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国家治理
  • 现代化
  • 中国
  • 政治
  • 发展
  • 改革
  • 新征程
  • 公共管理
  • 政策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70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3666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道路丛书
开本:16-0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8
字数:26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2012-2016)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和政策事件,展现出一副鲜活的历史画面。

2. 以智库报告的形式阐释在这极不平凡的5年,中国在想什么,中国在做什么。


内容简介

历经技术引进、政制革新、经济赶超及思想交锋的百年变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迈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过去几年,在执政党领导之下,党政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等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改革已超出经济主导的传统思维,日益呈现出现代治理变革的总体框架。

2016年是这场治理变革的重要一年,其特殊性在于: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结构性改革真正落地、实现经济再平衡的攻坚之年。这一年关系着前一阶段发展的收官,也关系着2017年的政治换届。在很多方面,这一年都延续了之前已经确定的政策和规划,但也可以看到一系列调整和创新。因此,2016年的基调,是在延续中有所创新,以此开拓新的发展道路,为国家治理迈上现代化新征程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下属的一个跨院系、跨学科、从事政治与法律综合性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的科研机构,始终关注中国崛起对未来中国政治秩序和全球政治秩序的可能影响,对中国政治法律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运作进行理论总结,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对策,并培养相关领域研究人才和治理人才。各大图书馆馆配,满足读者对重大事项的查找、阅读需要。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发展动态年度报告(2016)

一、加强从严治党的制度法规建设 / 004

(一)温故与立新两手抓党建 / 005

(二)凝聚反腐合力,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 006

(三)巡视“回头看”与地方巡察探索 / 008

(四)借群团改革重建党群关系 / 011

二、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齐发力 / 013

(一)去产能:以煤钢为突破口 / 014

(二)去库存:落户、房改、调控多措并举 / 017

(三)去杠杆:以清债务、防风险为重点 / 019

(四)降成本: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 / 021

(五)补短板: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 023

三、构建全方位的国家治理格局 /024

(一)区域治理:肩负不同使命的城市群 / 025

(二)军队治理:“改革强军”全面推开 / 028

(三)社会治理:守住民生底线 / 031

(四)边疆治理:重点开发与“去极端化” / 033

(五)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从理念走向现实 / 035

(六)网络治理: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并重 / 036

四、走向全球治理的中国大外交 / 038

(一)引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039

(二)周边外交变局重回正轨 / 039

(三)巩固与主要国家的稳定关系 / 040

(四)拓展发展中国家朋友圈 / 041

(五)推进“一带一路”重点布局 / 042

(六)破解非法仲裁,捍卫南海主权 / 043

(七)完善中国外交理论体系 / 044

五、“中国方案”与意识形态建设的新使命 / 044

(一)党媒姓党:内外引导传播“正确舆论” / 045

(二)哲学社科:立足本土构想“中国方案” / 045

(三)高校思政:巩固意识形态“坚强阵地” / 047

(四)人民文艺:勃兴文脉提升“文化自信” / 048

结语 / 049

第二部分中国发展动态月度报告(2016)

