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追光之路 用心解读风光摄影(全彩) 朱静姝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籍

包邮 追光之路 用心解读风光摄影(全彩) 朱静姝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静姝JingshuZhu 著
图书标签:
  • 风光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入门
  • 摄影后期
  • 追光之路
  • 朱静姝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摄影教材
  • 全彩图解
  • 摄影作品赏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40925
商品编码:28892675400
包装:软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这本书选定的读者是那些对摄影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有一些相机操作基础,想探究风光摄影并计划提升自己的用户。 这本书中不会从构图、用光、色彩表现等方面去教授摄影爱好者如何拍好一张风光摄影作品,而是从视角、情感,观察力出发,带你一步一步了解风光摄影。从如何用天气来进行创作,例如彩霞、万里无云、阴天、雨雪等极端天气该如何拍。另外还会重点讲述10种典型场景应该如何拍。在这些拍摄过程中去反推构图、用光等等基本概念与技术。 本书还将谈及后期的图片处理问题,以及后期的目的和风格。


Jingshu Zhu (朱静姝) 澳大利亚风光摄影师,作品从地域到题材涉及广泛,近年足迹遍布挪威、冰岛、新西兰、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尼和中国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摄影作品在多项国际赛事获奖,个人专辑和作品发表于《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环球人文地理》、《旅游新报》及《Landscape Photography magazine》等国内外专业摄影杂志。目前已有近60幅作品发表于世界精选在线画廊1x.com。 现为美国Getty Image 和多个图库签约摄影师,户外摄影团队极影Adventure X女性成员,Australian Digital Photographic Association会员。

关联推荐
大众摄影爱好者。

1章 追光之路 1.1 大自然的魅力 002 1.2 苦中作乐 005 1.3 天道酬勤 007 1.4 坚持自我 008 2章 理念篇 2.1 女性的视角 012 大气磅礴还是柔美细腻 013 极简留白 018 灵感与直觉 021 发现兴趣点 025 2.2 情感表现力 027 用色彩表达情感 028 色彩运用实例分析 030 营造气氛 036 人文情怀 042 随心而动 044 2.3 培养摄影眼 046 开拓美学视野 046 自我命题训练 048 善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050 因地制宜 055 2.4 洞悉天气与光线 057 2.5 初踏光影之路的忠告 063 3章 器材篇 3.1 相机 068 3.2 镜头 069 3.3 脚架系统 070 3.4 滤镜 071 3.5 摄影附件 071 4章 构图篇 4.1 构图是画面的骨骼 076 4.2 画面的结构要素和相互关系 077 结构要素 077 相互关系 077 4.3 前景的作用 078 4.4 如何利用引导线 079 4.5 点、线、面运用技巧 081 基本构图形式 081 体现线条的构图形式 082 体现形状的构图形式 085 5章 专题篇——常见题材拍摄技法 5.1 海景 092 拍摄器材及专属附件 092 慢门运用技巧 093 解读潮汐现象 101 实例分析 103 安全事项及防护措施 112 5.2 星空 114 相关天文知识 116 拍摄条件 119 拍摄器材 120 拍摄方法 122 降噪处理 128 全景银河 133 星轨拍摄 136 5.3 极光 140 拍摄地点 141 观测条件 142 拍摄器材 143 拍摄技术 143 预测及拍摄实例分析 148 5.4 山景 152 山地摄影的特点 153 户外装备 160 拍摄器材 162 拍摄技术 162 5.5 结合自然元素拍摄实例 165 海上生明月 165 静 167 空谷月色 168 夜阑珊 169 5.6 小景风光 170 小景风光的特点 170 小景风光的优势 172 拍摄技巧实例分析 172 6章 后期篇 6.1 后期理念 182 6.2 后期的作用 185 6.3 后期流程 185 6.4 后期实例 187 快速打造具有诗意的画面 187 如何用色调渲染气氛 192 五步调出梦幻森林 197 高级技术:调色秘籍之塑造光影 201 高级技术:全景星空接片 210 高级技术:堆栈降噪解密 218

