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政企合作(PPP)王守清核心观点 王守清 经营管理书籍 PPP项目运作实务融金术流程

正版 政企合作(PPP)王守清核心观点 王守清 经营管理书籍 PPP项目运作实务融金术流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PPP
  • 政企合作
  • 王守清
  • 经营管理
  • 项目运作
  • 融资
  • 实务
  • 基础设施
  • 投资
  • 公共服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钰博(北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519807153
商品编码:25740918954
丛书名: 政企合作(PPP)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  政企合作(PPP):王守清核心观点
作者:  王守清,王盈盈著
出版社:  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ISBN:  9787519807153
市场价:  268.0
目录

1章 PPP的概念与框架 3 

PPP概念辨析 3 

PPP问答 7 

从理论/学术视角看PPP 18 

PPP的核心内涵与要点 23 

PPP的适用范围 27 

PPP的优缺点 29 

PPP的干系人 39 

第2章 PPP的成功要素 48 

成功要素概论 48 

合同期限的确定和完工风险的分担 50 

合理的资本/资金结构 52 

政府实施要点 61 

投资者实施要点 64 

第3章 PPP的实操要点 78 

交易结构与支付方式 78 

调节和调价机制 80 

项目公司/SPV管理 84 

投资测算/财务评价/决策评估 87 

招投标与签订合同 93 

投融资模式与退出机制 101 

绩效评价/中期评估/后评价 102 

现阶段30个实操难点 109 

第4章 PPP的风险管理 116 

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论 116 

长期合作中的动态风险分担 122 

第5章 PPP的法制/监管机制 129 

PPP的法制化进程 129 

PPP的监管机制 132 

PPP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 141 

第6章 有争议的PPP:BT 142 

PPP与BT 142 

BT与垫资承包 144 

BT的利与弊 145 

第7章 PPP政策/实践点评 146 

PPP的哲理性/幽默点评 146 

PPP的相关政策/事件点评 160 

PPP的行业应用点评 169 

第8章 PPP的视角 172 

国际对比和分析 172 

中外PPP的异同 182 

PPP相关国际惯例 184 

发言/采访篇 

 

第1章 公开场合(会议或网络)发言(2012—2017年) 194 

学习PPP:王守清教授建议学习路径和阅读书目 194 

我国PPP研究与实践概述 199 

在“第12次文津圆桌闭门研讨会:PPP的政策背景与发展”的发言实录 206 

我对海绵城市应用PPP的看法 210 

“PPP融资专题研讨会”中国PPP项目融资相关问题与对策建议 211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立法研讨会”上的发言要点 213 

特许经营(PPP)项目合同期内的再谈判与协议变更 216 

PPP项目公司的退出机制之股权交易 218 

在财政部“解析不规范的PPP和用政府购买服务构成变相举债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 220 

“政能量沙龙——发力PPP:机遇与挑战”录播节目报道与发言速记 221 

PPP的核心原则与运作要点 227 

民营企业投资PPP项目的操作要点和风险管控 235 

在北京律师协会“PPP法律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速记 238 

第2章 媒体专访报道选编(2014—2016年) 244 

王守清:PPP绝非天上掉馅饼 244 

PPP专访——王守清:PPP无定式 248 

“铿锵三人行”之王守清:“我应该给PPP泼点冷水” 252 

王守清:地方基建转向PPP立法争执待解 257 

PPP模式尚存法律空缺——专访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守清 264 

王守清:一直在路上的PPP行者 267 

王守清:PPP不是政府推卸责任的借口 274 

王守清:推行PPP模式亟须法治 281 

用PPP内涵去经营人生——专访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中国PPP学界人王守清 283 

内涵PPP:政企从长相思到长相守——专访知名PPP专家王守清 287 

透视PPP模式:访谈我们的大Boss王守清 292 

PPP项目融资难在哪里?——专访清华大学教授王守清 299 

民营资本需要抱团取暖——专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教授 304 

PPP这三年 309 

PPP立法曲折路 313 

王守清:不参与PPP将会被边缘化 321 

第3章 媒体其他采访报道选编(2014—2016年) 327 

地方政府突进PPP模式 327 

地方政府误读PPP:“反应是又可以上项目” 332 

PPP大潮将至:地方热情高涨 部委加速跟进 335 

PPP盛宴 防止地方念“歪经” 341 

PPP背后的政府信用风险 345 

PPP立法再启程 348 

万亿PPP里的诱惑与陷阱:地方“激进版”vs“渐进版” 353 

为PPP立规矩 360 

PPP模式为“一带一路”开辟“钱”途 366 

PPP落地难问题待解 367 

PPP争夺连续剧 371 

十万亿PPP,为何成了国企的盛宴? 377 

PPP大跃进 38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开闸 业内人士大呼“利好” 388 

论文篇(一) 

