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

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红 著
图书标签:
  • 入盟
  • 中东欧
  • 政治转型
  • 经济转型
  • 欧盟扩张
  • 转型经济
  • 地缘政治
  • 比较政治
  • 国际关系
  • 后共产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58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028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转型国家经济政治丛书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页数:232
字数:20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入选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入盟对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影响”的最终结稿。较比中国及原苏联国家,外部约束在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入盟或者说“回归欧洲”的目标,自始至终约束和决定了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进程与发展。本书系统、全面梳理入盟进程对中东欧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转型的影响。全书由绪论和七章组成,分别为:绪论:入盟是理解中东欧国家体制转型的独特视角;第一章:入盟是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核心特征,第二章:入盟对中东欧国家政治转型的约束与推动,第三章:入盟对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第四章:入盟对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五章:入盟对中东欧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六章:结构基金及其对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第七章:后转型时期中东欧国家转型深化与调整。

作者简介

殷红,辽宁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转轨经济方向博士毕业,研究领域为原计划经济国家体制转轨与发展的国际比较。著有:《中东欧转型研究》(殷红、王志远,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俄罗斯转轨经济政策中政府诉求约束研究》(殷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参与撰写:《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转型比较研究》(程伟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后危机时代俄罗斯转型战略调整研究》(程伟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等。发表学术文章:“中东欧民主化市场化转型特征分析”(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1期)、“民主化先行式转型之评析——苏东剧变20年后的反思”(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等。

目录

绪 论 入盟是理解中东欧国家体制转型的独特视角/001
  第一节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001
  第二节 中东欧国家体制转型研究的总结与评价/004
  第三节 本书的视角、特色与结构安排/015
第一章 入盟是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转型的核心特征/019
  第一节 入盟:“回归欧洲”的落脚点与现实考量/019
  第二节 入盟是中东欧国家体制转型的核心特征/026
  第三节 入盟目标的成因/030
第二章 入盟对中东欧国家政治转型的约束及推动/039
  第一节 入盟为政治民主化转型提供了参照样本/039
  第二节 入盟对政治民主化的限定和标准/041
  第三节 入盟对民主化前行的推动/044
第三章 入盟对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048
  第一节 入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可参照的目标模式/048
  第二节 入盟目标决定经济转型的方式与速度/057
  第三节 经济转型的进程及欧盟的影响/068
第四章 入盟对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084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一体化程度及分类/085
  第二节 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经济一体化指数的设计/090
  第三节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100
第五章 入盟对中东欧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105
  第一节 中东欧各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105
  第二节 入盟后中东欧各国产业结构的演变/122
  第三节 中东欧各国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37
  第四节 中东欧各国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解释/145
第六章 结构基金及其对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149
  第一节 欧盟区域发展政策中的结构基金/149
  第二节 结构基金发展历程/153
  第三节 中东欧国家入盟与结构基金援助/161
  第四节 中东欧国家结构基金的吸收能力/166
第七章 后转型阶段中东欧国家发展新动向/188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进入后转型阶段/188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多重危机叠加/193
  第三节 中东欧国家发展方向的调整与新动向/198
参考文献/211

