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

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祖明 著
图书标签:
  • LED照明
  • 照明设计
  • 照明检测
  • 光电技术
  • 照明工程
  • LED应用
  • 照明标准
  • 测试技术
  • 电力电子
  • 节能照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台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4540
商品编码:2375833245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
作者: 刘祖明 开本:
YJ: 49.9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3
书号: 9787111524540 印刷时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刘祖明在广州某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一职,主要负责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工作、设计、生产指导与检测等相关工作。自200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红外感应技术、LED应用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公司多个项目开发工作,主要负责电路设计方面,在绘制PCB板方面有D特见解。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

D1LED照明灯具基础知识1
1
1电光源基础知识1
1
2LED照明灯具常用术语8
1
3LED照明设计12
1
4LED基础知识14
1
5常用LED简介18

D2LED射灯设计与检测29
2
1LED射灯简介29
2
2MR16射灯作业流程36
2
3MR16射灯调光40
2
4MR16射灯温度测试与检测42
2
5PAR灯设计与作业流程45
2
6PAR灯检验标准及实操注意事项54
2
7LED轨道灯设计与检测57
2
8LED斗胆灯简介与检测65
2
9LED象鼻射灯简介与检测69
2
10LED天花射灯简介与检测71

D3LED球泡灯设计与检测74
3
1LED球泡灯简介74
3
2LED球泡灯调光及调光知识介绍76
3
3LED球泡灯散热体、灯罩简介78
3
4LED球泡灯常用光源及布板方式
选择83
3
5LED球泡灯电源检测88
3
6LED球泡灯组装及作业流程90
3
7LED球泡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92
3
8LED球泡灯CE认证97

D4LED荧光灯设计与检测100
4
1传统荧光灯简介100
4
2LED荧光灯组件(部件)简介101
4
3LED荧光灯结构设计108
4
4LED荧光灯光源分布板及
铝基板固定112
4
5LED荧光灯设计注意事项与技巧113
4
6LED荧光灯及调光LED荧光灯
简介115
4
7LED荧光灯组装与作业流程120
4
8LED荧光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129
4
9LED应急荧光灯简介与检测138
4
10LED冷库荧光灯简介与检测140

D5LED筒灯设计与检测142
5
1传统筒灯介绍142
5
2LED筒灯介绍143
5
3LED筒灯常用光源简介146
5
4LED筒灯光学设计148
5
5LED筒灯散热设计151
5
6LED筒灯结构设计153
5
7LED筒灯调光知识简介155
5
8LED筒灯组装与作业流程157
5
9LED筒灯3C认证或节能认证要求161
5
10LED筒灯常用尺寸及应用场合165
5
11LED筒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166
5
12明装LED筒灯简介与检测172

D6LED吸1;CY=CY灯设计与检测176
6
1传统吸1;CY=CY灯简介176
6
2LED吸1;CY=CY灯简介177
6
3LED吸1;CY=CY灯部件简介178
6
4LED吸1;CY=CY灯作业流程187
6
5LED吸1;CY=CY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190
6
6LED应急吸1;CY=CY灯简介与检测194

D7LED面板灯设计与检测196
7
1LED面板灯简介196
7
2LED面板灯配件简介197
7
3LED面板灯结构设计201
7
4LED面板灯组装与作业流程206
7
5LED面板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211
7
6LED面板灯(铝扣)简介与检测217

D8LED路灯设计与检测219
8
1道路照明要求219
8
2LED路灯部件简介223
8
3LED路灯散热器简介226
8
4LED路灯透镜介绍与选择227
8
5LED路灯结构设计分析231
8
6LED路灯检验标准及实操注意事项233
8
7LED加油站灯简介与检测239

D9LED隧道灯设计与检测241
9
1隧道照明特点24192LED隧道灯简介244
9
3LED隧道灯常用光源简介246
9
4LED隧道灯结构分析248
9
5LED隧道灯散热设计249
9
6LED隧道灯光学设计250
9
7LED隧道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252
9
8LED投光灯设计与检测256

