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

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红亮 著
图书标签:
  • 东南亚
  • 中国-东盟关系
  • 地缘政治
  • 国际关系
  • 区域合作
  • 新变局
  • 战略分析
  • 中国周边外交
  • 东南亚研究
  • 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076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532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十八代以来中国-东盟国家关系发展为探索内容,聚焦东南亚地区及中国-东盟关系中发生的热点与重大问题,旨在通过对东南亚有关国家、东南亚地区与中国-

东盟关系的点点滴滴来“以点带面”地向读者展现东南亚国家最近几年的变化,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演进。在形式上,本书内容主要由作者近三年来接受媒体邀约草拟的相关评论性、观察性文章构成,分为“演进中的东南亚国家”、“演进中的东南亚地区形势与大国”与“演进中的中国-东盟关系”三篇构成,共十四章节。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本书内容主要是对东南亚地区重大与热点事件的第一时间解读,相信这对读者在东盟成立50年之际全面理解与把握近些年东南亚国家、地区形势

与中国-东盟关系的变化会有益处。


作者简介

  葛红亮,江苏人,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副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亚太日报》智库研究员、广西卫视与《广西日报》“特约评论员”,长期以海洋问题与亚太国际关系、东南亚研究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主持和参与guojia级、省部级、厅局级及其他级别社科项目多个,已参与出版《南海地区形势报告》《马来西亚概论》《东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外交评论》《东北亚论坛》《国际安全研究》《国际论坛》《东南亚研究》《南亚研究》与《南洋问题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在《联合早报》《世界博览》《环球时报》等报刊刊载学术评论、短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篇 演进中的东南亚国家

第 一 章 开放与变革中的缅甸

.................................................................. 3

缅甸顺利通过首任东盟轮值主席国考验 ……………………………………… 5

缅甸:“亚洲隐士”的改革之路 ……………………………………………… 7

拨开幻象看缅北硝烟 …………………………………………………………… 12

大选快来了,给昂山素季支些招 ……………………………………………… 17

2015 年大选:修宪与昂山素季的“总统梦” ………………………………… 19

大选后,缅甸内政外交的平衡点在哪儿? …………………………………… 23

缅甸的新局与新时代 …………………………………………………………… 25

缅甸内政新局考验民盟执政智慧 …………………………………………… 32

为缅甸勐稳族主动融入行为点赞 ……………………………………………… 34

“罂粟之海”重现:缅甸难逃毒品魔咒? …………………………………… 35

缅甸和平进程中的“21 世纪彬龙会议” ……………………………………… 40

缅北硝烟弥漫,“彬龙”和平梦断? ………………………………………… 43

缅北硝烟弥漫到底是民族矛盾所致 …………………………………………… 46

昂山素季“当家”得失及中缅合作 …………………………………………… 48

第 二 章 “杜特尔特主义”引领菲律

宾..................................................... 53

阿基诺国情咨文的隐秘内涵 …………………………………………………… 55

CONTENTS

目录

ii

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

杜特尔特的“经”也未必好念 ………………………………………………… 57

中国视野下的杜特尔特外交走向 ……………………………………………… 61

菲律宾外交“峰回路转”:杜特尔特主义诞生 ……………………………… 63

“杜特尔特主义”的国内隐忧 ………………………………………………… 67

实现南部和平,杜特尔特不应只有武力 ……………………………………… 71

第 三 章 巫统与马来西亚的复杂政局

...................................................... 75

马来西亚巫统风云 ……………………………………………………………… 77

李光耀观马来西亚困局 ………………………………………………………… 81

巫统的基因缺陷及其政治前途 ………………………………………………… 83

马来人面临的威胁“莫须有” ………………………………………………… 86

第 四 章 步入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

...................................................... 89

新加坡不是,也不该是“李家坡” …………………………………………… 91

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不能阴阳失调 ……………………………………… 93

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外交界争执的背后 ……………………………………… 95

“黄靖案”折射出新加坡依旧不安 …………………………………………… 97

第 五 章 微妙的柬埔寨

.........................................................................

