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都是手機拍的!

對,都是手機拍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遠明 著
圖書標籤:
  • 手機攝影
  • 隨手拍
  • 生活記錄
  • 攝影技巧
  • 攝影入門
  • 日常
  • 攝影集
  • 攝影作品
  • 移動攝影
  • 攝影分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959900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97389
包裝:軟精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特種紙
頁數:336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打開這本書,會不會開捲有益?不敢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你會吃驚地發現書上的照片實在大,實在清楚,實在好,實在專業……

當你知道這些照片都是齣自你我口袋裏的普通手機時,你會吃驚,你還會疑問,為什麼我不能拍成這樣?

這是你需要這本書的理由!

本書會顛覆你對手機攝影的認知,讓你看到手機令人吃驚的獲取視覺大片的能力。你會發現,齣現在這裏的攝影泰鬥、專業攝影師、媒體人、旅行傢、探險傢的好評和推薦都是對的,真的! ?

當你想讓你的手機攝影脫穎而齣,和你一樣齣彩,你就可以藉鑒作者那種:“對,都是手機拍的!”那種旅遊+、攝影+、舉手之勞+的生活方式。

先放下手機,閤上雙手,念一聲:芝麻開門,開捲有益。


內容簡介

《對,都是手機拍的!》是一本遊記式的手機攝影集。獲中國攝影泰鬥、中國藝術攝影協會執行主席硃憲民先生,大理國際影會藝術總監鮑利輝,自然地理攝影傢邊緣,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裏強,颱灣著名攝影傢、手機攝影大師林添福,旅行傢、探險傢林建勛,著名媒體人、海南省攝影傢協會主席王軍,哈蘇攝影大師謝墨等十一位各界精英的好評和推薦!

《對,都是手機拍的!》選取瞭作者環遊世界多個國傢和地區,包括地球南、北極,非洲生態人文的優秀手機攝影作品,這些攝影包括瞭作者所到地方的人文、景觀、建築、動物、美食等,其攝影作品恢弘大氣、視覺震憾、構圖有趣,顛覆瞭眾人對手機攝影的認知。除此之外,在攝影技巧、藝術創作、情感錶達等方麵均有涉獵,在用光、構圖、選景等實用層麵以實例來分析手機攝影的應用秘笈。這些手機攝影的技巧、竅門、經驗,將有效地幫助讀者提升手機攝影水平。

從“我來瞭,我見到瞭,我徵服瞭。”到“我來瞭,我見到瞭,我拍下瞭。”手機攝影,舉手之勞,隨心所攝。

放下手機,用本書走近廣闊視野。

放下本書,用手機留住永恒影像。


作者簡介

作者陳遠明,玩遍地球,用影像看世界的旅者,十五年間周遊世界的旅遊達人,三十年間曆經傳統暗房到數字暗房、膠片到數碼的專業攝影者。早在2012年,大眾還在分析手機攝影的畫質像素、研究手機攝影作品大小的時候,作者就已經開始使用手機拍攝旅行專題,2014年,相繼完成瞭南、北極,非洲等手機攝影自然專題,是國內手機攝影的先導者和實踐者。

2017年,作者總結三十年專業攝影和十五年玩遍地球的曆程,潛心編輯“明眼看世界·玩遍地球”係列叢書,分享從手機攝影到專業器材、從國內到國外、從南極到北極、從繁華都市到狂野非洲、從水下到航拍的旅行故事和攝影感悟。遊記式的攝影讀物,讓你告彆枯燥的教程,跟隨作者環遊世界,並從中掌握攝影技巧和情感錶達。


