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病理学方法,不在于解释病理事实,而在于借助病理事实,达到解释正常事实的目的。借助病理事实,会发现患者的一些思维和行为过程,通过这些过程的差异和缺陷,揭露出,到底是什么,导致某些心理进程的反常,而非思维和行为的反常。这种理念会导致距离被取消,或者说界限被取消,从而促进建立一种心理动力学的连续性,到那时,精神疾病就会非常接近心理稳定常数,而后者常被当作心理很健康的特征。
因此,极限状态占据了一片变化不定的领域,后者成为其构成的本质内容。它引发了激烈的论战,其中的一种激进的科学观点,过分追究极限状态到底存不存在,以反对某种非定位的观点。换句话说,一些人在发明一些极限或是一种对疾病分类控制的同时,另一些人更加关注具有“转疾病分类”特点的突出个体,其冲动的性格、焦虑、抑郁等表现(奇怪的是,这些也都是极限状态的明显指标),是典型的特征。
目录
第一章 极限状态的历史范畴门
1.极限状态与精神病学门
1.1 精神分裂症:用以理解极限状态的精神病学范例
1.2 极限状态在精神病学中表现的行为及思维方式
1.3 精神病学与极限状态:发展现状
2.极限状态与精神分析法
2.1 弗洛伊德……位于界限之间
2.2 后弗洛伊德派
第二章 极限状态的认识论范畴
1.我们从哪里谈起?
1.1 精神病理学中的结构概念门
1.2 不同状态下的心理结构:健康状态及患病状态
1.3 心理结构及其诊断:因果关系的关键
2.我们在谈论哪些“极限状态”
2.1 作为精神病理学稳定实体的极限状态:结构、组织、布局
2.2 极限状态是对社会人类学发生转变的隐喻……拉康派的观点
2.3 极限状态作为传统分析治疗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衍生物
第三章 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评估方法
1.TLP的流行病学
2.TLP的病原学
2.1 父母精神病理所造成的影响
2.2 依恋过程的错乱
2.3 被忽视与被欺辱:造成重大创伤
3.TLP诊断的有效性、准确性、敏感性
4.TLP的评估方法
第四章 极限状态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精神分析研究方法
1.依据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系统看待极限状态的遗传学表象
1.1 神经官能症系统的起源
1.2 精神病系统的起源
1.3 极限状态系统的起源
2.极限状态的心理系统、动力学和数据统计表现
2.1 心理机能的空间结构
2.2 焦虑的本质、它与客体的关系
2.3 心理防卫机制
3.评估极限状态的心理动力学方法
3.1 主题统觉测试(TAT)
3.2 罗夏氏墨迹测验
第五章 极限状态的临床表现以及推论的弊害
1.推论的弊害
2.极限状态中的控制与依赖
结论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法国大学128丛书:心理极限状态》:
2.我们在谈论哪些“极限状态”?
难以否认,极限状态是为精神病理提供表述方式的词汇,即使对某些人来说,这是其“负面的”存在(为什么它就不能够存在呢?)。然而,必须要区分不同的研究方法,否则就会制造一种同类整体,使极限状态失去自身特征。关于极限状态的相关文献不断丰富起来,并将这些状态分成三个主要角度:1.被看作心理结构的稳定构造或布局:2.被看作社会人类学发生转变的隐喻:3.被看作传统分析治疗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2.1作为精神病理学稳定实体的极限状态:结构、组织、布局
在极限状态的第一个概念中,我们会看到自我病理学、自我病变以及客体关系内化的各种理论家。这些理论家可以被看作疾病分类学家。在静态研究中,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所描述的行为主义精神病学,然而在动态研究中,必须提及O.科恩伯格和J.贝尔吉,因为他们是当代精神病理学中的极限状态研究以及更普遍的自恋病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
a)0.科恩伯格提出的“极限人格组织”
在0.科恩伯格提出的观点中,我们再次看到它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精神病理学、与M.马勒与M.克莱恩的延伸研究、与美国人的自我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述0.科恩伯格观点的文献,是以《极限人格障碍》(1979年)为标题。它的提出先于自恋人格障碍(1982年),而后者在笔者眼中,构成了极限状态的一种亚群体,患者具有某种与极限状态相似的防御组织,不过其中一些表现出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使我们可以将之与极限人格障碍区分开。