99

探访柬埔寨洞里萨湖水上村落 ……………………………………………… 101

柬埔寨机场“小费”何时休? ……………………………………………… 104

柬埔寨乡选实现“双赢” …………………………………………………… 106

第 六 章 更为活跃的越南

.................................................................... 109

嬗变的“越新党”及其身后不变的西方 …………………………………… 111

越南的大国平衡外交,实则“有的放矢” ………………………………… 113

CONTENTS 目录

iii

第 七 章 新面孔与趋向保守的印度尼西亚

.............................................. 115

印度尼西亚政治中“钟万学”的符号含义及其衰落 ……………………… 117

印度尼西亚佐科政府的“海上之路”构想 ………………………………… 119

第 八 章 迎来拉玛十世的泰国

.............................................................. 125

普密蓬:人民的国王,保守的君主 ………………………………………… 127

普密蓬:泰王过世与泰国局势的未来 ……………………………………… 131

泰国迎来“拉玛十世”时代 ………………………………………………… 135

第 九 章 “和平之邦”:保守与低迷

....................................................... 139

2014 年文莱政治、经济与对外交往形势 ………………………………… 141

2015 年文莱政治、经济与对外交往形势 ………………………………… 159

第 十 章 老挝地位凸显,由“陆锁国”变“陆联国”

............................... 173

老挝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南海议题上谨慎平衡 ………………………… 175

老挝跃升“陆联国”,在务实合作中巩固对华友谊 ……………………… 177

第二篇 演进中的东南亚地区形势与大国

第十一章 东南亚地区情势的演

进........................................................... 183

纪念万隆会议在规范塑造方面的意义 ……………………………………… 185

寻求政治共同体下的国内和解之路 ………………………………………… 187

李光耀笔下的东盟及其未来 ………………………………………………… 189

若开邦调查,昂山素季为何向联合国说“不”? ………………………… 192

就此“友尽”?马来西亚与朝鲜的这些年 ………………………………… 195

马朝外交危机凸显吉隆坡的决断 …………………………………………… 198

iv

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

雅加达“恐袭”事件后东盟的反思 ………………………………………… 200

南海纷争中东南亚华人困境的根源 ………………………………………… 202

“香会”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应“知止” ………………………………… 206

菲越南海“逆裁军”贻害无穷 ……………………………………………… 208

南海的一阵“妖风”,来自日美澳! ……………………………………… 210

日本深度介入凸显“南海仲裁”实属政治闹剧 …………………………… 213

南沙“12 海里”的国际法辨析与国际政治内涵 …………………………… 215

温和与保守:东南亚民族的“两面性” …………………………………… 217

东盟共同体:依旧正在进行时 ……………………………………………… 219

东盟过往的50 年及其历史使命 …………………………………………… 223

第十二章 东南亚国家对外交往及其与大国的关系

.................................... 227

昂山素季与民盟新政府的大国交往 ………………………………………… 229

“罗兴亚人”议题:美国人的期望与失望 ………………………………… 230

“制裁”阴云与美缅关系的未来 …………………………………………… 234

美国对昂山素季的期望与失望 ……………………………………………… 236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 新加坡关系 …………………………………………… 238

