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庫1504

讀庫1504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立憲 編
圖書標籤:
  • 文學
  • 小說
  • 當代文學
  • 長篇小說
  • 情感
  • 傢庭
  • 社會
  • 現實主義
  • 讀庫
  • 中國當代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新星齣版社
ISBN:978751331902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644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7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擺事實不講道理”是《讀庫》的編輯方針。其收入的作品從篇幅而言屬於五韆至五萬字之間的中篇讀本;內容而言,《讀庫》強調非學術,非虛構,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閤,探究人與事、細節與談資,不探討學術問題,不發錶文學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趣味性,通過真實的錶象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

內容簡介

  

本輯《讀庫》一共包含八篇文章,《行雲紀》,《寶像》,《法國是他的父親,阿爾及利亞是他的母親》,《1949年的傢書》,《夢迴唐朝》,《滑鐵盧二百年》,《龍蝦風暴》和《詩人之死》。
  從寥寥韆字的唐傳奇小說到劇本有多遠?從夢想拍武俠片到電影上映要多久?從腦子裏的構思到銀幕上的電影之間,究竟發生瞭什麼?《刺客聶隱娘》一片的聯閤編劇謝海盟記錄下這五年間的全部過程。本期《讀庫》第一篇《行雲紀》節選自《行雲紀:〈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一書,收錄的內容包括劇本如何誕生、電影選角以及拍攝中的種種波摺和“神來之筆”等等,且看編劇如何為瞭冰山一角搭建完整冰山,侯孝賢如何之為侯孝賢,滿腹怪偏點子的阿城編劇時如何施展與無法施展,導演如何調教演員等幕後故事。
  《寶像》指的是毛主席像。當下毛主席頭像像章、毛主席畫像、毛主席語錄還零星在市場中可見,偉人的塑像至今也有不少仍屹立在城市廣場中、校園裏。但這些像章産生的背景,那個特殊的年代,圍繞著像章發生的故事,經曆過的人多已不願再提,隻因像章雖小卻足以影響個人命運。作者肖逢願圍繞像章敘寫二三往事尤為難得。
  加繆齣生在當時的法屬阿爾及利亞,但之後阿爾及利亞發生因民族解放鬥爭,掙紮走嚮瞭獨立。其間加繆在法、阿之間徘徊拉扯,在雙方仇視時持反戰立場、為和平奔走呼號,卻導緻瞭他在流亡中度過瞭大半生。《法國是他的父親,阿爾及利亞是他的母親》一文的作者剋萊爾·梅蘇德,其父親與加繆一樣,有著這同樣的“父親”和“母親”。
  《1949年的傢書》勾畫瞭幾個普通人在極其不平靜的 1949年的生命曆程。他們在滄桑巨變中的人生選擇、命運沉浮、傢國情懷、坎坷心路,構成瞭曆史的必要部分。
  王南的“建築史詩”係列,已在《讀庫》刊發過五期,我們已領略過古羅馬建築、漢代的陵闕、佛教的建築造型藝術、六朝的石獸石柱等遺石以及拜占庭建築。這次《夢迴唐朝》揭開大唐建築的大幕,帶我們漫步長安城的坊間建築,看壁畫中的唐代佛寺,領略唐朝宮殿建築傑作,最後駐足中國木結構建築的原點佛光寺和南禪寺,感受唐代建築文化精髓。
  滑鐵盧會戰至今仍是世界曆史上著名的會戰。《滑鐵盧二百年》再現瞭1815年6月18日十個小時裏滑鐵盧會戰的五個迴閤,從戰略及戰術角度分析瞭拿破侖為何戰敗。
  近些年小龍蝦風靡各地的高中低檔餐廳,其紅火誘人的樣子尤為路邊大排擋所青睞。《龍蝦風暴》的作者餘斌是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他從小龍蝦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的第一站南京說起,講述市井餐桌對龍蝦的種種傳言,大眾百姓又如何享受這一美味,聽聽“身為下賤”的小龍蝦如何“升俗為雅”的前世今生。
  魏晉産名士,陸機就是其中一位。劉勃的《詩人之死》講述的卻是陸機身為亡國舊臣,捲入王族內鬥,幾經沉浮,最後兵敗身死。其詩人氣質在其中起瞭何種作用,每個人看到的恐怕會不同。

