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看黃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從空中看黃河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殷鶴仙,劉娟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青島齣版社
ISBN:978755523455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6250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從空中看黃河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從空中看黃河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從空中看黃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由黃河博物館原館長殷鶴仙先生主要航拍和撰寫的從黃河源頭直至入海口的照片,時間跨度自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曆史30多年,從“上帝”的視角,嚮讀者展示瞭黃河上遊、中流、下流的地質風貌及曆史變遷,具有珍貴的曆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作者簡介

殷鶴仙,黃河博物館原館長、人文地理攝影傢,1940年6月齣生,江蘇省泰興市人,1965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曾在西北五省從事野外測量工作5年,1970年調入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1972年調入黃河博物館工作,任館長,職稱研究館員。主要作品《河頌》《中國黃河》等。


劉娟,1970年代生人,現居鄭州。做過媒體人、策劃人,在各類報刊發錶散文、隨筆數十篇。讀書、種地、寫作,是理想也是如今的生活狀態。


內頁插圖

精彩書摘

  巴顔喀拉山
  ◎這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是著名的巴顔喀拉山。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這不過是詩人瑰麗的想象,黃河的水,當然不是從天上來的。事實上,這樣一條韆萬年來奔騰不息的偉大的河流,就是從巴顔喀拉山下的一些涓涓細流開始的。
  ◎青海省巴顔喀拉山北麓,有一個海拔4000多米的盆地,即著名的約古宗列盆地,盆地裏有多如天上星星的小湖。藏民稱湖泊為海子,所以這裏就叫星宿海。盆地中有兩個大湖,即紮陵湖和鄂陵湖。盆地的西南緣,晶瑩的泉水從眾多的泉眼中冒上來,匯成股股清流,串聯瞭盆地中的大小湖泊,漸漸形成一條小河。這裏,即是萬裏黃河的第一步。藏族同胞把黃河稱為“瑪麯”,意即“孔雀河”,因為散布在盆地上的溪流和水泊,看上去仿佛是一幅孔雀開屏的圖案。
  ------------
  果洛黃河
  ◎黃河從巴顔喀拉山下的涓涓細流開始,一路河川匯集,水量漸多,到達流經的第一個縣城——瑪多——時,河道已寬達40米,成瞭一條大河。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人們通常把瑪多以上地區稱為黃河源區。它地處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下轄縣。瑪多縣以下的果洛黃河,大體穿行在古湖盆的平川廣榖之中,如照片所示,河道蜿蜒麯摺,寬淺散亂。
  ◎河邊上的吉邁,現為達日縣城,過去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青海至川北大道的必經之地。那裏的黃河上有一處古渡口,古老的渡河工具是一種奇特的牛皮筏子。過河時,將牛皮筏子吹足氣,衣服、包袱等塞入筒內,人伏在上麵劃水而過。有時為保安全,人們也將孩子放進皮筒內。
  ◎現在,隨著吉邁黃河公路橋的建成使用,古老的牛皮筏子早已隨波遠去,成為老一輩人的記憶。
  ------------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亦稱瑪積雪山、積石山,是黃河流域唯一的也是最高的一座雪山。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坐落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係東昆侖山尾段。它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雲南的梅裏雪山、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悟並稱“四大神山”。曆史上,當地人將埋葬英雄人物的山嶽視為部族的“神山”或“祖先山”。
  ◎“阿尼”藏語意為“爺爺”,泛指祖先;“瑪”有人認為指的是瑪麯,即黃河,也有人認為就是這位祖先的名字;“卿”,宏大。阿尼瑪卿雪山,藏語意思就是“黃河流經的大雪山爺爺”,它被果洛部族視為自己的圖騰。
  ◎此地地勢高峻,山頂氣候多變,冰峰雄峙,有冰川57條。從高空俯瞰,冰舌自雪山伸齣,蜿蜒數韆米,如蛟龍騰霧,甚是壯觀。
  ------------
  萬裏黃河第一麯
  ◎黃河素有“九麯”之稱,所謂“九”,自然是泛指,意即多。實際上,黃河韆迴百轉,大大小小的河灣何其多矣!
  ◎離開河源地區的瑪多以後,黃河大體嚮東南方嚮流去,至川、青交界的鬆潘高原,東受岷山所阻,轉瞭一個180°的大彎。然後在青海省東部,又為峽榖所迫,再次180°大轉彎,於1000多韆米的流程內,畫瞭一個大大的“S”,完成瞭“萬裏黃河第一麯”。
  ◎這一段流程的黃河,先是如前圖所示,寬淺散亂,水流平緩東行;直至達日縣附近,山勢漸峭,河榖漸窄,川地和峽榖相間。從高空俯瞰,穿行於高山峽榖中的黃河仿佛一條柔美的絲帶,從白雲深處飄然而下,完美詮釋瞭“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境。
  ------------
  大通河
  ◎這不是黃河,這僅是黃河的二級支流:大通河。
  ◎大通河是湟水的重要支流;湟水,是黃河上遊的重要支流。大通河因宋代在河畔建大通城得名,它以降水和冰川融水為主要補給來源。湟水養育瞭青海省約60%的人口,被稱為青海的“母親河”。
  ◎在這張照片裏,連綿起伏的大山,巍峨、高大;一水橫穿其中,麯摺、纏綿。山水相依,亙古如斯,這裏仿佛是一個不為外界所知的安靜的世界。實際上走近瞭看,河兩岸皆是田地,有田地就有人傢,
  有炊煙,有鮮活熱鬧的生活。這裏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一群仙鶴飛進這條河榖,落一處一處金,棲一處一處銀……因此,大通河被當地人譽為“流金淌銀的河”。
  ◎黃河從源頭的涓涓細流開始,沿途匯集瞭韆萬條這樣的河流,故能成其大。所有的偉大,都非無緣無故。
  ……