美国援助为何在柬埔寨吃闭门羹? ………………………………………… 240

美国对越解除武器禁售的驱动力及潜在危险 ……………………………… 241

加州庄园会上的美国与东盟 ………………………………………………… 244

美国须尊重东盟 ……………………………………………………………… 246

东南亚“弃美亲中”的幻象与真相 ………………………………………… 247

奥巴马政府与东南亚的这八年 ……………………………………………… 249

蒂勒森首访与东南亚地区国际政治大局 …………………………………… 251

CONTENTS 目录

v

第三篇 演进中的中国- 东盟关系

第十三章 南海与中国- 东盟安全合作

.................................................... 257

东盟在南海议题上的角色与行为逻辑 ……………………………………… 259

“南海行为准则”值得期许,但过程应务实 ……………………………… 261

相互“留面子”有益中国- 东盟南海对话 ………………………………… 263

作为“协调国”的新加坡,不能这么“新加坡” ……………………… 265

接下来,且看中菲南海“戏中戏” ………………………………………… 268

共同维护南海安全与中国- 东盟重建合作“舒适度” …………………… 271

“守望相助”的关系有赖中国与东盟更多努力 …………………………… 273

出师菲南部海域,中国须权衡 ……………………………………………… 275

中马联合军演的特点与战略内涵 …………………………………………… 277

第十四章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 东盟合作

............................ 281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权意识 ……………………………………………… 283

缅甸经济的实质进步与中缅共建 “一带一路” ……………………………… 287

走不出中国格局的皇京港 …………………………………………………… 289

马来西亚在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优势 …………………… 294

大马争做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先行者 …………………………………… 296

机遇面前,马来西亚也不能高枕无忧 ……………………………………… 298

马来西亚在“海上丝路”中应积极而为 …………………………………… 300

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谱写中马合作新篇章 …………………………… 302

李显龙缺席峰会,新加坡却不会缺席“一带一路” ……………………… 304

中柬务实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306

中越在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增进传统友谊 ………………… 308

“海上新丝路”助力印度尼西亚旅游业 …………………………………… 310

vi

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海上合作大有可能、大有可为 ………………………… 316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须以有效政策沟通化解海上合作挑战 ………………… 319

同饮一江水,共叙澜湄情 …………………………………………………… 323

以务实发展共同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 325

第十五章 对华往来与中国- 东盟关系的发展

.......................................... 329

越、老换届之际,宋特使南下 ……………………………………………… 331

步入正轨的中缅关系迎来全面发展的良好契机 …………………………… 334

即使重启,“密松”也是个教训 …………………………………………… 337

昂山女士,北京再次欢迎您! ……………………………………………… 342

杜特尔特来华,中美菲“三国演义”迎来高潮 …………………………… 346

杜特尔特对华友好“绝不回头” …………………………………………… 352

菲律宾掌舵与中国- 东盟的2017 ………………………………………… 354

老纳,你也来了 ……………………………………………………………… 356

两岸狮城会:新加坡的角色 ………………………………………………… 360

习近平“旋风式”访新推动中新关系再升级 ……………………………… 364

以海为纽带,共促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人文合作 …………………………… 365