前言/序言

前  言

本书是我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入盟对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影响”的最终结稿。该书的写作历时六年,由我及三位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当然,本书的完成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众多学者的前期研究,在此,谨向他们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和谢意,他们是朱晓中老师、孔寒冰老师、孔田平老师、高歌老师及其他所有从事中东欧问题研究的国内外学者。
我一直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机缘巧合、工作需要,从2009年起独立从事及参与中东欧国家转型问题的研究,2013年与王志远博士合著了《中东欧转型研究》,2012年参与了程伟老师主编的《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转型比较研究》一书的写作,并发表了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三篇。实事求是地讲,我始终是中东欧问题研究的门外汉。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的学术兴趣始终未偏离俄罗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从事中东欧问题研究,于我而言,碍于语言的关系,每每感觉力不从心。基于此,本书的研究大量借鉴了朱晓中等老师的前期研究成果,正所谓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才得以完成本书的写作,说来自己感觉有愧。此外,本书也是我首次采用与学生合作的方式,由于指导她们的硕士论文部分选题与本书内容契合,因此,在经济转型的实证部分,采用了三篇硕士论文的主体框架,但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学生的加入弥补了我在实证研究方面的短板,为本书增添了经济转型的实证分析,从而将中东欧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特别是关于中东欧经济转型方面实证分析的不足。
本书集中分析了加入欧盟对中东欧国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与发展的影响,尽管这个问题一直被学术界所强调,但鲜有专门及深入的研究,本书力求对此做出补充。本书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及作者如下: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由殷红完成;第四章由殷红、梁蓓、高祥红完成;第五章由殷红、王增完成;第六章由殷红、曹攀攀完成;第七章由殷红完成。
本书的完成......
《东西流变:大国博弈下的区域整合与独立探索》 引言 历史的长河中,区域间的互动与演变是塑造世界格局的关键力量。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全球化浪潮,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与文化交流交织,不断重塑着国家间的关系,驱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本书《东西流变:大国博弈下的区域整合与独立探索》正是聚焦于这样一种宏观视角,深入剖析了在全球大国角力的大背景下,不同区域如何进行自主的整合尝试,又如何在这股潮流中寻求并捍卫自身的独立发展道路。它不仅仅是一部对地缘政治和经济趋势的观察记录,更是一次对历史发展逻辑、国家战略选择以及区域命运走向的深刻反思。 第一部分:历史的深层逻辑与现代回响 在探讨区域整合与独立探索之前,理解历史的脉络至关重要。历史上,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无论是帝国时代的势力划分,还是民族国家兴起后的联盟与对抗,都深刻地影响了区域的力量平衡和发展路径。本书将首先回顾那些塑造了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版图的关键历史事件,例如经典的“地缘政治三角”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验证和修正,以及曾经的帝国残余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国家构建与区域认同。 例如,我们会探讨在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如何将世界分割成泾渭分明的区域,这种分割既带来了地区内部的稳定(或压制),也埋下了未来冲突的种子。战后,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原有的区域秩序荡然无存,新的力量中心开始崛起,旧的矛盾也随之浮现。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将在此部分被引入,以解释国家行为的内在逻辑以及它们在区域互动中的表现。不同学派的观点将相互碰撞,帮助读者理解为何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一些国家选择抱团取暖,而另一些则坚持独立自主。 更进一步,本书将审视民族主义在区域整合与独立探索中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共同的文化、语言或历史认同可以成为区域合作的强大驱动力;另一方面,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可能成为阻碍区域一体化,甚至导致冲突的根源。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区域案例的梳理,我们将揭示民族主义的演变轨迹及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 第二部分:大国博弈下的区域整合图景 全球化并非一个单向的进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要大国战略利益的影响和塑造。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聚焦于在当代主要大国(如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的战略竞争与互动中,不同的区域是如何探索和实践区域整合的。 我们将分析不同区域整合模式的成因与特点。例如,以欧盟为代表的深度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模式,其成功经验与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探讨欧盟为何能够克服国家主权障碍,建立起如此紧密的合作机制,以及在面对内部经济危机、外部安全威胁和成员国分歧时,其整合的韧性与脆弱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考察那些区域整合程度相对较低,但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合作组织,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ASEAN在维系区域和平稳定,促进经济合作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其成员国之间差异显著,一体化程度远不及欧盟。我们将深入分析ASEAN的“东方主义”模式,即如何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内的协调与合作。 此外,本书还将关注那些试图在大国夹缝中寻求区域发展与自主的努力。例如,一些中小型国家如何通过多边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并有效规避大国博弈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将剖析这些区域性倡议的战略考量,包括它们如何平衡与不同大国的关系,如何利用区域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以及如何应对外部力量的干预。 第三部分:独立探索的路径与挑战 在区域整合的浪潮中,并非所有国家都选择亦步亦趋,许多国家也在积极探索自身的独立发展路径。本书的第三部分将重点分析这些独立探索的案例,以及其中蕴含的战略选择和面临的挑战。 “独立探索”并非意味着孤立主义,而是在坚持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国情制定独特的发展战略,并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我们将深入研究那些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下,成功实现独立发展的国家,分析它们所采取的关键政策,包括经济发展模式、外交战略、国防建设等方面。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选择“均势外交”,巧妙地在大国之间周旋,从中获取战略空间和发展机遇。另一些国家可能通过构建独特的区域伙伴关系,形成区域内的“小多边”格局,以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还有一些国家,则可能侧重于内部改革和经济现代化,以强大的国内实力作为支撑,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姿态。 本书也将毫不回避地分析独立探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外部大国的压力、地缘政治的制约、国内资源的限制、以及全球经济波动等,都可能成为独立探索之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将探讨一些国家在独立探索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坚韧的努力和审慎的决策,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区域融合与国家主权的再平衡 在当今世界,区域整合的趋势与国家主权的维护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本书的第四部分将进一步探讨这种张力,以及各国如何在区域融合的背景下,重新定义和实践国家主权。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要求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让渡部分主权,以实现更广泛的合作和共同利益。然而,主权仍然是现代国家体系的基石,各国在推动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必然会考虑如何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政治独立性。我们将分析不同区域在主权让渡与保留方面的不同模式,例如,欧盟的“分权”(subsidiarity)原则,即决策权尽可能地在地方层面行使,以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此外,我们还将审视在技术进步和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主权的概念如何被重新解读。网络安全、气候变化、流行病防控等问题,需要超越国家边界的合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主权观念。本书将探讨各国如何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福祉的平衡。 结论:动态演变与未来展望 《东西流变:大国博弈下的区域整合与独立探索》并非试图提供一个静态的答案,而是希望展现一个充满动态演变的图景。全球格局仍在不断变化,大国的战略意图在调整,区域力量也在重塑。 本书将以对未来区域格局的展望作为结尾。我们将探讨当前区域整合和独立探索的趋势,在未来可能如何发展。是更加深入的一体化,还是区域性冲突的加剧?是大国主导的区域秩序,还是多极化力量的此消彼长?这些问题都将引发读者的深思。 最终,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当代国际关系和区域发展的宏观框架。它鼓励读者跳出单一的视角,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审慎的分析方法,去观察和理解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以及各国在其中所进行的,关于整合与独立的永恒探索。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以及预判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这个题目,让我联想到了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我一直对前苏联阵营解体后的东欧国家充满好奇,它们如何从零开始,在政治上构建民主,在经济上拥抱市场,最终走向与西欧的融合,这其中必然充满了曲折与复杂。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入盟”这一历史性事件,是如何成为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转型的重要催化剂和塑造者的。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这些国家在加入欧盟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和法律制度的一致性,所进行的艰辛努力,比如如何改革法律体系,如何保障人权,如何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经济层面,我更感兴趣的是,它们如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何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如何吸引外资,如何融入欧洲的统一大市场,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贫富差距的拉大、失业率的上升等社会问题。这本书应当会是一部关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史诗,描绘了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国家如何书写自己的命运,以及“入盟”这扇大门,为它们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评分

