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人格的发展(国民阅读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世上zui大的幸福,应该是人格的快乐!
——歌德
人类的终ji目标和zui强烈欲望就是发展出完整的生命,而这便是人格。
荣格认为:在儿童趋向成熟并走向意识的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的心理极其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人格的发展》包括了荣格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和自性化方面的论文,突出了在儿童的智力障碍、情感和情绪障碍中父母和教师的极端重要性。荣格反复强调,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父母和教师的心理状况极为重要。他认为,父母之间糟糕的心理关系可能是形成童年期障碍的重要原因。荣格坚称,教育儿童的人不仅要懂得教育,更要发展出自身的独立人格。此外,荣格还概述了儿童发展理论,为我们呈现出一位名叫“安娜”的女孩和她母亲之间的种种趣事;探讨了婚姻关系,认为它可以帮助或者阻碍个体的自我觉醒;最后,以对人格的发展和自性化过程的阐述结尾。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派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荣格自传——回忆、梦、反思》,《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心理类型》,《红书》等,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情结”等概念。相比于经典精神分析强调个人幼年经历对心理的影响,荣格更侧重于探讨人类集体的早期经验对个体后来产生的影响,他把个体心理放在家族、文明,甚至整个人类群体的背景上来理解,也乐于采用更为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次的心灵危机。
英编者按 1
英译者按 3
一个儿童的心灵冲突 1
威克斯的《儿童的心理分析》序言 39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49
分析心理学与教育 67
天才儿童 141
无意识在个体教育中的意义 155
人格的发展 173
婚姻是一种心理关系 197
译名对照表 213
天才儿童
我第一次到美国时,发现铁路交叉路口和铁轨旁都没有防护措施,在一些更偏远的地方,铁路甚至成了人行道。当我对此表示惊讶时,有人告诉我:“只有傻瓜才看不到火车正在以每小时四十到一百英里的速度经过!”令我吃惊的还有,这里没有什么事是受到禁止的(verboten);相反,人们只是不被允许做某事,或者被礼貌地请求道:“请不要做。”
这些印象使我发现,美国的市民生活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而且也预期人们能作出恰当反应,但欧洲的市民生活却是为蠢人设计的。美国向前看,促进智力;欧洲向后看,担心哑巴是不是也能跟上来。更糟糕的是,欧洲假定人性本恶,永远在我们耳边专横地叫嚣:“禁止!”而美国则致力于教导常识和友善。
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学生时代,那时,欧洲的偏见已经在我的几位老师身上体现了出来。那时我十二岁,一点儿也不懒惰、愚蠢,当老师照顾后进生的学习进度时,我常常感到极其无聊。但我运气很好,遇到了一位和蔼的拉丁文老师,他经常让我帮他到大学图书馆借书,为了能浏览这些书,我总是选最远的路线慢悠悠地走回去。无聊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很有趣的题目让我们创作(平时的都不怎么吸引人),于是我便非常认真地写了一篇文章,尽最大努力润饰每一句话。我开心地期待自己的作文会被评为最佳,或者至少是最佳之一。发作文时,老师往往先点评最好的,然后根据优异程度依次点评。其他同学都在我之前,我的是最后一篇,这意味着已经没有多少优点可言了。老师开口前的神态预示着灾难的到来,果不其然,他说道:“荣格这篇文章写得最好,但他态度轻率,写的时候没费多少力气,因此不值得称赞。”我叫道:“不是的,我从来没有这么用心过。”他对我吼道:“你说谎!看看小史密斯(以前作文最差的),他才是尽了最大努力。他会在生活中取得进步,但你不会,不,你不会——因为在生活中,你不能靠机灵和欺骗取胜。”我无话可说。从此便再也没有做过德语课的作业。
