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 以内蒙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例

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 以内蒙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颖 等 著
图书标签:
  • 生态效益评估
  • 森林资源
  • 资产负债表
  • 生态资产
  • 内蒙古
  • 扎兰屯
  • 森林经济
  • 资源评估
  • 生态补偿
  • 可持续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384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05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3
字数:24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生态效益研究方向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相关能源企业从业者、相关政府有关部门人员

  在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开展生态系统综合效益核算并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内蒙古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森林资源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然后在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尝试编制内蒙古扎兰屯市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对扎兰屯市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服务的变化情况进行计量和核算。

作者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富布赖特学者。198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后留校任教;1994年考取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获农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并在韩国Korea 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回国。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在台湾大学作访问教授。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作访问教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价、核算及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专著8部,教材4部,担任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18部,发表论文110多篇。主持和参加国内外科研项目18项,获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4项,国际奖2项,优秀论文奖4项。

目录

前 言

摘要

1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概况

1.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国外的相关研究

1.1.2国内的相关研究

1.2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1.2.1评估的理论

1.2.2 评估的方法

1.3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研究的现阶段特征

1.3.1由大尺度范围研究向多种研究尺度扩展

1.3.2从静态价值评估向动态价值评估发展

1.3.3揭示偏好和陈述偏好技术运用不足

1.4森林生态效益评估展望

1.4.1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和范围

1.4.2关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1.4.3改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念

1.4.4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和指标

1.4.5开发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的时空动态模型

1.5资料来源

1.6评价依据

2扎兰屯市森林资源概况

2.1 森林资源种类及分布

2.2 森林资源管理划分

2.3各类林地面积构成

2.3.1扎兰屯市林业局

2.3.2柴河林业局

2.3.3南木林业局

2.4各类林木蓄积构成

2.4.1扎兰屯市林业局

2.4.2柴河林业局

2.4.3南木林业局

2.5 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特点

3 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界定

3.1森林生态系统

3.2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4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评估

4.1 经济效益评价对象

4.1.1 林地

4.1.2 林木

4.1.3 林产品

4.2 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4.2.1 林地

4.2.2 林木

4.2.3 林产品

4.3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4.3.1 林地

4.3.2 林木

4.3.3 林产品

4.4 经济效益评估

4.4.1 林地价值

4.4.2 林木价值

4.4.3 林产品价值

4.5 经济效益评估结果

5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评估

5.1 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5.1.1森林涵养水源

5.1.2森林保育土壤

5.1.3森林积累营养物质

5.1.4森林净化大气环境

5.1.5森林防护

5.1.4森林物种保育

5.1.5森林固碳释氧

5.2 生态效益实物量评估

5.2.1森林涵养水源实物量

5.2.2森林保育土壤实物量

5.2.3森林积累营养实物量

5.2.4森林净化大气环境实物量

5.2.5森林防护实物量

5.2.4森林物种保育实物量

5.2.5森林固碳释氧量

5.3 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

5.3.1森林涵养水源价值

5.3.2森林保育土壤价值

5.3.3森林积累营养物质价值

5.3.4森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5.3.5森林防护价值

5.3.4森林物种保育价值

5.3.5森林固碳释氧价值

5.4 生态效益评估结果

6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评估

6.1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6.1.1森林游憩概况

6.1.2评估方法及模型

6.1.3问卷调查

6.1.4调查分析及价值评估

6.1.5游憩价值评估结果

6.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评估

6.2.1评估方法

6.2.2就业机会价值评估

6.2. 3就业价值评估结果

6.3 森林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评估

6.3.1科学、文化及历史价值的支付意愿价值

6.3.2 科学、文化及历史价值的经济效益

6.3.3 森林科学、文化及历史价值评估结果

6.4 社会效益评估结果

7 资产负债表编制

7.1 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概况

7.1.1 国外相关研究

7.1.2 国内相关研究

7.2 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依据

7.3 资源资产账户编制结构

7.2.1林地资产账户

7.2.2林木资产账户

7.3 扎兰屯森林资源资产账户编制

7.2.1 林地资产核算

7.2.2林木资产核算

7.2.3林产品资产核算

7.2.4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7.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8 结论及分析

8.1 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8.2 核算结果分析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序言