作者簡介

張立憲,1987-1991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著名齣版人,作傢。參與創辦《足球之夜》、《生活資訊》等雜誌。曾任現代齣版社副總編輯,並齣版有個人著作《記憶碎片》,新版名字為《閃開,讓我們歌唱八十年代》。現任《讀庫》主編,跨工種作業,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各環節,涉及編輯、美術、財務、公關、銷售諸領域。以一人之力,創齣中國齣版界持續齣版一種讀書品牌《讀庫》的奇跡。2008年4月當選“思想推動中國——聯想ThinkPad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的十位中國思想力人物之一。

目錄

1-57 行雲紀 謝海盟
58-78 寶像 肖 逢
79-93 法國是他的父親,阿爾及利亞是他的母親 剋萊爾·梅蘇德
94-115 1949年的傢書 張 丁
116-252 夢迴唐朝 王 南
253-277 滑鐵盧二百年 憲 旭
278-298 龍蝦風暴 餘 斌
299-317 詩人之死 劉 勃






精彩書摘

  《讀庫1504》:
  像章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稱為麵闆和底闆。麵闆是正麵的那一塊透明塑料,底闆的原料是加瞭紅色染料的,一麵壓製有偉人形象的圖案,一麵留有裝彆針的孔洞。給偉人圖案塗上金色顔料,晾乾後就可以裝配。麵闆底闆之間有可以鑲嵌的扣縫,裝配時用力按閤即可,裝上彆針,人包裝袋,就可以齣廠。語錄牌的原理一樣,隻是中間的語錄文字是一小條精緻印刷品,本地印刷廠還沒有能力製作,是成都彩印廠印製的。在注塑和裝配的時候,語錄牌的工藝難度就沒有像章那麼復雜。
  其中那個最小的附屬部件——彆針,卻是最難弄的。起初用的細鐵絲,剪成兩厘米多一段段,中間繞個圈,插進底闆小孔的一端做個彎頭鈎,另一端用鉗子斜剪一個尖就成瞭。因為是緊俏貨,沒有人提意見。後來廣大群眾反映彆針沒有彈性,還要把衣服戳個小洞,就改用瞭黃銅絲,但是針頭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好。技術組的師兄說,人傢正規徽章廠有專用設備,我們買不起。於是就用士辦法,裝一個平放的小砂輪用人工操作,一顆顆砂齣尖頭。這個設備很不安全,操作工的手指經常弄齣血,技術組師兄們又改進,裝上護罩,規範瞭操作手法,這纔做齣閤格的彆針。
  雖然像章和語錄牌是政治裝飾品,但在市麵上齣售還是要收錢的,價格是風雨瓢搖的原縣計委製定的,奪瞭權的革命組織沒來搶這個燙手的山芋,像章每個售價一角,語錄牌每個售價八分。對於日用社這樣自負盈虧的小本經營來說,不講成本是不行的。當時社裏已經由革命組織奪瞭權,原來的社主任和政治指導員都靠邊站,新的領導是個姓稅的大師兄,實際上掌握全社革命生産大權的,是以稅師兄為首的一批年輕骨乾。對於奪權,老師傅們沒有多少意見,反正仍然是計件掙工資,何況這些新領導又不是外人,多數是社裏的子弟。
  ……

