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开展生态系统综合效益核算并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内蒙古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森林资源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然后在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尝试编制内蒙古扎兰屯市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对扎兰屯市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服务的变化情况进行计量和核算。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富布赖特学者。198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后留校任教;1994年考取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获农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并在韩国Korea 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回国。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在台湾大学作访问教授。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作访问教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价、核算及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专著8部,教材4部,担任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18部,发表论文110多篇。主持和参加国内外科研项目18项,获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4项,国际奖2项,优秀论文奖4项。
前 言
摘要
1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概况
1.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国外的相关研究
1.1.2国内的相关研究
1.2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1.2.1评估的理论
1.2.2 评估的方法
1.3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研究的现阶段特征
1.3.1由大尺度范围研究向多种研究尺度扩展
1.3.2从静态价值评估向动态价值评估发展
1.3.3揭示偏好和陈述偏好技术运用不足
1.4森林生态效益评估展望
1.4.1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和范围
1.4.2关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1.4.3改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念
1.4.4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和指标
1.4.5开发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的时空动态模型
1.5资料来源
1.6评价依据
2扎兰屯市森林资源概况
2.1 森林资源种类及分布
2.2 森林资源管理划分
2.3各类林地面积构成
2.3.1扎兰屯市林业局
2.3.2柴河林业局
2.3.3南木林业局
2.4各类林木蓄积构成
2.4.1扎兰屯市林业局
2.4.2柴河林业局
2.4.3南木林业局
2.5 扎兰屯市森林资源特点
3 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界定
3.1森林生态系统
3.2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4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评估
4.1 经济效益评价对象
4.1.1 林地
4.1.2 林木
4.1.3 林产品
4.2 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4.2.1 林地
4.2.2 林木
4.2.3 林产品
4.3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4.3.1 林地
4.3.2 林木
4.3.3 林产品
4.4 经济效益评估
4.4.1 林地价值
4.4.2 林木价值
4.4.3 林产品价值
4.5 经济效益评估结果
5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评估
5.1 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5.1.1森林涵养水源
5.1.2森林保育土壤
5.1.3森林积累营养物质
5.1.4森林净化大气环境
5.1.5森林防护
5.1.4森林物种保育
5.1.5森林固碳释氧
5.2 生态效益实物量评估
5.2.1森林涵养水源实物量
5.2.2森林保育土壤实物量
5.2.3森林积累营养实物量
5.2.4森林净化大气环境实物量
5.2.5森林防护实物量
5.2.4森林物种保育实物量
5.2.5森林固碳释氧量
5.3 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
5.3.1森林涵养水源价值
5.3.2森林保育土壤价值
5.3.3森林积累营养物质价值
5.3.4森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5.3.5森林防护价值
5.3.4森林物种保育价值
5.3.5森林固碳释氧价值
5.4 生态效益评估结果
6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评估
6.1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6.1.1森林游憩概况
6.1.2评估方法及模型
6.1.3问卷调查
6.1.4调查分析及价值评估
6.1.5游憩价值评估结果
6.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评估
6.2.1评估方法
6.2.2就业机会价值评估
6.2. 3就业价值评估结果
6.3 森林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评估
6.3.1科学、文化及历史价值的支付意愿价值
6.3.2 科学、文化及历史价值的经济效益
6.3.3 森林科学、文化及历史价值评估结果
6.4 社会效益评估结果
7 资产负债表编制
7.1 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概况
7.1.1 国外相关研究
7.1.2 国内相关研究
7.2 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依据
7.3 资源资产账户编制结构
7.2.1林地资产账户
7.2.2林木资产账户
7.3 扎兰屯森林资源资产账户编制
7.2.1 林地资产核算
7.2.2林木资产核算
7.2.3林产品资产核算
7.2.4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7.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8 结论及分析
8.1 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8.2 核算结果分析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完这本书的简介,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林业经济学与环境会计学激烈碰撞的场景。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森林资源”这一特定资产的界定与后续处理。众所周知,森林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木材蓄积量,更在于其提供的诸多外部性效益。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往往只能反映出被采伐或可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而那些长期的、代际共享的生态功能价值,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常规财务报表之外,这造成了对企业或地方政府真实资产状况的严重低估。因此,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克服方法论上的巨大鸿沟,将生态系统的“非消耗性”服务与财务报告要求的“可确认、可计量”原则进行调和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套基于扎兰屯特定林地特征的、具有普适性的分类标准和折现率选择依据,那将是极具开创性的贡献,它可能为我们理解“自然资本”的动态变化提供一套全新的操作手册,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对现实挑战的直面态度——“评估”与“编制”是两个紧密相连但难度极高的步骤。评估环节的科学性决定了编制结果的可靠性。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就是复杂的模型和不透明的参数设定。我希望书中能以扎兰屯的具体数据为基础,将评估过程拆解得尽可能清晰易懂。例如,在计算森林的固碳效益时,是采用了IPCC的标准模型,还是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了修正?更重要的是,这些修正系数和输入数据的来源是否都有明确的标注和论证?只有当评估方法论具备了高度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才有可能让未来的审计人员或决策者对最终生成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信任。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建立“绿色信任”的路线图。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观察者,我更看重这本书的“地方特色”和“实践意义”。扎兰屯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独特性。如果该研究仅仅是套用了全国通用的标准模型,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我更期待看到的是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如何捕捉到扎兰屯特有的生态系统价值的细微差别。比如,当地特有的珍稀植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如何被赋予权重?在资产负债表中,这些“软指标”是如何与森林的“硬指标”(如蓄积量)进行有效耦合的?如果书中能展示出一张详细的扎兰屯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草案,并附带对比分析,说明引入生态价值后,该地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将极大地增强这本书的说服力和应用价值,它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评分这本《生态效益评估与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内蒙扎兰屯市森林资源为例》的问世,无疑为长期以来在生态价值量化领域摸索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带来了一线希望。我个人一直对如何将那些难以捉摸的“绿色资产”转化为清晰可辨的财务数据抱有浓厚的兴趣。市面上的相关文献往往要么过于宏观,要么过于偏重单一的生态服务功能计量,缺乏一个将复杂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严谨的财务报告体系有效对接的实操蓝图。扎兰屯市作为内蒙古地区一个典型的森林资源富集地,其案例的选取极具代表性和借鉴意义。我期待书中能详细剖析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满足会计准则要求的评估框架,特别是那些涉及碳汇、生物多样性维护以及水源涵养等非市场价值的量化方法,能否在扎兰屯的具体情境下找到可行的“货币化”路径,并最终如何将这些评估结果如实、透明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真正实现生态资本的可见化和可管理化。这种跨学科的深度融合,正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报告亟需补强的一环。
评分坦率地说,当前环境下,许多机构热衷于“漂绿”,制作光鲜亮丽的环境报告,但往往缺乏坚实的财务基础支撑。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恰恰在于它试图将“生态”与“财务”这两个常常背道而驰的概念强行拉入同一个报表体系中进行对话。这种强制性的对话,必然会暴露出当前经济核算体系的巨大漏洞。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作者是如何处理时间偏好和风险折现问题的。森林的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而财务报告通常以年为周期。如何公平地将未来的生态红利折算到当下的报表中,同时又不因过度保守的折现率而低估生态价值,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我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不同折现率对最终资产净值的影响曲线,并论证扎兰屯案例所选用的方法论在审慎性与反映真实价值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这直接关系到这项研究成果是否能被主流金融机构所接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