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仁者无敌,向赵匡胤学习仁心仁术,以仁德治国齐家平天下。
不重渲染权谋而着力描写宋太祖如何以仁德平天下治天下,超yue了一般帝王将相传记的狭隘和局限之处;严格遵守历史事实,时间顺序基本依循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而参证《宋史》《十国春秋》《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辽史》《契丹国志》等著作,书中每个事件、每个人物都有严谨的历史依据。
大胆构思、合理想象,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对话符合身份和场景,令人读来不易停目、不忍释卷;还尝试揭示关键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真实、感动,甚至震撼。
海报:
内容简介
《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的主人公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内容围绕宋太祖的生平活动展开:包括宋太祖出世的五代背景,宋太祖早年的磨砺,宋太祖在后周的成长历程,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重新统一祖国、设立文官政治制度(通判、转运使、文官知州、县,文官负责地方税收等),整饬、改造科举制度,统一规划兵制、全国刑律、财政收支,惩治腐败、倡导读书、官员任免、督查、考课、奖惩,还有兴修水利、减轻赋税、关怀天下苍生,处理身边官员家事、植树造林、保护动物等等,举凡宋太祖一生的政治作为,均为本著书写的内容。
《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以吸引人的笔法,激情洋溢地书写了一代天之骄子——宋太祖的一生。传奇而又真实,认真而又诙谐,热情而又理性,是本著区别于其他同类或相关著述的明显特征。
作者简介
江南提学(王立新),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驻心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研究20余年,同时乐于中国哲学和历史的普及工作,著有《天地大儒王船山》《理学开山周敦颐》等,并先后在湖南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天津日报等媒体开讲中国历史与文化有关主题。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浊世烽烟
谶语漫天飞
后梁的建立
在乱世里攀爬
千里送京娘
漂泊不定
神异传说
第二章 黎明之前
劫窃皇陵
各族皇帝的宰相
北汉的由来
风云变幻的高平之战
一封意义深远的上疏
轰轰烈烈的毁佛运动
难啃的寿州城
智取滁州
忠勇不二
村学究
龟头里的国君
"点检做天子"
第三章 陈桥兵变
含着眼泪微笑
有个南汉国
两个太阳
酒醉了当皇帝
韩瞠眼不及韩罗锅
闲话陈桥兵变
民所欲,天从之
神仙怎么倒骑驴
街市依旧太平
第四章 平定叛乱
北汉的蜡书
李筠疯了
"动物"联军
柴荣的表哥
铁券丹书
李重进昏头了
失效的铁券
迁都南昌
真假难辨
第五章 当国之初
焦头烂额
元宵灯会
长春节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县令和检田使
一条人命三十斤食盐
藏在军中的制假窝点
第六章 张冠李戴
三佛齐国的贡品
国都汴京城
"同桌的你"怎么了
躁人之言多
杯酒释兵权
第七章 楚地湘天
两湖易主
不战而胜
整个湖南我做主
马殷的儿孙们
周行逢再据湖南
张杨大战
不知算不算"鸿门宴"