中国- 东盟合作: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 ………………………… 367

中国- 东盟关系在务实调整中步向成熟 …………………………………… 369

十八大以来中国- 东盟关系的新发展 ……………………………………… 371



潮涌之地,风云际会:探寻亚洲大陆的脉动与互动 本书并非《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而是旨在为您呈现一幅宏大而细腻的亚洲大陆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画卷。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从历史深处的基因传承,到当代错综复杂的社会肌理,再到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力求勾勒出一幅生动、立体、富有洞察力的区域图景。 第一部分:千年文明的根脉与塑造 我们首先将时间的长河溯回,探究塑造亚洲大陆的深层文明基因。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伦理体系到南亚宗教信仰的多元光谱,再到东南亚海洋文明的开放包容,这些古老文明的交织、碰撞与融合,如同大地深处的岩层,奠定了区域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基础。我们将深入分析各个文明的核心价值、哲学思想、艺术形态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注入独特的文化标识。 东亚智慧的传承与变迁: 聚焦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亚地区,探讨儒家思想在政治治理、社会秩序、家庭伦理以及个人修养方面的深远影响。我们将审视这些思想在面对西方冲击和现代化浪潮时的适应、调整与重塑,以及它们如何继续在当代东亚社会中发挥作用,又如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南亚精神的多元与包容: 深入印度次大陆,解析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如何在塑造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哲学思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探讨这些宗教在历史上的传播、演变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揭示南亚大陆为何成为世界宗教与哲学思想的汇聚之地。 东南亚海洋的连接与碰撞: 关注东南亚地区,强调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何吸收了来自中国、印度、中东乃至欧洲的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明。我们将考察东南亚各国的语言、宗教、艺术、饮食以及社会组织形态,分析其多元性与包容性如何成为区域发展的独特优势。 第二部分:近代化的浪潮与殖民的回响 当近代化的巨轮滚滚而来,亚洲大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不仅改变了区域的政治版图,更深刻地动摇了传统社会结构,并留下了复杂的历史遗产。本书将详细梳理这一时期各区域遭受殖民影响的历程,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殖民统治下的抵抗、妥协与适应,以及殖民主义如何塑造了它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和民族认同。 帝国的阴影与民族的觉醒: 细致描绘西方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从贸易立国到直接统治,从资源掠夺到文化渗透。我们将重点关注各地人民如何在这种压迫下孕育出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各种形式的抗争运动如何展开,为后来的独立奠定基础。 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缝合: 探讨殖民统治如何将传统的农业社会推向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边缘,以及这种强制性的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分化、阶级冲突和文化失落。同时,也将考察各地精英如何在殖民者的教育体系下成长,并思考如何“拿来”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 后殖民时代的挑战与重塑: 分析殖民统治结束后,亚洲各国在建立民族国家、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将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如何帮助理解这一时期的复杂性,以及各国如何努力摆脱历史的束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第三部分:冷战的余波与区域格局的重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亚洲大陆又被卷入了冷战的意识形态漩涡。本书将深入剖析冷战时期亚洲的战略地位,以及美苏两大阵营的代理人战争、地缘政治博弈如何深刻影响了区域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关系。 意识形态的裂痕与分裂的命运: 聚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重大冲突,分析冷战如何将亚洲大陆撕裂,并导致了地区政治格局的长期不稳定。我们将探讨不同国家在两大阵营间的摇摆与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分裂和民族痛苦。 经济奇迹的孕育与区域发展的差异: 审视冷战期间,一些亚洲国家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等。同时,也将分析为何另一些国家则长期陷入贫困与动荡,揭示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以及外部援助等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非殖民化运动的浪潮与不结盟的探索: 关注第三世界国家在冷战时期如何通过非殖民化运动摆脱殖民统治,并积极寻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们将探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其在维护区域和平、促进南南合作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全球化浪潮下的亚洲新图景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亚洲大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书将重点分析全球化对亚洲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地缘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探讨亚洲各国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定位自身,寻求合作与发展。 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与区域合作的深化: 审视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何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及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我们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何重塑亚洲的经济版图,并为区域内的国家带来新的发展红利。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全球治理的再平衡: 关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分析它们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将探讨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如何挑战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探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深刻改变亚洲社会的面貌,从信息传播、经济模式到文化形态。我们将分析数字鸿沟、信息安全以及技术伦理等问题,并思考亚洲各国如何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交流的多元与身份认同的重塑: 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冲突。我们将探讨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如何相互借鉴、吸收,又如何在碰撞中重塑自身的身份认同。 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审视亚洲大陆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我们将探讨各国在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努力与困境,并展望亚洲大陆未来的生态前景。 第五部分:面向未来的亚洲:合作、竞争与演进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着眼于未来,对亚洲大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我们将基于对历史、现实的深入分析,探讨亚洲各国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合作与竞争将如何并行,以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将如何继续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区域互联互通的深化与地缘政治的博弈: 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等区域互联互通项目如何促进亚洲内部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可能引发新的地缘政治考量。我们将审视区域内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以及安全合作等方面的互动,预测未来区域格局的演变。 多边主义的挑战与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探讨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以及亚洲各国如何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 社会思潮的涌动与治理模式的革新: 关注亚洲社会内部的思潮变动,如民粹主义、身份政治、绿色主义等,以及这些思潮如何影响各国的政治决策和社会发展。我们将探讨亚洲各国在借鉴西方经验与立足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治理模式的创新与革新。 总而言之,本书并非对特定区域关系的简要概述,而是力求通过跨学科的视角,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理论分析,为您呈现亚洲大陆一个丰富、动态、充满变数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它是一次关于古老大陆如何在新时代浪潮中搏击、演进、塑造自身命运的深刻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您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亚洲这片热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感受其磅礴的生命力与不竭的创造力。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这本书,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我想象着,作者将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东南亚地区正在经历的剧烈转型。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与发展,更是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甚至价值取向上的深刻变化。我期待书中能生动地呈现东南亚各国的独特性,它们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拥抱全球化浪潮,又如何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寻找自身发展的独特路径。至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我预想这部分内容会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我渴望看到书中能够描绘出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从贸易投资到人文交流,从安全对话到绿色发展,每一个层面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同时,我也期待作者能够客观地分析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双方关系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地区安全问题、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包容、互信的伙伴关系。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对我们理解当前世界复杂性的一次重要启迪,它将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区域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新视角。

