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如何高效学习+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套装3册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心理学哲学书

欲罢不能+如何高效学习+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套装3册 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心理学哲学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学习方法
  • 时间管理
  • 自我提升
  • 行为心理学
  • 习惯养成
  • 效率提升
  • 刻意练习
  • 上瘾心理学
  • 哲学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荒漠甘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7514
商品编码:26008572189
包装:平装

具体描述













定价:59.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开本:16

作者:亚当·奥尔特

装帧:平装

ISBN编码:9787111587514

内容介绍

欢迎来到“行为上瘾”的时代!
我们中近半数人到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
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而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却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
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
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

这是因为,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会破坏长期的幸福——
?智能手机抢夺我们的时间,危害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
?电子游戏让千万年轻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可穿戴设备让很多人运动上瘾,出现了运动伤害。
?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色情变得难以回避。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
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
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目录

楔子 令人上瘾的时代 / 1
第壹部分 行为上瘾是什么
*1章 行为上瘾的兴起 / 10
行为上瘾是什么 / 14
我们离危险越来越近 / 16
近一半人都有行为上瘾 / 17
药物上瘾由来已久 / 21
迷住弗洛伊德的可卡因 / 23
可卡因与可口可乐 / 26
社交媒体对孩子的伤害 / 28
游戏的chao强上瘾性 / 30
*2章 我们所有人的心瘾 / 33
只有5%的士兵毒瘾复发 / 34
任何人都能成为瘾君子 / 37
快感中枢的强大力量 / 38
诱使人们上瘾的是环境 / 41
重回犯罪现场的危险性 / 42
第3章 行为上瘾的生物学机制 / 48
游戏上瘾的大脑模式与吸毒相同 / 50
上瘾的根源是心理痛苦 / 51
任何体验都可能导致上瘾 / 53
帕金森病患者的上瘾行为 / 56
上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 / 59
*二部分 上瘾体验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第4章 诱人的目标 / 64
并不兴奋的世界guan军 / 67
一生落魄的大奖获得者 / 69
追求目标的文化 / 73
目标和记录无处不在 / 75
可穿戴设备导致锻炼上瘾 / 77
数字引发了痴迷 / 78
成功是通往失败的路标 / 80
第5章 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 / 84
“点赞”是我们时代的可卡因 / 87
输可以伪装成赢 / 90
丢掉了反馈,就丢掉了玩家 / 94
虚拟现实技术神奇而危险 / 97
“差一点儿就赢了”好过“总是赢” / 99
第6章 毫不费力的进步 / 103
钓人的“鱼饵” / 104
人人都厌恶损失 / 106
吸血游戏的机制 / 109
“新手运”是个大坑 / 112
wan全无门槛的“傻”游戏 / 114
智能手机拓展游戏世界 / 115
第7章 逐渐升级的挑战 / 118
激励人心的掌控感 / 120
发展区与玩乐回路 / 123
胜利即将来临 / 126
停止规则为何失效 / 129
第8章 未完成的紧张感 / 134
蔡格尼克效应 / 135
脑内循环的歌曲 / 136
吊胃口的播客 / 137
被掐断的故事 / 141
不可预见更令人愉悦 / 143
令人兴奋的购物体验 / 145
一看到底的剧集 / 147
第9章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 151
评估自我价值的需求 / 154
平衡社会肯定与个性化 / 157
为社交而游戏 / 160
大脑变成了“腌黄瓜” / 161
再也无法适应现实互动的孩子 / 163
第三部分 如何远离行为上瘾
*10章 让孩子远离行为上瘾 / 168
自然交流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 168
面对面沟通到关重要 / 170
为幼儿设定健康的屏幕使用时间 / 172
让青少年“可持续”地使用数字技术 / 175
家长应该如何做 / 177
陶教授的训练营 / 178
网瘾认知行为zhi疗 / 180
从改变动机开始 / 182
*11章 改变习惯和行为构建 / 186
使用意志力的人会先失败 / 187
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 189
加速新习惯的形成 / 191
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 193
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 / 196
将提醒任务交给工具 / 199
削弱心理迫切性 / 201
逆向拆解上瘾体验 / 203
第四部分 用行为上瘾做好事
*12章 游戏化 / 208
让正确的事情更有趣 / 209
游戏化促进健康 / 211
游戏化提高学习成绩 / 214
游戏化提升工作效率 / 216
游戏减少疼痛和心理创伤 / 219
游戏化的潜在危险 / 221
尾声 不上瘾,我们能做到 / 225
致谢 / 228
注释 / 230


