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园杂记 (明)陆容撰
评分中华书局出的唐宋元明笔记差不多在书架上了,最近开始收集清代笔记
评分作者是康熙乾隆年间一位长寿学子,在科场上屡屡受挫,始终未及一第。幸亏家境尚可,还能支撑其文人般的生活。本书是其杂文集,记录了社会民情、风俗掌故、天灾人祸、官场丑闻以及一些读书心得。对康乾盛世的研?者来说,本书的史料价值高。
评分典故纪闻 (明)余继登撰 中华书局1981年版
评分买书也是一种享受。狠买。
评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先后在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等开设文史专栏。因日记撰者多为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书画家等,又广涉政治、经济、科教、文艺诸领域,陈左高便由此汲取史料,怀人忆事,秉笔为文,仅在香港《大公报》“艺林”副刊,就刊文近五百篇,写的均是龙榆生、张元济、钱仲联、施蛰存等文坛宿老。我深感这些人物类文史资料之珍贵,且大陆读者多所未及得读,获左高的信任和支持,为他编为一集《文苑人物丛谈》,又遵嘱驰函请冯其庸先生题写书名。这部他生前最后的专著,得以在远东出版社出版,使他晚年在身体每况愈下的情状下,颇得宽慰。左高遽然去世,原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80多岁的钱币学家王贵忱惊悉后,悲痛不已,在电话中哽咽着对我说:“左高博识,人品亦好,一生不求闻达,是真正受人尊敬的学问家。”
评分史料笔记这套书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日记作者大多是按照年月日、气候等形式如实记载的,均真实地记下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经济动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友朋往来、私人生活等不同侧面,内容包罗万象,蕴藏丰富,取汲不尽。陈左高的日记研究缘此展开,年轻时便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20多篇专文。一次,赴新中国法商学院卢锡荣院长宴请,陈左高旁边就坐的是顾毓琇(字一樵),时任交大教授、市教育局长,交换名片后,顾老说,“我是《申报》读者,君写的文章均留有深刻印象。”获此赞誉,陈左高初尝学术研究的甜头,更加乐此不疲,矢志不移。经几十年殚精竭虑,厚积薄发,撰述纷呈,卓有建树,国内目前在此领域尚无望其项背者。其影响遍及海内外,不少专著在港台均有再版
评分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