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成肉身 外国现当代文学小说 畅销书籍 正版 9787108031341 生活.读书.新

论道成肉身 外国现当代文学小说 畅销书籍 正版 9787108031341 生活.读书.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敏敏 译
图书标签:
  • 现当代文学
  • 外国文学
  • 小说
  • 畅销书
  • 文学经典
  • 生活
  • 读书
  • 论道成肉身
  • 精神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煜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1341
商品编码:26184744706
丛书名: 论道成肉身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9-05-01

具体描述

58
3.22
¥180.00
剩余 06 23 56
已有582人购买

58
2.91
¥199.20
剩余 06 23 56
已有680人购买

基本信息

书名:论道成肉身

定价:39.8元

作者:(古罗马)阿塔那修 著,石敏敏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08031341

字数:289000

页码:3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中译本导言
驳异教徒
前言
正文
论道成肉身
前言
本文提要
正文
罢黜阿里乌
“罢黜阿里乌”与亚历山大的通谕前言
圣亚历山大对阿里乌及其追随者的罢黜及
关于这个问题的通谕
优西比乌书信
前言
尼西亚大公会议
附注A
信仰陈述
前言
正文
论《路加福音》十章二十二节
前言
正文
致全世界主教的通谕
前言
通谕
反驳阿里乌主义者的辩护
前言
正文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括阿塔那修的两部名篇:《驳异教徒》和《论道成肉身》。在这部分,阿塔那修驳斥了希腊罗马的哲学观念和偶像崇拜,阐明了基督徒的核心教义道成肉身的意义,为《尼西亚信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二部分记录了阿塔那修与阿里乌主义的抗争,驳斥了早期基督教的重要异端阿里乌主义,是早期教会历史的珍贵文献。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阿塔那修(Athanasius)四世纪东方教父,亚历山大主教。阿塔那修在对抗阿里乌主义、确立三位*体教义、确立新约正典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就信仰还是就神学而论,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都把阿塔那修视为典范。著有《论道成肉身》、《驳异教徒》、《安东尼传》等。

 

0123456789
《灵魂的回响:一部关于存在的沉思录》 内容简介 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感到迷失,追寻着遥不可及的意义。而《灵魂的回响》恰恰是一次深入探寻生命本质的旅程,它如同暗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这部作品并非讲述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非描绘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它更多的是一种内省与体悟,一种在细微之处捕捉人性光辉与幽暗的细腻笔触。 本书以一种近乎冥想的姿态,带领读者穿越纷繁的生活表象,直抵个体存在的根源。它探讨了“我是谁”这个古老而永恒的命题,但不同于哲学思辨的枯燥,它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到鲜活的生命体验之中。作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挣扎、失落、喜悦与觉醒。 书中的人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反派,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有血有肉,有脆弱有坚强,他们的经历折射出我们共同的命运。一个在城市角落里默默无闻的老人,他的平凡生活却蕴含着对岁月无声的抗争;一个在迷茫中寻求方向的年轻人,他的每一次跌倒与爬起,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一对在琐碎生活中维系情感的伴侣,他们的每一次争吵与拥抱,都是对爱最真实的诠释。这些鲜活的生命片段,被作者一一捕捉,放大,再以一种诗意的语言呈现出来,让读者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共鸣。 《灵魂的回响》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书,它更像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邀请读者参与到这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中来。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都可能成为引发读者思考的契机。例如,当书中描绘一位艺术家在创作的瓶颈中体验到的孤独与绝望时,我们是否也会联想到自己曾经在某个领域付出的努力,以及在遇到挫折时的无助?当书中叙述一个家庭在面对重大变故时的脆弱与相互扶持时,我们是否也会感受到血脉相连的温暖与力量? 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对“平凡”的极致描绘。它不刻意追求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细节。清晨窗边透进的阳光,一杯温热的咖啡,街边匆匆而过的人群,甚至是雨滴落在窗棂上的声音,在作者的笔下,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诗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往往承载着我们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感悟。通过对这些“平凡”的细致入微的描绘,作者揭示了生活本身的厚重与奇妙,以及个体如何在这些日常的流动中,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灵魂的回响》还深刻地触及了时间与记忆的关系。时间如同无声的河流,冲刷着一切,也塑造着一切。记忆则是河流中漂浮的叶片,或清晰或模糊,承载着我们过去的痕迹,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书中,人物们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不断审视着自己的选择,理解着自己的过去,并以此为基础,走向更远的未来。这种对时间与记忆的探索,使得整部作品具有了一种超越性的维度,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自我的完整与独立。 在阅读《灵魂的回响》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故弄玄虚的情节设计,它以一种朴素而真诚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关于生命的最深层 truths。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常常忽视的细微情感。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并非存在于遥远的彼岸,而是蕴藏在我们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与世界的互动之中。 本书所呈现的,是一种更为内化的、关于个体与世界关系的深刻探讨。它关于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坚持自我,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实的连接。它没有提供救世的方案,但它给予了读者一种温暖的陪伴,一种共同面对生命困境的力量。 《灵魂的回响》是一次涤荡心灵的阅读体验,它将伴随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成为一个静默而智慧的伙伴。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隐藏的光芒,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的瞬间。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并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能从中获得新启示的书籍。它提醒我们,生命的本质,或许就藏在一次次内心的回响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论道成肉身》的书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光是听着就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和哲学深度。我一直对那些探讨存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界限的作品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外国现当代文学的范畴里。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精神是飘渺的,而肉体是俗世的,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论道成肉身》这个名字,恰恰点出了这种古老而又永恒的哲学命题:精神如何能真正地“成”为肉身,或者说,肉身在精神的追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期待着作者能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去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体,以及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它会不会讲述一个灵魂在肉体中挣扎、蜕变的故事?又或者,它会通过对某个群体、某个时代的描绘,来展现人类在追寻更高远精神目标时,肉体的局限与可能性?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无数种可能性,它可能是一部沉重的哲学寓言,也可能是一部充满力量的成长史诗,总之,这个书名已经在我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一探究竟。