《欲罢不能:如何摆脱行为成瘾》 在信息爆炸、触手可及的数字时代,我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裹挟,陷入了对手机、社交媒体、网络游戏、购物等行为的无休止追逐。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并非简单的意志薄弱,而是深刻触及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本质。《欲罢不能》深入剖析了行为成瘾的根源,揭示了那些让我们沉溺其中的机制,并为挣脱枷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本书作者,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Adam Alter),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学术研究,将复杂的成瘾行为抽丝剥茧,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指出,行为成瘾并非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而是源于人类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如寻求奖赏、逃避痛苦、连接感和身份认同。然而,现代科技和商业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用户体验”和“无限循环”的设计,极大地放大了这些需求,使得行为成瘾变得前所未有的普遍和难以摆脱。 《欲罢不能》首先从“渴望周期”入手,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如此容易被吸引,并一次次地回到那些让我们产生快感的活动中。从随机奖励的吸引力,到社交媒体的点赞和通知,再到游戏中的升级和成就感,作者详细阐述了各种“诱饵”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拖入泥潭。他援引大量心理学研究和生动案例,例如对社交媒体重度用户的调查、对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访谈,以及对糖果、香烟等物质成瘾的类比,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些行为并非偶然,而是精心构建的结果。 接着,本书深入探讨了行为成瘾的“诱因”和“障碍”。“诱因”是指那些触发我们成瘾行为的外部信号和内部情绪,例如无聊、焦虑、孤独、压力,甚至是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或人物。而“障碍”则是指那些阻碍我们摆脱成瘾行为的因素,例如缺乏替代性的活动、社会压力、以及对自己成瘾行为的否认或合理化。作者强调,理解这些诱因和障碍是采取有效干预的前提。 《欲罢不能》并非仅仅停留在问题诊断,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作者提出了“断连”的概念,这并非要求我们彻底告别现代科技,而是学会有效管理和控制它们的使用。他鼓励读者积极探索“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满足我们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例如发展爱好、投入工作、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参与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填补成瘾行为留下的空白,更能带来持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反思”和“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记录自己的行为模式、识别触发因素,并对自己的动机进行深入反思,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起对成瘾行为的觉察力。当意识到自己即将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时,我们便能及时做出调整,选择更有价值的行动。作者还介绍了“渐进式改变”的策略,鼓励读者从小处着手,逐步建立新的习惯,最终实现对行为的掌控。 《欲罢不能》还触及了行为成瘾的社会维度。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作者探讨了企业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设计产品来吸引用户,以及社会文化如何鼓励某些行为的盛行。理解这些宏观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个体在应对行为成瘾时所面临的挑战,并呼吁更广泛的社会层面的思考和行动。 阅读《欲罢不能》,你将获得: 深刻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为何会对某些行为产生强烈的渴望,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有效的摆脱策略: 掌握一系列科学、实用的方法,帮助你摆脱对手机、社交媒体、游戏等数字内容的过度依赖。 重新掌控生活的力量: 学会如何理性地选择和管理你的时间和精力,将它们投入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 对数字时代的洞察: 理解现代科技和商业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并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数字世界的清醒者。 《欲罢不能》是一本关于自我解放的指南。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时代,它将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平静和掌控感,重新定义你的生活,摆脱无休止的追逐,拥抱真正值得你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物。 《如何高效学习》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个人成长的引擎。然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信息洪流和快速迭代的知识体系,常常让人感到力不从心。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我们渴望提升自己,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如何高效学习》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而生,它将带领你穿越学习的迷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你事半功倍,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跃升。 本书并非罗列一些陈旧的学习技巧,而是从认知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提炼出经过科学验证的高效学习原理。它告诉你,学习并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而是一个主动、建构、以及持续优化的过程。 《如何高效学习》首先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误区。很多人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记忆,只要把信息塞进大脑,就完成了学习。然而,本书指出,真正的学习是理解、应用和创造。仅仅记住信息,而未能将其与已有知识体系建立联系,或者未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都算不上真正的掌握。同时,很多人陷入“伪学习”的陷阱,例如被动地听讲、反复地阅读而缺乏思考,或者过度依赖自己熟悉的信息,而忽视了对新知识的探索。 本书的核心在于提供一套系统性的高效学习框架。它强调了“目标导向”的重要性。在开始学习之前,明确你的学习目标,了解你想要达到的状态,这能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避免迷失方向。 接下来,本书深入讲解了“主动学习”的策略。主动学习意味着将自己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这包括: 提问与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联想与类比: 将新知识与你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连接,寻找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建立知识网络。 可视化与组织: 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信息可视化,并对其进行结构化整理,帮助大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践与应用: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 《如何高效学习》还着重强调了“间隔重复”和“主动回忆”这两个高效记忆的基石。间隔重复是指在不同的时间间隔重复回顾学习内容,而不是一次性地集中复习,这能够有效地对抗遗忘曲线。主动回忆则是指在不看材料的情况下,尝试回忆所学知识,这比反复阅读更能加深记忆。本书会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法,指导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间隔重复计划,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测验。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专注力”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如何保持专注,抵御干扰,是高效学习的关键。