前言/序言

  從空中看黃河
  我不是職業攝影師,但是因為工作需要,30多年前我就開始拍攝黃河,並且多次航空拍攝,積纍瞭不少影像資料。這幾十年來,中國的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麵貌發生瞭巨大變化,當年拍攝的一些照片,如今竟成瞭“文物級”的曆史見證,儼然已是“曆史的記憶”瞭。譬如在我1983年航拍的鄭州市區照片中,“二七”大罷工紀念塔是全市最高的建築,它傲立市中心,俯瞰著周圍隱於綠樹叢中的低矮平房;到瞭2009年,在我於同樣地點采取同樣角度航拍的照片中,“二七”塔周邊已然高樓大廈林立,它從當年的“巨人”無奈地變成瞭“侏儒”。
  青島齣版集團的鄭立山先生,是我10多年前在工作中認識的忘年朋友,他希望我將“沉睡”中的黃河航拍照片“喚醒”,精選後齣版一本書,名曰《從空中看黃河》,以饗熱愛黃河的讀者,讓讀者換一個角度,通過“上帝之眼”看看雄偉的黃河和祖國的變化。他邀我寫點文字,談談我的拍攝經曆。雖然這隻是我個人的一段陳年往事和過時的經驗,不過有興趣的讀者也可瀏覽一下,畢竟這也是一個時代、一群人的經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顔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寜夏、內濛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注入渤海,全長約5464韆米。黃河形成於地質年代的第四紀更新世。240萬年前,青藏高原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第三幕時期急劇升高,使原本孤立的青海共和盆地、寜濛河套斷陷盆地、晉陝汾渭地塹盆地的河流經過溯源侵蝕連貫起來,並在約10萬年前切穿晉豫峽榖流入大海。
  說起來,我能夠從事航拍黃河的工作,雖有偶然因素,但也算水到渠成。我於1965年從武漢測繪學院畢業,畢業後在國傢測繪總局工作期間,在西北五省從事瞭五年的航空攝影測量野外作業,此後便到瞭黃河設計院工作。1972年,領導看中我繪製黃河小浪底大壩鳥瞰圖的能力與經驗,將我從黃河設計院調到瞭黃河博物館(當時稱黃河展覽館),參加為紀念毛澤東視察黃河20周年而舉行的黃河展覽工作。展覽陳列設計是一項係統工程,不僅要熟悉所需展覽的內容,還要能使用各種形象語言,如照片、圖錶、模型、實物、光電等手段來準確地展示內容,這要求設計人員知識廣博,並具有綜閤取捨和形象思維能力。這正是我一直嚮往的工作,從此一乾就是大半輩子,直到退休。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黃河水利委員會是個大單位,需要參加的各類全國性展覽活動以及宣傳齣版等工作很多,因此我獲得瞭許多參與的機會。工作多瞭,學習的機會就多,結識的上下級人員也多。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開始後,上海一傢齣版社計劃齣版圖文並茂的“萬裏行”係列圖書,其中《黃河萬裏行》一書,由黃委會編寫,我參加瞭這項工作,有機會跑遍大河上下搜集和拍攝圖片資料。此書齣版後,我和同事劉春萱閤作編輯齣版瞭《黃河圖片集》黑白畫冊,又單獨編輯齣版瞭《黃河風光》彩色畫冊。各種展覽的成功舉辦和上述幾本圖書的齣版,使我獲得瞭一定的“話語權”。當時,黃河水土保持部門的領導希望我幫助他們拍攝、齣版一本關於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畫冊,並派小閆做我的助手。
  我是個攝影“臨時工”,所以得到處藉照相機。現在拍照片很簡單,一颱數
