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

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本清 著
图书标签:
  • 红色印鉴
  • 中央苏区
  • 印章
  • 收藏
  • 历史
  • 文化
  • 红色文化
  • 革命历史
  • 文物
  • 篆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ISBN:978750657389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268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字数:36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印鉴 , 权力的象征。

中央苏区红色印鉴,系指国内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武装通过革命斗争, 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红色政权后所使用的印章。它涵盖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及地方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工会、农会、革命委员会、共青团、赤卫军、少先队等各机关部门和革命团体的印鉴。

书中展示的红色印鉴,除少部分采集于有关媒体及文献资料外,极大部分都来自笔者收藏的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实物资料中,凸显红色印鉴的真实性、可靠性。其中有些红色印鉴较为罕见,是中国革命史难得一见的佐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1927 年冬至 1928 年初,在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影响,赣西南、闽西地区的广大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先后在各地举行了农民武装暴动,并建立了红色政权。虽然这些红色政权在强大敌人的围攻下,大部分都遭到失败且存在的时间较短,但中央苏区早期的东固、


桥头等处的革命根据地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这是中央苏区红色印鉴出现的萌芽阶段。

1929 年元月,*、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转战赣西南、闽西,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央苏区红色印鉴经历了广泛使用、逐步完善到停止使用的历史变化。中央苏区红色印鉴使用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个阶段的时间是 1928 年年初至 1930 年 2 月,这个时期是中央苏区红色政权建立的早期阶段,工会、农会、革命委员会等革命组织曾一度作为地方乡村的临时政权机构,其名称也可从红色印鉴中显现出来。这一时期使用的红色印鉴,无论是印章的形状、规格,还是文字等都不够规范,无统一标准格式, 这是中央苏区红色印鉴早期使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个阶段的时间是 1930 年 2 月“陂头会议”之后至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前,这是中央苏区红色政权建立的蓬勃发展阶段。随着中央苏区红色区域的不断拓展,中央苏区各地红色政权的名称也基本上统一称之为苏维埃政府。这个时期中央苏区红色印鉴的形制、规格、文字等初步有了统一标准格式,如条形印章的文字一般采用楷书,而圆形印章的文字则多数采用篆书。正常情况下,县、区、乡、村各苏维埃政府均配备有两枚印章,一枚形状为条形,另一枚形状为圆形。中央苏区红色印鉴在第二阶段中使用变化的波动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1931 年 8、9 月份之前,中央苏区各地区、乡、村苏维埃政府的名称都是以数字命名称呼的,如某某县第几区第几乡第几村苏维埃政府。因数字称呼基层苏维埃政府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 1931 年夏季期间,中央苏区领导层责成各县苏维埃政府将其管辖的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名称一律由数字称呼改为地名称呼,并同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此时,中央苏区红色区域面积已拓展到近二十个县,要在短时间内将二十多个县的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印鉴进行更换,可见其工作量较大。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正是因为中央苏区红色印鉴在第二阶段变化的情况复杂,时至今日,中央苏区还有许多县,未能在 史料中表述清楚本县在苏区时期到底设立了多少个以数字称呼的区、乡、村苏维埃政府,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遗憾。

第三个阶段的时间是 1931 年 11 月至 1933 年 8 月。这个时期中央苏区红色印鉴变化的主要特征有两个,*个特征是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ji关和部门的圆形印章上,出现了上部五角星、中部地球图形插镰刀斧头、左右谷穗和麦穗的图案,虽然这个图案直到“二苏大”会议上才确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但在“一苏大”以后,中央苏区各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圆形印章上都广泛采用了这个图案。第二个特征是 1933 年 7 月下旬,根据当时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 46 次会议决定,在中央苏区通过划分行政区域,新增设八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由于此次行政区划工作涉及面广,县名名称波动较大,致使中央苏区红色印鉴在此次调换工作中,增添了不小的工作量。

第四个阶段的时间是 1933 年 9 月至 1935 年 3 月,这个时期是中央苏区红色印鉴使用变化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红色印鉴也存在着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是 1934 年 1 月底至 2 月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图案的决定,虽然该国徽图案在“一苏大”以后就在苏区各地红色政权的圆形印章上得到广泛使用,但“二苏大”会议上制定的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文字规定中,明确了国徽地球形上插交叉镰刀与锤头的图案,这和“一苏大”以后广泛使用的圆形印章上地球图形上插......