《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内蒙古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例》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这一前沿领域,并以内蒙古扎兰屯市的森林资源为具体案例,进行了详实的实证研究。本书的核心目标是为理解、量化和管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并将其转化为可比、可审计的财务语言。通过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的实践应用,本书展示了如何将抽象的生态价值具体化,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第一章:生态效益评估的理论演进与概念框架 本章将追溯生态效益评估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早期对自然资源简单价值的认知,逐步演进到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价值的深刻认识。我们将详细阐述生态效益评估的内涵,包括其研究对象、评估目的、评估主体以及评估的基本原则。 理论溯源: 追溯生态效益评估思想在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的发展脉络。 核心概念: 深入剖析“生态效益”、“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价值”等关键概念,明确其相互关系与区别。 评估目的: 阐释生态效益评估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市场机制构建等方面的作用。 评估原则: 强调评估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 学科交叉: 探讨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在生态效益评估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及其分类 本章将系统介绍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以及其在人类福祉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性、服务性以及价值体现,并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详细的界定和阐述。 生态系统服务定义: 明确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自然过程为人类提供的、可维持生命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主流分类体系: 详细介绍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EA)等国际主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框架,如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 各类型服务解析: 供给服务: 包括食物、淡水、木材、纤维、燃料、遗传资源等直接可利用的物质产出。 调节服务: 包括气候调节(碳储存、降温)、洪水调节、病虫害控制、水质净化、授粉等对自然过程的调节作用。 支持服务: 包括土壤形成、营养循环、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维持其他服务存在的基础过程。 文化服务: 包括精神和宗教价值、美学价值、娱乐和旅游价值、教育和科研价值等非物质性惠益。 价值的维度: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种价值维度,如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期权价值和遗产价值。 第三章:生态效益评估方法论 本章将系统梳理和介绍当前主流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并重点分析其适用性、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将侧重于价值量化方法,为后续的资产负债表编制奠定基础。 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简要介绍价值评估的经济学原理,如效用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等。 主要评估方法: 市场价格法(Market Price Method): 利用市场交易价格直接或间接估算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例如,木材的价值、渔获物的价值。 成本法(Cost-Based Methods): 替代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Method): 估算替代一项生态系统服务所需成本,例如,人工净化水质的成本来评估湿地净化功能。 恢复成本法(Restoration Cost Method): 估算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所需成本,反映其服务损失的价值。 预防成本法(Avoided Cost Method): 估算为避免生态损失而采取的措施成本,例如,为防止洪水而修建堤坝的成本,反映湿地洪水调节服务的价值。 效用/偏好揭示法(Revealed Preference Methods): 行程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 通过分析游客为访问特定景点而付出的交通、时间等成本,推算旅游资源的价值。 享乐定价法(Hedonic Pricing Method): 分析商品(如住房)的价格与其环境特征(如空气质量、绿地面积)之间的关系,推算环境改善的价值。 陈述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 Methods): 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通过调查问卷直接询问人们愿意为保护或改善某项生态服务支付多少费用。 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 Method): 提供多种不同特征的“产品”(包含生态服务属性)组合,让被调查者进行选择,推断其对各属性的偏好和价值。 生产函数法(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对其他生产活动(如农业、渔业)的投入产出影响,量化其对生产的贡献。 生物物理方法(Biophysical Methods): 侧重于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物理量,如每年固碳量、每年净化水量等,为价值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选择与组合: 讨论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评估方法的原则,以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优势。 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 强调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介绍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模型输出对输入参数变化的反应。 第四章:生态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 本章将深入阐述生态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目的、意义以及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框架。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将生态系统的价值以财务语言进行表达,实现生态价值的量化和管理。 生态资产负债表概念: 定义生态资产负债表是反映特定主体(如地区、企业、国家)在特定时点生态资源和生态负债的财务报表。 编制目的与意义: 提升生态价值的可见性: 将抽象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比的财务数据,使其在决策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实现可持续管理: 为评估生态资源的消耗与再生、生态负债的积累与偿还提供依据。 促进生态补偿与交易: 为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服务市场交易等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环境风险与机遇: 揭示潜在的生态风险,识别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提升信息透明度: 为公众、投资者、政府提供关于生态健康状况的清晰信息。 基本原则: 科学性: 评估方法科学合理,数据准确可靠。 系统性: 涵盖所有重要的生态资产与负债。 可比性: 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口径,便于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比较。 可审计性: 编制过程和数据来源可追溯、可验证。 动态性: 反映生态资产与负债随时间的变化。 货币化: 将生态价值以货币形式量化。 资产负债表框架: 资产(Assets): 生态资产(Ecological Assets): 指生态系统提供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存量资源,例如: 森林资源(按森林类型、蓄积量、生长量等评估) 水资源(淡水、湿地等) 土地资源(土壤肥力、耕地等) 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基因多样性等) 大气质量(碳汇能力等) 生态服务价值(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通常指年度或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流的价值,在负债表中可能体现为对未来现金流的贡献或折现值。 负债(Liabilities): 生态负债(Ecological Liabilities): 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累积性影响,需要未来付出成本去修复或补偿的,例如: 环境污染(水体、土壤、大气污染负荷) 生态系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森林退化) 资源枯竭(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下降、矿产资源减少) 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栖息地破碎化) 环境风险(Environmental Risks): 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事件。 净值(Net Value): 生态资产减去生态负债。 第二部分:扎兰屯市森林资源案例分析 第五章:扎兰屯市自然概况与森林资源现状 本章将详细介绍扎兰屯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为后续的森林资源评估奠定基础。同时,将深入分析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的组成、结构、分布、蓄积量、生长量、更新状况以及主要的森林类型,全面掌握案例区的森林资源禀赋。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介绍扎兰屯市在内蒙古自治区及中国区域内的具体位置。 气候特征: 分析扎兰屯市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要素对森林生长发育的影响。 地形地貌与土壤: 描述主要的地形地貌类型、地带性土壤,及其对森林分布和生产力的制约。 森林资源概况: 森林覆盖率与面积: 提供总体森林覆盖率及各类森林(乔木林、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地等)的面积数据。 