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让孩子成才的秘密
作者:寂静法师 著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版次 1
印刷时间: 印次
ISBN:9787512629233
字数:
页码: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0元
编辑
寂静法师被誉为创造中国教育奇迹的和尚;
与您分享父母必须知道的秘密;
父母愿意改变自己,孩子就能自我成长。
目录
世界*后一个问题
自序:佛法与教育
**章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
1.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2. 孩子的命运是被父母设定的
3. 孩子没有逆反期,只有父母才有逆反期
4. 父母和孩子为什么有沟通障碍
5. 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
6. 谁在支配孩子的人生
第二章 点燃孩子生命的发动机――梦想
1. 孩子80%的问题在于没有梦想
2. 梦想三个条件:伟大、美好和无私
3. 梦想三大好处:方向、力量和希望
4.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梦想
5. 梦想不是一定要用来实现的
6. 有梦想,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第三章 什么“长”都不如成长
1. 生命*重要的事情是成长
2. 快速成长的六大要素
3. 比起知识,孩子更需要境界和智慧
4. 让人生顺利的四件法宝
5. 生命中奇迹不断的四个通道
6. 用梦想给成长定位
第四章 怎么才能把孩子的命运改好
1. 帮助孩子成才的密咒
2. 把孩子交出去
3. 带你体验自然的恩典
4. 如何布置孩子房间的“好风水”
5. 孩子的美好都在关系中
6. 让考试超常发挥的秘诀
第五章 读者奇迹故事
1. 母改过积善,儿子神奇转变
2. 一个女孩隐形的翅膀――爱敬的故事
3.与神相遇的女孩,与爱相应的奇迹
4. 母尊师忏悔报恩,女儿学业如日东升
5. 三天,孩子的命运从此不同
6. 冬令营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内容简介
《让孩子成才的秘密》根据寂静法师不同时期关于家庭教育、生命教育的开示整理而成。法师是近年来少有的专门针对家庭教育问题作开示的大德,每年都举办夏(冬)令营等各种心灵体验活动,在感受中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人们带着诸多困惑、烦恼,一路风尘从四面八方汇集,只求能聆师父开示,获得智慧和能量。
面对一个个期待自己孩子变好的焦急父母,寂静法师只一句话:“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错,要去找原件的问题。人们不能理解,觉得这是个推脱责任的师父,然而,无数事实说明,你只要与法师近三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纯净的充满了能量的法师。你要做的,就是相信,相信到心里面去!那么,当你离开时,就会发现包袱减轻了。
面对每一个希望孩子成才的父母,师父开示一个重要的法门: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梦想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而对孩子,师父传了一个密咒――能量朗读《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这是一个神奇的咒语,每日诵读,奇迹就会出现!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人生顺利、奇迹不断,寂静法师教给我们改命的四个法宝:清洗自己的心灵世界,忏悔迷误;原谅别人的错,宽恕他人;时时感恩报恩,积累福气;祈祷美好,祝福。命运从此就会变得不一样!
《让孩子成才的秘密》*后一章,辑录了寂静法师博文中,一些读者改造命运的神奇故事。这些事例证明:只要你相信,奇迹就会出现!
《让孩子成才的秘密》生动地解说了孩子成才的秘密,直指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诚为广大父母的福音!
作者简介
寂静法师,四川绵竹人,1965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发动机,曾供职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1998年于四川德阳万佛寺剃度出家。之后四处游访参学,足迹遍及全国,远涉印度、肯尼亚、南极等地。自2006年起,进入企业讲授“智慧与财富”课程。2010年以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开讲“青年成长智慧”系列课程。2011年法师从四川出发徒步朝拜普陀山,历时160天,途中陆续加入数百人跟随,其中不少是学生和家长,由此开启“自然的恩典”全国青少年心灵成长系列公益冬(夏)令营。
自2012年起,法师每年都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心灵体验活动, 参与人数众多。在活动中,法师巧妙地将佛法深奥的原理深入浅出地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短时间内迅速让孩子和家长获得巨大的心灵成长,迅速改善教育、学习观念以及家庭关系。
以此为因缘,法师又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论坛、“醒狮”教师培训、佛家养生静修营等活动。在生活、工作、健康、家庭关系、子女教育、青少年成长等方面的现实指导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法师的系列培训课程在全国各地影响日盛。
法师致力于佛法人间化,强调“佛法是智慧,从生活和生命中来,要运用到生活和生命中去,改变我们生命的质量”。他的讲授,使众多受益者感叹“佛法原来是可以拿来用的”、“佛教原来是教育”。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摸爬滚打的父母们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本来对“秘诀”这类词汇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养育孩子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公式。但是,这本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空泛的口号,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可操作的框架。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你要怎么做”,而是引导我们反思“我们自己是怎么做的”。读到后面我才恍然大悟,我们常常抱怨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真正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情绪反应以及我们无意中向孩子传递的价值观。书中关于“榜样的力量”那几个章节,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我习惯性地先是焦虑,然后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分析分数,结果反而让气氛更僵。