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八岭鸟类图鉴

车八岭鸟类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邹发生 著
图书标签:
  • 鸟类
  • 图鉴
  • 车八岭
  • 野生动物
  • 自然
  • 科普
  • 观鸟
  • 摄影
  • 生物
  • 东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677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4790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quan威性 由广东省知名鸟类生态学学家邹发生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编撰而成,凝聚了他们在车八岭国jia级自然保护区多年的研究成果。


★ 科学性 收录鸟种均来自车八岭保护区并经过严谨的分类鉴定,能系统地反映车八岭保护区鸟类的丰富资源。


★ 艺术性 选配了近400幅精美照片,真实地展示了每种鸟类的原色生态,逼真地反映了鸟类的绚丽色彩、形态特征和自然生态,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车八岭国jia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除了适合开展各种科学研究外,还是国内外闻名的观鸟胜地。

《车八岭鸟类图鉴》收录鸟类共18目55科162属259种。在这些鸟类中,留鸟有114种,占44.0%;复合型(既有迁徙种群,也有留鸟种群)10种,占3.9%;迁徙鸟类135种,占52.1%,在迁徙鸟类中,过境鸟25种,占9.7%,冬候鸟55种,占21.2%,夏候鸟19种,占7.3%,混合迁徙型(有两种以上的迁徙状态)鸟类36种,占13.9%。

全书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翔实地展示了每种鸟类的原色生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可供鸟类学、动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学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农业、林业、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研究人员、观鸟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等借鉴参考。


★作者团队强大,为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及广东车八岭国jia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数十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内容详实,文字精炼,融科学性、工具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图片精美,选配图片丰富,真实地反映了鸟类的绚丽色彩、形态特征和自然生态。

★编排科学、系统,便于查阅应用。

作者简介

邹发生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生态学杂志》《生态科学》和Avian Research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基金项目2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出版著作7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目录

小�烚漈achybaptus ruficollis 001

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002

中白鹭Egretta intermedia 003

白鹭Egretta garzetta 004

牛背鹭Bubulcus ibis 005

池鹭Ardeola bacchus 006

绿鹭 Butorides striata 007

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 008

海南Gorsachius magnificus 009

栗苇Ixobrychus cinnamomeus 010

鸳鸯Aix galericulata 011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012

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 013

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 014

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 015

黑鸢Milvus migrans 016

蛇雕Spilornis cheela 017

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 018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019

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 020

雀鹰Accipiter nisus 021

灰脸鹰Butastur indicus 022

普通Buteo buteo 023

林雕Ictinaetus malayensis 024

白腹隼雕Hieraaetus fasciata 025

鹰雕Spizaetus nipalensis 026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027

燕隼Falco subbuteo 028

游隼Falco peregrinus 029

中华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 030

日本鹌鹑Coturnix japonica 031

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 032

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 033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 034

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035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 036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037

黄脚三趾鹑Turnix tanki 038

棕三趾鹑Turnix suscitator 039

白喉斑秧鸡Rallina eurizonoides 040

灰胸秧鸡Gallirallus striatus 041

普通秧鸡Rallus aquaticus 042

红脚苦恶鸟Amaurornis akool 043

白胸苦恶鸟Amaurornis phoenicurus 044

小田鸡Porzana pusilla 045

红胸田鸡Porzana fusca 046

董鸡Gallicrex cinerea 047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048

白骨顶Fulica atra 049

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050

丘鹬Scolopax rusticola 051

针尾沙锥Gallinago stenura 052

扇尾沙锥Gallinago gallinago 053

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 054

林鹬Tringa glareola 055

矶鹬Actitis hypoleucos 056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057

火斑鸠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058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 059

