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旭东,刘益民,欧何生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52340
版次:2
商品编码:1202669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公共课程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4
字数:4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以普通心理学为基本框架,系统阐述了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同时紧密联系学校工作的实际和师范院校学生特点,深入阐述了学校中的群体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学校心理咨询等内容。每一章后均附思考题,书后附综合复习与思考题、模拟试题、参考文献,以方便读者使用。全书在教材结构上突破了过去的单一模式,使教材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并突出了师范性。《心理学概论(第二版)》对应的课程荣获广东省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适合作为师范院校公共课、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心理学教材,也适合中小学教师、教研人员,以及从事各类教学工作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心理观
第二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三节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第三章 注意与教学
第一节 注意概述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
第三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四章 感知觉与教学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的规律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章 记忆与教学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的规律
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六章 想象与教学
第一节 想象概述
第二节 想象的规律
第三节 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七章 思维与教学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思维的规律
第三节 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八章 情绪情感与教学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规律
第三节情绪情感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九章 意志与教学
第一节 意志概述
第二节 意志的规律
第三节 意志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十章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与教学

第十一章 个性心理特征与教学
第一节 气质与教学
第二节 性格与教学
第三节 能力与教学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学校心理辅导
第三节 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心理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与智慧行为
第三节 教师威信与自我评估
第四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十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第二节 技能学习
第三节 学习迁移
第四节 学习策略

第十五章 学生的品德心理
第一节 学生品德心理概述
第二节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十六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第二节 群体心理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 班集体心理

第十七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防治

第十八章 学生学习辅导
第一节 有效地利用课本与课堂
第二节 充分地利用时间
第三节 科学地利用大脑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二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三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四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五

模拟试题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A卷(第一套,120分钟)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第一套,120分钟)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A卷(第二套,120分钟)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第二套,120分钟)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古代的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曾提出过物质先于精神的观点。例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南北朝时期的范镇曾说:“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上这些都说明,心理现象是身体产生的,先有身体而后才有人的情感、智慧等复杂的心理现象,心理是身体的机能,从而正确地阐明了心身关系。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轲曾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把心脏看成是思维的器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30)也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静而已。
  公元二世纪希腊的一位著名医生盖伦(Galen,130~200年)开始把心灵的器官置于脑内,但脑是如何产生心理与精神,他还是一无所知。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1518~1593年)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较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大脑活动与各种感觉器官的密切联系。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1768~1831年)根据他自己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也提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医林改错》上卷)的著名论断。
  旧唯物主义虽然对于心和物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比较进步的看法,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问题,因而对于心理现象的理解还是不够正确与科学。他们通常把人比作机器,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过去由于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人们往往把心脏当作精神的器官,把精神活动称为心理活动。通过汉字结构的研究便会发现,在汉字中凡与精神活动有关的字都带“心”部,如思、念、想、怒等,与人们思考有关的成语也与心有联系,如“心中有数”、“口蜜腹剑”、“满腹经纶”、“胸有成竹”。
  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庸俗唯物主义者如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错误地把心理活动和物质过程径直地等同起来,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但脑髓如同肝脏分泌胆汁,胃分泌胃液,脑也分泌思想,使心理的实质的认识走向错误的方向。
  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巧妙的钟表”;狄德罗把人比作有感觉的钢琴,他说:“我们的感觉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他们或者把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等同看待,或者把人的心理看作是自然本能活动。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是人具有某种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吗?不是!差别真是在于此;他作为人而具有那些动物作为动物而具有的东西。动物的感觉是动物的,人的感觉是人的。人和动物的不同仅在于人是感觉论的有生命的最高级,是世界上最感性的、最敏感的生物。”
  唯物主义者还认识到,心理活动是由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的。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感觉是由原子构成的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我国古代的《乐记》中记载:人心“感于物而动。”南宋时期的王安石说:“恻隐之心与怨毒忿戾之心”是“感于外而后出于中者。”北宋时期的张载说:“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而不一也。”所有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由于医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一些唯物主义者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组织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但是,他们的观点是机械的,因而缺乏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不到人的社会实质,看不到心理活动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及其能动性,而把人看成机器,把人产生心理活动看成是机器的功能一样。如法国的拉梅特利和狄得罗就把人看成“一座钟表”,一架有感觉和记忆的“钢琴”。德国的福格特等人错误地认为脑分沁出思想,正如肝脏分沁胆汁一样。这些旧唯物主义者,朴素、机械的唯物论观点,仍然不能科学地揭示人的心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了长期以来人类的认识成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才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唯一正确的解释,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着心理、精神,而心理、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它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心理是物质派生出来的。世界的一切本源都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人的心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对人的心理实质做出科学的解释。
  列宁讲过:“感觉、思维、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列宁全集》第14卷,第45页)列宁讲的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就是指以大脑为中枢的神经系统。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和以大脑为中枢的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密切联系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实质可表述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具体来讲就是,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它既同唯心主义的心理观相对立,又同旧唯物主义的心理观有严格区别,它是关于心理本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

前言/序言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是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编写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该书既可作为师范教育类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继续教育学员学习心理学的教材,也可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补修心理学课程时使用,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当今,教育整体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重点又在于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公共课教学方法和教材改革的任务是迫切的,尤其是与师范生未来工作关系密切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
  公共课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教育理论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教材方面的弊端最大。对此,本书的编写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总结多年从事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为培养更多的合格教师,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对原有的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进行了充实与革新。如在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中,突出了一个“学”字,在处理教材中,强调了一个“用”字,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学与教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统一。本书针对现行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师范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规律,依次明确回答了师范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哪些是值得掌握的规律性的知识?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性的知识等问题。
  新版修订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与课程建设,编写者一并准备了“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教师心理”、“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学习辅导”、“综合复习与思考题”、“模拟试题”等内容。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仅保留了部分“综合复习与思考题”和“模拟试题”,也未能附上答案。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邮箱地址:zhangxudong802@163.com。
  本书由张旭东、刘益民、欧何生担任主编。各章节执笔人为(以各章的先后为序):张旭东(第一章第一节、第五、七章、第十七章第二、三节、第十八章第一、二节、模拟试题),雷学军(第一章第二节、第十二章第一节、综合复习与思考题),李夏妍(第一章第三节、第十章第三节),刘益民(第二章、第八章第二节及第十三章第三节),庞海波(第三章),郑荣双(第四章),欧何生(第六章、第十三章第二、四节),邹思扬(第八章第一、三节),陈秀芹(第九章),洪明(第十章第一、二节),郑剑虹(第十一章),张艳(第十二章第二、三节),程甫(第十三章第一节),左银舫(第十四章),凌小云(第十五章),郑燕东(第十六章),石梦良(第十七章第一节),卢伊颖(第十八章第三节)。全书由张旭东、刘益民、欧何生策划、统稿、定稿。
  另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引用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在此谨向各位专家、学者和同行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单冉东编辑多年来给予我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学概论》(第二版)是在2006年2月第一版的基础上,经过实践、修改、完善后完成的。与其说是第二版,倒不如说是第三版。因为,早在2000年3月,由刘益民等主编的《心理学》就作为《心理学概论》的前身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心理学概论(第二版)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