”;玄言时代的山水诗萌芽)、陶渊明等。赋与自然(左思赋作的写实精神、川海赋、咏物赋)。
评分##书中的观点现在大多已是文学史的常识,如果说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它对汉魏六朝文学中涉及和表现自然的作品做了一次集中展现。
评分##“庄老告退,山水顿滋”……沿着斯波六郎、小川环树、青木正儿的路径一路再往前走了挺远,梳理细致自不必说,篇篇能当精读范文本是日式学术的特点。有些曲径通幽的偏僻景点我已经不敢去了,怕知识点糊掉,第一遍读,尽力去把住一些基础性观点就好了。
评分##魏晋南北朝自然思想史与山水文学史 (尤其想起了此前管雄的文学史中论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内容)| 一直很喜欢日本学者的文章,真诚而清晰,此书成书年代早,成果已属精彩
评分##分析很细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够繁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