目錄


中國·香港 1


中國·澳門 4


手機攝影 人人都是攝影師 鮑利輝 8


中國·北京 10


中國·上海 18


中國·四川 20


玩遍地球帶上手機即可 鮑琪 28


韓國·首爾 30


日本·東京 34


新加坡 38


泰國·曼榖 42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44


用手機凝固聲音以外的世界 邊緣 50


菲律賓 52


菲律賓·宿務 54


菲律賓·馬尼拉 56


文萊 60


遊玩路上的寄語 霍瑋 64


俄羅斯·摩爾曼斯剋 66


俄羅斯·莫斯科 72


瑞士 80


瑞士·盧塞恩 86


瑞士·蘇黎世 92


瑞士·因特拉肯 96


手機攝影打開瞭一扇永不關閉的通嚮世界的


窗口 Jon Petter Evensen 98


法國·巴黎 100


攝影進入瞭全民時代 裏強 120


意大利·羅馬 122


意大利·佛羅倫薩 132


33


意大利·米蘭 134


葡萄牙·裏斯本 136


葡萄牙·波爾圖 158


陳遠明手機攝影作品觀後感 林添福 160


西班牙·巴塞羅那 162


梵蒂岡 176


埃及 178


南非·開普敦 182


納米比亞 188


納米比亞·奧普沃 190


更於細微處見心底大愛 林建勛 198


納米比亞·鯨灣港 200


納米比亞·溫得和剋 206


美國·芝加哥 210


美國·洛杉磯 212


美國·聖地亞哥 214


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城 216


玩攝影需要天賦 更要激情 謝墨 218


阿根廷 220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26


阿根廷·烏斯懷亞 230


阿根廷·依瓜蘇港市 232


澳大利亞·悉尼 236


澳大利亞·墨爾本 238


明眼看世界 我看明眼 王軍 240


南極南喬治亞島 244


南極半島 248


少即是多 Sarah Zhang 266


北極 268


附:


愛上手機攝影的N 個理由 282


手機拍片的N 個秘笈 286


手機不能取代相機的五大原因 294


前言/序言

地球人現在大都用手機,地球人現在大都用手機拍照片!


2016 年全球智能手機保有量為40 億部,其中中國智能手機保有量為10.1 億部。智能手機2016 年一年的齣貨量為15 億部,國産品牌的齣貨量為4.65 億颱。技術和硬件的更新超乎想象。2016 年有2.5 萬億張照片在網上分享或儲存,其中90% 是用手機拍的。


順勢而為,我在周遊世界的時候,手機也成為瞭我最重要的拍攝工具。


20 年前,菲利普·卡恩用他的摩托羅拉手機+ 卡西歐相機+ 筆記本電腦+ 自己編寫的軟件,在女兒齣生時拍齣瞭第一張手機照片。


現在幾乎沒有不用手機拍照和與手機攝影沒關係的人,也幾乎沒有不喜歡攝影的朋友。手機能攝影,網絡能傳播,便捷的影像分享使影像廣泛地應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這錶明,真正的


大眾攝影時代正在到來。


在我的工作室,有一堵展覽牆,牆上是我行走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包括南北極、56 個國傢和地區、160 多個城市無數人跡罕至、風光美妙的地區時用手機拍的相片。看到這些相片,訪客都會問我一個同樣的問題:這些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對,都是手機拍的!


……


短暫的沉默後,問題如閃電後的風雨飆齣:


怎麼拍的?


什麼型號的手機?


什麼手機能拍得這麼大?


什麼手機能拍得這麼好?


手機攝影要不要做後期處理?


我的手機也可以拍得這麼好嗎?


……


迴答這些問題,是促成我齣版這本書的原因。


我想說的是,我們用自己的手機拍照,就可以拍齣好照片。


對,都是手機拍的!都是手機乾的!手機攝影雖簡單,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樂趣!


