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都嘟·第二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马未都知名脱口秀节目《都嘟》精华放送有常识有见解有态度
全书收录四十三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希望把我的人生经验,通过这个轻松的节目传递出去,你能接收多少就多少。我做节目和写文章都是一个态度,叫深者看深,浅者看浅。就是你深,你就能尽可能往深了看,你可能会领悟很多东西;你浅呢,看一个乐也可以,我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马未都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四十三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马未都先生,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先后出版了《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坐具的文明》《茶当酒集》《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纹》《玉之器》等著作。
1997年1月18日,他创立了新中国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在杭州、厦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2008年,马未都先生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他量身定做了独具个性的节目《收藏马未都》。2014年11月,马氏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脱口秀《都嘟》携手“文化杂家”马未都担纲主讲,以“有态度”的节目调性深受网友喜爱,上线八个月不仅拥有35万订阅用户,鹦鹉史航等文化大咖亦是忠实粉丝,总播放量更一举突破一亿大关,成为优酷土豆又一“亿次级”自制文化节目。
——(人民网)
《都嘟》网罗老百姓关心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道德、爱情、娱乐等领域热点话题,涉及艺术收藏、古董鉴赏等专业体系,为老百姓服务,话题故事中给大家以启示,在幽默风趣中给大家以知识。节目努力在专家、学者、明星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接地气的桥梁——“脱口秀”,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北京晨报)
《都嘟》马未都“只说道理,不求真相”(新快报)
《都嘟》区别于其它脱口秀的一大特点,体现在可以根据观众的要求来策划选题,也就是“您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马未都将根据观众的选题要求,选取热点时事文化话题进行个性化评论,给中国的脱口秀节目注入一股新活力。
——(羊城晚报)
特供
特供为什么?
许多人都对特供感兴趣。比如人家送一瓶酒,非跟我说这酒是特供的,特供哪儿哪儿,特供谁的云云,都拿这东西来忽悠我。
“特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特别的供品。这个词在我小时候就有了。中国特供的形成是在1964年。那一年政府成立了一个大商店,专门卖特供物资,起了一个特美妙的名字,叫“友谊商店”。别说买东西,年轻时能进到友谊商店看一圈就特别满足。那里头的好多东西是市面上没有的。
特供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呢?1964年时,新中国成立已经十五年了,政权逐渐趋于稳定。那时,三年大饥荒刚刚过去,经济有所复苏,但要完全保证国民需求是不大可能的。为了满足来中国的外国人的生活需要,设立了特供制度。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友谊商店,也不是有钱就能去那里买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友谊商店是中国特供制度的一个标本。
追遡起来,新中国的特供最初是为了保证军队需要。我小时候生活在军队大院,对物资匮乏感受不深。军队在历朝历代,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候都是有特供的。特供起初提供的物品,都是一些今天想起来特可笑的东西,比如烟酒之类,很多烟酒的包装上会写一个“特供”或者“专供”什么的字样。人们拿这当回事,只是因为当时物资短缺而已。我经历了那段历史,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什么都要票。还有一种东西今天听着都怪,叫“工业券”——买重要的工业品,必须出示“工业券”。如果我没记错,在当时的北京,你要想买一辆自行车,竟然需要三十张“工业券”。有的人举全家之力把买自行车的钱攒齐了,还得到处找券去。