评分

收到这本《论道成肉身》简直是个惊喜!我最近正好在寻找一些能够拓展我阅读视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有思想深度,又能引发强烈共鸣的现当代小说。这本书的标题“论道成肉身”就给我一种强烈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直白或哗众取宠,反而带有一种沉静而充满吸引力的哲学韵味。我联想到了一些经典的西方哲学思辨,以及一些对生命本质进行深刻探索的文学作品。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道”与“肉身”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是讲述一个关于精神升华、超越凡俗的故事,还是探讨肉体凡胎如何在世俗生活中参悟人生真谛?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觉得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哲学意义的表达方式,会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容易引发共鸣。我期待书中能够有细腻的人物刻画,让他们在跌宕起伏的命运中,不断地追问生命的意义,最终在自身的“肉身”中找到某种“道”的体现。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显得很考究,简洁却富有张力,仿佛预示着一场深刻的精神旅程。

评分

当我在书店(或者网上书店)看到《论道成肉身》这本书时,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它吸引了。不仅仅是因为它被标记为“畅销书籍”和“正版”,更重要的是它那独特的书名——“论道成肉身”。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张力,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一系列关于精神、存在、身体以及个体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问题。作为一名对外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喜欢那些能够挑战固有思维、引人深思的作品。这类小说往往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在探索人性的复杂性,挖掘生命的意义,甚至试图回答一些关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论道成肉身》这个书名,似乎正是一种对这些古老命题的现代演绎。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如何通过文字来构建一个关于“道”的具象化过程,或者说,如何在“肉身”这个物质载体中,揭示出精神超越性的可能。这本书是否会以一种非常规的叙事手法,打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它会是一个关于觉醒、关于顿悟的故事吗?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启迪我心灵的火花,让我对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论道成肉身》这个名字,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喜欢深度思考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外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总能触及人类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探讨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正视,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问题。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哲学上的张力,暗示着一种从虚无到实在,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化过程。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个“道”的具体形态?它是某种普适的真理,还是个体化的精神追求?而“肉身”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被视为束缚,还是通往更高境界的载体?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种可能的故事情节:也许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精神注入到作品之中,从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肉身”;也许是一个普通人在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终于领悟到身体的价值,并从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或许不像一般的畅销书那样轻松易读,但它的深邃和内涵,一定能够在我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记。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人性,探索生命意义的外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情有独钟。《论道成肉身》这个书名,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它没有像很多书名那样直接点破故事内容,反而留下了一种神秘感和哲学探讨的空间。我脑海里立刻联想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那些探讨精神与物质、虚与实、存在与虚无等宏大命题的文学瑰宝。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将抽象的“道”,转化成具体的“肉身”。这会不会是一个关于灵魂在肉体中挣扎、寻找归宿的故事?还是说,它会通过对某个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描绘,来展现人类在物质世界中如何体悟精神的真谛?我期待书中能够有极其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以及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它可能是一部充满隐喻的寓言,也可能是一部关于个体觉醒的史诗,总之,这个书名已经成功地激起了我强烈的阅读欲望,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