目录

写在前面 1

第一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机关部门印鉴................................................................... 5

第二章 中央苏区地方苏维埃政府印鉴 ...................................................................23

第三章 中央苏区工会、共青团、农会组织印鉴................................................................... 227

第四章 中国工农红军印鉴 ...................................................................255

第五章 中央苏区赤卫军、赤卫队、少先队组织印鉴 ...................................................................305

第六章 中央苏区哨所查验印鉴 ...................................................................325

第七章 中央苏区经济部门印鉴................................................................... 403

第八章 其他红色印鉴 ...................................................................429

主要参考文献 ...................................................................453

后 记 ...................................................................455



红色印鉴:革命岁月的烙印与传承 这是一部聚焦中国革命早期历史,特别是中央苏区时期印章文物及其背后故事的专题收藏与研究集锦。本书并非泛泛而谈的革命历史叙述,而是从一个独特且珍贵的视角——印章,深入挖掘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每一枚印章,都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承载着一段鲜活的革命记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触手可及的证物。 一、 印章:革命时期的“名片”与“信物” 在中央苏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严峻的斗争环境,使得印章的功能远不止于一般的官方或个人标识。它们是联系、组织、发布命令、保障供给、司法仲裁、甚至是传递秘密信息的关键载体。本书收录的印章,涵盖了从中央层面的党政机关、军事指挥部,到苏维埃政府、工农检察、土地分配、赤卫军、共青团、妇联等各类组织,甚至包括一些地方苏维埃、村苏维埃及特定活动的临时印章。 每一枚印章的设计、材质、刻制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例如,早期的印章可能更为简朴,多采用木质或石质,字体朴实有力,直接体现了革命初期的艰苦条件和务实作风。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一些印章可能在设计上更显精细,甚至出现金属材质,反映出根据地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印章上的文字内容,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XX县苏维埃政府”等,不仅是组织名称的标志,更是当时政治体制的直接体现。 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些印章的形制、尺寸、印文内容、字体风格等,并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照片、回忆录等资料,尽可能还原印章的“身世”。作者团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力图为每一枚印章找到其最准确的“户口”,了解它在革命历史进程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二、 红色印鉴背后的故事:人物、事件与制度 如果说印章是革命的“烙印”,那么它们背后隐藏的故事,则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呈现了一批珍贵的印章实物,更在于深入挖掘了这些印章所关联的革命人物、重要事件和制度建设。 1. 关键人物的印记: 许多印章的产生和使用,与当时的领导者和重要人物息息相关。例如,一些高层领导人亲自批准使用的印章,或者由他们负责发布的命令所使用的印章,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本书将通过对这些印章的介绍,引申出对相关革命家生平事迹、决策过程的探讨。想象一下,一枚刻有“毛泽东”名字的印章,在那个年代,它或许代表着一份重要的指示,一个关键的部署,一次艰难的抉择。 2. 重大事件的见证: 许多重要的革命事件,都留下了印章的痕迹。比如,在根据地的建立、土地改革、经济建设、军事动员、革命法庭审判等关键时期,各类印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通过印章的视角,重现历史的现场感。例如,一枚土地分配委员会的印章,背后可能就牵涉到无数农民分得土地的欢欣与新生活的开启;一枚军事法庭的印章,则可能见证了革命纪律的严肃执行和对叛徒敌特的严厉打击。 3. 制度建设的缩影: 中央苏区在探索和实践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新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印章作为这些制度运行的物证,直观地反映了制度的雏形和发展。本书将从印章的角度,分析中央苏区在建立和完善革命政权、发展红色经济、保障民生、开展苏维埃民主等方面的制度探索。例如,各类苏维埃政府印章的层级设置,可以反映出当时权力结构的构成;带有“劳动互助”字样的印章,则能体现出根据地在经济组织形式上的创新。 三、 收藏与研究的价值: 1. 珍贵的历史文物: 本书收录的印章,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或首次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的珍贵革命文物。它们穿越了历史的风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史、苏维埃历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甚至是中国印章文化史的学者和爱好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 深入的学术探索: 本书的研究团队由一批在革命史、文物研究、历史文献考证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运用严谨的学术方法,结合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对所收录的印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力图揭示印章背后更深层次的历史内涵。本书的出版,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重要的实证支持。 3. 传承革命精神: 每一枚红色印鉴,都是一段不朽的革命史诗。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文物,更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信仰的象征。本书的出版,旨在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证,唤醒人们对革命历史的记忆,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四、 图文并茂的呈现: 本书在内容呈现上,将力求做到图文并茂,精美呈现。每一枚收录的印章,都将配以高清的实物照片,展示其完整的形制和清晰的印文。同时,辅以详实的文字说明,包括印章的来源、发现过程、历史背景、相关人物和事件介绍等。部分珍贵的印章,还将附带其拓片,以便更清晰地辨识印文细节。书中还将穿插相关的历史照片、地图、文献资料等,构成一个立体、丰富的阅读体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五、 读者群体: 本书适合对中国革命史、红色文化、文物收藏、历史研究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包括历史学者、研究机构、档案馆、博物馆工作人员、革命史爱好者、以及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普通读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寻求从独特视角深入理解中国革命的读者,本书将提供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启发之旅。 《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是一部集史料性、学术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著作,它用一枚枚小小的印章,串联起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传承着一份份宝贵的革命精神。它将是一部值得珍藏和反复阅读的红色经典。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这本书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以为不过是一本图录性质的书籍。然而,当我翻开它之后,我的观点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它不仅仅展示了印章本身,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一枚印章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一些军事单位和政治宣传机构的印章,这些印章的设计和文字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既有革命的激情,又不乏策略的智慧。作者在考证这些印章的出处、用途以及所代表的意义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一点在书中随处可见。我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红色历史的好奇心,更让我对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和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一本集历史、收藏、文化于一体的优秀读物,绝对值得推荐给所有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人。