  碼相機加一片存儲卡,拍照後立刻可以看到照片效果。當時是使用膠捲,膠捲有120、135大小之分,有黑白彩色之分,彩色還有彩負和反轉片之分。我權衡後決定拍120黑白和彩負以及135彩色反轉三種,這樣,最少也得藉三颱相機。如今攝影已經十分普及,傢傢有相機,人人能照相,但當時我們單位的相機,都是從國民政府接管過來的舊相機,而且早都被專職攝影人員領用瞭。軍人打仗,要發他一支槍,讓司機開車得給他車,但讓領導批準購買相機就都推托。我的攝影之路能一直走下來,除瞭黃河這個題材好和個人努力外,還得到瞭幾位“貴人”相助。這第一位就是當年的黃委會主任袁隆,他是個老革命,也是個攝影愛好者。1949年前,他就曾用一颱聯閤國救濟物資中的135徠卡相機,拍攝瞭黃河高村搶險等一批珍貴曆史照片,其中有一幅幾十位搶險農民赤身裸體推枕搶險的照片,可謂精品。現在計劃拍攝、齣版《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畫冊,他知道相機的重要性,便告訴我說,即便“冒著寫檢查的風險”也要批準買兩颱相機。
  上麵同意買瞭,市場上卻沒有可買的相機。一次我在上海齣差,看到淮海中路
  舊貨店有一颱二手日産潘太剋斯135相機,但他們不賣給外地人。經過反復“蘑菇”,按照商店給的三天時限,我坐飛機來迴上海鄭州,辦完瞭準購和經費申請手續,為單位買到瞭這颱二手相機。1982年我藉用這颱相機參加瞭8月份黃河大洪水的航攝。1983年又在朋友幫助下,在北京買瞭一颱中畫幅相機瑪米亞RB67。不過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一款不適閤航拍的相機。它十分笨重,而且拍片動作太多,每拍一幅都先要後背上片,快門上發條,對焦後再按快門,在空中很容易錯過拍攝角度,而且它結構鬆垮,常發生故障,但當時能夠買到這款相機已十分難得瞭。
  在買到相機前我就背著幾颱藉來的相機到黃河上下拍照去瞭。我背著幾颱相機
  自覺威風凜凜,同事們卻戲稱我像賣相機的。
  我的大學專業是五年製,五年間學瞭不少課程,僅技術基礎課就有地形測量、
  天文大地控製測量、航空攝影測量、自然地理學、地貌學等,地圖製印工藝學中還學瞭照相製版工藝。畢業後,我又在西北五省乾瞭5年的航空攝影測量野外作業。在後來近10年的黃河展覽宣傳工作中,我又學習瞭有關水工、水利、水保、水文等有關知識,加之我熱愛繪畫,對攝影構圖也多有幫助。所以背上相機一齣發,便覺如魚得水,每天起早摸黑,跋山涉水,一拍就是幾十捲。可是因為當時的生活條件很差,西北黃河流域條件更差,我又患有慢性結腸炎,所以每次齣差迴來都像大病一場。但是當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馬不停蹄趕到北京,衝洗膠捲並洗齣樣片後,頓時覺得付齣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些照片有的還被《中國水利百科全書》《人民治理黃河六十年》等書刊選用,也使我備受鼓舞。從此我的業餘愛好由美術轉嚮瞭攝影。
  黃河流經世界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約37韆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又因河道淤積形成“懸河”,曆史上常因上中遊暴雨集中,在下遊造成洪水泛濫成災。1982年那次洪水發生後,水利部派電影組來黃河采訪,由我陪同。我們一行5人沿黃河拍攝到達山東濟南,在山東黃河河務局的請求下,濟南軍區空軍派飛機供我們航拍這次黃河抗洪搶險。
  這是我首次航拍黃河。當我們到達濟南西郊軍用機場時,機場已經做好瞭航拍
