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TI翻译硕士英语考试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核心考点笔记

2019年MTI翻译硕士英语考试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核心考点笔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MTI
  • 翻译硕士
  • 英语写作
  • 汉语写作
  • 百科知识
  • 考点
  • 笔记
  • 2019
  • 考试辅导
  • 语言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75025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6398
品牌:未来教育(Future)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256
字数:4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1.词条速记软件2.同步智能题库3.名师视频课程
附件数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百科知识部分均根据各大名校历年真题的考点进行了重点标注,让考生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有重点、有目标地学习,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内容简介

翻译硕士(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是我国目前20个专业学位之一。从2010年起,以英语类开始,逐步推行全面取消在职硕士,改为统一的全日制,在证书认证上,同时授予毕业证和学位证,且与传统学术硕士翻译方向的证件具有同等效力。MTI是近几年新兴的专业硕士考试,报考热度逐年上升。

全日制的MTI初试是参加每年12月份的研究生考试,大部分学校不考二外(少数例外,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政治必考,是全国统一出题,其他三科都是专业课,分别是第二单元外国语考试《翻译硕士外语》(含英语、法语、日语、俄语、韩语、德语等语种),第三单元基础课考试《外语翻译基础》(含英汉、法汉、日汉、俄汉、韩汉、德汉等语对)以及第四单元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熟悉热门院校三大专业科目的命题规律和考查重点,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精心研发了一套全面备考MTI考试的辅导用书。本套丛书包括《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核心考点笔记》《翻译硕士(MTI)翻译硕士英语真题》《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真题》。

本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核心考点笔记》涵盖了中西方文学、哲学、地理、人文、翻译等各类知识,最后还就汉语写作部分常考到的各类作文题型进行了分析。其中每部分均根据各大名校历年真题的考点进行了重点标注,让考生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有重点、有目标地学习,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另外,在百科知识部分,每单元还配有单元练习,习题均筛选自各院校的历年真题。扫描每单元前的二维码即可随时练习,考点记忆+配套练习,理解并巩固,帮助考生快速掌握各类考点。

我们真心希望广大考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由于编写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或纰漏,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

相信在考研路上前行的你,有决心、有耐心、有恒心、并有充足的信心,你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产品策划、研发、销售的高新知识企业。专业研究各外语类考生20年,拥有着专业的教师团队,与外文社、世界图书、电子工业、人民邮电、电子科技大学等多个大型国家出版社合作,每年累积为数万余名考生服务。


目录

第一部分翻译硕士备考指导


第一章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解读


第一单元《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


第二单元《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大纲解读



第二章名校指定参考书目汇总


第一单元名校指定参考书目汇总


第二单元百科知识考试必备参考书



第二部分百科知识


第一章中国文学知识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第三单元中国文学常识集锦



第二章中国历史知识


第一单元史前史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中国近现代史



第三章中国哲学知识


第一单元先秦哲学


第二单元秦汉哲学


第三单元魏晋哲学


第四单元隋唐哲学


第五单元宋元明清哲学


第六单元现当代哲学



第四章地理知识


第一单元中国地理常识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常识




第五章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知识


第一单元政治常识


第二单元经济常识


第三单元法律常识


第四单元人文常识



第六章西方文学知识


第一单元古代文学


第二单元中世纪文学


第三单元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四单元17世纪西方文学


第五单元18世纪西方文学


第六单元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七单元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八单元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


第九单元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单元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一单元东方文学常识


第十二单元西方文学常识



第七章西方哲学知识


第一单元古希腊哲学起源与发展


第二单元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三单元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哲学


第四单元德国古典哲学


第五单元西方现代哲学



第八章主要发达国家概况


第一单元英国概况


第二单元美国概况


第三单元加拿大概况


第四单元澳大利亚概况


第五单元法国概况


第六单元德国概况


第七单元俄罗斯国概况


第八单元日本概况




第九章西方翻译理论知识


第一单元西方翻译发展历程


第二单元西方翻译史


第三单元西方翻译理论



第十章中国翻译史知识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翻译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翻译


第三单元中国现当代翻译



第十一章自然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四大文明古国科学发展


第二单元古希腊科学发展


第三单元16~17世纪科学技术


第四单元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五单元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六单元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七单元新技术革命与未来