森林类型划分: 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划分主要的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如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蒙古栎林等)。 蓄积量与生长量: 提供各类型森林的蓄积量(单位面积内的木材总量)和年生长量(单位时间内新增的木材量)数据。 林龄结构与采伐情况: 分析森林的林龄构成,以及历史和目前的采伐活动对森林结构的影响。 森林更新与质量: 评估森林的自然更新能力和林分质量。 湿地与草原资源: 简要介绍与森林生态系统紧密相关的湿地和草原资源情况(若相关)。 生物多样性: 概述扎兰屯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动植物种类,体现其生物多样性价值。 第六章: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评估 本章将聚焦于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评估,运用前一章介绍的各种评估方法,量化森林在提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方面的价值。 评估范围与基准期: 明确评估的森林范围(如所有国有林、集体林等)以及评估的基准年份。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木材价值: 依据森林生长量和市场价格,评估木材年生产价值。 非木材林产品价值: 评估野生菌、浆果、林下药材等非木材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碳汇价值: 利用森林生物量碳储量数据和当地碳排放的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估算森林的年碳汇价值。 水源涵养价值: 通过水量平衡模型或相关研究,评估森林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方面的价值(可采用替代成本法或效益替代法)。 空气净化价值: 估算森林吸收污染物(如SO2, NO2, PM2.5)的能力,并将其货币化。 水土保持价值: 评估森林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降低洪水风险的价值(可采用替代成本法,如修建水库、治理水土流失的成本)。 气候调节价值: 估算森林蒸腾作用对局部气候的降温效应,或对大气CO2浓度的缓冲作用。 支持服务价值评估: 土壤形成与养分循环: 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养分循环的长期价值(此部分价值量化较难,可能更多采用生物物理指标或定性描述)。 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 评估森林作为生物栖息地,维持物种多样性的潜在价值(通常采用生物物理指标,或通过专家判断、保护成本等间接估算)。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旅游与休闲价值: 估算森林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通过游客数量、消费水平等进行评估(可采用行程费用法、CVM等)。 美学与精神价值: 这一部分价值量化非常困难,可能通过CVM或定性描述来体现。 综合评估结果: 汇总各项生态效益的评估结果,形成扎兰屯市森林资源年度或阶段性的生态效益总价值。 第七章: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生态资产负债表编制 本章将基于前两章的评估结果,正式编制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的生态资产负债表。我们将清晰界定森林资产的构成,评估其价值;同时,识别和量化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生态负债。 生态资产的界定与计量: 森林蓄积量资产: 将森林的静态存量(总蓄积量)按照现有的木材市场价格进行估值。 森林生长潜能资产: 将森林的年生长量(作为未来木材生产的潜力)折现,评估其长期价值。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资本化: 将年度生态服务价值(如碳汇、水源涵养等)通过折现率资本化,体现其长期价值。 生物多样性价值: 尝试量化或以定性方式列示生物多样性作为一项生态资产的价值。 生态负债的识别与计量: 过度采伐造成的损耗: 评估历史或当前的过度采伐导致森林生长量低于自然更新的负债。 森林退化与病虫害: 评估因管理不善、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森林退化、病虫害造成的价值损失及修复成本。 森林火灾风险与损失: 考虑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负债或风险。 周边环境影响: 若森林开发影响了周边水源、土壤等,则需评估相关负债。 资产负债表结构设计: 资产方: 列示各类森林资产及其价值。 负债方: 列示各类生态负债及其价值(或修复成本)。 净值计算: 计算森林生态资产净值。 案例数据的呈现: 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生态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数据,并进行简要分析。 第八章: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生态资产负债表分析与应用 本章将对编制的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生态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反映的生态经济状况,并探讨该报表在可持续林业管理、政策制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报表解读与分析: 资产结构分析: 分析森林资产的主要构成,识别最具价值的生态服务。 负债结构分析: 识别主要的生态负债来源,评估其严重程度。 净值变化趋势: 如果有多个时期的报表,分析生态净值的变化趋势,判断林业可持续性。 资产负债比率分析: 评估森林资源的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 对可持续林业管理的启示: 优化森林经营策略: 基于评估结果,调整采伐强度、更新方式,以最大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 明确重点关注的生态负债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计划。 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发展生态旅游、碳汇林业等,拓宽森林的价值实现途径。 对政策制定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为生态效益提供者提供合理的经济回报,激励其保护和提升生态价值。 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 将生态效益和生态资产负债管理纳入林业发展的重要考量。 强化环境监管与执法: 降低因不当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负债。 生态价值实现的途径: 碳交易市场: 参与碳汇交易,实现森林碳汇价值。 生态旅游开发: 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实现森林的文化服务和美学价值。 绿色金融产品: 探索将生态资产纳入绿色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讨论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数据获取、评估方法标准化、政策落地等挑战,并展望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 本书通过对内蒙古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的详细案例分析,系统性地展示了如何将抽象的生态效益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量化,并以严谨的财务语言——生态资产负债表来呈现。本书不仅为理解和管理森林等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更为推动生态价值的显化、促进绿色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简介,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林业经济学与环境会计学激烈碰撞的场景。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森林资源”这一特定资产的界定与后续处理。众所周知,森林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木材蓄积量,更在于其提供的诸多外部性效益。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往往只能反映出被采伐或可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而那些长期的、代际共享的生态功能价值,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常规财务报表之外,这造成了对企业或地方政府真实资产状况的严重低估。因此,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克服方法论上的巨大鸿沟,将生态系统的“非消耗性”服务与财务报告要求的“可确认、可计量”原则进行调和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套基于扎兰屯特定林地特征的、具有普适性的分类标准和折现率选择依据,那将是极具开创性的贡献,它可能为我们理解“自然资本”的动态变化提供一套全新的操作手册,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对现实挑战的直面态度——“评估”与“编制”是两个紧密相连但难度极高的步骤。评估环节的科学性决定了编制结果的可靠性。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就是复杂的模型和不透明的参数设定。我希望书中能以扎兰屯的具体数据为基础,将评估过程拆解得尽可能清晰易懂。例如,在计算森林的固碳效益时,是采用了IPCC的标准模型,还是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了修正?更重要的是,这些修正系数和输入数据的来源是否都有明确的标注和论证?只有当评估方法论具备了高度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才有可能让未来的审计人员或决策者对最终生成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信任。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建立“绿色信任”的路线图。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观察者,我更看重这本书的“地方特色”和“实践意义”。扎兰屯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独特性。如果该研究仅仅是套用了全国通用的标准模型,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我更期待看到的是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如何捕捉到扎兰屯特有的生态系统价值的细微差别。比如,当地特有的珍稀植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如何被赋予权重?在资产负债表中,这些“软指标”是如何与森林的“硬指标”(如蓄积量)进行有效耦合的?如果书中能展示出一张详细的扎兰屯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草案,并附带对比分析,说明引入生态价值后,该地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将极大地增强这本书的说服力和应用价值,它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评分

