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君子之道,表现在中国人身上,是一种分寸与体面。晚清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集体性的谴责心理,认为是国家落后的主因。受过西式精英教育的辜鸿铭却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呼吁“把东西方的长处结合在一起,从而清除东西界限”。
《中国人的精神》是系统反映辜鸿铭 思想的一部作品,1915年发表于北京,用英文写成,旨在对外展示中国文明的价值,呼吁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1915年,欧洲在一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西方人几百年来第一次对自身文化产生集体性的反思。辜鸿铭旁征博引,以歌德、卡莱尔和阿诺德的思想为对照,向西方阐释古典儒学的精神内核。
有了百年的历史纵深,今天我们或许能从这本书里读到中国人曾有的,也是应有的样子。本版以1915年初版为底本全译新译,附英文演讲稿节选。
##奇人奇语,言之成理(无论正理还是歪理)。
评分##很多章节已经过时甚至不合时宜,但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里对中国人性格以及究其原因对孔子学说的讨论对我来说非常精准,发人深思。 书里写中国人与中国文明的性格是“深沉、博大、淳朴以外,还必须加上灵敏”,并且“由衷地告诫欧洲人和美国人,不要毁掉这笔宝贵的文明财富;不要像现在这样,试图以新学改变和腐化真正的中国人”,非常惭愧,百年以后,一段充满失去的百年,我自感大多时候我们已经失去如此了解,自信与君子品格。
评分辜鸿铭的本意并不在于辫子小脚纳妾忠君,他仅仅是在所有人对传统文明进行全盘否定之时,选择了一个同样极端的方式奋起反抗。
评分##有些见解新颖睿智,给我切换了很独特的思考视角,但一些方面还是受限于传统文化,有些过时。最后一章对暴民崇拜、强权崇拜的解说有些熟悉,好像在略略看过的理想国里有相似的印象。
评分##有点会写、
评分##有点会写、
评分##在今天的眼光下,辜鸿铭的思想观点无疑满是落后。但是按时间线索来看,“过时”只是一种必然的表现,有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中西的辜鸿铭逃脱不了,我们又怎么逃脱的了。
评分##奇人奇语,言之成理(无论正理还是歪理)。
评分##不过尔尔 远逊于林语堂 夹带私货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