在过去,买自行车可是一件大事。添置那天,全家一起到商店去挑。永久的,凤凰的;有大套的,就是车链子全包在里头,也有半套的,还有没套的。没套的下雨天骑,水花四溅。不管你买自行车还是买缝纫机,都管你要“工业券”,你还觉得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东西都是工业生产的。诡异的是,还有一些与工业无关的东西也管你要“工业券”,比如茶叶、毛线什么的。那时候,人们很少直接买毛衣,都是买了毛线自己织。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轻工业上来了,“工业券”才没用了。我们那时候出去玩,先去自由市场,拿粮票或“工业券”换回一个塑料桶。到了老乡家,用桶洗脸洗脚,屋子里没有盥洗间。玩了好几天,最后把桶送给老乡当房费。老乡没见过塑料桶,用的桶不是铁的就是木头的,塑料桶结实,也摔不坏,拿着又轻,就特别高兴。
友谊商店对我们一点都不“友谊”
说起来这些事都过去三十多年了。
我们对特供和友谊商店的记忆是什么呢?商店不让随便进,但越不让进就越想进,想看看里头究竟有些什么。改革开放后,外国人明显增加,友谊商店变得非常热闹,却不让中国人进,门口站两人看着,没护照不让进。那时候,有个日本人跟我学中文,有一次我想跟他一块儿进友谊商店去看看,到门口,日本人进去了,把我给搁外头了。过了俩礼拜,他说你想不想进那个友谊商店看看?我说想,但没护照进不去啊。他说,这么着,咱俩换一身衣服,你就能进去。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顶破草帽扣脑袋上,衣服也不讲究。他跟我说,你
衣服穿讲究点。我就穿得讲究点。再到门口,看门的果然先拦他:你证件呢?我一闪身就进去了。日本人磨蹭半天,最后才把护照拿出来,也让进了。
进去第一感觉就是友谊商店够大,大概是四层,什么都有卖的。但东西太贵,而且专门卖给外国人,要收人民币的外汇券。这个外汇券有点意思,上面有一排字,写得很奇怪,叫“本券与人民币等值”。我认为,凡是专门写上这类话的票据都是不等值的,等值就不用写了;凡是不等值的,都得特别强调等值。
中国人很有意思,都是对外人好。这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称之为面子。那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来可以享受各种便利条件。我们当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事要注意国际影响。人都没出过国,还得注意国际影响,就是别给外国人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发生了一个事件,现在都快成笑话了。北京现在到处都是大高楼,但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没什么高楼,五层就算高楼了。第一次盖高楼是盖在前三门大街的。今天到前三门大街还能看见那个楼,大概十五六层。过去盖楼,先搭一个庞大的脚手架,显得特壮观,工地也杂乱,各种建筑材料堆得乱七八糟。有俩孩子在旁边谈恋爱,没地儿去,就找到工地了。这俩正谈恋爱呢,来了一个第三世界的朋友,个大膘肥的老外上去就把那男的给摁住了,拿绳一捆,嘴里塞上东西,当面就把那女的给强奸了。待他扬长而去,这女孩子才把男朋友身上的绳子解开,把嘴里的布掏出来。男的气得不行,抄块砖头追那个第三世界兄弟去了。女的怕出人命,在后面喊了一句:“注意国际影响!”这成了当年的笑话。我们当时有这种极强的印象,就是中国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在国际上的影响,所以我们就把最好的东西卖给了外国人,这就是友谊商
店的由来。这个名字也是强调“友谊”,但只是对外人“友谊”,对自个儿一点都不“友谊”。
琉璃厂古董店也曾特供老干部
甚至连文物、古董都有特供。清末那会儿,北京的古董店就非常多,琉璃厂兴旺发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规模小了很多。很多老干部喜欢收藏,都跑到琉璃厂去买东西。刚开始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政府专门给老干部开了一个店,东西只卖给他们。我那时年轻,特想进去,人家却不让进。好在单位发给我一个记者证,那时候的人对记者特好,一出示记者证,他们就给我点头哈腰的,把我给让进去了。
进去一看,全是古董。那时候的古董特有意思,全是真的,没有假的。有时候还能碰到一些领导干部,也认识了一些。后来等我有能力进去的时候,跟老师傅们去聊天,看到有很多官釉,我还买过。一开始也不卖给我,慢慢跟他们混熟了,一开始还说不能多买,少买两件得了。我去买碗,说买官窑的,就是你们说的古董。价值连城的古董那时候也不值钱,我进去打开柜子一看,那碗摞一摞,一摞拿出来,往地上一放,哗啦一声。买的人蹲在地上挑,一个一个地挑。一女的四十来岁,肤色有点黑,她露出的那节腿肚子,看着就够黑的,