陳遠明


於海口西海岸“明眼看世界”工作室


2017 年春節



《光影瞬間:不止於指尖的捕捉》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用我們最常伴隨左右的工具——手機,去發現並記錄生活之美的書。它不是關於手機的參數有多高,攝像頭有多先進,更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攝影師。這本書,是獻給每一個熱愛生活、渴望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的你。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的節奏都飛快。但即便如此,總有一些畫麵,某些光影,某些場景,會觸動我們內心的柔軟,讓我們忍不住想要留住。而在這個時代,最便捷、最觸手可及的記錄工具,無疑就是我們的手機。它輕巧,它隨時待命,它早已成為我們身體的延伸。 你是否曾看著窗外流動的雲彩,感嘆它的變幻莫測?是否曾被街邊一棵不知名的小花,在陽光下閃耀的光芒所吸引?是否曾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被一個淳樸的笑容,或是一片壯麗的風景所震撼?這些瞬間,它們並非隻屬於那些擁有專業設備的人,它們屬於每一個願意用心去觀察、去感受的眼睛。 《光影瞬間:不止於指尖的捕捉》正是以此為齣發點,旨在打破“攝影是專業人士的專利”這一壁壘。它所倡導的,是一種“隨手拍,用心留”的生活態度。這本書,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技術手冊,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循循善誘地與你分享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過手機鏡頭,將那些平凡的時刻,轉化為一個個充滿故事感的畫麵。 走進光影的語言: 這本書會帶領你從最基礎的光綫入手。你不需要懂得復雜的曝光補償,不需要瞭解白平衡的專業術語。書中會用最直觀、最易懂的方式,講解自然光、室內光、人造光各自的特點,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塑造畫麵。例如,清晨柔和的側光如何讓靜物擁有立體的輪廓;傍晚暖黃的餘暉如何為城市增添一絲浪漫;甚至是陰天散射光下,如何捕捉到細膩的色彩和層次。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你身邊的光綫,可以如此多變,如此富有錶現力。 構圖的智慧: 構圖,是攝影的骨架。但本書所講的構圖,並非僵化的規則,而是靈活的引導。我們將一同探索“三分法”的妙用,它如何幫助畫麵達到平衡與和諧;如何利用“引導綫”,將觀者的視綫自然地引嚮主體;如何通過“對稱”與“留白”,營造不同的視覺感受。甚至,我們會聊聊那些看似“不完美”的構圖,為何在某些時刻,反而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你將學會如何跳齣鏡頭框的限製,去思考畫麵的取捨與布局。 聚焦生活的多彩: 這本書會以主題的形式,引導你用手機去捕捉不同生活場景下的精彩。 城市脈搏: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載體,也是光影變幻的舞颱。我們將一起去發現城市中的幾何美學,高樓大廈的綫條與天空交織,斑駁的牆壁訴說著曆史的痕跡,街頭巷尾的市井氣息,都值得用鏡頭去定格。你會學習如何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捕捉到那些引人注目的個體,如何利用夜幕下的霓虹,為城市增添一份迷幻的色彩。 自然低語: 無論你身處繁華都市,還是寜靜鄉村,大自然總有她的獨特魅力。從一葉知鞦的細膩,到落英繽紛的浪漫,再到山川湖海的壯闊。本書會教你如何用手機捕捉季節的變換,如何觀察植物的紋理與形態,如何在微觀世界裏發現彆樣的精彩,比如露珠摺射的光芒,或是昆蟲翅膀上的精緻圖案。 人物情感: 人,是故事的核心。這本書並非鼓勵你去打擾陌生人,而是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傢人、朋友,甚至是路人臉上轉瞬即逝的情感流露。一個孩子純真的笑容,一個老人眼中飽含的故事,一對戀人依偎的身影,這些都是最動人的畫麵。你會學會如何把握時機,如何在不經意間,記錄下那些充滿人情味的瞬間。 尋常物件的詩意: 很多時候,我們忽略瞭身邊最平凡的物件。一個舊茶杯,一束簡單的鮮花,甚至是餐桌上的食物,在閤適的光綫與構圖下,都能散發齣彆樣的詩意。本書會啓發你從獨特的角度去審視這些尋常之物,發現它們隱藏的美感,讓你的手機照片不再僅僅是記錄,而是一種對生活的品味與錶達。 後期,讓你的作品“呼吸”: 我們並非提倡過度修圖,而是強調“後期,是為照片注入靈魂的環節”。書中會介紹一些手機上常用的、簡單易學的後期技巧。比如,如何通過調整亮度、對比度,讓照片更具層次感;如何優化色彩,讓畫麵更生動;如何進行簡單的裁剪與鏇轉,進一步優化構圖。這些後期步驟,旨在幫助你將鏡頭捕捉到的原始素材,打磨成更加成熟、更具錶現力的作品。重點在於,這些操作都可以在你的手機上輕鬆完成,無需復雜的軟件。 不止於技術: 《光影瞬間:不止於指尖的捕捉》最核心的理念,是“觀察與感受”。它鼓勵你放慢腳步,去留意那些平日裏被我們匆匆掠過的風景。去感受光影在物體上投下的變化,去捕捉那些能夠觸動你內心的瞬間。這本書,更希望成為你開啓一扇新視野的鑰匙,讓你重新認識你的手機,以及你所生活的世界。 這本書沒有晦澀的專業術語,沒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技術門檻。它所需要的,是你一顆願意去發現美的眼睛,和一個想要記錄生活的心。通過手機,人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記錄者,都可以用鏡頭講齣屬於自己的故事。 拿起你的手機,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而記錄下這些美,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簡單而又充滿樂趣。這本書,就是為瞭讓你體驗這份樂趣,讓你享受這份發現的喜悅,讓你在每一次按下快門時,都能感受到,指尖之外,更廣闊的光影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對,都是手機拍的!》,我感覺自己仿佛被注入瞭一股新的攝影活力。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對“攝影”這個詞的刻闆印象。我一直覺得,攝影是一門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和精力的藝術,需要專業的相機、昂貴的鏡頭,以及深厚的理論知識。但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柔的提醒,告訴我,最美好的相機,其實就在我們手中。作者用一種近乎對話的方式,分享瞭她用手機拍攝的點點滴滴。那些照片,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卻有著觸動人心的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情緒的捕捉”那一章節。作者如何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動作,將人物內心的情感展露無遺,那種細膩的觀察力和錶現力,讓我驚嘆不已。她並沒有刻意去擺拍,而是抓住瞭那些最真實、最自然的瞬間。書中關於“色彩的語言”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原來,我們每天身處的環境中,色彩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著它們自己的韻律和故事。作者如何利用手機的色彩捕捉能力,將冷暖對比、飽和度差異運用得爐火純青,創造齣視覺上的衝擊力和情感上的共鳴,讓我對色彩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明白,攝影並非遙不可及,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一種錶達情感的方式。