 

第1章 开启PPP解析之旅 2 

第1节 PPP如婚姻与开车 2 

为什么PPP是一场婚姻,不是一场婚礼?(更新版) 2 

婚姻和工程类比解析 4 

PPP开车论 5 

第2节 PPP中几个理不清的概念 6 

特许经营的内涵及其与PPP的联系与区别 6 

我国PPP政策中没有解读的几个关键概念 8 

第3节 PPP落地前的门当户对论 15 

国内外PPP项目适用范围“PK” 15 

PPP项目特许经营者选择研究——基于《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的适用性比较 24 

第2章 PPP立法在路上 35 

第1节 PPP相关政策述评 35 

BOT/PPP的应用之十二:我国的相关法规 35 

我国PPP相关法规的发展 37 

第2节 PPP制度建设漫漫路 39 

构建中国的PPP法律和制度体系迫在眉睫 39 

信息公开是PPP项目共赢和可持续的基础 44 

中外PPP模式的政府管理比较分析 47 

中、英、日、韩PPP项目模式的政府管理比较研究 57 

中外PPP管理制度对比及建议 64 

PPP项目监管:国内外经验和政策建议 72 

第3章 谨防PPP项目风险 84 

第1节 运筹帷幄之中 84 

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 84 

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1?78?1?79 9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PPP项目风险关系分析 101 

中国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定量分担研究框架 110 

中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应用现状 118 

中国PPP项目中政治风险的变化和趋势 124 

中国BOT/PPP项目的政治风险和主权风险:案例分析 131 

来宾二期电厂的风险管理 140 

民营企业发展BOT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某污泥处理项目的案例分析 142 

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 151 

第2节 “走出去”前的案头作业 159 

英法海峡隧道的失败对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启示 159 

海外公私合营(PPP)项目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169 

国际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174 

海外基础设施PPP/BOT项目的风险评估 180 

我国企业对外BOT/PPP投资困境及建议 187 

南亚某国BOT项目融资方案设计 192 

第4章 PPP中的技术活(一) 198 

第1节 物有所值和财务评价 198 

杂谈PPP物有所值评价 198 

物有所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 202 

物有所值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为例 206 

BOT/PPP项目财务评价方法 216 

第2节 价格、期限等动态机制设计 217 

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特许权协议动态调节措施的研究 217 

PPP项目的特许期设计 228 

PPP项目特许期的确定 230 

BOT/PPP项目的价格设计 234 

准经营性PPP项目的补偿模式 236 

基于BOT模式的公租房定价机制研究 239 

城市轨道交通的溢价回收:从理论到现实 246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政府票价补贴问题研究 258 

实物期权在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266 

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激励措施 276 

第3节 方案、合同等框架设计 284 

中国的BOT/PPP实践与经验 284 

PPP项目联合体伙伴选择 288 

PPP项目决策分解结构研究 290 

PPP项目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及合理配置原则 297 

PPP模式下城镇建设项目政企控制权配置研究 317 

资源补偿项目(RCP)融资模式特许权要点设计——以某湿地公园项目为例 328 

坦赞铁路TOT项目投资谈判方案设计 337 

某城乡一体化开发项目投资谈判方案设计 346 

某BOT项目特许权协议关键要素设计 353 

政府发起BT模式建设工程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及管理对策 361 

中国BT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368 

我国高压天然气加气站BOOT项目的运作分析 378 

面向高校退休教职工及校友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389 

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综述与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397 

公租房项目障碍分析 405 

我国民营资本参与医院PPP的PEST-SWOT分析 411 

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SWOT分析 421 

论文篇(二) 

 