轻取湖南
第八章 两湖八闽
午夜东京
知州和通判
让有文化的人管理国家
赈灾救民
又是一出鸿门宴
王氏据闽
虎父犬子
打留从效到陈洪进
第九章 大事小情
负土成坟
梁周翰的奏章
人命关天
将帅争端
鼻青脸肿的宰相
改换年号
宰相的签署权力问题
陶谷诬人
第十章 虎视眈眈
参知政事
割据一方的王者们
呼声:打北汉,夺幽燕
硌牙的獐子肉
一只想要撞死在木桩上的兔子
被俘和投降的王者们
第十一章 巴山蜀水
两路军团
又一个谯周
川中复乱
赏功罚罪
第十二章 铜镜春秋
后蜀李太后
欧阳炯和欧阳迥
孟昶的夜壶
宰相当用读书人
悄然之间
第十三章 改写记录
冯瓒被陷害了
赵普的另一个目标
宋延渥的女儿
围困太原
东方威尼斯
侥幸
第十四章 座右条幅
苏澄的养生秘诀
回京以后
雷德骧揭发赵普
王处士的格言
儒家、道家和佛家
薪俸
"我当救此一方民"
第十五章 春暖花开
连下数州
三千破六万
长驱直进
岭南的春光
春天在哪里
一副马鞍一杯酒
第十六章 水灾人患
亏本生意
黄河决口
知州行医
可靠的小道消息
七十五岁的新县长
计除林仁肇
媚川都和宫禁女
尽扫岭南残敌
第十七章 罢免赵普
云里雾里
后周末帝
科考
建材风波
第十八章 征讨江南
跳槽的书生
诚恳的使者
渡江战役
历史上的第一座长江大桥
第十九章 围困金陵
边境贸易
辽、宋议和
保卫长江大桥
东线战斗
虱子和尧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太祖上当
第二十章 时光凝滞
最后一次演奏
火烧云天
恩赦侯奚落违命侯
曹彬和曹翰
李煜和钱俶的心情
洛水红霞
突如其来的龙卷风
再也不能去战斗
绪 余
参照书目
跋:沿着宋太祖当年的足迹
精彩书摘
第九章 大事小情
负土成坟
就在太祖收复湖南、湖北的同时,占据两广的南汉国,乘此乱局,想要大捞一把,派兵进入湖南南部,攻城略地,抢劫财物。当时李处耘和慕容延钊还在湖南北部清扫周氏残余,一时腾不出手来。太祖就委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潘美前往湖南,担任潭州防御使,负责湖南南部防御军务。潘美一到,便将南汉入侵军队打回了老窝,夺回了被南汉侵占的江华等县。
因为湖南地区一直处在战乱之中,生产荒废,民生艰难。太祖下令免征湖南地区一年茶税,其他税收一并减轻。太祖同时诏令:取消当年湖南潭州给朝廷和皇室已成惯例的土特产品供奉。
湖北江陵府也是一样,从本年开始,税额减到过去荆南国时的一半。湖南、湖北士兵,愿意回乡种田的,听任自便。地方政府负责帮助这些“复员转业军人”修缮房屋,提供必要农业生产用具。
太祖同时颁布命令:湖南、湖北地区,从今而后,使用统一度量衡标准,以免地方官吏利用不同标准克扣百姓钱粮。
在一个薄雾刚散的早朝上,太祖收到了一份老驸马张永德(周太祖郭威女婿)的奏章。奏章请求废除唐州(今河南唐河县)、邓州(今湖北邓州)旧时鄙陋的休妻习俗。
晚唐、五代时期,河南唐河和湖北邓州一带有个很不好的习俗,家中若是有人生病,尤其是已嫁女子,婆家人不仅不予求医治疗,还可以乘机将女子休遣回娘家,然后自己重新再娶。在张永德四岁的时候,张永德的母亲马氏,就因生病被休回了娘家。父亲又另娶了一位刘氏夫人。
要说人家张永德,那可真是个好人。父亲过世后,把生母又接回身边。修建两堂,分别给生母和继母居住,每天东西两院问安。因为自己母亲的不幸遭遇,想到天下母亲的艰难,于是上奏朝廷,请求以行政手段,坚决禁绝此种恶习。太祖感叹,挥手朱批:“准奏!”还在下面用力打了两道红杠杠。
批完张永德的奏章,太祖顺手又拿起下一份,是山东莱州掖县来的,要求更改县里的一个乡下村庄名字。这个乡原本叫做崇善乡,村庄的名字叫辑俗里。现在要改成义感乡、和顺里。理由是本村出了一个叫徐承珪的小官,从小没了父亲,全靠老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兄弟们拉扯长大成人。徐承珪做官外任,就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奉养。一年前,老娘过世,徐承珪又把母亲的灵柩运回乡里与父亲合葬,既没有使用公车,也没有动用公人。为了表达孝心,兄弟几个各自用身体背土,在家乡的村落旁边筑起了一座高大的坟丘。史书上叫做“负土成坟”。大约是几位兄弟的真诚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家的庭院里出现了“瓜和蒂”“木连理”的奇特植物景观。莱州府觉得应当表彰提倡,于是就上了这样一份奏章。