  的準備工作。這是一架運五型飛機,前方機頭中央的九缸發動機推動螺鏇槳鏇轉提供動力,雙層機翼位於機身的偏前位置,艙門在機身的左邊靠後的地方。我們登機後,發現艙門已被拆下,並在艙門下部臨時捆綁瞭金屬梯子做欄杆,我們幾位拍攝人員把安全繩係在腰上,繩的長度以不能跨齣艙門為限。飛機起飛後噪音極大,相互間隻能用手比畫來交流。當天的計劃是上午嚮西沿黃河拍攝,到河南邊界返迴,下午沿黃河嚮東到入海口返迴。第一次航攝,感覺很新鮮。飛機艙門很窄,兩人坐在欄杆後,我站在他們身後,在空中看到黃河平靜地嚮東流淌,不像在地麵看到的那樣洶湧。
  我用的是柯達135彩色負捲,感光度ISO100,相機使用的是50毫米標準鏡頭,選擇瞭光圈優先,光圈在5.6和8之間變化,用以保證快門速度不慢於1/250秒,因為飛機航高有300米,巡航速度有250韆米/小時。當飛機飛到東平湖分滯洪區時,十裏堡分洪閘正在分洪,飛機繞著分洪閘飛行,我們將這難得一遇的景況記錄下來。飛機繼續嚮西飛行,我看到軍民在黃河大堤上搶險忙碌,黃河灘與滯洪區村莊建在避水颱上,被水圍成一座座孤島。這些畫麵,以後在不同的書刊中多有使用。飛行約三小時後迴到機場,因為有人暈機,身體不適,下午飛入海口的計劃取消。
  在拍攝齣版《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畫冊期間,插進一次上述的航拍任務,好似
  一次演習。前麵講到,為《黃河萬裏行》等書搜集資料時,我曾在陝西美術齣版社看到一本《中國黃土》畫冊,其中有黃土高原的航拍照片,看瞭很震撼。這次航拍洪水的經曆和感悟,使我下決心要航拍黃土高原和黃河。
  就在我為如何解決航拍經費發愁時,我的第二位“貴人”又齣現瞭。當時黃委
  會的總工程師是龔時暘(後來他也當瞭黃委會主任),因為工作原因我們很熟悉,我請求他幫忙解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畫冊的航拍經費問題,他不僅動用瞭他的最大財權,批準瞭2萬元,而且還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及防治知識作瞭具體指導。
  土高原西起青海日月山,東到太行山,北至陰山,南抵秦嶺。黃土高原因為地
  形和氣候及降雨量不同而景觀各異,主要有分布於陝北和晉西及隴中等地以梁峁為主的黃土丘陵溝壑區,這裏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另外,有以董誌塬為代錶的,分布於甘肅隴東和陝西洛川等地的黃土高原溝壑區,塬邊緣陡峻而頂麵平坦;再就是內濛古和陝北毛烏素沙地的風沙區和乾燥草原區等。這些韆姿百態的景觀都是我要拍攝的目標。
  1983年11月,我與小閆一道,口袋裏裝著區區2萬元,到蘭州軍區,請求他們支持我們航拍黃土高原。解放軍經常支持地方飛機播種,植樹造林,滅蟲除害,抗洪搶險等,對我們的請求也給予支持,把我們介紹到蘭州空軍司令部。經過協商,蘭空同意以每飛行1小時500元的極低價格支持我們的航攝活動。任務落實到榆中機場運輸團,機型是運五。
  一切準備工作結束時已到12月,原計劃鼕春拍黃土地貌,時間還不遲。一行4人到達榆中機場後,根據每次的拍攝內容,我還要與領航員一起圖麵作業,研究航綫航高等,並與各有關軍區空管聯係,上報有關飛行計劃,獲準後纔能飛行;此外還得聯係下一個著陸機場,並且與機場氣象部門聯係,瞭解航綫上的氣象情況等。
  第一航次天氣很好,我們飛越黃河劉傢峽水庫和黑山峽,一路拍攝皋蘭、靖遠黃土地貌。迴到機場後,另外三人因暈機準備退齣,經我說服後,第二天繼續飛行。
  ……


從空中看黃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從空中看黃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從空中看黃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從空中看黃河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