第5章 PPP中的技术活(二) 2 

第1节 投融资方案设计 2 

知识产权保护项目的投融资方案比选分析——以某音乐著作权监测项目为例 2 

某高铁站场建设项目投融资方案设计 10 

某城乡一体化开发项目投融资方案设计 16 

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开发模式研究 25 

我国非营利性医院PPP融资方案框架设计 35 

非营利性医院PPP项目融资的框架结构设计 42 

中国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场(“鸟巢”)PPP项目 49 

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措施 65 

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决策模型 71 

第2节 再谈判与再融资机制 83 

基于案例的我国PPP项目再谈判情况研究 83 

再融资在国外PPP项目中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89 

公用事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公告效应研究 97 

第3节 项目融资渠道 114 

基于多方满意的PPP项目股权配置优化研究 114 

他山之石——PPP投资引导基金的国际经验 12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案例比较分析 134 

PPP项目资本结构选择的国际经验研究 143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要素:从理论到实践 150 

PPP项目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62 

PPP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在某养老项目中的应用 169 

中美污水项目债券融资结构比较研究 177 

对外PPP项目融资渠道比较研究 185 

金融机构能否主导PPP项目?——兼评两家金融机构联合中标贵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 196 

第6章 PPP背负的重任及其绩效评价 201 

基础设施BOT/PPP项目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201 

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205 

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 207 

城市基础设施BOT/PPP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研究 211 

公私合营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 219 

基于CSF和KPI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227 

台湾高铁财务危机的原因与启示 237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要素评估 238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对项目综合效益的影响 249 

BOT/PPP项目评标方法与指标 256 

第7章 新型城镇化趋势下的PPP行业应用 259 

城市——特色的政企共建综合“共生”体 25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PPP产业基金设立及运作模式探析 261 

城镇化需要PPP及相应法律和制度体系建设 268 

城镇化背景下的投融资规划框架研究 270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机会与挑战 281 