1月政经改革迎来全新开局 / 053

军队改革迈出实质步伐 / 054

地方党委决策进一步科学化 / 056

习近平首访中东,新开“一带一路”突破口 / 058

中央明确2016年反腐重点 / 060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 / 062

中央高层首次考察,促结构性改革落地 / 064

多项政策推动社会公平,加速民生改革 / 066

国务院8项措施支持沿边开发 / 069

2月新一轮结构性改革起步 / 073

城市规划新政指明中国城市化新方向 / 074

中央发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 076

中央以煤钢去产能撬动结构性改革 / 078

国务院力促中医药发展创新升级 / 081

九部门联合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 083

中央重视保护农村留守儿童 / 085

中央频出新政促“精准扶贫”落地 / 088

上海领衔共青团体制改革 / 091

3月“两会”明确发展路线图 / 095

全国两会锚定中国“十三五”发展路线图 / 096

“两学一做”重塑党风 / 099

新一轮人才体制改革方案面世 / 102

新政推动军民融合战略落地 / 103

多项金融政策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 106

科技类国企破题混合所有制改革 / 108

中央推“绿色消费”新政促共享经济发展 / 110

4月高层发出改革“动员会” / 115

习近平安徽行发起改革再动员 / 116

中央互联网治理思路渐成体系 / 119

“振兴东北”战略再迎全新布局 / 122

中国升级对外安全观 / 125

国务院明确“营改增”过渡方案 / 128

中央首次阐明宗教政策 / 130

5月中央定调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 / 133

习近平阐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134

“科技三会”擘画“科技强国”新愿景 / 136

中央启动实施国家荣典制度 / 139

国务院三管齐下完善生态治理体系 / 141

长三角领衔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 145

6月中国共产党强化党内问责 / 149

三部门公布公积金“国家账本” / 150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倒逼责任落实 / 152

困境儿童保障:从救“孤”到助“困” / 154加速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助力住有所居 / 157力推金融领域“去杠杆”,防风险 / 159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服务纳入监管 / 161

7月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出台 / 165

颁布军民融合战略纲领 / 166

中国首次绘制网络强国建设时间表与路线图 / 168

央企重组推进国企改革 / 171

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 17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改变以药补医格局 / 174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助力全面小康 / 177

完善科研资金管理,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 / 179

8月央地财政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183

三步走推进央地财政关系改革 / 184

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年方案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187

多举措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 / 190

团中央改革:精简机关编制,走出高楼大院 / 192

国办发文加强政务舆情回应工作 / 195

新财政政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197

新政助实体企业降成本 / 200

违规投资追责制:国企投资决策有了“硬”约束 / 202

9月中蒙俄共建“经济走廊” / 205

中央严肃处理辽宁贿选案 / 206

中国联合蒙俄共建“经济走廊” / 209

全国妇联改革续写群团改革 / 211

首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办法出台,释放共享红利 / 214

地方环保体制改革试点拟打破条块分割 / 216

10月监察体制改革破题 / 219

监察体制改革整合监察力量 / 220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直接对话:聚焦全球经济治理 / 223

加强党建工作,助力国企改革 / 226

农村土地改革:从“两权分置”到“三权分置” / 229

线上线下组合拳,房地产行业迎来新一轮调控 / 232

国务院发布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 234

“牵牛鼻子”与“对症下药”相结合,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 237

保护信息源头,防控电信网络犯罪 / 240

11月明确平等保护公私产权 / 243

多措并举管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244

中国与马来西亚合建马六甲第一大港 / 247

中央新规进一步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 / 248

习近平文艺工作意识形态新论 / 250

全面推广医改经验 / 253

平等保护公私产权 / 255

京津冀打造城际铁路网,助推一体化 / 257

12月经济会议谋划防风险,促改革 / 26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经济改革新信号 / 262

新修订《军队审计条例》,完善军队“不能腐”制度框架 / 264

跨省城市群“国家队”又添新成员 / 267

再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270

“河长制”全面推开 / 272

养老服务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 / 275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发展动态年度报告(2016)

一、加强从严治党的制度法规建设 / 004

(一)温故与立新两手抓党建 / 005

(二)凝聚反腐合力,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 006

(三)巡视“回头看”与地方巡察探索 / 008

(四)借群团改革重建党群关系 / 011

二、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齐发力 / 013

(一)去产能:以煤钢为突破口 / 014

(二)去库存:落户、房改、调控多措并举 / 017

(三)去杠杆:以清债务、防风险为重点 / 019

(四)降成本: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 / 021

(五)补短板: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 023

三、构建全方位的国家治理格局 /024

(一)区域治理:肩负不同使命的城市群 / 025

(二)军队治理:“改革强军”全面推开 / 028

(三)社会治理:守住民生底线 / 031

(四)边疆治理:重点开发与“去极端化” / 033

(五)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从理念走向现实 / 035

(六)网络治理: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并重 / 036

四、走向全球治理的中国大外交 / 038

(一)引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039

(二)周边外交变局重回正轨 / 039

(三)巩固与主要国家的稳定关系 / 040

(四)拓展发展中国家朋友圈 / 041

(五)推进“一带一路”重点布局 / 042

(六)破解非法仲裁,捍卫南海主权 / 043

(七)完善中国外交理论体系 / 044

五、“中国方案”与意识形态建设的新使命 / 044

(一)党媒姓党:内外引导传播“正确舆论” / 045

(二)哲学社科:立足本土构想“中国方案” / 045

(三)高校思政:巩固意识形态“坚强阵地” / 047

(四)人民文艺:勃兴文脉提升“文化自信” / 048

结语 / 049

第二部分中国发展动态月度报告(2016)

