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红色经典必读之作
“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是2017年重点主题出版物,是向党的献礼之作,是由中影股份授权,并参考重要作品改编而来的史学读本,内容真实严谨、描写翔实生动。《建军大业》作为其中之一,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峥嵘岁月中一次次血雨腥风的斗争,一场场生死攸关的较量……加速人民之觉醒,挽救民族于危亡。
谨以此书向建军90周年献礼
谨以此书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本书是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军大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重要历史事件,用生动的笔墨记录了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贺龙等革命先辈,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军事活动、武装斗争和建军活动。本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让我们通过史实看到了先辈们用热血和青春铸就的理想和信念,看到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和建立。
江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均战史、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学等。科研出版成果主要有《建军大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等。学术成果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全军军事科研特别奖、一等奖等。
第一章 国民党向共产党举起屠刀 1
一、国共合作成绩斐然 1
1. 黄埔军校将星闪耀 1
2. 平商团行东征,中共开始抓武装 3
3. 北伐战争显神威 7
二、蒋介石叛变革命 12
1. 中山舰事件 12
2. 整理党务案 13
3. 四一二血洗江南 15
三、汪精卫叛变革命 18
1. 武汉政府逐渐右转 18
2. 马日事变 19
3.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1
第二章 南昌起义 24
一、党决定在南昌起义 24
1. 不惧艰险,继续战斗 24
2. 酝酿和部署起义 25
3. 周恩来发挥关键作用 28
二、革命洪流汇南昌 32
1. 叶剑英递情报,两支力量得保存 32
2. 朱德、周恩来到达南昌 33
3. 叶挺、贺龙、刘伯承聚集南昌 36
二、南昌城头的枪声 39
1. 暴动决不能停止 39
2. 打响第一枪 41
3. 人民军队的诞生 45
第三章 南下和挫折 48
一、起义军英勇南下 48
1. 国民党军队虎视眈眈 48
2. 下一步去向何方 49
3. 南下路线之争 51
二、天灾和人祸 53
1. 坎坷南下路 53
2. 战斗在壬田、会昌 56
3. 改道东进,终入广东 58
三、分散和挫折 61
1. 兵败潮汕 61
2. 起义军陷入分散和混乱 62
3. 一直把革命干到底 64
第四章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67
一、八七会议 67
1. 紧急召开八七会议 67
2. 罗明纳兹的报告 68
3. 一天会议决定中国革命的走向 71
二、秋收起义 75
1. 毛泽东计划“湘中暴动取长沙” 75
2. 风暴来临前革命力量的集结 77
3. 毛泽东奔赴湘赣边 80
4. 霹雳一声震天响 82
三、广州起义 87
1. 紧锣密鼓组织起义 87
2. 夜半枪声连角起 89
3. 悲歌响起 92
4. 刑场上的婚礼 96
第五章 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100
一、退向井冈山 100
1. 文家市决策南下 100
2. 三湾改编——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103
3. 古城会议决定安家井冈 107
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11
1. 毛泽东送袁文才100支枪 111
2. 盘旋游击,终到茨坪 114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 117
第六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1
一、星星之火 121
1. 南方群众基础较好的省份起义 121
2. 革命的火种传向北方 125
二、湘南暴动和平江起义 129
1. 湘南暴动 129
2. 平江起义 133
三、革命力量的第一次大汇合 137
1. 历史性的握手 137
2. 两支红军大会师 140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花开遍地 143
一、江西起义 143
1、东固起义 143
2、江西首建政权的万安起义 145
3、泰和三十都起义 148
二、福建平和起义 151
1、朱积垒在平和开展农会、工会斗争 151
2、平和临时县委成立及武装力量的扩展 152
3、革命军占领平和 154
4、起义揭开了福建工农革命的序幕 156
三、陕西渭华起义 159
1、渭华起义的条件日渐成熟 159
2、陕西省委做了准备 161
3、渭华起义和西北工农革命军的成立 163
4、国民党军三次反扑 164
结语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167
参考文献 168
后记 169
棉湖之战是第一次东征过程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由于通讯不灵、地图不明确等因素,与林虎部正面交锋的只有教导第1团1000余人,面对的却是敌军近万人。面对叛军疯狂的反扑,1团官兵仍拼死坚持,不退不让。面对凶残的敌人,战斗十分惨烈,伤亡惨重。后来,教导第2团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从侧面给敌军强力打击。在合力之下,终于将叛军打败。