这本《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内蒙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例》的问世,无疑为长期以来在生态价值量化领域摸索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带来了一线希望。我个人一直对如何将那些难以捉摸的“绿色资产”转化为清晰可辨的财务数据抱有浓厚的兴趣。市面上的相关文献往往要么过于宏观,要么过于偏重单一的生态服务功能计量,缺乏一个将复杂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严谨的财务报告体系有效对接的实操蓝图。扎兰屯市作为内蒙古地区一个典型的森林资源富集地,其案例的选取极具代表性和借鉴意义。我期待书中能详细剖析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满足会计准则要求的评估框架,特别是那些涉及碳汇、生物多样性维护以及水源涵养等非市场价值的量化方法,能否在扎兰屯的具体情境下找到可行的“货币化”路径,并最终如何将这些评估结果如实、透明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真正实现生态资本的可见化和可管理化。这种跨学科的深度融合,正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报告亟需补强的一环。

评分

坦率地说,当前环境下,许多机构热衷于“漂绿”,制作光鲜亮丽的环境报告,但往往缺乏坚实的财务基础支撑。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恰恰在于它试图将“生态”与“财务”这两个常常背道而驰的概念强行拉入同一个报表体系中进行对话。这种强制性的对话,必然会暴露出当前经济核算体系的巨大漏洞。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作者是如何处理时间偏好和风险折现问题的。森林的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而财务报告通常以年为周期。如何公平地将未来的生态红利折算到当下的报表中,同时又不因过度保守的折现率而低估生态价值,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我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不同折现率对最终资产净值的影响曲线,并论证扎兰屯案例所选用的方法论在审慎性与反映真实价值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这直接关系到这项研究成果是否能被主流金融机构所接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