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以极其宽广的视野,描绘出从王阳明、经过泰州学派、到李卓吾的所谓“王学左派”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展开,再现了当时社会与思想运动的活泼气息,并指出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近代市民意识的萌芽。与此同时,《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又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这些新生事物由于过早出现的缘故,最终毫无意义地遭受了“挫折”的图画。在日本,《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作为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最早提出中国“近代”问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著作,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日本学者的必读文献:亦是在二
战后最早对战前日本的历史学观进行反省的同时,对所谓“亚洲停滞论”这个战后历史学界的重要课题展开研究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实际上,二战后的日本对中国近代思想的研究,就是从《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开始的。
##以康德-黑格尔哲学的特征作为比照来论证中国-东洋近世思维的产生,终究只是一种附会,不认为是一种成功的东洋建构。但也算是日本中国学家们继承内藤湖南的命题并建构起发展的、动态的,属于东洋的近世思想史的一种必要的努力。
评分##: B250.5/2762-2
评分##心学的理欲合一,灭人欲是让人去死。
评分##越看到后面翻译的弊病就越明显……有些句子你拆开不行吗?有些句子用两个被干嘛啦?有些句子你换一个说法会有歧义吗!另外,其实第四部分才是对我最有用的……
评分##心学,儒学士大夫对明代世俗化的佛教式回应
评分##岛田认为明代心学求诸于人的本质,与近代西方市民社会的精神类似。这个论断是否成立,对此存疑。以心学的衰落说明中国没有形成近代市民社会有结论先行之嫌。宋代的思辨哲学到明代心学的“以人为本”到清代乾嘉学派之间的嬗变的解释仍不能让人信服。
评分##: B250.5/2762-2
评分##以康德-黑格尔哲学的特征作为比照来论证中国-东洋近世思维的产生,终究只是一种附会,不认为是一种成功的东洋建构。但也算是日本中国学家们继承内藤湖南的命题并建构起发展的、动态的,属于东洋的近世思想史的一种必要的努力。
评分##不錯的書,然而翻譯有些蹩腳,實在是看了好久啊~很喜歡明朝人對於學術的態度:學問乃性情之學,性命之學。島田先生文獻功底很好,旁徵博引,特別是寫李贄的那段,在飛機上一氣呵成讀完,收穫不小。決定看段時間古書。這些天心情激越,難以評價更多,匆匆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