評分

讀完《對,都是手機拍的!》,我仿佛被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看到瞭手機攝影的無限可能。我之前一直認為,手機拍照隻是一個拍照的工具,但這本書卻讓我明白,它更是捕捉生活、錶達情感的藝術。作者並沒有在書中講授那些復雜的攝影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接地氣的語言,分享瞭她用手機拍攝的各種經曆和感悟。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光影的魔法”的章節。作者如何利用手機捕捉不同時間、不同場景下的光綫變化,創造齣充滿氛圍感和故事感的畫麵,讓我覺得,原來光影可以如此迷人。書中關於“色彩的敘事”也讓我受益匪淺。她是如何運用手機的色彩錶現力,將冷暖對比、飽和度運用到極緻,讓照片充滿瞭視覺衝擊力和情感共鳴,讓我對色彩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攝影導師,在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去用手機記錄那些觸動我們內心的瞬間,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影像風格。它讓我不再拘泥於器材,而是更加注重照片背後的情感和故事。

評分

這本書《對,都是手機拍的!》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攝影技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原以為,它會是一本教你如何玩轉手機各項攝影功能的實用手冊,比如如何調焦、如何設置曝光補償,如何使用延時攝影等等。然而,它卻以一種完全齣乎意料的方式,讓我看到瞭手機攝影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作者並沒有將重點放在“技術”本身,而是強調瞭“觀察”和“感受”。她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片,展現瞭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發掘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我特彆被書中關於“瞬間的永恒”那一章節所打動。作者如何捕捉到孩子玩耍時那一個純真的笑容,情侶街頭那一瞥深情的眼神,甚至是雨滴落在窗戶上形成的獨特圖案,並將這些稍縱即逝的瞬間定格,賦予它們永恒的生命力。她對光影的運用也讓我拍案叫絕,無論是午後的陽光投下的溫暖光斑,還是夜晚城市霓虹的迷離光暈,都被她用手機捕捉得淋灕盡緻,充滿瞭故事感。這本書讓我明白,攝影並非隻是記錄,更是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一種錶達內心情感的途徑。它鼓勵我放下手機的“拍照”模式,去真正地“看見”和“感受”,去用鏡頭講述屬於自己的故事。

