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 全四册

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 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明
  • 文化
  • 哲学
  • 社会
  • 思想
  • 西方史
  • 通史
  • 人文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盐城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8569
商品编码:24150036949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文明之光全4册    

开本:    4

作者:    吴军    

页数:    

定价:246    

出版时间:    2017-04-01

ISBN号:    

9787115358547

9787115358530

9787115377098

9787115448569 

 

印刷时间:    2017-04-01

出版社:    人民邮电    

版次:    1

印次:    1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文明。虽然JT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SJ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发达SJ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SJ各地寻访D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转型,使得他常常能道出***同侪的见识。

     书中文字轻松优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本在***快速消费时代,适合人们拿在手上慢慢欣赏品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SJ***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ZB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ZB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QQ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D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D时公司1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GN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GJ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HP。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GJ事务WY会的顾问。他曾经是***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在线试读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年龄缩短成一年,那么人类则出现在这一年***后***的***后半个小时。在距今约2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现代人在东非诞生了。

    从DNA分析,现代人的祖先应该是早期智人,再往前是直立人。在现代人诞生时,和现代人竞争的其他人类还有很多,其中***有竞争力的J是前面提到过的尼安德塔人。而现代人之间也在竞争,他们在捕猎的同时,互相杀戮,***后只有很少的部落生存了下来。

     在《山海经》中记述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在《圣经》中记述了类似的亚D和夏娃的故事,都是讲述人类来自于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这些神话***居然找到了一些科学根据。我们不妨用亚D和夏娃作为人类男性和女性始祖的代名词。科学家对SJ各地不同地区和民族进行大量女性线粒体的研究发现,人类共同的母系祖先一“线粒体夏娃”出现在20万年前的东非(此前认为是15万年前的一位女性)。对于不同种族和地区男性Y染色体的研究表明,人类可能也拥有共同的男性始祖“亚D”,他生活的年代应该比“夏娃”晚一些,大约在12—16万年之前。在那个年代,女性的现代人显然不止“夏娃”一个,只是其他女性的后代“断子***孙”了。其他男性的后代也是如此。在人类产生和进化的初期,并没有仁慈,只有为了生存而展开的竞争乃至杀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蒂姆·怀特(Tim white)教授是SJ上******的古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团队在中东非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5-16万年前很多现代人生活的痕迹,包括他们的遗骸和饮食。一个颇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现象J是,人头骨被锐利的石器砍开,而颅骨则被钝器砸开,这种痕迹不知道是人吃人留下的,还是死后举行特殊仪式留下的。虽然人们不愿意直说,但是心知肚明的是,这些头骨***有可能是被人吃了肉后的战俘的!这篇论文发表在2003年的《自然》杂志上。

     夏娃和亚D的后代在非洲大陆上繁衍,大约在10万多年前,开始从东非向四周迁徙。至于迁移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气候变迁和为了狩猎寻找食物,这和后来游牧民族追逐水草的迁徙颇为相像。

    而迁徙的路线包括走向南部非洲和向北走出非洲。走出非洲,也不是一年两年或者一两个世纪J能完成的壮举,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类走出非洲的过程实际上是两次,先后相差万年,不管怎么样,这个过程FC漫长。走出非洲的现代人,人数少得可怜,可能只有150—1000人。他们大约在5.5万—9万年前跨过红海(D时的红海比现在要窄很多),走到了阿拉伯半岛。人类的祖先大约在5万年前到达南亚,4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中国和欧洲,3万年前(一说1.4万年前)到达美洲。

     不过,现代人的迁徙和活动对其他物种,包括其他人类来讲是个灾难。研究表明,多种大型动物的灭***,与现代人走出非洲后的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吻合。不仅如此,现代人每到一处,那里其他人类的近亲也J渐渐灭***了。而在人类所有的近亲中,被灭***的***近的一支J是前面提到的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也是源于非洲,但是他们***早地到达了欧洲。尼安德塔人的遗骸和生活遗迹***早发现于德国尼安德塔地区,这个人种因此而得名。

    相比现代人,尼安德塔人脑容量***大。他们的身高和现代人差不多,但是相对上身较长,下肢尤其是小腿较短。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欧亚大陆相对寒冷气候(血液循环到四肢的距离较短),并且有利于在山地行走。尼安德塔人在早期进化过程中,进化的速度和现代人应该不相上下,但是在欧洲的日子里,他们进化的速度明显减慢,从他们使用的工具来看,在几万年里并无明显的改进。尼安德塔人以肉食为主,他们发明了长矛捕猎和围猎的方式,但始终没有发明弓箭。也许是因为下肢短小,他们也没有发明避寒的衣物,而是生活在洞穴中靠火来取暖。

    在现代人到来之前,他们是欧亚大陆的主人,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并且开始懂得了用贝壳装饰自己。

