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幸福从不缺席》是林清玄的首部“幸福”选本。全书共六辑,分别为:《幸福的开关》《正向时刻》《在梦的远方》《总有群星在天上》《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瓠子也好,菜瓜也好》。关于幸福,林清玄如是说:“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看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罢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所以,与其说幸福是一种结果,毋宁说幸福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选择,因为选择,使我们在这个有缺憾的世界里,“不论处在何种景况,都还有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首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中国大陆高考语文试卷,其作品在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读林清玄,好似在仲春的清晨醒来,看到金色阳光洒照的翠竹上,露珠“啪嗒啪嗒”滴到窗台,声音比银铃清脆入耳;又好似夏日清晨在有着一泓碧水的池塘边上,看着新荷一点点开放,清气洒满天地间;亦有秋夜将晓出门迎凉,飘渺的雾气吹到脸上的那种略带湿润的清新宁静之感。爱读林清玄,从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开始。喜欢林清玄,在那一刻遇见了清明有情的心灵。
——Annya
林清玄的散文就似黑夜中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夜的黑暗。那淡淡的语句中总是透着哲理,彰显着东方智慧的哲学。明月为云所遮,我只明月又在云层深处;碧潭在无声的黑夜中虽不能见,我知碧潭仍清。
——蝎子
目录
第一章 幸福的开关
十五楼观点
幸福的开关
宁静海
莲花与冰冻玫瑰
情困与物困
欢乐中国节
咸也好,淡也好
大佛的避雷针
清雅食谱
第二章 正向时刻
最可怕的鬼故事
家家有明月清风
正向时刻
常想一二
买了半山百合
无事最可贵
老实镜
独乐与独醒
长命菜
第三章 在梦的远方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飞入芒花
在梦的远方
温一壶月光下酒
迷路的云
百年与十分钟
黄昏菩提
两只松鼠
阳光的味道
第四章 总有群星在天上
第三面佛
晴窗一扇
多情多风波
法圆师妹
至死靡他
黑白笔记
总有群星在天上
讨欢心
失恋之必要
生命的出口
第五章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放下
莲花汤匙
玩物上智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拥有
最真的梦
射出去的箭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在生命的旅途中
第六章 瓠子也好,菜瓜也好
吉祥鸟
素质
一物全体与身土不二
瓠子也好,菜瓜也好
陶器与纸屑
圆通寺与冰淇淋
雪中芭蕉
黄金鼠
快打旋风
精彩书摘
常想一二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挂在新居客厅墙壁上。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
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我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
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一幅写意的瓶花。
没想到过几个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起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的困扰,朋友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接到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事,也不会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验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地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理念,这种理念,正是“常想一二”。“常想一二”的理念,乃是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十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
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原来,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
前言/序言
《时光织锦:在流逝中捕捉恒久》 序章:告别喧嚣,寻觅静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无数的声音裹挟着前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的棱角在不经意间被磨平,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渐渐被淹没。仿佛置身于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我们努力地划桨,却常常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初想要抵达的彼岸。 《时光织锦:在流逝中捕捉恒久》并非提供一套立竿见影的“幸福秘籍”,也不是一本灌输“人生必胜法则”的指南。它更像是一次温柔的邀请,邀请你暂且放下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回首凝视那些被时间的长河悄悄带走,却又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的片段。它探讨的是一种状态,一种与时间同频共振、在流逝中发现意义、在平凡中品味甘甜的生活智慧。 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对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感”的反思。我们似乎总是在追逐一个尚未到来的“更好”,而忽略了眼前正发生的“此刻”。成功、成就、财富,这些外在的标准被过度强调,使得我们常常陷入一种“不够好”的自我否定之中。然而,真正的丰盈,或许并不在于我们积累了多少,而在于我们感受了多少,珍惜了多少。 这本书,是写给每一个在人生旅途中感到些许迷茫,渴望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你。它不承诺帮你解决所有烦恼,也不保证让你立刻变得“更快乐”,但它会陪伴你,一起去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发掘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去理解时间流逝的必然,并学会与之和解,甚至与之共舞。 第一章:时间是一场盛大的失忆,我们是记忆的拾荒者 时间,这位最公平的雕刻家,在我们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也在我们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我们常常感叹时光飞逝,仿佛一眨眼,童年的嬉笑就成了遥远的回忆,青春的激情已被生活的柴米油盐磨灭。我们试图抓住每一个瞬间,却发现它们如同指缝间的沙,越是紧握,越是流失。 然而,遗忘并非全然是遗憾。正是因为时间的洗礼,那些曾经的痛苦才得以褪色,那些曾经的冲动才变得沉淀。我们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因为一首老歌,一个熟悉的味道,或是一张泛黄的照片,而唤醒沉睡的记忆,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片段,如同被时间精炼过的珍珠,散发出温润的光芒。 本书不会教你如何对抗时间,而是引导你如何与时间握手言和。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记忆的拾荒者”。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主动去打捞那些曾经的美好,去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那些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那些独自品味一杯茶的宁静,那些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在孩童眼中闪耀的光芒——它们并非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是转化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构成“我”的独特纹理。 我们鼓励你去记录,不是为了对抗遗忘,而是为了更好地去感受。可以是写日记,可以是拍照,可以是收集小物件,甚至可以是默记在心。