太祖看得眼睛有些湿润,提起笔来写下“立即施行”四个大字。太祖被感动得忘了这是自己“准奏”或者“准”之后,中书门下省向下传达圣旨的公文字头。
太祖有感人间逆子忘记父母养育之恩,还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全国各州郡长官,如发现民家父母生病,子女不为之寻医问药的,严惩不贷。
梁周翰的奏章
太祖稍得闲,偕同相关要臣一起,视察京城修建的“武成王庙”。
“武成王庙”的庙主,是佐助周武王定天下的太公望。原本姓吕氏,称吕望,也叫姜尚,据说其人字子牙,所以民间都叫姜子牙,或叫姜太公。因为佐助周朝文、武两王定国安邦的功绩,一直被后世崇尚。唐宋以前的各个朝代,都在京城为姜太公建造神庙,供奉这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唐肃宗李亨考虑安史之乱以后,国家需要杰出的武将和谋士来重新振兴,就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唐肃宗还在京城里建造武成王庙,以汉代韩信、张良和战国时期秦将白起等历史上的七十二位武将和谋士,列在两旁配享。宋代开国之初,太祖一样需要安邦定国的人才,于是就委派朝臣在京城建造了这座武成王庙。朝臣奉旨行事,照搬唐肃宗时的情形,未做任何改变。
太祖走到白起的塑像旁边,举起手中的玉杖,指着白起的塑像,冷冷地说了一句:“白起杀降,不武之甚!”“这种人,是没有资格站在大宋朝的神庙里配享祭祀的。”太祖命人将白起的塑像撤出武成王庙,随后又将其他武将重新升降,诏令将齐相管仲的塑像树于庙里的堂中,添加魏西河太守吴起的塑像,放在庑下。经过太祖的调动,加之后世的修改,后来的“武成王庙”里,就只有六十四位配享者了。
您可能要问:太祖一天日理万机,管这点儿小事干什么?
这种事情说小,其实也不小。历史中曾经的各色人物,在“本朝”受尊重还是遭唾弃,实际上表明的是当下政权的价值取向。而任何一个政权的取向,不仅表现了当下政权的性质和品格,也预示了这个“值日”政权的前景和未来。
太祖的这个举动,引起个别朝臣的非议。秘书郎兼史馆编修梁周翰上奏称:“臣闻天地以来,覆载之内,圣贤交骛,古今同流,校其末年,鲜克具美。”他说:从有天地以来,地球上面就慢慢有了圣贤,但是到了后来,很少能有没有毛病的纯粹完美之人。梁周翰还说:像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曾经遭人非议,后世对他们也有不同看法。何况武将?他又接着说:“比如说诸葛亮、张飞、关羽等,哪个身上没有毛病?如果非要因为他们身上的一点毛病,就倍加指责,谁人背后不被别人说三道四?如果有点毛病,就从庙里撤出,那恐怕非撤光了不可?”他又说:“伏见陛下方励军戎,缔创武祠,盖所以劝激武将,资假阴助。”除去白起等人,会使两廊空无,“似非允当,臣且惑焉。”“今之可以议古,恐来者亦能非今。”这话的意思是:刚建武成王庙,就急切地把白起等人去掉,弄得两廊空空,好像有些不妥。这种做法,使“微臣”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假使我们今天可以随意评判古人,那么恐怕将来的人们也会说我们的不是。
梁周翰在奏章的最后说:“愿纳臣微忠,特追明敕。……”希望太祖接受他忠诚的建议,赶紧收回废除白起等配享武成王庙的圣明的敕令。既是圣明的敕令,干嘛还要追回?其实您不要太在意这个小问题,这是臣子们跟皇帝讲话的技巧,总不能说“请赶紧收回你错误的命令”吧?