1月政经改革迎来全新开局 / 053

军队改革迈出实质步伐 / 054

地方党委决策进一步科学化 / 056

习近平首访中东,新开“一带一路”突破口 / 058

中央明确2016年反腐重点 / 060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 / 062

中央高层首次考察,促结构性改革落地 / 064

多项政策推动社会公平,加速民生改革 / 066

国务院8项措施支持沿边开发 / 069

2月新一轮结构性改革起步 / 073

城市规划新政指明中国城市化新方向 / 074

中央发文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 076

中央以煤钢去产能撬动结构性改革 / 078

国务院力促中医药发展创新升级 / 081

九部门联合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 083

中央重视保护农村留守儿童 / 085

中央频出新政促“精准扶贫”落地 / 088

上海领衔共青团体制改革 / 091

3月“两会”明确发展路线图 / 095

全国两会锚定中国“十三五”发展路线图 / 096

“两学一做”重塑党风 / 099

新一轮人才体制改革方案面世 / 102

新政推动军民融合战略落地 / 103

多项金融政策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 106

科技类国企破题混合所有制改革 / 108

中央推“绿色消费”新政促共享经济发展 / 110

4月高层发出改革“动员会” / 115

习近平安徽行发起改革再动员 / 116

中央互联网治理思路渐成体系 / 119

“振兴东北”战略再迎全新布局 / 122

中国升级对外安全观 / 125

国务院明确“营改增”过渡方案 / 128

中央首次阐明宗教政策 / 130

5月中央定调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 / 133

习近平阐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134

“科技三会”擘画“科技强国”新愿景 / 136

中央启动实施国家荣典制度 / 139

国务院三管齐下完善生态治理体系 / 141

长三角领衔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 145

6月中国共产党强化党内问责 / 149

三部门公布公积金“国家账本” / 150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倒逼责任落实 / 152

困境儿童保障:从救“孤”到助“困” / 154加速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助力住有所居 / 157力推金融领域“去杠杆”,防风险 / 159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服务纳入监管 / 161

7月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出台 / 165

颁布军民融合战略纲领 / 166

中国首次绘制网络强国建设时间表与路线图 / 168

央企重组推进国企改革 / 171

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 17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改变以药补医格局 / 174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助力全面小康 / 177

完善科研资金管理,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 / 179

8月央地财政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183

三步走推进央地财政关系改革 / 184

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年方案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187

多举措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 / 190

团中央改革:精简机关编制,走出高楼大院 / 192

国办发文加强政务舆情回应工作 / 195

新财政政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197

新政助实体企业降成本 / 200

违规投资追责制:国企投资决策有了“硬”约束 / 202

9月中蒙俄共建“经济走廊” / 205

中央严肃处理辽宁贿选案 / 206

中国联合蒙俄共建“经济走廊” / 209

全国妇联改革续写群团改革 / 211

首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办法出台,释放共享红利 / 214

地方环保体制改革试点拟打破条块分割 / 216

10月监察体制改革破题 / 219

监察体制改革整合监察力量 / 220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直接对话:聚焦全球经济治理 / 223

加强党建工作,助力国企改革 / 226

农村土地改革:从“两权分置”到“三权分置” / 229

线上线下组合拳,房地产行业迎来新一轮调控 / 232

国务院发布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 234

“牵牛鼻子”与“对症下药”相结合,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 237

保护信息源头,防控电信网络犯罪 / 240

11月明确平等保护公私产权 / 243

多措并举管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244

中国与马来西亚合建马六甲第一大港 / 247

中央新规进一步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 / 248

习近平文艺工作意识形态新论 / 250

全面推广医改经验 / 253

平等保护公私产权 / 255

京津冀打造城际铁路网,助推一体化 / 257

12月经济会议谋划防风险,促改革 / 26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经济改革新信号 / 262