第三部分汉语写作


第一章常见应用文写作


第一单元常见应用文种类及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题源分析



第二章应试公文样例分析


第一单元应试公文与机关公文的区别


第二单元应试公文行文规范


第三单元公文的写作策略



第三章其他应用文样例分析


第一单元文书类


第二单元致辞类


第三单元提案类


第四单元宣传类


第五单元法规类



第四章命题及话题作文写作


第一单元命题及话题作文分析


第二单元题源分析


第三单元写作技巧点拨


精彩书摘

第一章中国文学知识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上古时期



  (1)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远古时代人民通过幻想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理解与想象所虚构的故事,是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具有集体性、直观性,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力。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始祖神话)、盘古开天(创世神话);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洪水神话)、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抗争精神);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战争神话)。



二、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此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也迎来了文化光辉灿烂的时代,尤其是儒、墨、道、法几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这一时期代表文学作品及意义如下:


文学作品意义


《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诗经》共305篇,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 “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左传》“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性的编年体断代史。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战国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卷,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



文学作品意义

《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墨子》《墨子》是墨子后学整理先师的言论、笔记而成,现存53篇,小部分为墨子自著,大部分是后学的整理和发挥。其文质朴明快,善用类比,同时也展示了墨子“摩顶放踵”、热心救世的形象

《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7篇,每篇各分上下。其文雄辩,刚柔相济,词彩华赡,感情充沛,气势磅礴

《庄子》《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作的哲理性著作。其文善用寓言、重言、卮言说理,构思奇特,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先秦诸子中,艺术成就最高

《荀子》《荀子》是荀子及其门徒所作,今存32篇。其文主要是专题论文,大都善于围绕题目或一定的中心,层层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简朴而有词彩

《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其文多是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剖析周详,笔锋犀利,气势逼人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山经》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的一部分,共《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卷,主要记载上古地理中诸山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春秋》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暗喻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诗人以崇高的理想和炽热的感情,迸发出了异常灿烂的光彩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是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文学作品意义


《吕氏春秋》是我国哲理散文最早的总集,是秦国宰相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其是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共二十多万言,又名《吕览》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三大兵书之一,被誉为“兵学盛典”。作者为春秋吴国将军孙武,字长卿,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分析法是指“道、天、地、将、法”(五事)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兵众孰强?”(七计)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庸就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叫《大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因孙中山的推崇而被大家所熟悉

《尚书》又称《书》、《书经》,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三、两汉时期


  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之一。两者都兼有韵文和散文的性质,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独特文体。其结构宏大,辞藻华丽,讲究文采、韵律,常用夸张、铺陈的手法。


  这一时期具体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下:

代表人物作品


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大辞赋家,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其和司马迁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贾谊世称贾生,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其《新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总集

司马迁是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代表人物作品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其最著名的辞赋是《两都赋》

许慎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代表作是《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魏时期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的诗文风格俊爽刚健,史称为“建安风骨”。“三曹”、“建安七子”继承了汉乐府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这个时期,具体代表人物和作品如下:

代表人物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词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法显

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他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著有《法显传》

范晔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他的《后汉书》中有名篇——《乐羊子妻》、《张衡传》。名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刘勰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

钟嵘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萧统南朝梁代文学家,其代表作《文选》(《昭明文选》)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


五、唐代时期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代涌现的诗人特别多,其中闻名于世的伟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诗具体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如下:


代表人物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初唐四大家)之一,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焕字季陵,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春晓》(五绝)都是其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被称为“诗佛”