这本书提醒我,在那一刻,我首先需要的不是“纠正”他,而是“接纳”他。那段描述让我立刻想起了好几次相似的场景,我读完后,第二天就尝试着放下自己的评判,只是安静地陪着他。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改变,但孩子明显放松了许多。这种从内在启动的改变,比任何外在的“管教技巧”都要有效得多。它让我明白,育儿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一个听话的机器,而是帮助一个独立的、有生命力的个体发展健全的人格。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沉稳,没有高声呐喊的激动情绪,反而有一种如潺潺溪流般的定力和力量感。它不像某些教育读物那样,将“成功”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金字塔尖,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日常的微小进步”上。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一场漫长的陪伴,而非短期冲刺。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感联结”的部分,它强调了在所有技能培养之前,安全感和被爱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作者细腻地描述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用“高质量的十分钟”来替代“低效的一小时”,这对于我们这些在职场和家庭中两头拉扯的父母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开始调整我的作息,确保在睡前有一个固定的“无干扰交流时间”,仅仅是聊聊今天遇到的趣事,而不是作业。这种仪式感的建立,让孩子感到被重视,也让我自己从“管理者”的角色中短暂抽离出来,回归到“倾听者”。这本书,与其说是在教我们怎么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在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平静、更有智慧的成年人,而这一切,恰恰是孩子所需要的最好的教育。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在于它对“权威”的重新定义。我成长于一个非常强调服从和尊重的家庭环境,所以默认的育儿模式也是“父母永远是对的”那一套。这本书却用一种近乎温柔但坚定的语气告诉我:权威不等于专制,真正的权威来自于言行一致的正直和对孩子人格的深度尊重。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如何处理孩子犯错时的“后果承担”,它强调的不是惩罚的严厉性,而是后果的教育意义和关联性。例如,孩子弄坏了玩具,重点不是让他写检讨,而是让他参与到修理或补偿的过程中去体验“责任”的重量。这种细腻的引导,比我过去简单粗暴地“不许玩了”要高明得多。它要求父母必须放下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去和孩子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即使那场对话的起点是孩子的错误。这种“放下身段”的过程,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深刻的修行。我发现,当我不再把孩子视为需要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视为需要被“引导”的伙伴时,我们之间的沟通壁垒似乎瞬间就消融了。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部关于人际关系哲学的实践手册。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科学和逻辑的人,坦白说,最初看到书名里带着“秘密”二字时,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总觉得这可能更偏向心灵鸡汤一类。然而,这本书在阐述其核心理念时,所采用的论证方式,却让我这个理性至上的读者也心悦诚服。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成功案例,而是深入剖析了儿童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效能感和内在动机的形成机制。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理论用极其生活化的场景来解读,比如,关于“控制感”的剥夺如何扼杀孩子的探索欲,书中通过一个非常生动的“花园松土”的比喻来阐述,让我立刻就能在大脑中构建出画面。更让我佩服的是,它并没有将父母塑造成圣人,而是坦诚地承认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局限性和脆弱性,并提供了一套工具,帮助我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及时“校准”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在情绪失控后才追悔莫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升级”的思维模式,让我们从关注“结果”(孩子考了多少分)转向关注“过程”(孩子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心智韧性)。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计划的死板执行,转而给予孩子更多在既定框架内自主选择的空间。这种授权感,不仅让孩子更积极,连我自己的焦虑指数都有明显下降。
评分老实说,我本来对这类书籍抱有一种“读完就忘”的心理准备,因为市面上太多内容是相互堆砌、缺乏深度的。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堆砌法,而是更像一个“自省的旅程”。每一部分都像一面镜子,让你不得不审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惯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阐述“内在驱动力”时,引用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片段。比如,一个孩子坚持画同一幅画直到完美,或者执着于拆解一个复杂的机械玩具。这些细节的捕捉,精准地指向了人类对掌握感和成就感的天然需求。它让我意识到,我们过去所做的很多“帮助”,其实是在用我们的“完美标准”来替代孩子的“内在探索”。这种对“干扰”的警惕,促使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孩子需要帮助和想要自己解决问题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我开始学会忍耐,忍耐孩子探索过程中的低效和错误,从而保护他们那份珍贵的“我能行”的信念。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是提供一套固定的教条,而是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理解孩子的“新型滤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