书中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你提升专注力,例如番茄工作法、减少外部干扰等。同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心理状态,都能极大地影响学习效率。 《如何高效学习》不仅仅是关于技巧的堆砌,它更是一种学习理念的转变。它鼓励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能够不断适应变化、持续进步的人。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你提供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让你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学习的挑战。 阅读《如何高效学习》,你将获得: 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的认知策略。 摆脱低效学习: 识别并克服常见的学习误区,告别无效的努力。 提升知识内化能力: 不仅仅是记忆,更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心: 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你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竞争力。 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通过有效的学习体验,重新点燃你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热情。 《如何高效学习》是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学习指南。它将帮助你以更聪明、更高效的方式获取知识,为你的人生旅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可能。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在任何领域,从初学者到顶尖高手,这条道路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只属于少数天赋异禀的人。《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揭示了通往卓越的秘密武器——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本书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他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对各领域顶尖人才的深入访谈,发现了一条清晰可循的路径,能够帮助任何人打破瓶颈,实现技能的飞跃。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卓越并非源于天生的才能,而是源于有目的、有结构的、持续的训练。 艾利克森教授将“刻意练习”与普通的练习区分开来,指出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并不能自然地带来技能的提升,只有“刻意”的练习,才能真正将我们推向精通的境地。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它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训练方法,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明确的目标: 刻意练习的首要前提是设定清晰、具体、可衡量的目标。这些目标并非“练好吉他”,而是“在C大调的音阶练习中,每个音符的音准误差不超过1%,并且能在5秒内完成”。这些小而精准的目标,能让你专注于改进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2. 高度的专注: 刻意练习要求全身心的投入,排除干扰,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这意味着在练习过程中,你要积极思考,主动分析,而不是机械地重复。 3. 即时反馈: 获得关于你表现的即时、准确的反馈至关重要。这可以是来自教练、导师的指导,也可以是自我评估,甚至是专门设计的测试。反馈帮助你识别错误,了解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4. 挑战舒适区: 刻意练习的目标是不断地将你推向你当前的技能极限之外。这意味着练习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让你感到吃力,但又不至于让你完全沮丧。每一次超出舒适区的尝试,都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 5. 重复与改进: 刻意练习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大量的重复和持续的改进。每次的练习都是为了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调整策略,在下一次练习中加以改进。这个迭代的过程,是技能不断精进的关键。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刻意练习的威力。从国际象棋大师的惊人记忆力,到小提琴演奏家的精湛技艺,再到外科医生的精准操作,艾利克森教授一一剖析了这些顶尖人才是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他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在相同的训练时间内,能取得比他人更为显著的进步,这背后的秘密正是“刻意练习”的运用。 《刻意练习》还探讨了“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心智模型是我们对某个领域知识和运作方式的内在理解。一个良好的心智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刻意练习,它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分解复杂技能,如何识别关键的改进点,以及如何预测练习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书中也提醒读者,刻意练习并非易事,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时间和毅力。它可能伴随着挫败感和瓶颈期,但正是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才造就了真正的卓越。作者还提供了如何找到一位优秀的导师或教练的建议,因为他们的指导和反馈,是刻意练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刻意练习》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能提升的书,它更是一种关于成长和潜能的哲学。它告诉我们,天赋固然存在,但后天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才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关键。通过掌握刻意练习的精髓,你将能够: 解锁你的潜能: 发现自己远超想象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高效掌握任何技能: 无论是学一门语言、一项乐器,还是掌握一项专业技能,都能事半功倍。 科学突破瓶颈: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停滞,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成为领域的佼佼者: 从新手蜕变为资深专家,甚至达到世界级的水平。 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保持动力,克服挑战。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它将彻底颠覆你对“天赋”和“努力”的认知,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卓越的大门。无论你身处何种领域,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刻意练习都将是你实现梦想的强大助推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让我惊艳。我一直对行为成瘾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能付诸实践的读物。然而,这套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改变”的核心问题。作者引用了大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又用非常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尤其是在关于“刷屏时代”的部分,作者精准地剖析了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和碎片化带来的行为成瘾诱因,让我对自己的手机依赖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融入了哲学思考,让我在理解行为成瘾的根源时,也能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启示,思考科技与人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个时代保持清醒和自主。阅读过程就像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也为我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评分