评分

当《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这个书名映入眼帘,我首先联想到的便是东南亚地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这股变革如何影响到中国与该区域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我期待书中能够以一种史诗般的叙事,描绘出东南亚在21世纪新时代下,如何在旧有的框架中寻求突破,又如何在新的全球挑战中找到自身的位置。我想象着,书中会细致入微地分析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论是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是绿色能源的转型浪潮,又或是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的深化带来的新机遇。同时,我更关注书中对地缘政治的描绘,例如大国竞争在该地区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各国如何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并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我设想书中会从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交织出发,深入剖析双方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安全对话、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深度互动,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张力与共赢。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区域政治经济的论述,更是一次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对我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下世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评分

《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这个书名,瞬间激起了我对当下国际关系领域最热门议题之一的浓厚兴趣。我设想,这本书会是一部对当前东南亚地区局势的深度解读,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该地区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梳理东南亚各国在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探讨这些变化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新变局”。同时,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我希望书中能够超越简单的官方表述,深入分析双方在合作与竞争中的复杂博弈,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对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格局产生影响。我设想作者会运用扎实的史料和数据,结合前沿的理论分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图景。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充满活力又极具挑战的地区,以及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组双边关系。

评分

初读《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的封面,便被其题目中蕴含的宏大叙事所吸引。我对东南亚地区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其与中国之间错综复杂、又充满活力的关系,更是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想象中,这本书会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描绘出东南亚各国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格局重塑背景下的种种变迁,以及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动态演进。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例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绿色转型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重塑了地区的力量平衡。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对地缘政治的角力进行细致的描绘,比如南海问题、大国博弈的影响,以及东盟在其中扮演的独特角色。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我设想书中会从历史的纵深处挖掘,探讨其合作的坚实基础,也会理性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比如贸易摩擦、科技竞争,以及如何在高科技时代实现互利共赢。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提供了一扇窗口,让我得以更清晰地洞察这个世界上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的脉搏。它让我期待一个对地区发展有深刻见解、对中国-东盟关系有独到分析的文本。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国际政治格局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东南亚是理解当前世界秩序演变的关键区域。《新变局:演进中的东南亚与中国-东盟关系》这个书名,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地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这本书将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前瞻性的视角,深入剖析全球经济下行、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以及区域内国家政治生态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东南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与潜在机遇。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新变局”的内涵进行系统性的阐释,它究竟是指哪些新的变量在起作用?这些变量又将如何影响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乃至安全格局?而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作为区域内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我设想书中会从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深入分析双方在既有合作框架下(如RCEP)的深化与拓展,同时也审慎地探讨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双方关系可能出现的摩擦点与新的合作领域。这本书或许会提供一套分析区域变化的全新理论框架,或是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十分振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