梁周翰写了一大篇漂亮的骈体长文,自以为得意,太祖却未予理睬。他根本就不了解太祖的真实用意,这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太祖废除秦将白起配享姜太公庙的资格,撤了死人的官爵,不是在白起身上吹毛求疵。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把已经投降的赵国兵将四十万人,全部活埋。手段之残忍,用心之毒辣,几乎毫无人性可言,创下了没有吉尼斯纪录时代的世界残杀之最。
太祖撤的是白起,张扬的是仁爱的政治理念。而正当大宋朝行进在统一祖国途程中的关键时刻,军事行动一定不会很少。太祖爷这样的做法,对于大宋朝的全体官兵来说,不啻为一个提前警告:“杀人的不要,仁爱地统一!”人性中原本都有极其残忍的一面,杀人的戒律一开,嗜杀就会成为习性,天下的生灵,都会成为案板上的鱼肉。太祖撤掉白起的配享资格,就等于宣布了一条戒律:本朝(本届统治者)非但不提倡杀人,而且以杀戮为罪孽!
咱们就把宋太祖撤掉白起在武成王庙中的配享资格,跟明太祖朱元璋撤掉孟子在孔庙中的配享资格做个对比。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孟子》这部书里面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语,就把孟子从孔庙中“赶”出来了。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孟子认定:在一个国家里面,人民最重要,政权乃是次要,君王更加次要。朱元璋却认定君王(自己)最重要,政权第二重要,老百姓最不重要。朱元璋撤掉孟子在孔庙中的配享资格,只是因为一己的私利;宋太祖撤掉白起在武成王庙中的配享资格,完全是为了防止军队滥行杀戮,明显是为天下苍生考虑。两位都是开国太祖皇帝,谁高谁下,谁优谁劣,谁善谁恶,谁伟大,谁混账,谁正大宽广,谁邪恶狭隘,除了睁眼瞎,没人看不出来。
这下您应该明白了,太祖视察武成王庙,撤掉白起配享资格的小小举动,实在有着超乎寻常的人道主义意义。梁周翰以为这是在古人身上挑刺,其实是不了解太祖仁德的用心。他的那封奏书,也只表明了下面一个事实:人道主义之作为为政、行军的绝对原则,还没有在他的心目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他还没有走出晚唐、五代以来,以杀伐为本领,以武力征服为不可一世之军功的时代阴霾。
但是梁周翰的奏章却有另外的意义,满朝没有不同的声音,那就不是一个像样的朝廷;社会没有不同的声音,那也不是个正常的社会。哪怕声音是错误的,甚至是反对咱们的,也要有不同的声音在。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这是音乐的法则。都是同样的声调,都在不断重复同样的音调,那不叫和谐,那叫单调,那叫寡淡,那叫无聊,那一定会很刺耳。假使一个乐队里的所有乐器,不管是黑管、葫芦丝,也不论二胡、小提琴,还有全部的乐师,无分赵、钱、孙、李,无论贝多芬、施特劳斯,都整天在那里反反复复地演奏同一个音调,就像擦玻璃一样,在那里嘎吱、嘎吱地嘎吱个没完,嘎吱得大家心里烦不烦?