我原本是抱着学习如何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来购买这套书的,但完全没想到它会带给我如此大的惊喜。这套书绝对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学习方法大全”。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的指南。尤其是在“刻意练习”和“如何高效学习”这两部分,作者提供的方法论非常系统和落地。我过去的学习方法大多是“死记硬背”或者“浅尝辄止”,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这套书则引导我去思考学习的本质,如何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如何获得及时的反馈,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来提升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从新手到大师”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有目的的努力。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我对“刻意练习”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关于学习某个知识点,更是关于如何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竞争力,并且享受学习带来的成长和乐趣。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行为上瘾”这个看似现代的问题,与深厚的心理学和哲学思考相结合。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困扰并非源于外部环境,而是内心的某种机制在作祟。而这套书恰好触及了这一点。作者在分析“刷屏时代”的各种行为成瘾时,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科技的“原罪”,而是深入挖掘了人类心理深处的渴望、逃避和寻求满足的本能。这种分析非常有说服力,也让我开始反思,很多时候我们沉迷于某些行为,或许是在试图填补内心的空虚,或者是在逃避现实的压力。书中关于“欲罢不能”的探讨,不仅仅是针对手机、游戏等可见的行为,更触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自觉的习惯和思维模式。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自由并非来自摆脱外部的束缚,而是来自内心的觉醒和掌控。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考,让整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戒掉坏习惯”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理解自己,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书。

评分

我一直对“心流”和“专注力”这两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也尝试过很多相关的书籍,但总是觉得搔不到痒处。这套书的出现,彻底满足了我对这两个领域的探索。尤其是在“如何高效学习”和“刻意练习”的部分,作者对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如何保持高度专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专注”,更是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去训练我们的专注力,去创造有利于心流的条件。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分解任务、设定清晰目标、以及如何及时反馈等技巧,都非常有实践性。我尝试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效果立竿见影。我发现,当我能够进入心流状态时,学习和工作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体验。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比任何外部的激励都更加强大。这本书让我明白,高效学习和技能提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来实现的。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人,“欲罢不能”加上“如何高效学习”、“刻意练习”,再结合“刷屏时代”和“心理学哲学”,就足以让人好奇。而实际阅读下来,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期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从新手到大师”的转变过程的描述。它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技能提升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挑战。作者并没有回避困难,而是鼓励读者直面它们,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刻意练习”的部分,作者强调了“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不断挑战自我来突破瓶颈。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过去常常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技能,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更难的东西。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挑战之中。同时,书中关于“刷屏时代”行为上瘾的分析,也让我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信息过载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戒除手机瘾,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整本书的逻辑严谨,论据充分,而且非常具有启发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