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 060

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 061

大鹰鹃Cuculus sparverioides 062

棕腹杜鹃Cuculus nisicolor 063

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 064

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065

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 066

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 067

八声杜鹃Cacomantis merulinus 068

乌鹃Surniculus dicruroides 069

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a 070

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071

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 072

东方草鸮Tyto longimembris 073

黄嘴角鸮Otus spilocephalus 074

领角鸮Otus lettia 075

红角鸮Otus sunia 076

雕鸮Bubo bubo 077

黄脚渔鸮Ketupa flavipes 078

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 079

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 080

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 081

鹰鸮Ninox scutulata 082

短耳鸮Asio flammeus 083

普通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 084

短嘴金丝燕Aerodramus brevirostris 085

白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 086

灰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ochinchinensis 087

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 088

小白腰雨燕Apus nipalensis 089

红头咬鹃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 090

斑头大翠鸟Alcedo hercules 091

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 092

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 093

蓝翡翠Halcyon pileata 094

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 095

斑鱼狗Ceryle rudis 096

蓝喉蜂虎Merops viridis 097

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 098

戴胜Upupa epops 099

大拟啄木鸟Megalaima virens 100

……


附录 观鸟知识 260

中文名索引 264

英文名索引 267

拉丁学名索引 270


寻踪秘境:中国南方特有物种探秘之旅 一卷关于生态变迁、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深度考察与思考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物种图鉴,而是对中国南方,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和亚热带雨林交错地带,生态系统复杂性与脆弱性的一次全面梳理与深入剖析。它着眼于宏观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特定的生物群落,微观的物种间相互作用如何维系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分:地理的塑造者——喀斯特与雨林交响曲 本书开篇即通过精妙的地图学分析和地质学概述,勾勒出中国南方山脉与水系的独特格局。重点探讨了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溶蚀地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其独特的土壤和水文条件(如季节性干旱与地下水系统)催生了大量特有(Endemic)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它们进化出了适应石山环境的生存策略;另一方面,这种破碎化的生境也使得许多物种的种群规模天然偏小,极易受到环境扰动的影响。 随后,章节转向对典型亚热带季风雨林的剖析。这不是对热带雨林的简单替代,而是探讨了在北回归线附近,季风带来的充沛降水与冬季低温的拉锯战,如何塑造出“常绿阔叶林”这一独特的植被类型。我们将详细描述这一森林的垂直结构——从林冠层到林下层的光照梯度变化,以及这些微环境如何为不同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我们不仅仅关注“有什么”,更关注“为什么在这里”。 第二部分:隐秘的生命网络——生态学视角下的生物互动 本书的核心章节,聚焦于该区域生物群落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我们构建了数个关键物种的生态关联模型,而非孤立地描述它们。 1. 传粉与种子传播的艺术: 详细记录了特定开花植物(如一些兰科植物或木兰科物种)与专一性传粉者(如特定蜂种或食果鸟类)之间的协同进化故事。例如,某种藤本植物如何通过释放特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来“欺骗”或吸引特定的昆虫完成授粉,以及这种依赖性如何成为物种生存的阿喀琉斯之踵。此外,对本地大型哺乳动物(如特定灵长类或有蹄类)的食性分析,揭示了它们在种子扩散链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森林结构退化对这种扩散机制的破坏。 2. 食物网的结构与稳定性: 我们运用前沿的生态学工具(如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复杂的多营养级食物网。探讨了顶级捕食者(如猛禽或小型猫科动物)的缺失对中层消费者(如啮齿类和食虫鸟)数量的级联效应。书中特别分析了“营养级联”(Trophic Cascades)现象,展示了移除或增加某一关键物种如何重塑整个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功能。 3. 栖息地异质性与物种共存: 深入研究了生境异质性(Habitat Heterogeneity)如何支持高密度的物种共存。通过对林窗、溪流边缘、陡峭岩壁等微生境的对比研究,阐释了这些“边缘效应”区域如何成为物种的避难所(Refugia),并在气候波动时提供缓冲。 第三部分:人类足迹与生态印记——保护生物学的挑战与希望 最后一部分,本书将焦点转向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科学数据的保护策略。 1. 生境破碎化与廊道建设: 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坝)对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的切割效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模拟了不同规模的栖息地斑块对本地物种基因交流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构建生态廊道的必要性、选址标准和设计原则,以期恢复破碎化景观的连通性。 2. 气候变化的前兆与适应: 基于长期观测数据,探讨了区域性气候模式(如季风强度的变化)对物候学(Phenology,如开花、迁徙时间)的影响。研究了某些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是否正在向上或向更凉爽的地区迁移,并评估了当地对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或强降雨)的生态敏感度。 3. 传统知识与现代保护的融合: 本书倡导了一种包容性的保护理念。通过对当地社区(如山民、林场工人)的访谈,记录并分析了他们世代相传的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物种识别和环境变化的知识。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宝贵的传统生态知识(TEK)融入到科学监测和可持续管理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本书旨在为生态学者、自然保护工作者、乃至所有对中国南方独特自然环境怀有敬畏之心的人们,提供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术参考和沉思平台。它是一份对这片土地上生命多样性的深情致敬,也是一份对未来生态安全的郑重警示。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生物多样性充满好奇,而鸟类作为最直观、最容易被观察到的生灵,更是我的关注焦点。所以,《车八岭鸟类图鉴》的出现,简直是正中我的下怀。我最看重一本图鉴的,就是它的信息密度和易读性。我猜测,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可能不仅仅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而是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一个物种的独特性,比如它们的迁徙路线、食物偏好、甚至是它们在当地文化中的意义。我想象中,这本书的编写团队一定是花了大量的时间深入车八岭的每一个角落,去实地考察,去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打交道。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鸟类,更是关于车八岭这个地方本身。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森林,聆听鸟儿的啁啾。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激发更多人对车八岭这片土地以及它所孕育的丰富生命的关注和保护。