经过了棉湖之战后,东征军又相继攻克了五华、兴宁、梅县等地。陈炯明的一部分力量被消灭,残余各部逃往闵赣边界。
东征联军原本分为左中右三路,但实际参与战斗的只有以黄埔教导团、学生军和粤军组成的右路军,由滇军杨希闵部和桂军刘震寰部组成的左、中路军却与陈炯明暗中勾结,按兵不动,观望战事。到1925年5月,杨、刘的滇桂军占据了广州的中心区永汉马路及京九车站等要塞地区,意图武装叛变,并且搜刮钱财、欺压百姓,引得民怨沸腾。1925年6月,东征军回师广州,与滇桂军开始正面战斗。
此次,中共广东区委组织了以罗亦农为首的革命委员会,参加了这场战斗。陈赓等人化装潜入广州城,散发传单,揭露刘、杨罪行,号召民众支持东征军。铁甲车队在徐成章、廖乾吾的指挥下,坚守大沙头的木桥,掩护国民党中央和苏联顾问团转移。东征军攻城时,铁甲车队夜晚偷偷渡过珠江,从敌后方发起攻击,切断了敌军城内城外的联系,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
只经过一夜的激战,刘、杨部队即被打败。而能如此迅速地取得胜利,一方面是由于革命战士的英勇表现,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发动了广州工农群众起来支持东征军。刘、杨军阀叛乱被镇压,使得广州革命政府政权更加稳定。
第一次东征并未完全消灭陈炯明的势力,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陈再一次聚集力量重新占据东江一带,并准备再次进攻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再度东征,以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汪精卫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分三路纵队进攻,以彻底消灭陈炯明余部。
在第二次东征过程中,在由旧粤军改编的东征军第3师被叛军主力林虎部重重包围时,蒋介石亲自前往华阳地区督战,陈赓担任蒋介石的护卫。
无奈第3师的战斗力实在太差,蒋介石到达没多久,第3师已经如潮水一般溃败下来,甚至有人就直接从蒋介石面前飞快地逃窜。
蒋介石再也无法忍受,大喊:“陈赓!”陈赓立即跑过来,笔直地站在蒋介石面前。蒋介石对陈赓说:“陈赓,你是黄埔的好学生,现在革命危在旦夕,校长现在命令你赶快下山,传达我的命令,不准退却!临阵脱逃一律枪毙!”
陈赓拔出驳壳枪,冒着炮火,飞奔到前沿阵地。但眼前已经是一片兵败溃逃的乱局,任凭他怎么吆喝,都没人上前,甚至有几个逃命的士兵还故意撞倒他,有的人就在他身体上面跳过去,有的干脆踩他一脚,发泄心中的火气。
陈赓孤立无援,只能跑回山头,向蒋介石报告军情。陈赓此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危局一时无法扭转,便对蒋介石说:“校长,指挥部该撤退了。”听了陈赓的话,蒋介石才开始环顾四周,发现周围不断有人中弹身亡,敌人的喊杀声也越来越近。蒋介石开始有点紧张了,腿也不知向何处挪动了。
眼看阵地就要被敌人扑上来了,危急之下,陈赓不由分说,上前架住蒋介石就往山下跑。跑到山下,蒋介石一屁股赖在地上,不走了,颓然道:“我不走了!我堂堂总指挥落到这步田地,还有什么脸回去见江东父老。”
蒋介石越说越激动,不由得声泪俱下,甚至拔出了短刀。陈赓一把夺过短刀,劝蒋介石道:“你是总指挥,你的行动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这里没有黄埔的军队,赶快离开这里,再不走就晚啦。”蒋介石听完陈赓的话,稍微冷静点,无奈地说:“我走不动了。”
“我背你走。”陈赓蹲在了蒋介石面前,蒋介石犹豫了一下,还是跳上了陈赓的背。陈赓背着蒋介石爬过泥泞的山路,穿过草丛,趟过一条小河,听到枪声渐渐稀落了,才把蒋介石放下来。
在把蒋介石安顿好后,由于随行人员都不愿去送信求援,陈赓不顾劳累,又承担起送信求援的任务,一个人穿越敌人盘踞的山区,还要攀爬一座莲花山脉,甚至有可能遇到土匪和野兽。深夜了,陈赓只身穿行在深山丛林中,由于任务急,时间紧,陈赓沿着崎岖的山路紧赶慢赶,一步不停,走得脚上磨出了血泡,走一步都钻心疼。但他强忍着疼痛,终于在次日下午赶到了目的地,将信送到。周恩来派出一支队伍将蒋介石接了回来,蒋介石才算完全脱离了险地。因此,对黄埔三杰后有戏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
不久,援军到达。经过了惠州之役、海丰阻击战,并在塘湖地区歼灭了陈炯明的主力部队,到11月初,盘踞东江的敌军基本扫清。
……
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实在是太震撼了!导演在调度群像戏的时候,那种宏大叙事的张力扑面而来,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无论是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还是会议室里激烈的思想碰撞,都处理得十分到位。特别是那些大规模的战斗场面,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子弹呼啸而过的危险,以及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悲壮。色彩的运用也非常讲究,从初期艰苦卓绝的黑白调,到后来革命曙光初现的明亮色彩,都与历史进程紧密呼应。配乐更是点睛之笔,时而激昂雄浑,时而低沉哀婉,完美地烘托了影片的情感氛围。看完之后,我脑海里反复回响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本身,还有那种为了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这部作品在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绝对是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让我在震撼之余,也对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深思的作品,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更是深入挖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我尤其被其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塑造所打动,他们的形象不再是脸谱化的英雄,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个体。