D10LED工矿灯设计与检测267
10
1LED工矿灯简介267
10
2LED工矿灯配件简介270
10
3LED工矿灯结构设计273
10
4LED工矿灯组装及作业流程276
10
5LED工矿灯安装及注意事项280
10
6LED工矿灯检验标准及实操
注意事项281

参考文献285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光影的魔术:探索现代照明的艺术与科学 这是一本关于光如何塑造我们生活空间、影响我们情感和感知,甚至提升我们效率的书籍。它并非专注于某个特定技术或产品,而是深入探讨“光”这一基本元素的本质,以及人类如何运用智慧将其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视觉体验和功能性应用。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跨越物理学、光学、心理学、艺术和设计的奇妙旅程,去理解光不仅仅是照亮黑暗的工具,更是承载信息、传递情感、创造氛围的无形媒介。 第一章:光的语言——从粒子到波动的神秘之旅 在本章中,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揭示光的本质。我们会追溯人类对光认识的漫长历史,从古代哲学家的思辨,到牛顿的粒子说,再到惠更斯的波动说,直至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最终理解光既是粒子又是波动的“双重性格”。我们会探讨光的传播特性,如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以及这些基本原理如何在自然界和人类设计的照明系统中发挥作用。 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 深入浅出地解释光子理论和电磁波理论,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光的完整图景。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形象的比喻,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光的传播: 详细阐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反射定律(包括全反射)、以及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及其在光学器件和照明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我们将讨论透镜和棱镜如何弯曲光线,以及这如何影响我们看到的景象。 光谱的秘密: 探索可见光谱的奥秘,理解不同波长的光如何对应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将讨论可见光谱的划分,以及非可见光谱(如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照明领域之外的潜在应用(例如,在科学研究或医疗诊断中)。 光的相互作用: 了解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现象,如吸收、散射和衍射。这些现象解释了为什么物体呈现不同的颜色,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以及雾天光线为何变得柔和。 第二章:视觉的奥秘——光如何被我们感知 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视觉感知。本章将深入探索人类视觉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光线特性如何影响我们的视觉体验。我们将探讨色彩感知、亮度感知,以及视觉疲劳等关键概念,并思考如何在照明设计中优化这些因素,创造舒适、健康的视觉环境。 人眼的光学系统: 讲解眼睛是如何工作的,从角膜、瞳孔、晶状体到视网膜,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将光线聚焦并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我们将简要提及眼球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色彩的诞生: 深入研究人眼对色彩的感知机制。我们将讨论视锥细胞的作用,三原色理论(红、绿、蓝),以及色彩混合的原理(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我们还会介绍色度学中的基本概念,如色温、显色指数(CRI),并探讨它们在不同照明场景中的重要性。 亮度的奥秘: 探究人眼对亮度的感知范围和适应性。我们将介绍光度学中的基本单位,如流明(lumen)和勒克斯(lux),并解释亮度对比、眩光等因素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视觉生理与心理: 探讨视觉疲劳的成因,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来减轻视觉负担。我们将介绍视觉适应、后像等现象,并讨论光线对我们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例如,某些色光可能引发平静或兴奋的感觉。 第三章:光的艺术——营造空间氛围与情感共鸣 照明绝不仅仅是为了看清物体,更是塑造空间氛围、表达情感、引导行为的强大艺术工具。本章将带领读者领略照明设计的艺术魅力,探讨如何利用光的特性来创造引人入胜的空间体验。我们将从室内设计、建筑照明、舞台灯光等多个维度,学习如何运用光影的交织,赋予空间生命和灵魂。 光影的叙事: 学习如何利用光线的方向、强度、色彩和动态变化来讲述故事,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戏剧性的效果。我们将分析经典案例,例如,如何在博物馆中突出展品,如何在餐厅中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 色彩的语言: 深入理解色彩在照明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作用。我们将讨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组合不同色温和色调的光线来营造特定的空间情绪,例如,暖色调的光线带来舒适和亲切感,冷色调的光线则可能显得宁静或专业。 空间塑造的魔力: 探索如何通过局部照明、重点照明、环境照明等不同照明手法来界定空间、强调重点、模糊界限,甚至改变人们对空间大小和形状的感知。我们将讨论“光与影的对话”,以及如何通过有目的的阴影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 动态照明的魅力: 介绍智能照明系统如何通过预设场景、定时控制、感应联动等方式,为空间带来不断变化的视觉体验。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动态照明来营造节日气氛、引导人流,或根据不同活动需求进行场景切换。 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和谐: 探讨如何最大化利用自然光,并将其与人造光巧妙结合,创造出既节能又舒适的照明环境。我们将介绍采光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通过智能调光系统来平衡自然光和人造光的差异。 第四章:光的科学——功能性照明的实践与创新 除了艺术性的表达,照明在功能性方面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提高工作效率到保障安全,从植物生长到科学研究,光无处不在。本章将聚焦于照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探讨如何设计出高效、节能、健康的照明系统,并展望未来的创新方向。 高效光源的演进: 回顾照明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白炽灯到荧光灯,再到如今主导市场的LED技术,深入分析各种光源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能效、寿命、显色性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将侧重于LED作为一种创新光源,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照度与均匀度: 讲解在不同功能区域(如办公室、教室、医院、工厂)所需的照度标准,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灯具布局和选择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亮或过暗。 节能照明策略: 探讨各种节能照明的措施,包括使用高能效光源、优化灯具设计、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如感应器、定时器、日光感应器)以及合理规划照明区域,减少不必要的照明消耗。 健康照明的理念: 关注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讨论蓝光的影响,如何通过调整光谱和色温来优化工作场所的照明,促进员工的专注度和生产力,以及如何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更健康的照明环境。 