这些记录,将成为你与时间对话的桥梁,帮助你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坐标。 第二章:拥抱不完美,在瑕疵中看见完整 我们活在一个追求完美的时代。从社交媒体上精心修饰的图片,到职场上对“零错误”的极致追求,我们仿佛被推向了一个无法企及的“完美”彼岸。这种对完美的执念,常常让我们倍感压力,也让我们对自身的不完美感到羞耻。 《时光织锦》却想告诉你,完美是一种幻觉,而真实,却往往藏匿于那些不完美之中。如同宋朝的汝窑瓷器,那看似不经意的“开片”,反倒成就了它独特的韵味和价值。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在那些跌倒、失误、遗憾和不如意中,才展现出它最真实、最动人的光彩。 本书将探讨如何培养一种“拥抱不完美”的心态。这并非鼓励我们放弃努力,而是要我们认识到,进步和成长并不意味着要达到某种理想化的标准。每一次的尝试,即使失败,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每一次的跌倒,即使痛苦,也是一次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我们将深入理解“成长型思维”的含义,它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是学习而非评判。当你不再害怕犯错,不再惧怕被批评,你反而能够更自由地去探索,更勇敢地去尝试。那些曾经让你感到羞耻的“瑕疵”,在你眼中,或许会变成独特的个性,变成你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连接点。 书中的案例和思考,会引导你审视自己对“完美”的定义,并尝试去拓宽这个定义。它会让你明白,一个充满爱、充满热情、充满好奇心的人生,远比一个“表面无瑕”却缺乏灵魂的人生,更加完整和有意义。 第三章:微小之处见真章,生活的诗意藏于日常 我们常常将“诗意”与远方、与宏大、与浪漫联系在一起。我们期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次改变世界的壮举。然而,当这些宏大的场景如同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我们便容易陷入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时光织锦》将引领你目光下移,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微小诗意。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清新气息,孩子专注地玩着积木的侧脸,一次与陌生人善意的微笑,甚至是一杯热茶在手中传递的温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蕴含着生命的韵律和温情。 本书鼓励读者去培养一种“觉察力”。这意味着,我们要放慢脚步,调动我们的五官,去细致地感知周围的世界。去品味食物的味道,去聆听音乐的旋律,去触摸事物的纹理,去观察他人的表情。当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当下,即使是最平凡的时刻,也能散发出动人的光芒。 我们也将探讨“仪式感”的重要性。并非需要繁复的流程,而是通过一些有意识的、充满爱意的行为,来提升生活的品质。例如,为自己精心准备一顿早餐,在睡前点一盏香薰,认真地整理书桌,或是定期给重要的朋友写一封信。这些微小的仪式,能够帮助我们从机械的重复中抽离出来,赋予生活以温度和意义。 书中将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叙述,展示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为自己创造属于“诗意”的小角落,如何在平凡的风景里,发现独特的韵味。它会让你明白,真正的丰盈,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能够感知多少,并从中获得多少慰藉。 第四章:连接的力量:在关系中感受温情与成长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无法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即使身处人群,也可能体会到一种疏离感。人际关系的维护,有时会成为一种负担,而非滋养。 《时光织锦》深信,真正的生命力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与他人的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亲密的家人,可以是知心的朋友,也可以是萍水相逢的善意。它是一种情感的流动,一种精神的共鸣,一种相互支持的力量。 本书将深入探讨“高质量连接”的建立与维护。我们并非鼓励你去结交更多的“人脉”,而是去关注那些真正能触动你心灵,能与你分享喜怒哀乐的“关系”。我们将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如何用真诚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理解并接纳他人的不同。 书中会引用一些关于“依恋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例如,如何处理冲突,如何设定健康的界限,如何原谅和释怀。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读者去发掘“关系”中的成长契机。每一次与他人的互动,都是一次学习和反思的机会。通过他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盲点;通过共同的经历,我们可以获得更强大的情感支持。 《时光织锦》不会教你如何“讨好”他人,而是教你如何以真实、坦诚的面貌去与人交往,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我,又如何从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满和完整。 第五章:内在的旅程: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共振 在向外探索世界的喧嚣中,我们有时会忽略了最重要的风景——那个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己。我们忙于取悦他人,忙于证明自己,却很少花时间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安抚自己疲惫的灵魂。 《时光织锦》强调,真正的持久的平静与力量,源于我们与自己内在的深刻连接。这是一场向内的旅程,一场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共振的探索。 本书将引导读者去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我们常常压抑负面情绪,或沉溺于正面情绪,却忽略了情绪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学习如何识别、理解和转化情绪,是通往内心平静的关键一步。 我们将探讨“正念”的实践方法。通过有意识的、不加评判的关注当下,我们可以从思绪的洪流中抽离出来,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正念并非让你变得“空无一物”,而是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你的想法和情绪并不等于你本身。 书中还会触及“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如同照顾一株植物,我们需要给予它阳光、水分和养分。自我关怀,就是给予自己足够的善意、理解和支持。它包括充足的休息、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允许自己有放松和享受的时间。 《时光织锦》并非提供一套冥想指导,也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它更多的是一种邀请,邀请你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那个声音对话,去理解它的需求,去安抚它的不安,去拥抱它的全部。当你能够成为自己最忠实的盟友,最温柔的朋友,你便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持久的宁静与力量。 尾声:时光织锦,生命的华章 《时光织锦:在流逝中捕捉恒久》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时间,关于我们自身的书。它不提供速成的答案,而是抛出问题,激发思考,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温柔的力量。 生命的长度无法丈量,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却在于我们如何去感受,如何去体验,如何去连接。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你能重新认识时间,不再是焦虑的追逐者,而是从容的旅人;重新认识自己,不再是疲惫的打拼者,而是温柔的守护者;重新认识生活,不再是匆忙的赶路者,而是细品的鉴赏家。 愿这本《时光织锦》,能成为你生命旅途中一抹温暖的色彩,在你回顾往昔时,能看到流光溢彩;在你审视当下时,能感受到岁月的馈赠;在你展望未来时,能怀揣着一份从容与希望。因为,生命的美好,就藏在这细细编织的时光之中,从不缺席,只待你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