0.科恩伯格通过对“心理学”文献都会提及的内容——如极限人格错乱的观察,即对自我心理结构某种相对稳定或者确切说是特异的病理形式的患者进行观察,由此将自己对疾病分类的定位合理化。当患者们遭到不同以往的分析手段待遇时,他们强烈反抗,尤其表现出缺失现实感,并在移情过程中不断加深谵妄想法,由此使这位美国专家将想法赋予了内容。在对这一中间派命名时,O.科恩伯格更乐于选择“极限人格组织”这一术语,而不是“极限状态”或别的什么术语,他以更精确的语句,将患者描述为具有病理的、稳定的、特异的人格组织;他们的人格组织并不是介于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起伏状态。
O.科恩伯格严谨地建立了自己对极限病理的看法。他认为,想要准确鉴别边缘综合征,就必须实施融技巧与敏锐于一体的严格的临床观察,因为它此前深受描述性分析的影响。这种描述性分析带有明显的精神病学论断,在北美的临床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其方法是邀请临床医生在预先确定好的一组症状报告单中,辨认出至少两三种只会让医生想到是“极限人格组织”的症状,O.科恩伯格指出:“当一切进展顺利的话,描述性分析可以对某种极限人格组织的可能性下定论。”然而,对症状详加记录不能担保获得一种严格的示病性范例。最终确诊要依据自我的病理,而非所描述的症状。
……
前言/序言
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标准,极限状态才能被看作是一种病理的状态?在传统意义中,极限状态的内容既覆盖了社会关联,又包含了通过某种方式与极限概念紧密关联的道德基准,然而,如果我们参考的是精神病理学标准的话,那么精神病理学在极限状态的范围内所涵盖的内容,要远远超过极限状态在传统意义中的内容oD.维德洛切认为(1994年):“精神病理,既是被用来研究的精神障碍,又是研究精神障碍的科学。这种双重含义,应被理解为,随着时间推移,精神病理的科学所寻求的,不仅要描述出患者的特异之处,而且要对障碍的本质、障碍的心理机制以及障碍的起因,进行定义。”
然而,极限的概念却是模糊不清的,患者对极限的应用也是依据情况而定,有时付诸行动,有时内心忍受。因此,极限表现出的情况,远远多于在认识领域所规定的标准和数值影响下的其他任何患病实体。这样的评价,在对病理学领域提出质疑的同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激起了反对这种评价的声音,因为这种评价违反了某项规则,它所指的界限,是行为所触犯的界限。我们由此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极限状态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理念,它反复质疑那片已被普遍接受的、由精神病和神经官能症所占据的领域,以便表露一种划定距离的样子,与这两者保持距离。
病理学方法,不在于解释病理事实,而在于借助病理事实,达到解释正常事实的目的。借助病理事实,会发现患者的一些思维和行为过程,通过这些过程的差异和缺陷,揭露出,到底是什么,导致某些心理进程的反常,而非思维和行为的反常。这种理念会导致距离被取消,或者说界限被取消,从而促进建立一种心理动力学的连续性,到那时,精神疾病就会非常接近心理稳定常数,而后者常被当作心理很健康的特征。
因此,极限状态占据了一片变化不定的领域,后者成为其构成的本质内容。它引发了激烈的论战,其中的一种激进的科学观点,过分追究极限状态到底存不存在,以反对某种非定位的观点。换句话说,一些人在发明一些极限或是一种对疾病分类控制的同时,另一些人更加关注具有“转疾病分类”特点的突出个体,其冲动的性格、焦虑、抑郁等表现(奇怪的是,这些也都是极限状态的明显指标),是典型的特征。
对极限状态的看法,在本书的前四章中进行讨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看法是如何形成的,回顾这一概念形成的历史及其演变,似乎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了。
第二章是针对不同认识论领域,进行了一次探讨。得出的结果是,极限状态,要么看作稳定的心理布局,要么看作治疗的后续表现,要么看作一种社会关联效应。依据这种三分法,第三章和第四章将通过两种不同的临床教学,更准确地提出应如何谈论极限患者。
法国大学128丛书:心理极限状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