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金奁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名篇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高适字达夫,边塞诗人,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崔颢开元进士,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其中有《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杜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章碣字丽山,章孝标之子。章碣首创“变体诗”,有《章碣集》一卷传世,其代表作有《焚书坑》。章氏三代,皆以风雅著称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韩愈字退之(韩退之),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2019年MTI翻译硕士英语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核心考点笔记》 一、 导论:穿越知识的迷雾,点亮考研之路 备考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道路,犹如一次深度而系统的知识探索之旅。在这场旅途中,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无疑是两块至关重要的基石,它们不仅考验着考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丈量着考生对广博世界的理解深度。尤其是在2019年的MTI英语考试中,这两部分的内容更是成为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本书,正是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拨开迷雾,精准定位核心考点,从而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而精心编撰。 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2019年MTI英语考试中,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两大核心模块的精髓。我们深知,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高效的学习方法与精准的知识梳理至关重要。因此,本书力求在内容上做到“精”与“准”,将那些最常出现、最易出错、最能拉开分数差距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以笔记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既是对历年考情与命题趋势的深入洞察,也是对考生备考痛点的精准把握。 二、 汉语写作:逻辑的雕琢,思想的飞扬 汉语写作,在MTI考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字词的堆砌,更是思维逻辑的展现,是思想深度的体现,是文化底蕴的流露。对于翻译硕士而言,优秀的汉语写作能力是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地道表达翻译思想的基础。本书在此部分,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展开: 1. 议论文写作的精髓:结构、论证与语言 清晰的结构布局: 议论文的生命在于其清晰的逻辑脉络。本书将深入剖析标准的议论文结构,包括引论(确立论点)、本论(分层论证)和结论(总结升华)。对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模式,以及其他有效的结构安排,我们将通过大量实例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掌握如何构建起一座逻辑严谨、条理分明的“思想之塔”。 有力的论证方法: 论证是议论文的血肉。本书将梳理并讲解多种有效的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我们会着重分析这些论证方法在MTI写作中的适用性,以及如何运用得当,使论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在讨论某个社会现象时,如何恰当引用名言警句,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都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精准的语言表达: 优美的语言能够为文章增色添彩。本书将提供大量适用于议论文写作的高级词汇、地道表达以及常用的句式。同时,我们也会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生僻或不恰当的词语,确保意思的清晰传达。对于一些常见的写作误区,如句子冗长、表达含糊等,本书也会进行重点提示与纠正。 热点话题的分析与写作指导: MTI考试的写作题目往往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与国际动态。本书将对2019年前后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等热点话题进行梳理,并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思路和范文解析。例如,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文化多样性保护等话题,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应用文写作的要点:目的、对象与风格 不同应用文体的特征: 除了议论文,MTI考试也可能涉及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如报告、评论、新闻稿等。本书将对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写作目的、目标读者以及语言风格进行详细阐释。例如,报告需要客观、严谨,评论则需要鲜明的观点和说理性,新闻稿则要求简洁、准确、时效性。 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文,本书将提供具体的写作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撰写报告时,如何组织信息、如何使用图表;在撰写评论时,如何平衡观点与论证;在撰写新闻稿时,如何提炼核心信息、如何运用倒金字塔结构。 3. 审题与构思:找准方向,下笔如有神 精准审题的艺术: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本书将教授考生如何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避免跑题。我们会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解析,展示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写作的重点和方向。 高效构思的策略: 有了明确的审题,就需要高效的构思。本书将介绍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构思方法,帮助考生快速生成写作思路,搭建文章框架。掌握高效的构思过程,能够有效避免写作过程中的“卡壳”现象。 三、 百科知识:世界的缩影,智慧的宝库 百科知识的考察,是MTI考试的一大亮点,它旨在检验考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以及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翻译实践的能力。这部分内容的考察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本书将聚焦于2019年考试可能涉及的,以及普遍具有考察价值的核心百科知识点: 1. 语言与翻译学基础: 翻译理论与流派: 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的翻译理论,如直译与意译、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等,能够帮助考生理解翻译的本质,并在实践中做出更恰当的判断。 语言学概论: 语言的本质、发展、变异等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以及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外语言文化对比: 汉语与英语在思维方式、文化习俗、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挑战。本书将梳理一些典型性的对比,帮助考生建立跨文化意识。 2. 社会与人文领域: 政治与经济: 国际政治格局、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中西方主要文化传统、思想流派、艺术形式等。例如,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都可能成为考题的素材。 哲学与宗教: 主要哲学思潮、重要的哲学概念、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基本教义。 社会学与心理学: 常见的社会现象(如城市化、老龄化)、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基本的人类行为模式与心理机制。 3. 科学与技术领域: 自然科学基础: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知识。例如,了解热力学定律、DNA结构、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都能为理解相关科技翻译提供基础。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计算机科学基础、互联网发展历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医学与健康: 常见疾病、医学研究进展、公共卫生等。 4. 国际时事与热点: 地缘政治热点: 地区冲突、大国关系、国际安全问题等。 科技前沿动态: 新的技术突破、科学发现及其社会影响。 社会文化思潮: 全球性的社会议题、文化现象、价值观的演变。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议题: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能源转型等。 四、 笔记的优势:化繁为简,高效备考 本书之所以采用“笔记”的形式,是基于对考生备考需求的深刻理解。笔记的优势在于: 精炼与聚焦: 将海量的知识点提炼成核心要义,避免了阅读大量原著的低效。 条理与逻辑: 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便于考生理解和记忆。 实操性强: 结合了考情分析,为考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即时复习: 方便考生在备考后期进行快速回顾与查漏补缺。 五、 结语:知识的海洋,需要智慧的航船 2019年的MTI翻译硕士英语考试,在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考察上,既是对考生语言功底的检验,更是对其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考察。本书,就是你在这场考试中乘风破浪、抵达彼岸的智慧航船。愿本书成为你备考路上的良师益友,助你以知识为桨,以逻辑为帆,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上,展现出一种极高的精准度和前瞻性。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汇总了过去几年的考试材料,而是真正深入研究了出题人的“思维模式”。我对比了我手头其他几本辅导资料,这本书对那些‘活的’知识点,也就是那些仍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前沿和热点话题的把握尤为到位。它没有堆砌那些过时或价值不高的信息,而是极其克制且精准地筛选出了那些在短期内最有可能以新形式出现在考场上的内容。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融会贯通、跨学科考察的题目,书中的分析角度非常新颖,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死记硬背的解题思路。这种高浓缩、高提纯度的知识点提炼,对于时间有限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它帮助我迅速聚焦到最关键的‘刀刃’上,避免了在次要知识点上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色调搭配得十分和谐,那种沉稳中又不失活力的感觉,让人在书店橱窗里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于备考的学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装订工艺也看得出是用了心的,书脊结实,翻页流畅,不用担心读几次书本就散架。更值得称赞的是,版式的布局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正文的字体大小、行间距,还是注释和重点部分的排版处理,都显得专业且考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合理的留白处理,使得整本书在视觉上非常舒适,能让人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被杂乱的排版所干扰。总而言之,从拿到书本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工具书,它在硬件设施上所体现出的匠心,已经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人对内部的内容也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

