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7
愛的覺醒 鮑閱 中國婦女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基本信息
書名:愛的覺醒
定價:35.00元
作者:鮑閱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2713604
字數:
頁碼:2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很多時候,與其說是我們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我們在接受孩子天真淳樸的愛的洗禮。你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遠比成人懂得愛與被愛,他們身上永遠有一股愛之清泉在自然地流淌。作為新手父母,生於物質相對匱乏,文化相對落後的年代,我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飽受摧殘,很多時候要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裏,重新尋迴自己,做迴健康的自己,讓自己真正成長起來。
n我們自己成長瞭,我們纔不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迷茫無助,纔不會機械地沿襲我們從父輩母輩身上習得的教養陋習麵對我們的孩子,我們也纔能真正把健康的愛傳遞給孩子,從而養齣健康的孩子。
n成長自己,成就孩子!這是本書的靈魂。
n目錄
作者介紹
鮑閱。80後。現居北京。高級傢庭教育指導師,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新晉人氣心理谘詢師,緻力於傢庭教育指導及傢長的個人成長工作,擅長用意象對話、薩提亞傢庭治療等方式幫助傢長實現個人成長。
n文摘
共生期的孩子,需要一種無所不能感
n嬰兒齣生以後與初親密的依戀者——母親的良性互動非常重要。這時候的嬰兒雖然身體上已經與母親分離,但是心理上與母親仍是一體。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孩子與母親的共生期。這個時期一般從寶寶齣生一直持續到半歲左右。心理學傢馬勒認為,共生期的寶寶心理上需要一種“無所不能感”。也就是說,這時候好能“無條件”滿足寶寶的各種需求。這是寶寶人格建構的基礎,是寶寶心理能量的源泉。
n無所不能感?無條件滿足寶寶的各種需求?寶寶想乾嗎就乾嗎?孩子一哭就抱?孩子……很多寶媽可能會懷疑瞭,那不就是嬌生慣養嗎?這樣做會不會慣壞孩子?實際上,對於6個月以內的孩子,無非就是吃喝拉撒,或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需要爸爸媽媽抱著見識一下周圍的各種新鮮事物。這不至於慣壞孩子,更何況,這麼小的孩子,再壞能壞到哪兒去?
n6個月內,孩子的心理能量是在和媽良性互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例如,如果他餓瞭,他想尿瞭……就會通過哭的方式來錶達自己的需求,這時候媽媽就應該及時察覺他的需要。一旦媽媽察覺瞭他的需求,他的需求得到瞭滿足,他就會以為自己很厲害——不管想乾什麼一哭就都能得到及時滿足,這對孩子來講就是一種“無所不能感”。
n人類是自然界的早産兒。其他的哺乳動物齣生後,一般都能很快實現獨立,能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實現自己的需要,甚至能實現自我保護。但是人類不同。初生嬰兒實在太弱小瞭。他們弱小到每一次呼吸都能看到突齣的血管;弱小到吃奶的時候,媽媽不把乳頭放到他們嘴裏,他們甚至無法找到。正是因為他們太弱小瞭,太需要母親的幫助以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以在他們的內心建立起對這個世界初的信任。
n客體關係學派認為,人齣生以後的本能欲望就是建立關係;良好的母嬰關係是嬰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嬰兒會把養育者及養育者對待自己的方式(或者說是自身和養育人之間的互動)內化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形成自己對社會的初步印象。
n心理學傢溫尼科特也提齣,共生階段的嬰兒對母親(或者養育者)的依戀是他齣生以後麵臨的種社會,他對母親的依戀是的、排他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需要的是理想的母親。這樣的母親必須滿足一些條件:能認同自己的孩子,能全心全意地為孩子付齣,懂得調整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以適應嬰兒的各種需求,能忘我地滿足嬰兒的各種需求……通過這些讓嬰兒擁有無所不能的體驗。
n共生期留在潛意識裏的無所不能感直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生活。舉個例子,我們都聽說過一個特彆有正能量的詞語——自我效能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例如,有一些人看似生來就不缺自信,他們總是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就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能夠做到,事實證明他們的“想當然”總是能成為“現實”,這種人就是自我效能感好的人。有心理學傢認為,一個人自我效能感的好壞,與他生命早期“無所不能感”的建立有很大的關係。生命早期的各種淺層次的需求能夠得到養育者的及時覺察和滿足,無所不能感就會建立得很好,自我效能感自然也不會很差。這樣的人成功的概率會更高,幸福感也會更好。
n也就是說,一個嬰兒生命早期基於身體或心理需求所發齣的各種信號都能被母親及時覺察繼而得到滿足,那麼母親積極的正麵形象和這種“我能行”的體驗都會慢慢地內化到孩子的內心深處,自此影響孩子一生。自我效能感好的孩子成人以後,做事情的時候內心總會有一個聲音在鼓勵他:“我行,我能行。”
n相反,如果一個嬰兒生命早期基於身體或心理需求所發齣的信號不能得到母親的及時覺察,一直得不到及時的迴應,孩子的需求繼而也不能得到及時的滿足,這對處於生命早期的孩子來講是莫大的“傷害”。這還算好的。如果孩子的各種需求得到瞭錯誤或者負麵的迴應,那問題就更大瞭。這很可能在孩子心裏留下更大的創傷,嚴重的甚至可能帶給孩子病態的心理。
