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词史上第一部词总集《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在此后千年的传播史上,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花间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间集校注》包括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等内容,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一欠缺。
##《花间集》在词坛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诗坛。不读《花间集》,不知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坛巨擘地位。收录了十八家词人作品,五分之四都是所谓艳情题材,“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偏见也出于此。我个人对这类题材不大感兴趣,词往后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什么题材都可以入词。十八家里最喜欢李珣,尤其是他那十七首咏南国风物的《南乡子》。
评分##《花间集》在词坛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诗坛。不读《花间集》,不知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坛巨擘地位。收录了十八家词人作品,五分之四都是所谓艳情题材,“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偏见也出于此。我个人对这类题材不大感兴趣,词往后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什么题材都可以入词。十八家里最喜欢李珣,尤其是他那十七首咏南国风物的《南乡子》。
评分##細讀了溫韋,後面實在讀不下去就沒讀完。富艷精工,常見的意象有女子面容服飾如「雲鬢」「羅襦」「紅淚」「玉釵」等,有閨閣裝飾如「屏風」「鸞鏡」「山枕」等,有動物如「鴛鴦」「雙燕」「鸂鶒」(尤其是溫庭筠特別喜歡用)等。粗略統計了一下所用詞牌名較多的有《臨江仙》(11)《菩薩蠻》(9)《更漏子》(8)《浣溪沙》(10)《女冠子》(9),這些詞牌無論是韻律還是長短句安排來看都適宜寫哀婉纏綿,凝噎感歎之情。詩風又復歸齊梁,與之後的婉約派亦不同。但我更喜歡《玉臺新詠》,藝術特色和思想情感都更加豐富,《花間集》所選詞讀到後面真的有點審美疲勞。另,喜歡溫庭筠的詩多於詞,大概是詩更渾厚一些,詞過於輕浮纖巧了(僅個人感覺)。
评分##看了一个冬天。集评里的萧继宗先生→怼人大王~
评分##悔晚读。
评分##細讀了溫韋,後面實在讀不下去就沒讀完。富艷精工,常見的意象有女子面容服飾如「雲鬢」「羅襦」「紅淚」「玉釵」等,有閨閣裝飾如「屏風」「鸞鏡」「山枕」等,有動物如「鴛鴦」「雙燕」「鸂鶒」(尤其是溫庭筠特別喜歡用)等。粗略統計了一下所用詞牌名較多的有《臨江仙》(11)《菩薩蠻》(9)《更漏子》(8)《浣溪沙》(10)《女冠子》(9),這些詞牌無論是韻律還是長短句安排來看都適宜寫哀婉纏綿,凝噎感歎之情。詩風又復歸齊梁,與之後的婉約派亦不同。但我更喜歡《玉臺新詠》,藝術特色和思想情感都更加豐富,《花間集》所選詞讀到後面真的有點審美疲勞。另,喜歡溫庭筠的詩多於詞,大概是詩更渾厚一些,詞過於輕浮纖巧了(僅個人感覺)。
评分##要籍補錄。
评分##春朝秋夜,总是少年心事。笺注很好。
评分##前人《花间集》相关点校、评注书籍层出不穷,此书乃后出转精大作。校注者杨景龙教授治学严谨,在点、校方面做到了极致。更值得一提的是景龙教授的疏解部分,文字功底极深厚,词作讲解到位且遣词用句富有美感,值得一读。王兆鹏先生评此书“集大成之作”所言不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