还在我旁边老哆嗦。你想想,我美不胜收地在那儿挑碗,她离我一尺远,我的馀光就能看见那条腿,老哆嗦着,弄得我心烦意乱。我劝她,你到那边坐着去,我在这儿慢慢挑。她说,这有什么好挑的,拿一个得了。我说,你们家买只小鸡还挑半天,怎么我买个碗你不让我挑啊?一下就把她说乐了,说乐了她就跑旁边坐着。以后我再来的时候,她就说,你自个儿挑吧,随便挑,挑完结了账就行。有时候我在里头一待就是一天。
那年月很有意思。满街都是乡下农民,骑着自行车,后面搁一纸盒子,里面全是刚孵出来的小鸡。贵的卖两毛,便宜的卖一毛五,瘸了腿的卖一毛。很多孩子围着,让爹妈给买一个回去养。我们家还养过,那个鸡可不好养了,我们养的鸡最后全是走八字,腿都软了。
瓷器古董能够公开卖给中国人,还是1988年的事。那年,琉璃厂开了一个店,不卖外国人,专门卖给中国人。我在那里买过很多东西。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但是东西也特别贵。今天的拍卖场,古董有的是,只要你有钱,上亿的都不算新鲜事。《编辑部的故事》里好像有这样一句台词,说“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是
物质极大丰富,人民为所欲为”,今天跟特供时代比起来,物质确实极为丰富了,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确可以为所欲为。
日货的爱与恨
这个话题很敏感,不是太好讲。我们生活中对日货是又恨又爱,有的人恨它是因为历史原因,爱它是因为它确实好使。抵制日货并非近些年才发生,历史上就有。一百年前中国人就开始抵制日货,抵制来抵制去,一百多年了不是太见成效。
抵制日货
第一次大规模抵制日货,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其实在晚清,1907年的时候,就开始抵制日货了。
1919年5月7日,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对日货“不买,不卖,不用”。但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干,谁不干呢?商家不干。商家照卖不误。你照卖不误,就让宣称抵制日货的人难看了:你这不是搅局吗?我一定不能让你卖。最激烈的时候,天津出现过跪哭团。这些人披麻带孝,就跟家里死了人似的,跑到商店门口跪着哭嚎。
这样抵制日货有没有成效呢?太有成效了。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所有进口货的百分之四十四,两年后降到百分之二十四,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第二次大规模抵制日货是在抗战期间。主要是在上海、北京、重庆这样的大城市抵制日货,很多明星带头上街呼口号,不让老百姓使日货,鼓励老百姓买国货,用国货。但成效不大,因为老百姓要生存。商品有一个不可破的法则:同样质量,价格低的先卖;同样价格,质量好的先卖。两把菜刀一个价钱,哪个好使我买哪个,我可不管它是什么货,是吧?
抗战期间,抵制日货此起彼伏,但都没有从根上把日货清除出去。真正把日货从中国市场清除出去,其实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全是国货,自个儿使自个儿的东西。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这三十年,基本上看不到日货。
改革开放以后,日货大举进攻中国市场。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是录音机。最初像一块砖头似的。那时候我们土,没见过,朋友买了一个,我记得清清楚楚,价钱是一百二十块。相当于好几个月的工资。第一次录的时候,把带子卡上去,什么都弄好了,同时按下两个键才能录音。按下去以后,一屋子人围着,没人敢吱声。突然有人说“说话呀,说话呀”,所以我们录下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话呀,说话呀”。到时候放出来高兴得不行。先是单喇叭,后来俩喇叭,再后来四喇叭——俩大喇叭低音,俩小喇叭高音,我没拎过这个“不
良青年”。我那时候觉得这事丢人。时髦青年拎着它上街招摇,放出巨大的声响,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这景儿。后来,录音机就越做越大。那时候,三洋、夏普、日立、索尼等日本品牌全部进入中国。
第二波进来的是电视。那时候自己没有电视机,全是人家的。那些电视机现在看也土得不行,都是电子管的。当时,人们出国回来都有一个购买指标。排着长队,拿着券去买,还花好多钱。再有就是冰箱。自己不能生产冰箱的时候,都是使人家的。
仔细一想,不过是三十年前的事。三十年前的中国人以使用日货为荣。为什么跟日货结下这种缘分?这跟当时的背景有很大关系。那时候中国政府的宣传口号叫“一衣带水”,日本人来了,人家支持我们的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这么多好东西,就很感激。后来,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什么?是汽车。为什么买日本车?便宜,好开,不出毛病。