《光影织梦:探索自然摄影的诗意表达》 作者: [在此处填写作者姓名] 出版社: [在此处填写出版社名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自然,渴望用镜头捕捉瞬间之美的摄影爱好者们的深度之作。本书并非止步于枯燥的技术讲解,而是将重点聚焦于如何真正理解和表达自然界的光影之美,如何通过摄影这门艺术语言,将我们内心对世界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转化为一幅幅触动人心的影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从巍峨的山脉到浩渺的海洋,从宁静的森林到奔腾的河流,自然以其无穷的魅力,不断激发着我们的创作灵感。然而,要真正捕捉到这份魅力,并将其传达给他人,需要的不只是娴熟的技术,更需要一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心。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别样的“追光”之旅,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训练,而是一场关于摄影的哲学思考,一次关于如何用眼睛去“听”风的声音,用镜头去“闻”花草的芬芳的旅程。 第一章:光影的语言——理解自然之光 光,是摄影的灵魂。自然之光,更是造物主赋予摄影师最宝贵的馈赠。本章将深入剖析自然光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塑造画面的情绪和氛围。 晨昏之舞: 探索日出和日落时段独特的光线角度、色彩变化及其在风光摄影中的应用。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柔和而富有层次的光线,营造温暖、宁静或壮丽的画面。从细腻的金色光晕到燃烧的晚霞,学习捕捉每一个转瞬即逝的色彩。 晴空烈日: 即使是看似“困难”的正午阳光,也蕴藏着独特的表现力。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在这种强光下,通过构图、曝光控制和后期处理,化解硬光带来的挑战,创造出具有力量感和戏剧性的影像。理解高对比度下的细节捕捉和亮部、暗部处理。 阴雨朦胧: 阴雨天气往往带来柔和、扩散的光线,非常适合表现静谧、神秘的氛围。我们将学习如何在这种光线下,捕捉雨滴、雾气和湿润的土地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以及如何利用低饱和度的色彩来营造意境。 穿透树林的“丁达尔效应”: 学习捕捉阳光穿透树冠,形成光柱的现象,这种现象能极大地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神圣感。如何精准对焦,如何在后期突出光柱的质感,都将是本章的重点。 月光与星空: 挑战夜间摄影的极限,学习如何利用月光和星光,描绘出不同于白天的自然景致。理解长时间曝光的技术要点,以及如何处理星轨和银河,让画面充满宇宙的浩瀚感。 第二章:构图的呼吸——赋予画面生命力 构图是摄影的骨架,决定了画面的稳定性和引导性。本书将打破传统构图法则的束缚,引导读者去感受画面的节奏和流动,学会用眼睛去“呼吸”,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生命力。 三分法与黄金分割: 深入浅出地解析经典构图法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灵活运用,避免画面僵化。理解这些法则背后的视觉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画面元素。 引导线与前景的运用: 学习如何利用自然中的线条(如河流、道路、山脊)引导观众的视线,以及如何通过精心选择的前景,增加画面的深度和故事感。从被忽视的细节中寻找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留白与负空间的哲学: 理解“少即是多”的艺术理念,学会运用留白来突出主体,营造空灵、宁静的意境。探讨负空间在引导观众情绪方面的作用。 对称与重复的美学: 捕捉自然界中隐藏的对称和重复元素,创造出和谐、规律的美感。学习如何处理倒影,以及如何通过纹理的重复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 视角的变化与叙事性构图: 鼓励读者尝试不同的拍摄视角,从低角度仰视巍峨,从高角度俯瞰壮阔,用独特的视角讲述属于自己的自然故事。探讨如何通过构图来暗示时间、天气或事件的发展。 第三章:色彩的诗篇——捕捉自然的调色盘 色彩是情感的载体,是风光摄影中最直接的表达语言。本章将引导读者去理解色彩的心理感受,并学会如何捕捉和运用自然的色彩,创作出富有诗意的作品。 季节的色彩变奏: 深入分析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下,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规律。学习如何捕捉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浓郁、秋天的绚烂以及冬天的素雅,并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情感。 冷暖色调的情感表达: 探讨冷暖色调在风光摄影中传递的不同情绪,如暖色调的温馨、激情,冷色调的宁静、忧伤。学习如何根据拍摄场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和运用色彩。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习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来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要懂得色彩的和谐搭配,营造统一、舒适的视觉感受。 单色与低饱和度的魅力: 探索黑白摄影的永恒魅力,以及如何通过去除色彩,去强调光影、线条和质感。学习如何运用低饱和度色彩,营造梦幻、写意的水墨画般的意境。 后期色彩的艺术化处理: 在理解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后期调整,进一步提炼和升华色彩,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但强调“适度”和“尊重原貌”的原则。 第四章:镜头的叙事——从风景到故事 摄影的终极目标,是将风景转化为故事,将客观的景物转化为主观的情感表达。本章将引领读者思考,如何通过镜头,讲述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捕捉决定性瞬间: 学习识别和等待那些能赋予画面生命力和故事性的“决定性瞬间”。这可能是一个动物的眼神,一阵拂过草地的风,或是一抹划破天际的闪电。 情感的投射与共鸣: 探讨如何将个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投射到画面中,并引发观者的共鸣。思考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究竟在表达什么?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生命的感悟? 系列作品的构思与表达: 学习如何通过一组照片,系统地展现一个主题、一个故事或一种情感。理解系列作品在叙事深度和艺术影响力上的优势。 从“看”到“发现”的转变: 鼓励读者超越简单的“拍摄”,转变为“发现”自然之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生命力。 摄影与哲学思考的融合: 探讨风光摄影与人生哲学之间的联系。在一次次与自然的对话中,反思生命,感悟人生,让摄影成为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 第五章:创作的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理论最终要服务于实践。本章将结合前几章的学习内容,提供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案例,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拍摄能力。 不同场景的拍摄指南: 针对山川、湖泊、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自然场景,提供具体的拍摄建议,包括最佳拍摄时间、天气选择、常用焦段、构图思路和光线利用技巧。 挑战与突破: 鼓励读者设定具有挑战性的拍摄目标,例如追逐风暴、拍摄极光、记录季节的更替等,并分享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经验。 后期处理的艺术升华: 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后期软件,对RAW格式照片进行精细调整,包括曝光、色彩、对比度、锐度等,同时强调以不破坏画面自然感为前提,让后期成为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手段,而非简单的“美颜”。 器材的选择与运用: 在技术层面,适度介绍各类镜头、三脚架、滤镜等器材在风光摄影中的作用,但重点在于强调“了解你的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束缚”。 持续的学习与成长: 鼓励读者建立自己的摄影习惯,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和艺术修养。 《光影织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教程,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心去感受自然,如何用镜头去诉说生命之美的哲学读物。书中不会充斥着冰冷的参数和枯燥的公式,而是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光影的赞叹,以及对摄影艺术的热爱。每一章节都旨在启发读者内心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区,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捕捉那些真正触动灵魂的美丽瞬间。 本书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引导读者对光影、构图、色彩和情感的深度理解,帮助每一位摄影爱好者,都能从“拍摄者”升华为“表达者”,用镜头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光影之梦。我们相信,当你的心与自然真正连接的那一刻,你手中的镜头,便拥有了讲述无尽故事的力量。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根据您的要求而创作的图书简介,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图书名称和作者信息。如果您需要将这些信息加入,请告知。)