评分

刚拿到《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和严谨性。这本书的内容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图片展示,更像是一部微缩的中央苏区史。书中对每一枚印章的解读都充满了历史的温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土地革命时期一些基层苏维埃政权印章的介绍,这些印章可能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并不起眼,但它们却是当时基层组织运作的标志,是革命政权走向人民的有力证明。作者通过对这些印章的梳理,不仅还原了那个年代的行政体系,更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参与度。每枚印章背后的故事,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整个中央苏区的历史画卷。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结合得恰到好处,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阅读的趣味性。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印章时,会附带当时的政治背景和重要事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印章的时代意义。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

这本《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真是太让我惊喜了!作为一名对红色历史和收藏品都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详尽展示那个特殊年代印章的资料。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一些印章的图片,而是非常有深度地介绍了每一枚印章的背景故事、历史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组织和人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鲜为人知的苏区政府机构印章的挖掘,这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期政权构建的细节。每一枚印章的材质、工艺、甚至锈迹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年代。作者的考据功夫令人钦佩,书中引用的史料和文献都非常有说服力,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印章的历史价值。而且,印刷质量也非常棒,每一枚印章的细节都清晰可见,色彩还原度也很高,就像亲手触摸到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史、地方史,以及印章收藏爱好者来说,都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填补了我对这个领域知识的空白,也激发了我更深入地去探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分

我一直对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充满好奇,而《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选择了“印章”这样一个非常具象化的载体来展现历史。每一枚印章,看似简单,却承载了那个时代最核心的政治符号和权力象征。我被书中对一些重要机构印章的详尽描述所吸引,例如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农民协会等等,这些印章不仅代表着当时的权力结构,更体现了那个时期政治理念的传播和实践。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印章材质和制作工艺的介绍,这让我了解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如何克服困难,制作出如此有意义的物件。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写得非常生动,仿佛能让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年代的氛围。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央苏区的政治生态、组织形态以及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仿佛那些冰冷的印章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命。

评分

《红色印鉴-中央苏区印章收藏集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触动。我之前对印章的认知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中,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枚小小的印章竟然能承载如此厚重的意义。书中对那些代表着革命政权合法性、组织权威以及军事行动的印章的展示,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那个时代革命者们如何通过这些实体符号来凝聚人心、巩固政权。我被那些充满时代烙印的印章设计所吸引,无论是朴实的字体,还是象征性的图案,都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政治诉求。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将冰冷的史料转化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对中央苏区的历史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每一枚印章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和解读。它不仅是一本收藏图录,更是一部生动的红色历史教材,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