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界有关城市单位研究的专著,旨在以单位为视角解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演进的基本逻辑和具体表现。研究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分别从城市制度和城市空间两个层面探讨了不同模式的具体特点,解析了不同发展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知识内核与具体规则、城市空间的物质与社会表现。最后,在辩证评析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从生活空间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组织架构。
《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可供城市管理与规划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单位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学习与参考。
作者简介
柴彦威,1964年生,甘肃会宁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发表中外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译著20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刘天宝,1976年生,河北涞源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地理学和人海关系,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单位制、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等具体领域的研究。主持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科联等各类基金课题5项,发表中英学术论文20余篇。获2017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内页插图
目录
总序
前言
1 单位模式研究的时代意涵
1.1 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及其问题
1.1.1 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
1.1.2 城市空间的复杂重构
1.1.3 空间重构引发的多重问题
1.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单位命题
1.2.1 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新定位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2.3 中国城市研究的单位命题
1.3 单位模式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单位模式的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1.4.1 单位模式的研究框架
1.4.2 本书的内容安排
2 单位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中国城市单位研究的梳理框架
2.2 单位的制度研究
2.2.1 单位制度的起源
2.2.2 单位制度及其变迁
2.3 单位的空间研究
2.3.1 物质空间及其变化
2.3.2 社会生活空间及其调整
2.3.3 空间的保护与优化
2.4 单位的社会研究
2.4.1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基层治理转向
2.4.2 基层治理模式转型的多维过程
2.4.3 社区建设的路径与问题
2.5 单位模式相关研究的特征与不足
3 单位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3.1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单位模式
3.1.1 单位模式作为研究的视角
3.1.2 单位模式的涵义与构成
3.1.3 单位模式研究的基本特点
3.2 单位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具体概念
3.2.1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3.2.2 空间生产理论
3.2.3 资本循环理论
3.2.4 单位模式研究的具体概念
3.3 单位模式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构成
3.3.1 质性研究方法
3.3.2 历史文献法
3.3.3 案例分析法
3.3.4 数据构成
4 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安排
4.1 城市制度的分析框架
4.2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知识体系
4.2.1 知识基础: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下的经验借鉴及历史传承
4.2.2 国内现实:“一穷二白”的发展基础判定
4.2.3 发展目标:以(重)工业化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化
4.3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具体规则
4.3.1 制度基础:公有制下行政权与财产权的合
4.3.2 农城关系:农村支持城市的户籍和统购统销制度
4.3.3 国际关系:从一边倒到中苏交恶
4.3.4 生产制度:集中资源、统筹工业建设的制度安排
4.3.5 消费制度:轻物质、重精神的劳动力再生产制度安排
4.4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组织逻辑与形成过程
4.4.1 制度的组织逻辑:计划经济下工业化赶超战略的组织模式
4.4.2 制度的形成过程:非设计性的制度快速演变
4.5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特性
5 单位模式下的城市空间组织
5.1 城市空间组织的分析框架
5.2 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的生产模式
5.2.1 城市空间属性:使用价值与符号价值的主导
5.2.2 空间生产模式:工业化赶超战略的空间化
5.3 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生产的基本原则
5.3.1 空间符号价值的应用:彰显社会主义
5.3.2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活动的主导地位
5.3.3 城市活动的空间组织:使用价值下的统筹处理
……
6 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再安排
7 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空间再组织
8 单位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9 单位模式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前言/序言
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化强国入侵开启了中国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历程,然而直到百年之后才实现了政治共同体的重建,并为国内和平环境下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作为现代化建设实施的途径,并在城市中表征为单位模式的主导作用。1970年代末开启的市场化渐进转型则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三十年所形成发展模式的调整,这一过程既展现了单位影响的延续与隐形作用,也体现了市场机制从尝试到展开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二个三十年的转型发展既触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也造成了社会构成的群体分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与累积。这些变化逐步消解了单位模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应的社会问题也通过空间的固化转变为下一阶段发展的掣肘。这些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有赖于在以人为本和新型城镇化的新语境中,对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城市发展模式的再审视,以便从中厘清发展脉络,辨明问题根源,明确未来取向,形成对历史经验的扬弃,进而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有所助益。
基于此,本书以单位模式作为理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透镜,选择结构主义作为解析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与深层制约的方法论基础,循着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演变与再调整的历史轨迹,探求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演变的内部逻辑及其未来趋势,并在批判与继承不同阶段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未来城市空间的组织结构。在具体研究中,将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模式和市场转型期的去单位模式,并分别从城市制度和城市空间两个方面展开剖析。城市制度的分析在借鉴社会学制度主义概念的基础上,从深层的知识体系和表层的制度安排两个层次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对城市制度演变的内部逻辑和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城市空间的分析运用空间生产和资本循环理论,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解读,涵盖了空间的基本属性、空间生产的模式、物质空间的典型类型以及社会空间的架构和相应的资本循环等内容。关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认为“十二五”以来强调发展状态和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预示着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城市发展的重心将向居民生活转移,并基于此,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基本内容。在研究的最后,从构建中国城市的单位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单位模式研究的内容。
本书选择以结构主义为基础解读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演进,从方法论角度丰富了实证主义主导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贯通性解读及单位模式与去单位模式的阶段划分,延长了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解读的周期。再者,制度与空间的双重解读,在展现城市发展模式具体现象的基础上,剖析了模式形成与演变的内部逻辑,深化了对中国城市发展脉络的理解。最后,面向以人为本的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探讨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为提升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本书共由9章构成,前3章属于单位模式研究的铺垫,包括研究问题的阐释、相关研究的述评以及单位模式研究的概念说明及方法介绍。第4章和第5章分别从城市制度和城市空间两个方面对单位模式展开解析,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三十年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现象与结构的论述。第6章和第7章则是对去单位模式的解析,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三十年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解读。第8章是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六十年演进的贯通性理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第9章是对全书内容的总结,并对未来单位模式研究进行了适度的展望。
在单位模式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很多人员与机构的帮助与关照。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柴彦威教授。感谢柴老师在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框架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结论的提炼等方面给予的高屋建瓴和细致人微的指导。其次,感谢在北京、兰州、克拉玛依、武汉等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中给予支持的各级政府、相关企业、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感谢参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单位干部、职工与居民。最后,感谢给予我学术指导与交流的许多前辈与同行,尤其感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社会学系薄大伟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厄巴纳一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关美宝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志林副教授的指导。
最后,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谢徐步政与孙惠玉编辑的指导与帮助。
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 [Danwei Model on Urban China]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