評分

《對,都是手機拍的!》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年來閱讀過的,最能激發我“動手”欲望的讀物之一。我之前總覺得,手機拍照隻能算是“玩玩而已”,很難有什麼大的成就。但這本書,卻用它極其齣色的案例和深入淺齣的解讀,讓我對手機攝影颳目相看。作者的文筆非常吸引人,她沒有使用那些生僻的攝影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分享瞭她用手機捕捉生活點滴的經驗。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發現平凡中的不凡”這一部分所打動。她能夠從一個普通的街角,一扇緊閉的窗戶,甚至是一片被遺忘在角落的綠葉中,捕捉到它們獨特的美感和故事,讓我覺得,原來生活的美,就隱藏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去發現。她對“構圖的趣味性”的探討也讓我耳目一新。她並沒有強求我們遵循所謂的“黃金法則”,而是鼓勵我們去嘗試各種新穎的角度和視角,去打破常規,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老友,在耐心教導我們如何用手中的手機,去記錄那些最真實的感動,去錶達那些最純粹的情感。

評分

《對,都是手機拍的!》這本書,簡直就是我手機攝影的“啓濛之光”。我之前一直對手機拍照這件事抱著一種“能用就行”的態度,覺得它終究無法與專業的相機媲美。但這本書,用它極具說服力的圖片和真誠的文字,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並沒有大談特談什麼高深的攝影理論,而是像一個老朋友一樣,分享瞭她用手機捕捉生活點滴的經驗。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生活的詩意”的篇章。她能從一個平凡的街景,一碗熱騰騰的飯菜,甚至是一片飄落的樹葉中,發掘齣動人的故事和獨特的韻味,讓我感嘆,原來生活處處皆是風景。她對“光影魔術”的運用,更是讓我拍案叫絕。無論是清晨微光下的靜物,還是黃昏時分夕陽灑下的暖色調,都被她用手機捕捉得充滿情感和畫麵感。書中關於“人物的溫度”的描寫,更是讓我深受啓發。她如何用手機捕捉人物最自然的錶情,最細膩的情緒,讓照片充滿瞭人情味,而非冰冷的擺拍。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手機攝影並非隻是簡單的記錄,更是一種發現美、錶達美的藝術。它鼓勵我用更敏銳的眼睛去觀察,用更真誠的心去感受,用手中的手機去創作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覺語言。

評分

這本書《對,都是手機拍的!》給我帶來的,是關於“看見”的全新體驗。我之前總覺得,手機拍照隻是一個記錄工具,拍下眼前所見即可,並沒有太多技巧可言。然而,這本書卻讓我明白,真正的攝影,是關於“看見”和“感受”。作者並沒有在書中講授那些高深的攝影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樸實、充滿生活氣息的方式,分享瞭她如何用手機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捕捉情緒的瞬間”的章節。她如何通過手機,捕捉到人物最自然、最真摯的情感流露,無論是孩子天真的笑容,還是老人眼中的滄桑,都仿佛觸手可及。她對光影的運用也讓我拍案叫絕,無論是清晨微弱的光綫,還是傍晚濃鬱的夕陽,都被她用手機捕捉得充滿詩意和氛圍感。這本書更像是一次關於“觀察力”的訓練,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用手中的手機去記錄那些真正觸動我們心靈的瞬間,去錶達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它讓我明白,攝影並非關於器材,而是關於如何用鏡頭去“看見”這個世界。

評分

第一次拿起《對,都是手機拍的!》,我本以為會看到一些關於手機攝影“黑科技”的介紹,或者是一些“速成”技巧。但翻開書頁,我卻被作者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圖片和真摯的文字深深吸引。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試圖將手機攝影“專業化”,而是迴歸瞭攝影的本質——記錄和錶達。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日常之美”的章節,作者用手機捕捉瞭許多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景象,比如清晨陽光灑在地闆上的光斑,雨後濕漉漉的街道,甚至是孩子玩耍時留下的玩具,但經過她的鏡頭,這些平凡的場景都充滿瞭故事感和藝術感。她對光影的運用非常巧妙,總能在不經意間創造齣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色彩的對話”的章節,作者如何利用手機的色彩還原能力,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微妙的色彩變化,並將其巧妙地融入畫麵,營造齣不同的氛圍和情感。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傢,在與我們分享她對世界的獨特視角和感悟。它鼓勵我們放下對器材的執念,去關注照片背後的情感和故事,去用手機記錄那些真正觸動我們內心的瞬間。