n無數臨床案例證明,一個孩子遭受創傷件或創傷性養育的時間越早,成年後的精神障礙或疾病就越嚴重。人3歲後所經曆的心理創傷長大後更多地錶現為神經癥。如果我們把正常的人理解為相對健康的人,那麼有神經癥的人是僅次於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障礙者。然而,有很多心理障礙者在自我功能、人格結構、癥狀錶現上比有神經癥的人更嚴重,如果要追尋病理的發展階段,我們會發現他們所經受的創傷實際發生在3歲以前,普遍發生在1歲以內。
n當然,大多數早期傷害不足以導緻嚴重的心理障礙。但有一點不容置疑,很多人麵臨的痛苦源於人生早期所接受的不當的養育方式。
n當然,很多時候,的養育方式很難達成,甚至不是我們想做就能做到的。記得有一個學員曾經嚮我傾訴過她正在麵臨的睏惑:
n鮑老師您好,我小的時候,父母對我特彆嚴厲,甚至有點兒苛刻。記得有一次,我把作業忘在瞭傢裏,結果晚上迴傢被罰站瞭好久。我感覺,父母對待我的方式給我造成瞭很大的傷害。於是,我很小的時候就發誓等我有瞭孩子,我要好好愛他,好好嗬護他。總之,我決不會像父母對待我那樣對待我的孩子。可是萬萬沒想到,等我有瞭孩子,等孩子慢慢長大瞭,等孩子慢慢學會調皮搗蛋的時候,我的耐心一點點被磨沒瞭,我竟然也開始對他發脾氣。我發現,我對他發脾氣的時候,那簡直就是我母親對我發脾氣的樣子。
n這個母親對於兒時所受的痛苦很多年之後仍然記憶猶新,並在不知不覺中沿襲瞭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傢庭教育就是這樣,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通常就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因為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已經深深內化進瞭我們心裏,內化到瞭我們的潛意識裏。
n每個在人生早期渴望“無所不能感”的孩子都需要體會到“在父母心中是”的感覺,如果一個人童年時期沒有體會過這種“父母心中重要且”的感覺,他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用自己的一生來尋找這種感覺,談戀愛時嚮戀人要,結婚後嚮伴侶要,有瞭孩子時嚮孩子要……
n關於這方麵的內容,我會在後麵的章節詳細跟大傢分享。總之,對孩子的陪伴與教育,如果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就有高質量的愛的流淌,那麼這樣的陪伴與養育必將滋養孩子一生。相反,如果孩子早年得到的愛不夠,他將會用一生來尋找。
n越是在孩子的生命早期,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越為關鍵,切不可誤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而疏忽大意!否則,後悔莫及!
nn
n
n
n
不要再愚蠢地迷信“延遲滿足”
n不管在什麼場閤,我發現經常有新媽媽問我:
n鮑老師,孩子哭的時候,我應不應該馬上抱呢?孩子那麼小,我應該關心他,實在不忍心看他哭。但是有很多老師在講“延遲滿足”,不能無條件無底綫滿足孩子。“延遲滿足”有科學依據嗎?延遲滿足的度應該怎麼把握?
n糾結於這個問題的媽媽不在少數!有一次做綫下講座,一個媽媽對我說:“我女兒快6個月瞭。現在她哭的時候,我不會馬上抱她,我擔心把她養得太嬌氣。”還有一次到早教中心做講座,我問現場的傢長,有多少傢長因為擔心慣壞孩子,所以當孩子提齣要求時,即便有條件馬上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會刻意不滿足。舉手的占多數!
n說到延遲滿足,這要從一個的心理學實驗說起。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瞭一個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斯坦福大學校園裏的一間幼兒園展開的。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待在一個隻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裏,桌子上的托盤裏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但是如果等研究人員迴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個棉花糖作為奬勵。他們還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迴。對這些孩子來說,實驗的過程頗為難熬。有的孩子為瞭不去看那誘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轉身體,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辮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結果,大多數孩子堅持瞭不到三分鍾就放棄瞭。一些孩子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瞭,另一些孩子則盯著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鍾後按瞭鈴。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瞭自己對棉花糖的欲望,他們等到研究人員迴來兌現瞭奬勵,差不多有15分鍾的時間。
n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對當年參加實驗的那些孩子做瞭迴訪。結果發現,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更容易融入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工作和學習能力及效率更強、更高,更自信,能更好地應付生活中的挫摺、壓力和睏難;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時,更能抵擋住即刻滿足的誘惑,而追求更長遠的更有價值的目標。
n也就是說,延遲滿足能力越好的孩子,在未來越容易取得成功。這就是很多傢長對孩子實施延遲滿足,訓練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原動力。
n遺憾的是,很多傢長隻是簡單地看到瞭這個理論的結論,並未深入瞭解到底是怎樣的養育方式,纔能養齣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另外,單就這個實驗判定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並不科學。這個實驗初的研究目的,隻是想瞭解多大的孩子能夠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呢?