说说日货的优点
日本商品口碑好,是因为细节支撑其存在。
从碰撞的角度上讲,大家都觉得日本车跟美国车和德国车不能比,日本车一撞,说怎么都跟纸片似的,但是它好用,尤其在城市,你就要买它。
我去过日本多次,我欣赏日本人做事的态度。日本人做事认真,许多事情都做得到位。说一个小事吧,他们卖咸菜的地方特有意思,咸菜有两种,一种是齁咸的。其实日本齁咸的也不会太咸,不像我们有的咸菜咸得没法吃。还有一种渍菜,特别好吃,有萝卜,有黄瓜。不知道人家用什么方法腌了一下,拿竹棍插着,可以当零食吃。你想,从色泽、口感到包装,一个民族竟然能把难登大雅之堂的咸菜做到极致,你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呢?前段时间我去逛国内一个旅游景点,那里有卖咸菜的,我说咸菜好久没见着了,特亲,就买了一袋回家。结果牙都咬不动,比咬骨头还硬呢。我们咸菜的口感实在不敢恭维。
这些年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其实是马桶圈。那马桶圈有什么好处呢?冬天能加温。我们都有体验,尤其北方人,到冬天晚上睡得惺忪的,从暖被窝出来上厕所,一坐上那冰凉的马桶盖,下半夜就甭睡了。人家那是加温的,有清洗的全套程序。这清洗我试过,大家都知道,不用我多说。有清洗大便的,有清洗小便的。清洗大便的特别不让人放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就一字,擦,它现在改一字,叫洗。洗完了以后,你心里就想,这洗干净了没有?就得拿张纸去擦。
据说啊,马桶圈的这个革命,比上一次马桶革命还吸引人。马桶革命是现代城市和现代卫生的革命,改变了整个城市环境。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到处臭死了,后来发明了抽水马桶。我小时候走胡同,早上起来到处都闻得见人倒马桶的味,臭着呢。这马桶圈不仅使你感到人生的温暖,更重要的一点是清洁。据说天天使用这种热水的不长痔疮,——这事都不该我说,但我必须说,因为痔疮是人类独有的疾病。痔疮几乎人人得,有种说法叫“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你到岁数了,上厕所你只要一使劲,就出事了。为什么人得痔疮动物不得呢?我告诉你,很简单,因为动物是爬着的,它爬着肛门就冲后,咱站起来肛门朝下,那地儿就容易出问题。日本人很人性,他们发明了马桶圈以后,两三年之间开始风靡中国。国人觉得家里什么都换了,就差这个了,所以一窝蜂去换马桶圈。
那东西很有意思,我也试过。试的时候得小心,弄不好滋你一脸。有人说那没什么了不得的,说那东西都是杭州生产的,对,是杭州生产的,可惜那不是你们卖的,是日本人卖的,是日本商品。你就弄个来料加工,没什么可得意的。中国人聪明,最近马上就跟上去了。我们自个儿也有了,据说自个儿的马桶圈,比日本的功能还多呢。你不就洗吗?它最后还能伸出一块毛巾来,给你擦一下呢。这是我想象的,没这事。中国人今天跑到日本去旅游,一个节假日买多少东西?竟然把人家的东西买断货。电饭煲多少年了?司机跟我说,六十块钱买一个,还包邮,淘宝买的。我说那东西会不会出问题?他说反正不会爆炸。你看我们标准多低,只要不是炸弹就成。我写过一篇博文,有人回帖说,六十块钱就特好使,保证比六千块钱的好使。我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标准,我怎么也不能想象出来,六十块钱买一电饭煲竟然比六千块钱的好使。你心里觉得它好使,你没钱你只能这么想。你有钱的时候,或者说你不在乎钱的时候,一定要买一个优质的商品。
对日本保持敬意
很多人对日本是抵触的。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日本人曾经割让过我们的土地,《马关条约》把台湾给弄走了,我们吃过大亏,记仇是应该的。我朋友里好多人记仇。有人就说他对日本人就看不上,死活看不上他。我就问这朋友,我说你去过日本吗?他说没去过。我说你没去过你先别瞎恨。他说我当然恨了,我是东北人,当年日本人侵略我们东北,我恨死日本人了,我爷爷我奶奶我太爷爷,一大堆事。我说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但是也得正视现实,你有机会去日本看看,去两趟回来再找我说。他从日本回来了,我问什么感受,他说原来的看法是有偏颇的,日本人确实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人家彬彬有礼。
我不是冒着风险替日本说话,我确实在日本有深切的感受。我去日本多次,二十多年前就去过。我自认为是个非常守时的人,但是到了日本也不算守时。当时跟一日本导游约好了,坐新干线,他在车站接我们,说几点下车,日本人一分钟都不差。我们出门人多,这个不齐那个不齐,最后等齐了,晚了近一个钟头。接车的日本司机是一老头儿,倍儿精神,穿得干干净净,戴着白手套,一看你晚了,马上就跟你开会。日本人死性,要按中国人先上车,车上跟你说说得了,不,找一个喝茶的地儿,说你今天迟到一小时,那么今天所有的行程都得压缩,建议我们压缩哪个哪个景点,说得头头是道。我们只好说行行行,您看着办。一路上,司机认真负责,不跟我们一起吃饭。到晚上,我们有点内疚,觉得耽误人家事,人家可没迟到,人家在那儿等着,这一小时也不收费。我们觉得这事跟人家没关,所以就想把钱给人家。日本老人说什么也不收,既