用户评价

评分

《追光之路》在“实践技巧”方面,给我带来了很多可以直接应用的干货。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朱静姝老师分享了很多她在实际拍摄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她会详细地讲解,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比如拍摄海岸线、山脉、森林、湖泊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可以采用哪些特殊的拍摄手法。 她会分享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滤镜来控制光线,如何拍摄星空,如何捕捉流动的云彩,以及如何在弱光环境下拍出清晰的照片。她还会分享一些关于摄影安全的小贴士,比如在户外拍摄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非常贴近实际操作的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立刻就能拿起相机去实践了,并且充满信心。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追光之路》中关于“意境营造”的讲解。风光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眼前的景色,更是要通过照片来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意境。朱静姝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她不仅仅是在教我们技术,更是在引导我们如何去“感受”风景,如何用镜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她会分享她是如何在拍摄一张照片时,去捕捉那种宁静、壮丽、神秘或者激昂的情绪。她会告诉你,如何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对色彩的把握,对构图的选择,来营造出你想要表达的“意境”。比如,她会解释为什么在拍摄日出时,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线能够营造出希望和生机;又为什么在拍摄壮丽的山脉时,强烈的对比和硬朗的线条能够展现出雄伟和力量。这种对“意境”的深入探讨,让我的摄影不再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开始追求更高的艺术表达。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非常吸引人,不像很多技术类的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追光之路》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娓娓道来。朱静姝老师的文笔很好,她能够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一些相对专业的摄影术语,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够轻松理解。 而且,她并不只是在讲技术,她还会穿插一些关于摄影美学和哲学思考的内容。比如,她会探讨“什么是美景”、“如何看待风光摄影的艺术价值”等等。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拍照的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启迪思想、提升审美素养的书籍。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觉得自己的摄影视野更加开阔了,对摄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评分

这本《追光之路:用心解读风光摄影》真是让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一直对风光摄影充满了热情,但总感觉自己抓不住那种“追光”的精髓,拍出来的照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次偶然翻到这本书,光是封面那充满意境的“追光之路”几个字就吸引了我。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全彩的印刷质量简直太棒了,每一张样片都色彩饱满,细节丰富,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朱静姝笔下的光影世界。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线”的解读部分。以前我只知道日出日落时有“黄金时刻”和“蓝色时刻”,但这本书却从更深层次地剖析了不同光线对风光摄影的影响,比如直射光、散射光、侧光、逆光等等,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光线下塑造景物的立体感和氛围感。作者的讲解非常细致,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配以精美的照片,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种光线所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她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光线来突出主体,如何捕捉转瞬即逝的光影变化,这些都是我在其他摄影书籍中很少看到的深入分析。

