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宇宙深处泛涟漪———从引力波谈宇宙学/ /
Chapter 1 去宇宙逍遥/ / 8
1. 从地球出发/ / 9
2. 太阳的生命周期/ / 16
3. 群星灿烂也不灿烂/ / 22
4. 钱德拉塞卡J限/ / 28
5. 天上有个好莱坞/ / 34
6. 河外星系知多少/ / 43
Chapter 2 牛顿的宇宙/ / 50
1. 永恒而稳定的宇宙图景/ / 51
2. 夜空为什么黑暗/ / 54
3. 引力佯缪/ / 61
4. 热寂说佯谬/ / 64
Chapter 3 有关无限的数学悖论/ / 68
1. 悖论、佯谬知多少? / / 69
2. 芝诺带你走向无穷小/ / 74
3.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 / 77
4. 缸中之脑/ / 82
5. 无限猴子定理/ / 87
Chapter 4 学点相对论/ / 89
1. 狭义相对论/ / 90
2. 广义相对论/ / 95
3. 引力场方程/ / 98
4. 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和应用/ / 101
5. 不同的内蕴几何/ / 104
Chapter 5 探测引力波/ / 107
1. 宇宙学中的基本测量/ / 108
2. 探测引力波——时空的涟漪/ / 112
3. 电磁波和引力波/ / 115
4. 引力波速度为何等于光速/ / 123
5. 韦伯——探测引力波的先驱/ / 126
Chapter 6 黑洞物理/ / 132
1. 史瓦西解和黑洞/ / 134
2. 黑洞无毛/ / 137
3. 霍金辐射/ / 141
4. 宇宙中的恒星黑洞/ / 144
5. 超大黑洞和J小黑洞/ / 147
6. 双黑洞和引力波/ / 150
Chapter 7 哈勃定律/ / 156
1. 欲上九霄揽银河,浩瀚星海任遨游/ /157
2. 光——探索宇宙的利器/ / 163
3. 膨胀的宇宙/ / 171
4. 超光速的困惑/ / 177
5. 宇宙的形状/ / 183
Chapter 8 大爆炸模型/ / 190
1. 为宇宙膨胀建造模型/ / 191
2. 浑沌开窍宇宙诞生/ / 196
3. 霍伊尔的坚持/ / 201
4. 微观SJ的秘密/ / 204
5. 从夸克到宇宙/ / 209
6. 宇宙如何演化/ / 214
7. 探寻宇宙的D一束光/ / 223
8. 隐藏宇宙奥秘的古老之光/ / 230
Chapter 9 大爆炸的迷团和疑难/ / 237
1. 对大爆炸的误解/ / 238
2. 视界疑难/ / 245
3. 平坦性疑难/ / 251
4. 磁单J子疑难/ / 258
5. 上穷碧落下黄泉,暗物诡异不露面/ /263
6. 宇宙常数解疑难,捕风捉影论真空/ /268
Chapter 10 暴胀的宇宙/ / 274
1. CJ暴胀补缺陷/ / 275
2. 对称破缺,真空相变/ / 280
3. 平行宇宙似科幻/ / 284
参考文献/ / 288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科普读物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作者在描述宇宙中的星云和星系时,常常会运用一些富有想象力的词汇,将冰冷的科学事实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例如,他将星系的形成比作宇宙的“呼吸”,将黑洞的引力描述为“吞噬一切的寂静之手”。这种文学化的表达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满足了求知欲,更获得了一种审美享受。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让这本书更具人情味。他会在讲述完某个宏大的宇宙现象后,引申出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这种将科学与人生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特别。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宇宙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理解世界的心灵之书。读完它,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大大拓宽了,对宇宙和生命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那股扑面而来的宏大叙事所震撼。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星际探险家,带领我们穿越浩瀚的宇宙,从遥远的星系边缘,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再到微观世界的奇妙奥秘,无所不包。其中对于黑洞形成与演化的描述,尤其引人入胜,那黑暗而强大的引力中心,竟然隐藏着如此精妙的物理规律,让我忍不住反复咀嚼,试图理解那些超越常识的现象。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非仅仅罗列科学事实,而是用一种极具画面感和故事性的语言,将枯燥的科学原理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能够亲眼目睹星辰的诞生与毁灭,感受到宇宙扩张的澎湃力量。在谈到生命起源时,作者更是抛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设问,关于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关于生命的意义,这些哲学层面的探讨,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关于存在的深度思考。我常常在深夜,手捧这本书,望着窗外的星空,感觉自己渺小却又与这宇宙息息相关,内心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展现出的科学精神的魅力。作者在叙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时,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谨求证的态度,既敢于挑战权威,又敬畏未知的力量。他详细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将其与我们日常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物理的伟大之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在探讨宇宙的终极命运时,作者列举了不同的科学模型,比如“大撕裂”、“大挤压”和“热寂”,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可能性。这种对未知保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明白,科学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宇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那种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比任何具体的知识都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最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在于其对复杂科学概念的极致简化和类比。我之前一直对量子力学的“叠加态”和“量子纠缠”感到十分困惑,总觉得它们违背了我们日常的认知。但作者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将原本高深莫测的理论解释得浅显易懂,让我豁然开朗。比如,他将粒子的不确定性比作一位正在迷雾中行走的旅人,你只能知道他大概在某个区域,却无法精确锁定他的具体位置。这种巧妙的类比,不仅消除了我学习的障碍,更激起了我对这些奇妙现象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书中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讨论,同样充满智慧。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展示了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各种观测和实验,一步步逼近这些宇宙的“隐形”组成部分,这种严谨的科学探索过程本身就极具吸引力。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也参与了这场寻找宇宙真相的伟大旅程,对科学研究的耐心和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对天文略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又不至于过于专业而难以理解的书籍。这本书无疑就是我苦苦寻觅的那一本。它在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在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时,并没有停留在“一声巨响”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宇宙早期的高温高密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物理演化。其中关于宇宙背景辐射的阐述,更是让我对“回溯”宇宙历史有了直观的感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对地外文明的探讨,从德雷克公式到费米悖论,作者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分析了我们搜寻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这部分内容让我联想到科幻电影中关于外星文明的各种想象,但这本书却用科学的逻辑为这些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意识到,探索宇宙不仅仅是关于星辰大海,更是关于人类自身的未来和我们在宇宙中的独特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