前言/序言
序:宋太祖——中国历史的优秀值日生
把书名叫做“大宋真天子”是一个临机的想法。临机的原因虽然不能彻底说清,但还是可以讲出两点理由。
理由之一,就是历史上的帝王们都自称是天子,他们的臣民们也就不得不管他们叫天子。可是天子本来应该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光是占据“九五至尊”的宝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肯定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而所谓天,不仅包括时势所趋、机缘凑巧、民心所向等现实元素,也蕴含着仁德和智慧等更加深邃的内涵。
上天养育仁德,上天需要有智慧的贤能之人出来帮助他维护仁德,成就仁德。时势之所趋、民心之所向,其实正是上天需要仁德、养育仁德和成就仁德的一种直接或者曲折的客观征兆。那些真正的天子们可能是时代的宠儿,比如宋太祖;也可能是时代的弃儿,比如王莽。但他们肯定都是历史的精英,同时也是人类的精英。因为上天是善的,上天的目标也是善的,所以,只有那些尊天行善,助天成善,替上天除邪恶,代上天清腐臭的英明君主,才配称做天子。
理由之二,中国人相信天命,尽管这种相信不像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信奉他们的教义和教主那样张扬、那样露骨、那样不容置疑、那样督信痴迷,但在中国人的心底里,确实相信有一种叫做“天命”的存在。这种存在,从一开始就决定着,向后也始终跟随着自己。
相信天命,至少也有两重含义。一重是相信自然天命,好像生下来就如此,生死祸福、贵贱穷达,一开始就被上天给定了,无法改变,无法移易。停留在这种理解上,人只依赖上天的恩赐就行,自己也就不必作为了,因为努力是没用的。
另外一重,是相信上天虽然“授命”于自己,给定了自己位置和条件,但还需要自己用心去领会、认真去完成。
就帝王而论,上天会“委托”可以信赖的人,帮助自己去经办人间事务。这重含义显然有“期待”人为努力的成份,承认人在命运面前主观努力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或者努力程度不够,没有把上天交给你的事情办好、办妥,上天就会失去对你的信赖,会把已经发放给你的“委托书”收回去,转交给别人。如果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上天还会把这份“任务书”,暂时掐在手里,一直等到有更合适的人选的时候,再“密授”给他。
当宋太祖的时代,很多割据的军阀都认为天命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显然只是天命的第一重含义。只有宋太祖“领悟”和“体贴”出了天命的第二重含义。他为此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为此而劳神劳心,寝食难安。通过他孜孜不懈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上天交给他的任务。只有宋太祖,才没有辜负上天之父的殷勤嘱托和谆谆教诲。他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这就是这本书叫做《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的理由。
“天子”一词,虽然高深难测,听起来也十分吓人,可一旦落到生活的实处,不过就是个值日生的意思。
在我的感觉中,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过是替历史当班,他们都是中国历史的值日生。秦始皇、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康熙皇帝;还有,夏桀、商纣、汉恒帝、汉灵帝、陈后主、隋炀帝、明嘉靖、明万历,同样也是替历史当班。无论是哪位帝王,替历史值日的效果好,历史就会表扬他,嘉奖他,赞美他;值日效果不好,不负责任的;态度恶劣,消极怠惰的;尤其是那些借着值日的机会和由头,徇私枉法,损公肥私,甚至残害生灵,作恶多端的,历史就会批评他,批判他,鄙视他,甚至还会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虽然不小心当了值日生的那些王者们,可能自视过高,以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无人敢惹,从而放肆地为所欲为起来。说到底,都是因为不懂时间的无情。苏东坡的《赤壁赋》讲得很明白,只一句“而今安在哉?”就彻底道破了这个道理。
历史上所有的统治者和达官显贵们,其实也如舞台上的演员一样,都只能在特定的历史场合“表演一段时间”,很快就会散场。就算当时很显赫、很不可一世,其实也只是像《庄子》书中的“朝菌”和“蟪蛄”一样,可能连一天或者一年都过不完整,就必须离开表演的舞台了。因此,真正有智慧的统治者,不炫耀一时的“唯我独尊”,只是想着尽到当下的责任而已。至于身后能否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历史记忆,那就全看当时的值日表现了。
我觉得宋太祖是个出色的值日生,他值日很认真,很负责,很为后世着想。我喜欢这位值日生,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处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者们,无论工农商学兵,也无分官不官、长不长,都能向宋太祖学习,学习怎样当好值日生。据此,这本书也可以叫做《一位优秀值日生的故事》。
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在班级里,所有人都得轮流值日,轮到谁,谁都应当尽心为大家服务。要不然,老师批评,同学也不会满意。如果把历史上的政治统治者看成值日生,那么老师是上天,同学就是平民百姓。帝王们“受命于天”做君主,其实就是老师选派你当值日生,值日生就得为同学和班级服务。我写宋太祖,就是想写一个值日生的故事。从他值日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学习到认真负责的精神、尊重历史文化的态度、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资源的用心、仁爱天下苍生的情怀,还有勤勉工作的热忱。如此而已。
是为序
2015年12月6日,改定于不自量而自命之江南提学府邸
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