我国棚户区改造常用开发模式比较、建议及案例应用 288 

当智慧城市遇到PPP-ICT项目 298 

狭义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结构创新研究 302 

产业新城的功能组合和开发时序研究——以四川某市国际商贸城为例 309 

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范围和收益模式 317 

第8章 展望PPP 320 

第1节 学习PPP没有捷径 320 

PPP顾问的角色划分及其参与领域 320 

PPP项目实施中的职业伦理要求研究 323 

PPP热潮中的冷静思考 331 

中国PPP发展这三年——基于干系人6P视角分析 337 

第2节 未来应关注PPP哪些重点 344 

PPP模式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与趋势 344 

PPP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项目中的应用 355 

中国PPP发展之我见,2017年展望和前瞻 357 

给CFO的一封信——PPP模式挑战与应对 362 

第9章 PPP相关英文论著清单 364 

国际期刊论文(International Referred Journal Papers) 364 

国际会议论文(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369 

书中章节(Chapters in Books) 373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为微博篇、发言/采访篇,中册和下册为论文篇,主要内容包括:PPP的概念与框架、PPP的成功要素、PPP的实操要点、PPP的风险管理等。
《政企合作(PPP)王守清核心观点 王守清 经营管理书籍 PPP项目运作实务融金术流程》图书简介 本书精选了中国PPP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王守清教授关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系列深度见解与实操经验。全书围绕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宏观政策解读到微观具体操作,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PPP项目运作框架。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梳理,而是着重于实务操作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及王教授提炼出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核心方法论,尤其是在“融金术”这一关键环节,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策略。 第一部分:PPP模式的战略定位与政策解读 在PPP模式日益成为国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重要手段的背景下,清晰理解其战略定位至关重要。本部分将深入剖析PPP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其与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关联。读者将了解到,PPP模式不仅仅是一种融资工具,更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的重要机制。 王守清教授将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解读PPP政策的演变历程、核心要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这包括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等关键性法规的深入解读,分析其对项目落地、风险分担、合同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具体影响。同时,本部分也将关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在PPP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为实践者提供宏观层面的指导。 第二部分:PPP项目的发起、识别与准备 PPP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工作的充分与否。本部分将详细阐述PPP项目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起始阶段。 项目识别与筛选: 重点在于如何准确识别适合采用PPP模式的项目。这包括对项目需求、经济可行性、社会效益、以及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王教授将分享其独特的项目筛选模型和工具,帮助读者规避不适合PPP模式的项目,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发挥PPP优势的项目中。 项目可行性研究: 详细介绍PPP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本部分将强调,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是后续工作的基础,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风险识别与初步分担: 在项目早期阶段,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初步界定,是PPP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本部分将系统梳理PPP项目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并初步探讨各种风险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理分担原则。 第三部分:PPP项目的物有所值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 VfM)是判断PPP项目是否比传统采购模式更优的根本依据。“财政承受能力”(Affordability)则是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本部分将聚焦这两大核心论证环节。 物有所值论证: 王教授将详细介绍物有所值论证的理论基础、评估方法以及实践操作。这包括对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深入解析,如何科学构建基准线,如何进行不同采购模式的比较分析,从而证明PPP模式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准确评估政府在PPP项目中的财政承受能力,包括对政府债务、财政收入、支出结构等因素的综合考量。重点讲解如何设定合理的支付上限,如何避免财政风险的过度累积,确保PPP项目对财政的可持续性。 第四部分:PPP项目的采购与合同设计 高质量的采购过程和严谨的合同设计是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石。本部分将深入剖析这一关键环节。 采购方式的选择与实施: 详细介绍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等多种PPP项目采购方式的适用场景、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重点在于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采购文件,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参与,并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PPP项目合同的核心要素: 本部分将重点阐述PPP项目合同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项目范围、特许经营期、服务标准、风险分配、价格机制、绩效考核、合同变更、退出机制等。王教授将结合大量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如何通过合同设计,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利益平衡与风险共担。 “融金术”在合同设计中的体现: 特别关注“融金术”在PPP项目合同设计中的应用。这包括如何通过合同条款的设置,引导社会资本进行更有效的融资,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和债权安排,如何通过风险抵押、担保等方式提升项目的融资可获得性。 第五部分:PPP项目的融资模式与“融金术”深度解析 融资是PPP项目运作的生命线。本部分将聚焦PPP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并重点深入解析王守清教授提出的“融金术”理念。 PPP项目常见融资模式: 详细介绍PPP项目常见的融资模式,包括项目公司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投资、信托融资、保险资金等。分析不同融资模式的特点、优势、劣势以及适用场景。 “融金术”的核心理念: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融金术”的精髓。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融资技巧,更是一种整合金融资源、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的系统性方法。王教授将分享其对“融金术”的独到理解,包括如何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和结构化设计,破解PPP项目融资难题。 “融金术”的具体操作策略: 详细讲解“融金术”在PPP项目融资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例如: 股权结构设计: 如何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降低单一投资者的风险敞口。 债权融资优化: 如何通过结构化融资、银团贷款、专项债等方式,获得更具竞争力的融资条件。 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 探讨资产证券化、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在PPP项目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实现资产的流动化和风险的转移。 风险管理与融资结合: 如何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融资结构设计,通过保险、担保、信用增级等方式,增强项目的融资吸引力。 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利用: 如何有效对接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基金等,争取优惠融资条件。 第六部分:PPP项目的建设管理与运营维护 项目建成后的建设管理和持续的运营维护,是PPP项目实现其长期价值的关键。本部分将深入探讨这一阶段的核心要点。 建设期的管理: 重点关注项目建设期间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以及与社会资本方的协调沟通。 运营期的绩效考核: 详细介绍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考核的体系构建、指标设定、数据监测和结果应用。强调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社会资本方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运营维护的挑战与应对: 分析PPP项目在运营维护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如维护资金的保障、技术更新、服务标准调整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七部分:PPP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退出机制 在PPP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风险管理贯穿始终。同时,清晰的退出机制也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和实现公平退出的前提。 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系统梳理PPP项目从识别、准备、采购、建设、运营到退出的各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机制。 合同中的风险分担与保障: 再次强调合同在风险分担中的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合同条款的设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实现风险的合理转移和共担。 PPP项目退出机制的设计: 详细介绍PPP项目常见的退出情形,如特许经营期满、合同提前终止、项目转让等。重点讲解如何设计公平、合理的退出机制,包括资产的评估、价格的确定、以及社会资本方的权益保障。 第八部分:PPP项目中的政府角色与能力建设 PPP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有效作为和专业能力。本部分将聚焦政府在PPP项目中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建设。 政府的角色定位: 明确政府在PPP项目中的角色,包括规划者、引导者、监管者和风险分担者。强调政府需要转变观念,从“项目建设者”转变为“公共服务提供管理者”。 政府能力建设: 提出提升政府PPP项目管理能力的具体建议,包括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规章制度的完善、信息公开与透明度的提升、以及与社会资本的有效沟通机制的建立。 监督与审计: 强调加强对PPP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和审计,确保项目合规、高效、透明地运作,维护公共利益。 本书将以丰富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政府官员、项目开发者、投资人、金融机构、咨询机构以及所有关心PPP模式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份宝贵的实践指南和思想启迪。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PPP模式的精髓,掌握PPP项目的运作要领,尤其是在“融金术”方面获得突破性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PPP模式,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有机会拜读了王守清教授的这部著作,这本书的名字虽然有些长,但内容却如其名,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政企合作(PPP)这一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模式。我之前对PPP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概念层面,觉得它是一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合作项目,但具体如何运作、其中有哪些核心的考量点,始终有些模糊。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PPP的“全景式”体验。王教授的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看到了PPP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书中关于风险分配、合同设计以及激励机制的部分,我受益匪浅。以往总觉得PPP项目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合作双方相互推诿,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合同条款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规避这些风险,从而真正实现“互利共赢”。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即使是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也能被解释得通俗易懂,这对于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整本书读下来,我不仅对PPP有了系统性的认知,还对其中蕴含的“融金术”——即如何巧妙运用金融工具和管理智慧来驱动项目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PPP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智慧之书。