n首先,當時的實驗得齣的結論是,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是有年齡特點的,5歲似乎是一條重要的分界綫,4歲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備延遲滿足能力。
n其次,延遲滿足能力是一種自控力,這個控製力的發力者是孩子自己。而傢長為瞭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刻意拖延,刻意不滿足孩子的需求,這個行為的發齣者是傢長,根本不是孩子。
n那麼,什麼樣的養育方式更能培養齣延遲滿足能力好的孩子呢?實際上,與我們理解的正好相反。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被滿足得更好或者說是更閤理的孩子,他們的延遲滿足能力反而會更好。或者可以這樣說,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並不是刻意拖延、刻意不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能培養齣來的。二者背道而馳!
n試想一下,一個總能吃飽的孩子會喊餓嗎?如果一個孩子日常的閤理需要能被及時滿足,他們的潛意識裏就不會有“不滿足”的記憶!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的需要總是不被滿足,那麼這種感覺始終會留在他的心裏,甚至影響他成人後的性格和心理。這樣的孩子或者說這樣的成人每一次看到對他有誘惑的東西,都會錶現齣急於滿足自己的心理,根本按耐不住。
n針對這個問題,明星媽媽馬伊琍曾經發錶過一篇長微博,她寫道:如今隨著妹妹的成長,我越來越後悔在愛馬一歲時進行的哭聲免疫訓練,雖然兩天就成功讓她學會睡整覺,可一歲半時又開始反復。睡著後她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發現沒人理之後隻好再哭著睡著,而我固執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著,麻痹自己去漠視她的無助,甚至以為她長大瞭不會記得這些哭泣的夜晚。這種煎熬於我於她於全傢都是巨大摺磨。後聽我媽勸,把她的床緊挨我的大床,她半夜醒來,我就伸手拍拍她,從此我們和她都睡得無比踏實。
n任由錯誤的養育理念肆意傳播,終為此埋單的隻有我們的孩子!生活中,像馬伊琍一樣為自己錯誤的養育方式後悔不已的人多得很。
n與此相似,媽媽圈裏流傳著很多所謂的育兒技巧,其實大都不科學。例如,孩子齣生後,不能抱太多,抱的時候也不能搖晃,以防孩子從此養成依賴大人懷抱纔肯睡的習慣。再例如,從月子裏就要開始訓練定時把屎把尿,偶爾碰到孩子拉瞭尿瞭就以為孩子學會瞭。其實孩子兩歲左右括約肌纔能發育好,纔能學會控製大小便,而過早的把屎把尿訓練不僅對嬰兒脊椎不好,還很容易造成孩子尿頻,甚至為成人後的強迫心理埋下伏筆。
n錯誤地迷信延遲滿足理論,或者剛剛提到的這些忽視孩子內心需要的揠苗助長式的能力訓練,不僅對孩子成長無益,甚至有可能傷到我們的孩子。明明可以滿足孩子的本能需要,卻刻意不滿足,對孩子來講,這種積少成多的不能被滿足的體驗可能就是傷害!而經曆創傷件時的年齡越小,對一個人的傷害越大。很多苦果就是在這時候種下的。
n延遲滿足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自控力。這種自控力是一個生命社會化過程中自然而然産生的,不需要刻意培養。因為生活本身處處存在延遲滿足。例如,一個孩子齣生之後,即便是母乳喂養,也做不到即刻滿足,更何況很多孩子是靠吃奶粉長大的。當傢長發現孩子餓瞭,要衝奶粉,試水溫,孩子要等好久纔能吃到奶。這個過程,孩子一直在等待。再例如,孩子齣生後,渴望母親的陪伴,如果母親是上班族,孩子每天可能要等媽媽下班後纔有機會和母親在一起。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延遲滿足。
n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情,更何況智商高齣很多的人類!遺憾的是,我們太迷信各種育兒理論瞭,真到養孩子的時候反而不知所措。實際上,憑著做母親的直覺,隻要我們懂得用心體會孩子的內心感受,僅靠我們的本能,養育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裏去,為什麼要去迷信那些所謂的科學的育兒理論呢?
n序言
愛的覺醒 鮑閱 中國婦女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