     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在欧洲大陆共存了大约一万年,这中间有混血和融合。我们***非洲以外人类的基因中大约有1-4%来自于尼安德塔人,而在南部非洲人的基因中则找不到尼安德塔人的痕迹。在西班牙发现了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共同生活的痕迹。但是在一万年左右的生存竞争中,尼安德塔人***终被现代人淘汰了。分析了各种人类的脑结构后,古人类学家认为,只有现代人脑子富有想象力,尼安德塔人可能有想象力,而其他人种则缺乏这种能力。如果没有现代人的影响,让这些人类自行进化,他们或许也能发展出想象力,但是现代人的到来使得他们没有时间进化了。

     SJ各国都流行着类似黄帝战蚩尤的传奇故事,或许这J是以现代人和尼安德塔人或者其他人类战争为背景的。尼安德塔人是和现代人***接近的一支,他们消失在2.5-3万年前,而在这以前,现代人已经掌握了弓箭。P11-13

目录

 

 

序一 跨界协作的勇气

序二 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前言

引子 一年与半小时—年轻的人类

***节 我们的星球

D二节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D三节 ***后的半小时

***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书—古埃及文明

***节 偶然的伟大发现

D二节 ***古老的文明

D三节 金字塔

D四节 灿烂的古埃及艺术

D五节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D二章 轮子、拼音文字和铁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节 轮子和楔形文字