新修订《军队审计条例》,完善军队“不能腐”制度框架 / 264

跨省城市群“国家队”又添新成员 / 267

再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270

“河长制”全面推开 / 272

养老服务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 / 275


前言/序言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 一部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度探索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国家治理始终是驱动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的核心动力。从古至今,不同文明、不同时代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着最优的国家治理模式。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化浪潮、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以及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如何构建和完善一套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正是一部聚焦于这一宏大议题的深度力作。本书并非仅仅是对某个国家或某个时期的治理经验的简单罗列,而是以更加宏观、更加系统、更加前瞻的视角,深入剖析国家治理的本质、演进规律、当代挑战以及通往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它以丰富的理论视野、翔实的史料梳理和深刻的实践反思,为读者构建起一幅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景图。 核心议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本书的核心议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并非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指向一种与时俱进、更加科学、高效、公正、包容的国家运行模式。它意味着国家治理的理念、制度、机制、手段和能力都必须发生深刻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理念的革新: 从“管理”到“治理”,理念的转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本书深入探讨了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协同共治、价值整合的治理理念。这包括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社会多元利益的吸纳、对公共事务的共同责任的强调,以及对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制度的完善: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本书系统梳理了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分析了不同制度设计对治理效率、公平性、稳定性和创新性的影响。它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加民主、法治、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以激发社会活力,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能力的提升: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能力。本书高度重视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包括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它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提升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政府等如何赋能治理决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监管效率。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培养、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社会动员能力等传统治理要素的重要性。 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最终是为了实现国家整体的现代化。本书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的大框架下,探讨了治理能力如何支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以及如何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它强调了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结构解析:多维度、系统化的深度分析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采取了多维度、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完整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图景。 第一部分: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石与历史演进 本部分首先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对国家治理的内涵、功能、原则进行深入阐释。它梳理了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在国家治理上的探索与实践,从古代集权到近代分权,从工业化时代的行政管理到后工业化时代的精细化治理,展现了国家治理的演进逻辑和时代特征。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以及现代化治理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深入剖析了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所必需的关键要素。 法治的基石: 强调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探讨了如何健全法律体系、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司法公正,以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社会秩序。 民主的实践: 深入分析了不同形式的民主实践,以及如何在国家治理中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并与法治精神相结合,实现良政善治。 科学决策与高效执行: 探讨了如何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判断,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执行机制,确保政策落地,化解“执行难”问题。 公共服务的优化: 聚焦于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保、基础设施等,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均等性和效率。 社会协同与共治: 强调了国家治理并非政府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风险,本书分析了国家在防范金融风险、公共卫生风险、环境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挑战,以及如何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提升国家韧性。 第三部分:科技赋能下的国家治理新范式 数字时代深刻改变着国家治理的形态。本部分重点关注科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数字政府建设: 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高效、透明、便民的数字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治理效率。 智慧化治理: 分析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数据治理与安全: 关注数据作为新时代重要生产要素的治理问题,以及如何保障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并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第四部分:挑战与展望:通往更高水平的国家治理 任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进程。本部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治理赤字与信任危机: 分析了部分国家在治理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社会不公等问题上可能出现的治理赤字,以及如何重建和维护公众信任。 全球化背景下的治理协同: 探讨了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各国如何加强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跨国犯罪等领域的治理协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治理: 展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何融入国家治理,以及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本书的独特价值与阅读收获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著作,而是融合了深邃的理论思考、广泛的案例分析和前瞻性的战略判断。 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兼备: 本书既有对国家治理基本原理的深刻阐释,又不乏对各国丰富治理实践的细致解读,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批判性与建设性并存: 在分析现有治理模式的优劣时,本书秉持批判性思维,同时着力于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 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本书不仅关注当下国家治理面临的紧迫问题,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前瞻性思考。 启发思考与深化认知: 通过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宏大议题的多维度、系统化呈现,本书能够极大地启发读者的思考,深化其对国家运行规律、社会发展方向以及自身作为国家一分子的责任与使命的认知。 无论是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还是关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普通民众,《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都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富有启迪和价值的读物。它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国家未来的深刻对话。阅读本书,意味着踏上一段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智慧与实践的旅程,理解并参与到我们所处时代的伟大变革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刚刚读完一本名为《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书,虽然我非常期待它能深入探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到些许意外。作者在开篇就以宏大的视角勾勒了一个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波澜壮阔图景,然而,这种宏大叙事却并未能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治理经验。书中花费了大量笔墨描绘了历史的进程、思想的演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治理模式的差异,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厚度,却也使得核心议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显得有些模糊。我本期望能够看到关于制度建设、政策制定、社会参与、技术赋能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或者能够借鉴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印证其理论框架。但这本书更像是一场关于“治理”概念本身的哲学思辨,触及了许多宏观层面的概念,例如“权力”、“合法性”、“公共利益”等,这些概念的探讨虽然有其价值,但对于一个渴望了解如何“治理”的读者来说,总觉得隔靴搔痒。仿佛作者在给我描绘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画面的构图和色彩都极具匠心,但仔细审视,却找不到一处可以落脚的真实村落或河流,让我有些怅然。