评分

这本《车八岭鸟类图鉴》简直是一股清流,在众多泛泛之作中脱颖而出。我尤其欣赏它的严谨性,每一个物种的呈现都力求真实,仿佛能够通过文字和图片直接感受到它们的生命脉搏。它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清晰,我喜欢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信息,而是通过各种细节来构建一个立体的鸟类世界。我猜测,它在资料收集方面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从各地专家学者到民间爱好者,可能都有参与其中。这种汇集众智的方式,使得图鉴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书中的插图,我猜想一定是由功力深厚的画家绘制而成,每一笔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那些羽毛的纹理、眼神的神态,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它不仅仅是关于鸟类本身的介绍,我预感书中也会涉及到它们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甚至与当地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会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也更能帮助我们理解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角色。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车八岭的鸟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仅是名字,更是它们的“灵魂”。

评分

哇!收到这本《车八岭鸟类图鉴》真的是太惊喜了!光是翻开书页,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非常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的插画更是精致得不行,那种写实又带着几分艺术感的风格,让人一看就心生喜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会带我进入一个怎样的鸟类世界。我已经开始想象,那些在车八岭这片土地上自由飞翔、歌唱的生灵,会在我眼前一一展现。这本书的字体大小和排版都很舒服,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平时也算是个户外爱好者,偶尔会在野外观察鸟类,但总是凭感觉认个大概,这次有了这本图鉴,感觉自己终于可以更专业、更系统地去认识它们了。迫不及待地想带着它去户外实践,去验证书中所描绘的一切,去感受车八岭这片土地独特的鸟类魅力。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为热爱自然、热爱鸟类的人们送来了一份厚礼,我已经被它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探索它的每一个细节,去学习它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评分

说实话,拿到《车八岭鸟类图鉴》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图鉴很多,但大多流于表面。然而,当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给我的感觉是,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经过了千锤百炼,饱含着作者的匠心独运。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物种的描述方式,不是干巴巴的科普,而是融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观察细节,仿佛作者就在我耳边娓娓道来,讲述着这些小生灵的故事。我想象中,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罕见的珍稀鸟类,甚至是只有当地才有的特有种,光是想到这一点就让人兴奋不已。它不仅仅是一本供查阅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车八岭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生态奇迹。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鸟类叫声的描述,或者甚至配有二维码链接到声音文件,那将是多么棒的体验!这本书的价值,我想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评分

这本《车八岭鸟类图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且“接地气”。我猜想,它在内容编排上一定非常用心,不会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但同时又能满足鸟类研究爱好者的深度需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在车八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鸟类,比如那些经常出没在林间、溪边,或者在特定季节迁徙的候鸟。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处理那些容易混淆的相似鸟类,是否能提供一些清晰的鉴别要点和技巧。我想象中,这本书的文字描述一定非常精准,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但又不会牺牲科学性。它可能会穿插一些有趣的轶事,或者关于当地观鸟的有趣故事,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同时,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保护措施的建议,让我们在欣赏鸟类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如何守护它们的家园。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车八岭鸟类世界的绝佳窗口,我相信它会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必藏”之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