这件不幸的事在我心里存留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我不怀疑,现在的学校已经有了许多变化和进步。但是,在那个时候,这件事仍然徘徊在我的思绪中,让我痛苦。不过,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理解逐渐取代了痛苦。我开始明白,当时老师的态度是建立在“帮助弱者、消灭差生”的高尚训诫之上。但是,这类训诫往往容易变成僵化的原则,把进一步的反思排除在外,所以才会形成一幅可悲的讽刺漫画:在帮助弱者、对抗后进的同时,容易将天才儿童置于糟糕的境地,从而使他们觉得,超出同龄人似乎是一件羞耻和错误的事。普通人乐于怀疑其智力无法理解的任何事物,太聪明(est trapintelligent-reason)却完全足以引发最恶毒的怀疑。保罗·布尔热(Paul Bourget)在他的一本小说中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幅场景,很好地说明了这种情况:在某位部长的接待室里,一对中产阶级夫妇评论一位他们并不认识的知名学者:“他看上去那么讨厌,肯定是个秘密警察。”
我相信你们会原谅我花了这么长时间讲述自己的过往细节。但这种情况并非特例,而是经常发生。尽管那则知名的格言教育我们帮助后进生,但我们必须面对一项与天才儿童有关的任务。在瑞士这样的小国家更需要有天赋的儿童,不论出发点有多好,我们也无法承担忽视他们所产生的代价。但即使在今天,我们对这类事情的处理也依然不得法。不久前我听说了下面这个案例:有个聪明的小女孩就读于一所较差的小学,让父母吃惊的是,她突然变成了一个坏学生。这个孩子向父母说了自己在学校的滑稽情况,于是父母开始意识到,学校把孩子当成傻瓜教育,人为地使他们变蠢。随后母亲去找校长,惊讶地发现这位老师学习的是如何教育缺陷儿童,而且以前是照顾后进生的。显然,她不了解正常儿童。幸运的是发现得早,这个孩子随后被转移到了一位正常老师那里,而她也很快就恢复了状态。
天才儿童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简单,因为我们不能仅以好学生的标准来辨识他们。有时,他的表现完全是好学生的反面。他甚至可能是出了名的爱走神,脑袋里装满了别的东西,懒惰、邋遢、松散、品性恶劣、任性顽固,或给人以进入梦乡的感觉。单从外在表现,有时很难把天才儿童与智力缺陷儿童区分开来。
我们还不应该忘记,天才儿童并非全都早熟,他们也可能表现出早熟的反面——发展缓慢,以至于才能隐藏了很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困难才能激发出天赋。另一方面,如果老师过于友善乐观,那么可以想象,才能将很难转化为实际的创造,正如传记中所说:“天才的迹象在四十岁之前看不到——四十岁之后也看不到。”
有时,想确定一个孩子是否有天赋,唯一有帮助的途径就是仔细观察他的个性——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分辨出哪些是主要性格,哪些是次要反应。在天才儿童身上,不专心、走神、做白日梦可能只是次要反应,为的是抵抗外部影响,保证内在幻想不受打扰。不可否认,仅靠活跃的幻想和奇特的兴趣还无法断定一个孩子是否具备特殊才能,因为在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患者的早期历史中,也可能充斥着同样漫无目的的幻想和反常的兴趣。真正有效的是这些幻想的性质(nature),因为我们一定能够区分聪明的幻想和愚蠢的幻想。评判标准在于幻想结构的原创性、持续性、强度和精度,最后,还有实现幻想的潜在可能性。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幻想在孩子的实际生活中能延伸多远,例如,是否表现为有系统地发展某些爱好或者追逐其他兴趣。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兴趣的总体程度和品质。有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问题儿童会如饥似渴且不加挑选地阅读,而且往往在上床后禁止阅读的时间里或许还具备某种不同寻常的实用技能。只有那些愿意花费精力研究这些问题的人才能理解所有这些迹象,而不会只把它们当作问题行为。因此,拥有一些心理学知识——我指的是常识和经验——对于教师来说必不可少。
天才儿童的心灵倾向往往处在剧烈的对立中。也就是说,心灵的所有方面都具备同等的才能是很罕见的。一般规则是,天才儿童在某个方面很差劲,甚至可能有缺陷。毕竟,心灵中各个方面的成熟度差异很大。有天赋的那一面可能表现得异常早熟,而其他方面的心智水平却可能比同龄人还低。有时这会产生误导:我们以为对方是个迟钝且智力低下的孩子,于是便不认为他有什么超常才能;又或者,智力的早熟并没有伴随相应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以至于孩子使用含混且不聪明的方式表达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有仔细询问原因、审慎考虑孩子的回答才能避免作出错误判断。然而,也有些孩子的才能根本没有表现在学业上,这对于一些具备实用技能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我记得有几个男孩,在学校里笨得出奇,但是干起家里的农活来却十分得心应手。