評分

《對,都是手機拍的!》這本書,讓我對“用手機拍照”這件事有瞭顛覆性的認識。我之前一直覺得,手機拍照隻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充其量拍個照留個念。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手機攝影的無限潛力。作者並沒有在書中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攝影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點頑皮的口吻,分享瞭她如何用最普通的手機,拍齣充滿藝術感的照片。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小物件的生命力”的章節。作者竟然能夠從一個路邊拾起的落葉,一個舊時的老物件,甚至是廚房裏的一蔬一果中,捕捉到它們獨特的質感和故事,讓這些平凡的事物煥發齣彆樣的光彩。她對細節的把握,對光綫的運用,都做得非常齣色,讓我覺得,原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藏著等待被發現的美。書中關於“構圖的奇妙遊戲”的部分,也讓我眼前一亮。她並沒有死闆地教導我們“三分法”之類的經典構圖,而是鼓勵我們去嘗試各種不尋常的角度和視角,去打破常規,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資深攝影師,在耳邊低語,分享她對攝影的獨特見解和感悟,讓我覺得自己也仿佛掌握瞭某種“秘籍”,能夠用手中的手機,拍齣令人驚喜的作品。

評分

《對,都是手機拍的!》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手機攝影”這個概念的革新者。我之前一直認為,手機拍照最多隻能算是一種記錄工具,離真正的“攝影藝術”還有十萬八韆裏。但這本書,用它獨樹一幟的風格和充滿驚喜的內容,讓我徹底改觀。作者並沒有在書中羅列那些枯燥的技術參數,而是以一種非常個人化、充滿生活情趣的方式,分享瞭她如何用手機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細節的力量”的探索。作者能夠從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細節入手,比如一片落葉的紋理,一杯咖啡的拉花,甚至是一件舊衣服上的褶皺,都能被她用手機捕捉得充滿質感和故事,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被我忽略的日常。她對“情緒的捕捉”的技巧也讓我驚嘆不已,如何通過一個眼神,一個錶情,將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展露無遺,讓照片充滿瞭生命力。這本書更像是一種“生活美學”的實踐,它鼓勵我們用一種更開放、更具創造性的態度去觀察世界,用手中的手機去記錄那些觸動心靈的瞬間,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覺語言。

評分

這本《對,都是手機拍的!》真真切切地打瞭我一個措手不及,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攝影教程,教你如何將手中的普通智能手機變成專業的拍攝利器,比如光圈、景深、構圖的黃金法則,還有後期處理的各種炫酷技巧等等。然而,當我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個個看似隨手拍下的瞬間,但細品之下,卻蘊含著彆樣的意境和故事。它並沒有枯燥地講解那些高深的攝影理論,反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甚至有點“凡爾賽”的方式,告訴我們,原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不起眼的小物件,都可以成為令人驚艷的攝影對象,隻要你用心去觀察,用手機去捕捉。書中的圖片,每一張都像是經過精心構思,卻又保持著一種自然的、不做作的美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光影遊戲”的章節,作者巧妙地利用自然光,讓普通的場景煥發齣勃勃生機,無論是清晨透過窗戶灑下的斑駁光影,還是傍晚夕陽餘暉下的剪影,都充滿瞭詩意。更讓我佩服的是,作者並沒有刻意追求器材的先進,而是強調瞭“人”在攝影中的主導作用,即便是最基礎的手機攝像頭,也能在有心人的手中展現齣無限可能。這本書更像是一場關於“發現美”的啓迪,它鼓勵我們放下手機的“功利心”,去真正地感受生活,去記錄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自己每天看似平凡的生活,原來平凡中也隱藏著如此多的驚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