读到《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我一直对后冷战时代的欧洲格局变化深感兴趣,而中东欧国家无疑是这场变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参与者。我设想本书将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审视这些国家在加入欧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前后,其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所经历的深刻演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权更迭或市场开放,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重塑过程。书中可能着重探讨了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包括议会民主、司法独立、公民社会的发展等,同时也会深入分析市场经济的引入,比如私有化进程、金融体系改革、贸易壁垒的消除以及与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对接。我期待书中能够揭示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同国家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例如民族主义的抬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腐败问题以及如何平衡国内发展与欧盟规则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了解“入盟”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机遇的放大,还是挑战的升级?它如何重塑了这些国家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地位?这本书应该会是一次关于历史、政治和经济交织的深刻解读。

评分

《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这个题目,瞬间就点燃了我对历史进程中个体选择与集体命运相互作用的思考。我一直认为,政治和经济的转型并非孤立的事件,它们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积淀以及国际环境紧密相连。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中东欧国家在“入盟”这一历史节点上,所面临的复杂决策过程。书中是否会细致描绘这些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如何在西方民主模式和市场经济的吸引下,权衡利弊,制定其发展战略的?我希望能够看到对不同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其政治精英在推动改革时的策略、面临的阻力,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阻力。同时,经济转型方面,书中是否会讨论到,在引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国有资产的处置、如何建立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如何应对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如何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最终融入全球价值链。而“入盟”作为一种外部的驱动力,它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这些内部的转型过程?书中的论述,我猜测会非常有层次感,既有宏观的战略分析,也会有微观的案例聚焦,展现出历史转型中的丰富细节与内在逻辑。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着实吸引了我。作为一个对欧洲历史和地缘政治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尤其关注那些曾经被铁幕笼罩的国家,它们在解体后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又如何融入更广阔的欧洲大家庭,这其中必然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变革。我期望这本书能够详细梳理中东欧国家在“入盟”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种种努力与挑战,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民主化改革,更包括经济上的市场化转型,例如如何从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中走出,建立起更具活力的现代经济体系,吸引外资,发展新兴产业。书中或许会深入剖析不同国家在转型道路上的差异性,例如波兰的“休克疗法”与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又或者巴尔干地区在身份认同与国家构建上的独特困境。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入盟”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它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还是也带来了新的制约?其内部的协调机制,对成员国的经济政策、社会发展又有何具体影响?我设想书中会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引用大量的史料和数据,甚至包含一些亲历者的访谈,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国家在转型时期的阵痛与希望,以及最终融入欧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评分

当我看到《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即涌现出许多关于东欧巨变年代的画面。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阵痛的时代,许多国家在告别旧制度后,踏上了融入西方世界的新征程。我设想这本书会提供一个非常细致入微的视角,去审视这一过程。它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入盟”的时间表和谈判过程,更会深入探究“入盟”对于中东欧国家在政治体制上的深刻影响,比如民主制度的巩固,公民参与度的提升,以及法治建设的进展。同时,经济转型方面,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分析这些国家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机制,如何吸引外资,发展新兴产业,以及如何与欧盟内部形成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这本书或许会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不同国家在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路径和策略,以及这些策略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它应该会是一部关于历史选择、制度设计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度解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入盟”对于中东欧地区深远而持久的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