随着我深入研读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发现它在细节处理上体现出的那种对考生需求的深度理解,简直让人感动。比如,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环节,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并列对比,而是设计了一种“思维导图式”的对映分析表格,这种视觉化的工具能瞬间理清复杂的逻辑关系,比死磕文字描述有效率高出太多。再者,针对不同类型的考察任务,书中穿插了大量的“避雷指南”和“高分点提示”,这些小小的侧边栏信息,往往是那些花费多年教学经验才能总结出的精髓,它们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总能在关键时刻点醒读者,避免犯下低级错误。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辅材料,而更像是一位全天候待命、极其细致的私人导师,它不仅教会你知识,更教会你如何有效地“赢得”考试。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细细摩挲着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不得不说,编排者的思路清晰得令人赞叹。他们似乎完全洞悉了考生的学习路径和知识盲区,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逻辑是层层递进的,从宏观的理论框架入手,逐步深入到微观的实操技巧和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这种“先搭骨架,后填血肉”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知识的吸收门槛。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概念解释部分,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进行辅助说明,一下子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这对于需要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此外,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衔接处理得非常自然,没有出现那种生硬的章节跳跃感,读起来一气呵成,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和学习的效率,让人感觉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有条理的对话。

评分

初次尝试使用这本书进行系统学习时,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它在“可操作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很多理论书籍读完后感觉自己懂了,但真要动手写或者回答时却无从下笔,这本书完美地弥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转化”为规范的、符合阅卷老师期待的文本格式。书中提供的那些范例分析,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演练手册,它会告诉你,一个完美的论述句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如何巧妙地运用学术术语来提升回答的专业度,甚至连标点符号和段落过渡的技巧都有提及。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人感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校准自己的表达习惯,将书本上的“知识”成功地内化为自己“可输出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临场应考的自信心。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搞活动之前先提价,好书显示无货,好像已经形成的定律。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考试用书,质量很好,是正版,考试靠他了

评分

好书一本,值得学习与阅读,定有大收获。

评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搞活动之前先提价,好书显示无货,好像已经形成的定律。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