在那个时代的大潮下,他们如何权衡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如何在艰难困境中坚持信念,这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了他们的迷茫、痛苦,也看到了他们的坚定与勇气。电影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但它更侧重于展现人在逆境中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影片充满了力量,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追寻真正的价值?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超越历史本身的启示,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牺牲”和“奉献”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评分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那个年代的了解主要停留在教科书上的零散信息。然而,这部作品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和波澜壮阔的事件呈现在我面前。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关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如何在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时代,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地走向胜利。影片在细节之处的处理也做得非常用心,从那个年代的服饰、道具,到人物之间的对话,都力求真实,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那些历史瞬间。特别是那些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依旧保持乐观和斗志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历史画卷,也让我对那些为国家民族未来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和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和细腻的人物刻画之间的完美平衡。它并没有为了追求场面的壮阔而忽略人物的内心世界,反之,它通过聚焦于关键的历史节点和人物的命运,将宏大的历史进程具象化,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我看到了革命者们在面对生死存亡的选择时,所经历的巨大心理斗争,也看到了他们在共同目标下,如何超越个人利益,团结一心。影片中的许多场景,虽然发生在遥远的过去,却能引起当下观众强烈的共鸣,因为它探讨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比如理想、信仰、牺牲、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这种超越时空的叙事力量,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能够触动灵魂、引发深刻思考的艺术品。它让我明白了,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的选择所共同谱写的。
评分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史诗感。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重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从那些充满艰辛的革命历程,到无数个关键时刻的艰难抉择,导演用一种极其沉浸式的手法,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我被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付出一切的革命先辈们所深深感动。他们的坚持,他们的牺牲,他们的信念,都成为了这部影片最动人的注脚。影片在情感的表达上也非常到位,既有激昂奋进的画面,也有感人至深的瞬间,让观众在视觉和情感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看完之后,我对那个年代的了解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情感层面的,我能感受到那种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澎湃力量,以及那种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
评分挺好的 速度也快
评分很好,看着很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正在看,书就没什么好评价的了,内容又不会变
评分给单位订的书,折扣力度挺大,书也很好?
评分集中买了一批书,都还没有看,内容如何待以后追评吧。此评论及配图暂无任何参考价值。
评分写作参考书,实用
评分很好,看着很不错。
评分慢慢学习中,还不错哦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