评分

读完《追光之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风光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光影的深刻理解。朱静姝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用心”二字,这不仅仅是书名,更是贯穿全书的核心理念。她鼓励我们在拍摄前,先去感受风景,去观察光线的变化,去思考自己想要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她并不是直接给你“套路”,而是引导你建立自己的摄影逻辑。 她分享了许多自己拍摄的经历,这些经历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创作的热情。她会描述在某个时刻,她是如何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镜头去捕捉那一瞬间的美好。这种分享非常真诚,让我觉得她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师,更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追光者”。她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让我觉得风光摄影离我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感受,每个人都能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

《追光之路》在“天气与光线”的运用上,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很多人拍摄风光照都喜欢选择晴朗的好天气,但朱静姝老师却告诉我们,恶劣的天气同样能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甚至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画面。她详细分析了阴雨天、雾天、雪天等天气下,光线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光线来营造不同的氛围。 比如,在阴雨天,天空散射的光线柔和而均匀,非常适合拍摄森林中的光影效果,或者表现水面的倒影;而在雾天,朦朦胧胧的雾气能够虚化背景,突出前景的细节,创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意境。她还分享了如何在雷雨天或者暴风雪来临前,捕捉到那种充满戏剧性的光影变化。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所谓“好天气”并非拍摄风光摄影的唯一选择,而是要学会“读懂”天气,并利用天气为画面服务,这才是真正的“追光者”。

评分

我必须说,《追光之路》在构图方面给我的启发太大了!我一直以为构图就是简单的三分法、黄金分割,但朱静姝老师在这本书里,将构图的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不仅仅是讲解了基本的构图法则,更重要的是,她教会我们如何“阅读”风景,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自然景物中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和取景框。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通过对比不同构图方式所呈现出的画面效果,让我深刻体会到构图对于画面叙事性和视觉冲击力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关于引导线、前景、背景的运用,她提出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巧妙方法。比如,如何利用自然的曲线、线条或者几何形状作为引导线,将观者的视线自然地引入画面深处;如何巧妙地运用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而不是让前景成为画面杂乱的因素。她还强调了“减法构图”的重要性,告诫我们在面对壮丽的风景时,不要贪婪地将所有元素都纳入画面,而是要学会取舍,突出最核心的主题,让画面更简洁有力。这种“少即是多”的理念,在风光摄影中尤为重要。

评分

我非常欣赏《追光之路》在“设备选择”方面所呈现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朱静姝老师并没有一味地推崇昂贵的器材,而是强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她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类型镜头的特点,比如广角镜头在风光摄影中的运用,长焦镜头在突出细节方面的优势,以及定焦镜头所能带来的独特视觉效果。 她还分享了自己在实际拍摄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拍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镜头和机身。她会具体分析,为什么在拍摄广阔的雪山时,她会选择某款广角镜头;又为什么在捕捉远处的飞鸟时,她会 tercih(倾向于)使用长焦镜头。这种贴合实际的建议,对于像我这样还在器材选择上犹豫不决的摄影爱好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她还提醒我们要关注画质,而不是仅仅追求像素的高低,以及如何通过了解自己的器材,发挥出它的最大潜力。

评分

我真的被《追光之路》中,朱静姝老师对“细节”的关注所打动。风光摄影的魅力,往往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细节之中。她不仅仅是让我们去拍摄宏大的场景,更是引导我们去发现和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细微之处。她会分析,一张优秀风光照片,是如何通过对细节的处理,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她会分享,如何在拍摄一片落叶时,去捕捉它纹理的细节,以及如何在拍摄清晨的露珠时,去展现它晶莹剔透的光泽。她还会讲到,如何通过调整曝光和锐度,来突出景物的质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树皮的粗糙,或者岩石的坚硬。这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让我明白,风光摄影不仅仅是“大”的艺术,更是“精”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丽。

评分

我一直对后期处理的界限感到有些模糊,总担心过度处理会失去照片的真实感。但《追光之路》这本书,在后期处理的部分,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朱静姝老师并没有鼓吹那些炫技式的后期技巧,而是强调“用心”去解读和还原照片的本来面貌,以及如何通过后期来增强照片的艺术表现力。她详细讲解了常用的后期软件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比如曝光、对比度、色彩的调整,但更重要的是,她分享了她对这些调整的“逻辑”和“目的”。 她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在某个区域增加一点曝光,是为了还原细节还是为了突出光影;为什么要做一些色彩的微调,是为了增强氛围感还是为了呼应画面的主题。她还会分享一些她自己独有的后期思路,比如如何通过局部调整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特定的情绪。这本书让我明白,后期不是“造假”,而是“再创作”,是在尊重原图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审美和理解融入其中,让照片讲述更动人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