评分

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时,我被它的厚重感和“王守清核心观点”几个字所吸引。我一直关注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发展,PPP模式无疑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市面上关于PPP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政策解读,要么是简单的流程介绍,真正能触及到项目“灵魂”的并不多。这部著作,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王守清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PPP世界。他对于PPP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项目发起、可行性研究、融资模式选择,到合同的谈判与签订、项目实施与监管,再到最后的绩效评估和退出机制,都给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建议。我特别欣赏书中所强调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贯穿于整个PPP项目运作的核心原则。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将项目风险合理地分配给最能承担的一方,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融资结构来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本书让我认识到,PPP项目并非仅仅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简单交易,而是一种复杂的、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需要双方在信息对称、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

我是一名在PPP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项目经理,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宝典。终于,我找到了这部《正版 政企合作(PPP)王守清核心观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PPP的运作实务与深厚的管理学理论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处理PPP项目中的诸多挑战。王守清教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能够将看似枯燥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管理模型,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融金术”流程。书中对于项目融资结构的创新设计,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合同管理来规避潜在的法律和财务风险,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特别是关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在项目不同阶段,应该如何运用恰当的管理工具和策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我曾经在某个项目中,就因为对项目后期运营阶段的疏忽,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项目后期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从一开始就为项目的长期成功打下基础。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PPP从业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所有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新模式感兴趣人士的必读之作。

评分

读完这部关于政企合作(PPP)的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透彻。作者王守清教授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PPP这一复杂概念层层剥开,直至其最核心的运作机制。书中对“PPP项目运作实务”的讲解,简直是干货满满。我之前总觉得PPP项目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很多时候是卡在了“怎么做”这个环节上,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测算、如何设计合理的收益共享机制、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等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一步步走进了PPP项目的实际操作场景。从项目初期的概念设计,到中期的合同谈判和融资落地,再到后期的项目运营和风险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解读。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融金术”流程,让我明白了PPP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更是一种巧妙运用金融工具和管理智慧来撬动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PPP项目的“脉络”。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风险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对于避免项目出现“烂尾”或者合作方之间的纠纷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答了“是什么”,更深刻地阐释了“为什么”和“怎么做”。

评分

这部作品,如同一剂“定心丸”,为我在PPP领域探索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王守清教授以其独到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政企合作(PPP)的核心要义,并将其融入到详尽的项目运作实务中。书中的“融金术”流程,与其说是一种金融操作指南,不如说是对PPP项目精髓的提炼和升华。它揭示了如何通过精密的财务设计、巧妙的合同约束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资本的市场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我曾对PPP项目的复杂性感到一丝畏惧,但通过阅读此书,我发现原来在看似庞杂的流程背后,隐藏着一套逻辑严谨、环环相扣的运作体系。作者深入剖析了PPP项目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前期的可行性论证,还是中期的投融资安排,亦或是后期的运营管理与绩效评估,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风险管理和利益分配的论述,这部分内容,真正抓住了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它让我认识到,PPP并非简单的“政府出钱,企业出力”,而是一种深度的战略伙伴关系,需要双方在信息公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理解和实践PPP模式的读者来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