D二节 汉 谟拉比法典

D三节 冶铁的发明和人类***早的条约

D四节 亚述——血型与文明

D五节 ***后的辉煌——空中花园

D三章 垄耕种植法和科举——中国的农业文明

***节 水利、垄耕种植法和农具

D二节 XJ的选官制度

D三节 宋代——幸福的农业社会的***

D四章 科学之路——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

***节 几何学

D二节 物理学

D三节 天文学

D五章 罗马人三次征服SJ——罗马法

***节 罗马的崛起与司法制度的形成

D二节 罗马法的体系和法学的发展

D三节 罗马法的复兴和影响

D六章 人造的奇迹——瓷器

***节 陶和瓷

D二节 上天的眷顾

D三节 宋代青瓷

D四节 青花瓷器

D五节 风靡SJ

D六节 日本的崛起

D七节 从炼金术士到月光社成员的尝试

D八节 瓷器在***

D七章 一个家族的奇迹——文艺复兴

***节 佛罗伦萨的往昔

D二节 ***珍贵的财富

D三节 昼夜晨昏

D四节 复兴走向全欧洲

D五节 科学的曙光

D六节 宝贵的遗产

D八章 香料的诱惑——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

***节 东方的诱惑

D二节 先驱者

D三节 新大陆

D四节 地球是圆的

D五节 QQ贸易时代的到来

索引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文明之光:自由组套》—— 跨越千年,照亮人类文明的璀璨星辰 这是一套旨在全面展现人类文明发展脉络,探讨驱动文明前进的深层力量,并激发读者对人类未来深刻思考的宏大著作。《自由组套》并非简单的历史叙述,它以史诗般的视角,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关键节点、伟大思想和不朽人物。它邀请您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从古老的智慧之光,到现代社会的变革浪潮,再到对未来的大胆畅想,层层剥茧,层层揭示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璀璨精华。 第一册:智慧的源泉——古文明的奠基与传承 本册聚焦于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从早期人类的生存智慧,到农业革命的兴起,再到各大古老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代中国等——的孕育与繁荣。它深入剖析这些文明在政治制度、法律思想、哲学智慧、艺术审美、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独特贡献,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借鉴、碰撞与融合,共同构筑了人类文明最初的基石。 我们将追溯文字的诞生,了解古代神话的演变,感受史诗的宏伟,聆听哲人的低语。从摩西十诫的道德律令,到柏拉图理想国的构想;从罗马法的严谨条文,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奇迹,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些深邃的智慧和不朽的成就,如同璀璨的星辰,至今依然照耀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本册强调的“自由”体现在早期文明对秩序的探索,对思考的萌芽,以及对超越个体局限的集体智慧的追求。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自由,而是知识、信仰和文化得以生根发芽,并在有限的社会结构中寻求发展的空间。 第二册:变革的洪流——思想的觉醒与社会的重塑 本册将目光转向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向近代文明的曙光。它详细阐述了对人类思想产生颠覆性影响的重大变革:文艺复兴的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复苏,宗教改革对传统权威的挑战,科学革命带来的理性思维和实证精神的崛起。我们还将探讨启蒙运动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将“理性”、“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推向历史舞台的中心,深刻地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格局。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算计,到卢梭的“社会契约”;从洛克的自由民权,到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这些思想家的卓见,不仅打破了教会和王权的垄断,更赋予了个体独立思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本册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如何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殖民主义的扩张如何将世界卷入新的互动,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如何重塑了国际秩序。在这里,“自由”不再仅仅是思想上的解放,更体现在对政治权利的诉求,对经济活动的追求,以及对个体自主性的日益强调。 第三册:多元的交响——现代文明的挑战与探索 进入近现代,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本册将深入探讨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由此引发的深刻变革。它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和对和平的深刻反思。我们将考察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实践,以及它与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同时,本册还将聚焦于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从原子能的释放,到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再到基因工程的突破,这些科技进步如何深刻地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认知边界乃至生存状态。 此外,本册还将审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亚非拉国家如何在后殖民时代寻求独立与发展。女性主义的兴起,对性别平等的追求;环保主义的出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明之间的前所未有的交融与碰撞。本册在“自由”的层面上,展现了更多元的维度:政治上的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市场化改革,文化上的身份认同与多元并存,以及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时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第四册:未来的回响——人类文明的走向与前瞻 在回顾了漫长的文明史之后,本册将目光投向未来,对人类文明的可能走向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展望。它审视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贫富差距、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生物技术的潜在风险等。我们将分析科技进步的“双刃剑”效应,探讨如何利用科技解决问题,同时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册将深入讨论全球治理的必要性与挑战,以及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寻求合作与共赢。它还将审视人类价值观的演变,对“进步”的定义,以及在后信息时代,人类的认知模式和情感体验可能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将思考,在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个体自由与集体责任如何平衡?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如何守护人性的温度与尊严?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永恒的繁荣,还是智慧的升华? 《文明之光:自由组套》不仅仅是一套书,它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精神的洗礼。它以宏阔的视野、严谨的论证、生动的笔触,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人类文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独特视角。它鼓励读者独立思考,批判性地审视,并以更加深刻和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到塑造人类文明未来的伟大进程之中。这套书,旨在点亮您心中的智慧之光,照亮您探索未知、走向更远方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我之前以为“组套”可能会显得有些零散,但事实恰恰相反,每一册都像是一个独立的精彩故事,却又能在宏观上与整体框架完美契合。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能够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复杂的历史进程,同时又能抓住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我尤其喜欢关于印度文明的章节,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宗教的描述上,而是深入探讨了种姓制度的形成、笈多王朝的辉煌、以及佛教的传播对亚洲的影响。那些关于恒河的描写,让我能感受到印度文化中那种深邃的精神追求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还有他对伊斯兰文明的阐述,从阿拉伯半岛的崛起,到科学、数学、艺术的繁荣,再到后来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贡献,都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的描写,更是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联动性,原来在遥远的时代,各个文明就已经在以各种方式相互学习和借鉴了。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设想。作者的视角非常宏大,他并没有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地区或时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他在梳理各个文明的脉络时,始终注意将它们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审视,这使得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演变。例如,他对拜占庭文明的描述,不仅仅展现了其作为罗马帝国延续的辉煌,更强调了其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向斯拉夫民族传播基督教和文明方面的关键作用。还有对俄罗斯文明的阐述,从早期斯拉夫部落的融合,到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再到帝国时代的扩张和变革,都让我对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民族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非常深入,能够揭示出各个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们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愧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纲,让我对人类的过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简直是鬼斧神工,虽然是“组套”形式,但读起来却无比流畅,一点都不像是拼凑起来的。作者在叙事上非常有技巧,能够抓住不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将其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述中华文明的部分,从早期部落的萌芽,到诸子百家的争鸣,再到秦汉的统一,宋元的繁荣,以及明清的沉淀,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意义。作者对那些哲学思想的解读,比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治国理念,都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进行了阐释,让我这个对古代哲学不太了解的人也能豁然开朗。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中的曲折和挑战,比如王朝的更迭、战争的苦难,但他总是能从中提炼出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韧性与智慧。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跟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脉络讲得清晰明了,并且总是能引发我更多的思考,让我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根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只是觉得“自由组套”听起来很新颖,想尝试一下。然而,一旦翻开,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看似枯燥的历史变得妙趣横生。比如,在描述美洲原住民文明时,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他们描绘成“未开化”的民族,而是详细地介绍了玛雅人的天文历法、阿兹特克人的城市建设,以及印加帝国的交通体系。这些都让我对这些古老的文明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他们也拥有如此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描写这些文明的衰落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悲观的语气,而是强调了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以及对后世的启示。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人类文明的赞美,贯穿了整本书,让我读起来感到非常积极和充满力量。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每次翻开都感觉像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作者对于各个文明的梳理,并非简单的年代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文明的核心精神和独特之处。比如,我特别喜欢关于古埃及的部分,作者没有只停留在金字塔和法老的故事上,而是细致地描绘了古埃及人在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那些关于尼罗河泛滥的描写,让我仿佛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适应能力。还有他们对于来世的执着,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丧葬文化和艺术,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再说到古希腊,作者的笔触将雅典的民主、哲学思想,斯巴达的军事荣耀,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读完关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我更能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根基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将历史事件、思想文化、人物传记融为一体的写作方式,让每一个文明都鲜活起来,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点,更是一段段充满人性光辉和智慧的传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