不收小费,也不收我们迟到的那一小时费。我当时就想起一人来,这人叫雷锋,好多年我们都见不着了,却在日本见着了。
日本是一个不收小费的国家,日本人给你做多少事,都没有收小费的意识,跟欧美不一样。美国是一个小费支撑的国家,你在美国不给小费就跟骂人一样,你不给小费,他有时候就不服务到家。比如你在美国住宾馆,你要是连续不给小费,他根本不给你好好收拾。日本人不会,每个日本人都兢兢业业,所以你到日本去,必须有一个心理准备。比如你去买衣服,人家跪在跟前给你试来试去,你可以不买,你可以不歉疚,但是我们没有享受过这个服务,本来可买可不买的,让人这么一服务就买了。所以你不太想买的东西,我建议你不要随便去试,你一试,人家那服务就超乎你的想象。
我愿意去日本的养老院看看。我们将来有一天也会老,我那时候还想着要是有机会就办一个养老院,所以就到日本养老院去调查。我问的每一个问题,人家都认真解答。日本的养老院,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在为他人服务。我当时觉得,在中国做养老院,最难找的就是发自内心愿意服务的人员。离开养老院的时候,日本人送我们,站在那儿鞠躬。车开出老远了,我扒着后窗往后看,日本人还在门口一个劲儿地鞠躬。中国人可能吗?中国人在门口摆完手,你刚一走,马上说这俩人什么德行!都是这路子。
希望我们在生活中对人有敬意,对物也要有敬意。日本人是对物有敬意的,这种敬意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的商品精致、到位、不奢华,不弄那些没用的东西。我在日本买过红漆筷子,那个漆的感受,让人回味好久。一双筷子,为什么做得让你爱不释手呢?我们不能从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绪出发去抵制日货。我当然
希望中国能够有能力抵制日货,就是我们商品的质量超过人家,价格比它便宜。我最希望的是有一天,日本人在日本市场上发起抵制中国货的运动,那才是我们的出头之日。
……
力挺马未都的书籍
评分《马未都脱口秀:都嘟(第一季)》是文化名家马未都先生互联网脱口秀节目《都嘟》的首次结集。马先生以其的“马氏”语言,将文化、历史与伦常日用、饮食男女等精心烩于一锅,展开盘点和妙谈,既逗趣解忧又饱含人生智慧。马先生表示,希望《都嘟》能成为观众生活中的万金油,不求治本,只求一个“爽”字。每期《都嘟》之后,马未都还根据脱口秀所说内容,展示一件观复博物馆的私人藏品,并以专业鉴赏角度进行讲解,让读者一饱佳品之风采。
评分马未都的脱口秀书籍,应该不错哈!还没看呢!
评分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品读。
评分网罗老百姓关心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道德、爱情、娱乐等领域热点话题,涉及艺术收藏、古董鉴赏等专业体系,为老百姓服务,话题故事中给大家以启示,在幽默风趣中给大家以知识。节目努力在专家、学者、明星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接地气的桥梁“脱口秀”,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是一张老照片,上面写着具体时间,是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就是公元1924年。那一年,我爹都还没有出生,他是1926年出生的。这照片距今已经有九十一年了。上面写着“平遥留省一中同仁欢送”。下面有七个人,是温光庭、裴思诏、赵保三、史子铸、高良材、侯汴春、梁肃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七人。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我想它不是搭景拍的,它上面这个景色,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将近一个世纪过去,我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景了,很好的。
评分生活如水,如花,如雨,如茶.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人生; 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我们选择了拥抱与品味。在清闲的午后,在落日黄昏,暮然,心情变得舒畅而恬静,轻轻翻开手中的书卷,拥抱未来,品味人生。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鸟语花香,轻风流水;享受历练,深邃。阅读,是一种情怀——敞开心扉,亲近自然,聆听生命。
评分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品读。
评分马未都先生的书,接地气儿,有意思
评分只能说,书很好,喜欢嘟嘟
都嘟·第二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