说起这个话题,我不得不指出过去我们对数学天赋所持有的错误看法。我们曾认为,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体现在数学上,因此,如果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就应该学习数学。但实际上,数学才能与音乐才能一样,既不等同于逻辑也不等同于抽象思维,尽管数学和哲学、科学一样会用到它们。没有智力的人照样可以具备音乐天赋,同样,傻瓜也可能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计算能力。数学感跟乐感一样,无法通过灌输而得,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天赋。
天赋儿童面对的问题不仅有智力的,也有道德的,也就是感觉领域。成年人常有的支吾、说谎以及其他道德不足很容易成为在道德上有天赋的孩子的痛苦问题。成年人容易忽视源自感觉的道德评价,就像忽视或低估智力敏感(intellectual sensitivity)和早熟一样。心(heart)的天赋没有智力和技术上的天赋那么明显,就像后一种天赋需要老师付出特别的理解一样,其他天赋更需要老师自己接受过一定教育才会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因为教育者的言辞教导终有一天会失效,而行为的影响则长存。每一位教育者——此处“教育者”为广义——都应时时自问,是否能够践行自己所教导的,是否能够[对自己所持教条]尽其所知并问心无愧。心理治疗告诉我们,最终产生治疗效果的不是知识,不是技术技巧,而是医生的人格。教育也一样:它必须以自我教育为前提。
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把自己树立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判官;相反,鉴于多年来我都是活跃的老师和教育者,所以我必须把自己算作他们中的一员,跟其他人一起等待审判和评价。在这里,我只是基于自己处理人类事务的经验,冒昧地将各位的注意力转向这个基本的教育事实所产生的深远又切实的影响上。
除了头脑有天赋,心也有天赋,但后者往往不受重视,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头脑一般会成为弱势器官。但是,有时这种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而且比拥有其他才能的人更有价值。不过,就像其他天赋一样,心的天赋也有双面性。它往往会使个体具备高度的同理心(empathy),这在女孩身上尤其明显,这种同理心可以被巧妙地放置在老师身上,如果再加上当事人确实成绩优秀,那么就会给人一种拥有特殊才能的印象。但是一旦老师的影响力下降,这种天赋就显现不出来了。这只不过是同理心变现的热情,就像点燃稻草一样,非常容易着火,但也会留下失望的灰烬。
教育天赋儿童要求教育者具备相当的智力、心理、道德和艺术能力,严格地说,没有老师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如果想公平地对待学生的天赋才能,老师本身也得有些天赋才行。
幸运的是,很多天赋都有一种奇特的自我保护能力,当天赋儿童越来越接近于天才时,他的创造能力——正如“天才”这个词所指示的——运作起来就越像一个远超于其实际年龄之上的人格,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人格就像神圣的精灵(divine daemon),不仅不需要接受教育,还很有必要保护孩子远离这个人格的影响。伟大的天赋往往是人性之树上最甜美又最危险的果实。它们生长在脆弱的枝桠上,一不小心便会陨落。正如我所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案例中,天赋的发展往往与整体人格的成熟呈反比,我们也经常有这样的印象:创造性人格的发育是以人性为代价的。确实,有时天才与人类品质之间的裂隙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疑惑道:是不是少一点儿天赋会更好?如果道德低下,智商再高有什么用?有不少天才,由于存在着人性上的缺点,以至于才能难以发挥,甚至成为变态。创造力可以轻易地变成破坏力,这完全依赖于道德人格与好事还是坏事为伍。如果缺乏道德,任何老师也无法弥补,更无法替代道德的位置。
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是、社会积极健康和谐的基石
评分好书,早就想买了,这次趁有活动,又用上京东,做到4折左右。很不错了,用心研读吧。
评分商品好,给力,很好,非常喜欢,孩子喜欢,快递送货快
评分经典之作,心理学爱好者必读书,家长也应一读。
评分希望能在今年读完,吸取知识
评分人类的终ji目标和zui强烈欲望就是发展出完整的生命,而这便是人格。
评分还没有看,质量不错
评分内容,装帧,物流都不错啊。
评分非常好看非常感谢非常喜欢
人格的发展(国民阅读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