特殊领域的照明应用: 介绍照明在特定领域的应用,例如,用于植物生长的植物生长灯,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的特殊光谱照明,以及用于科研和工业检测的精密照明。 第五章:未来的光——智能、可持续与人性化的照明愿景 照明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正在重塑我们对光的理解和使用方式。本章将展望未来的照明发展趋势,探讨智能、可持续和人性化的照明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物联网与智能照明: 深入探讨物联网技术如何赋能照明系统,实现灯具之间的互联互通、远程控制、场景联动和数据分析。我们将讨论智能照明如何提升便利性、能源效率和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在照明中的角色: 展望人工智能如何在照明设计、控制和管理中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学习用户习惯自动调整照明,通过图像识别来优化空间布局,甚至通过AI生成个性化的照明方案。 可持续照明的挑战与机遇: 探讨如何发展更加环保、节能的照明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我们将讨论循环经济在照明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照明系统供电。 以人为本的照明设计: 强调未来的照明将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和体验,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自适应的照明解决方案。我们将讨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何在各个照明场景中得到体现。 新型照明技术的探索: 展望一些前沿的照明技术,例如,可见光通信(Li-Fi)、柔性显示照明、以及能够模拟自然光变化的高级照明系统,它们将如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本书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光的世界的窗户,无论您是照明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对光充满好奇的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和实用的知识。我们相信,通过对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最古老、最普遍的元素,去创造更美好、更智能、更富有情感的生活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对《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一书进行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内容,虽然在技术层面十分精湛,但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确实有些挑战。书中关于LED驱动电路的详细讲解,包括了各种拓扑结构,如Buck、Boost、SEPIC等,以及相关的控制策略,例如恒流控制、恒压控制和混合控制。这些内容涉及到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参数、电路图的分析和仿真。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如何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来精确控制LED的亮度,以及如何通过反馈回路来保证驱动电流的稳定。但是,由于我之前在电子工程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电路分析方法,理解起来确实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书中还对LED的散热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了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原理,以及各种散热材料和结构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让我认识到,LED照明产品的高效稳定运行,离不开精良的散热设计,否则会严重影响LED的寿命和性能。虽然我暂时无法完全消化这部分内容,但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深度和细致程度。这让我更加佩服LED照明技术的复杂性和其背后所需要的深厚技术积累。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LED驱动电路开发和优化的工程师来说,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在这本《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的扉页之下,我发现了一片充满挑战却也引人入胜的知识海洋。当我翻阅到关于LED的可靠性工程和故障分析的章节时,我深深感受到了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严谨和细致。书中对LED器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失效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了电应力、热应力、湿应力等因素对其寿命的影响。我还看到了关于各种材料在LED封装过程中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LED的长期稳定性。例如,书中提到了不同类型的封装材料,如硅胶、环氧树脂等,在耐高温、耐紫外线方面的性能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最终体现在LED产品的可靠性上。更让我感到惊叹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LED的各种失效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和分析方法。例如,如何通过外观检查、电参数测试、甚至显微镜下的金相分析来判断LED的失效原因。虽然这些内容对于一个非工程背景的读者来说,可能显得有些艰涩,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这部分内容让我意识到,LED照明产品的质量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和初始性能,更重要的是其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本书在这方面所展现的深度,无疑会让有志于LED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的专业人士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书名《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本身就吸引了我,作为一名对智能家居颇有研究的爱好者,我对LED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我一直想了解,那些看似简单却能营造出如此丰富氛围的LED灯具,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设计智慧。书中第一章关于LED的发光原理和色彩理论的阐述,虽然不是我本次阅读的重点,但其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将LED比作微小的“色彩魔术师”,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迅速把握核心概念。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显色指数”(CRI)和“色温”(CCT)的详细解读印象深刻。之前总觉得暖光温馨,冷光清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背后有着精确的科学依据和技术考量。书中提供的不同场景下LED照明设计的案例分析,更是给了我不少启发。例如,在阅读区域如何选择高CRI、适当色温的LED以减少眼部疲劳,以及在艺术品展示空间如何利用LED的光谱特性突出作品的质感和色彩。这些内容虽然与我期望的“检测技术”核心稍有偏差,但无疑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LED照明认知框架。我甚至开始思考,在家中改造一些照明细节,利用LED灯带和智能控制系统,来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和科技感。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枯燥的技术术语,而是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让读者能够建立起对LED照明技术的初步认识,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开端。