评分

读了《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后,我有些不知从何说起。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我通常阅读的那些关于政策研究或管理学的书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采取了一种旁征博引、曲径通幽的方式。作者似乎对历史的长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反复在不同章节中穿梭于古今,试图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追溯治理的基因。在我看来,这部分内容虽然丰富了文化底蕴,但对于理解“现代国家治理”这个核心概念,并没有提供太多直接的帮助。我期望能看到关于当前国家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创新的解决方案,甚至是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具体困境和应对策略。然而,书中更多的是对“何为治理”、“治理的理想状态”等抽象问题的探讨,这些探讨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辨,而非实践层面的指引。例如,在谈及“共识形成”时,作者仅仅是描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共识产生的机制,却未曾深入分析在信息爆炸、多元观念并存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这让我感到有些失落。

评分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入口时浓郁醇厚,但回甘却似乎少了些许层次。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提供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的清晰指引的书籍,能够让我了解具体的制度设计、政策工具,甚至是创新性的治理模式。然而,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更偏向于对“现代化”本身以及“治理”这一概念的哲学解读。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许多关于文明演进、文化价值观对治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治理特点。这些宏观的论调,虽然不乏深刻之处,却让我感觉离我想要了解的“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显得有些遥远。书中充斥着大量对历史文献的引用和对理论学说的梳理,这些内容无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但我作为一个渴望获得实际指导的读者,更希望看到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一些对当前治理困境的深度剖析,以及一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讨论“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时,书中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权衡,而非实际操作层面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达成这种平衡。

评分

当我翻开《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这本书时,我脑海中勾勒的画面是一个关于制度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蓝图。我期待着能够深入了解在快速变化的全球格局中,国家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然而,这本书的视角和内容,却让我有些出乎意料。作者似乎更倾向于从一种宏观的历史和文化视角来审视“治理”本身,他花费了大量篇幅去探讨不同文明的起源、哲学思想对治理的塑造,以及现代化转型中的一些普遍性规律。这些内容固然有其启发性,但却让我觉得与我所期望的“现代国家治理”这一具体议题,存在一定的距离。我更想看到的是关于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社会治理体系,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如何促进更广泛的公民参与,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具体论述。这本书在这些方面,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场关于“治理”的哲学讲座,而非一次关于“如何治理”的实践指南。

评分

《新征程: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场关于“治理”概念的深度哲学探索,而非一本具体的操作手册。我怀着学习如何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初衷去阅读,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制度设计、政策执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具体启示。然而,书中更多的是对“治理”的本质、历史演进、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治理模式的哲学性解读。作者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将“治理”置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进行审视,探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治理理念和实践。这些内容无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也为思考“治理”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了解“如何做到”的读者而言,书中对具体治理机制的探讨显得相对不足。例如,在谈及“创新”时,书中更多的是对创新精神的呼唤,而非对具体如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的深入分析。这让我感觉,虽然我看到了“治理”的宏伟图景,却难以找到通往这个图景的实际路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