评分

对于《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这本书,我只能说,它在某些方面确实触及到了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但同时也让我感到了一丝遗憾。书中对LED的智能化控制和物联网应用的探讨,让我脑海中勾勒出了未来智慧照明的蓝图。比如,书中提到了如何通过Zigbee、Wi-Fi等通信协议,将LED照明系统与手机APP、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场景模式切换、以及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亮度等功能。我看到了LED照明在节能减排、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在具体的技术实现层面,例如如何设计低功耗的通信模块,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如何进行大规模的LED设备管理,书中并未进行过于详尽的阐述。我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具体技术细节和实践案例,例如如何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如何利用AI技术优化照明策略等。虽然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智慧照明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可能性充满期待,但它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的描绘,而对于实现这些场景所需的底层技术和开发细节,则有所保留。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概念引领者”,而非一本“技术实操手册”。

评分

阅读《LED照明设计与检测技术》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LED产品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的部分。这一章节的叙述风格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检测方法。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专业的积分球和光谱仪来测量LED的光通量、光强分布、色品坐标、显色指数等关键参数。我看到书中列举了各种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及对测量数据的解读和分析。特别是关于LED的寿命测试,书中提到了加速寿命试验和实际寿命试验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预测LED的平均寿命。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一个合格的LED照明产品,并非仅仅是“亮”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和验证,才能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书中还涉及了LED的光学性能衰减、光色漂移以及热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方法。这部分内容给我一种“眼见为实”的感觉,让我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LED产品有了更清晰的辨别能力。我开始思考,在选购LED照明产品时,除了关注品牌和价格,更应该关注其检测报告和相关的认证信息,以确保自己购买到的是真正优质的产品。这种注重实际应用和质量保障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也让我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更深的信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