前言/序言

 
《古城遺夢:南宋臨安風物誌》 作者: 蕭懷瑾 齣版社: 翰墨軒 齣版日期: 2023年10月 定價: 128.00元 --- 內容簡介: 《古城遺夢:南宋臨安風物誌》 並非一部宏大的史學巨著,而是一捲浸潤著宋代煙火氣的風物畫捲。本書聚焦於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通過對城市空間、市井生活、文化習俗、商業貿易乃至園林藝術的細緻描摹,力求還原那個“八方輻輳,百物不缺”的繁華都市,讓讀者得以穿越韆年,親身感受南宋士人與平民的日常呼吸。 本書的敘事脈絡並非嚴格遵循編年體,而是采取瞭一種“物以類聚,景以象隨”的遊記式結構,將臨安城的方方麵麵巧妙地編織在一起。 第一輯:城垣內外,市井煙火 本輯是全書的基石,著重描繪臨安城的物理空間布局與市井生活的喧囂。作者從九裏三分的城牆寫起,詳述瞭中軸綫上的皇城、宮城與外郭城如何層層遞進,體現齣帝都的威儀與森嚴。隨後筆鋒一轉,深入到坊市之中。臨安城的“廂”與“坊”的劃分,以及夜禁製度的嚴格與鬆弛,構成瞭市民生活的基本框架。 尤其引人入勝的是對“瓦子”與“勾欄”的考證。作者結閤《夢粱錄》、《武林舊事》等一手資料,細緻描摹瞭市民娛樂的場所:說書人的“平話”、雜劇的腔調、相撲的技藝,以及街頭巷尾的叫賣聲。比如,對當時著名的“獅子樓”內各類錶演的復原描述,生動地展現瞭市井階層對藝術的狂熱追求。 此外,本書用相當篇幅探討瞭臨安城的水係與漕運。京杭大運河的末端如何滋養這座城市,西湖在城市生活中的多重角色(景觀、灌溉、軍事防禦),以及漕舫往來帶來的南北物資交流,都體現瞭臨安作為經濟中心的強大生命力。 第二輯:衣食住行,風雅點滴 這一部分著眼於宋代上流社會與平民的日常生活細節,展現瞭宋人精緻而又務實的審美情趣。 在“食”的方麵,本書不滿足於簡單列舉菜肴。作者深入剖析瞭臨安城內對“時令”的極緻追求。春日的醃菜、夏日的冷飲(如冰雪冷元子),鞦季的蟹宴,以及鼕季的“炙”類食品,無不反映瞭宋人對食材本味的尊重與烹飪技藝的精湛。更有趣的是,書中記錄瞭當時流行的“茶”文化,從鬥茶的儀式感,到不同地域茶餅的品鑒,再到茶坊內的社會交往,茶儼如臨安的“液體社交貨幣”。 在“住”與“行”方麵,本書對比瞭官宦人傢的深宅大院與普通市民的“排門”結構。對“傘、轎、船”三種主要交通工具的描述,凸顯瞭臨安城內交通的擁擠與多變。城中馬車罕見,人力與水運構成瞭主要的移動方式,這深刻影響瞭臨安的城市節奏。 第三輯:風雅之極,園林與文心 臨安城不僅是政治與商業中心,更是宋代文人雅士的薈萃之地。本輯聚焦於宋人的精神世界和審美高度。 西湖園林無疑是核心內容。作者詳細考察瞭“十景”的演變,並著重介紹瞭私傢園林如何模仿山水意境,如何在有限空間內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蘇堤與白堤的修建曆史,以及它們如何從實用工程轉變為城市景觀的核心,被娓娓道來。閱讀此章,仿佛能聞到蘇堤春曉時,士人登高望遠的那份閑適與惆悵。 此外,書中對“印刷術的普及與文人風尚”也有深入探討。臨安作為雕版印刷的重鎮,知識的傳播速度遠超前代。書籍的裝幀、書坊的競爭,以及文人雅集、詩社的興盛,構成瞭南宋文化的活力源泉。書中收錄瞭多則關於當時文人在酒樓茶肆中即興賦詩、切磋學問的小軼事,極富畫麵感。 第四輯:市舶司畔,萬國朝宗 作為南宋的對外窗口,臨安的海外貿易是本書不可或缺的一筆。本輯聚焦於吳江門外的市舶司及其周邊區域。通過對香料、珠寶、象牙等進口商品的追溯,我們可以看到泉州、明州的海船帶來的異域風情。 書中描繪瞭南宋時期,來自高麗、日本、東南亞乃至大食的商賈在臨安城內的居住區和交易活動。這些“蕃客”帶來的文化交融,從服飾上的細微變化到飲食習慣的互相影響,都展示瞭南宋王朝在“海禁”與“開埠”之間的微妙平衡,以及臨安城作為東方國際都會的包容性。 --- 本書特色: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微觀入史”的敘事策略。它摒棄瞭對朝堂政變的刻闆記錄,轉而聚焦於日常生活的“褶皺”之中。作者憑藉紮實的文獻考據功底,輔以細膩的文學筆觸,將曆史從宏大的敘事中解放齣來,讓讀者觸摸到宋人的體溫、聽到他們的笑聲。全書配有大量精心繪製的綫描插圖,力求再現古籍中所描繪的場景,如臨安城的酒牌、茶盞紋飾、甚至市井人物的穿著細節,為研究南宋社會風貌提供瞭極具參考價值的視覺材料。 《古城遺夢:南宋臨安風物誌》 獻給所有對中國古典都市生活、宋代美學,以及“煙火氣”曆史著迷的讀者。它不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是一場沉浸式的韆年漫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讀庫1504》真是個寶藏,每次翻開都有新的驚喜。我尤其欣賞它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和對知識的敬畏感。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快餐式的讀物,匆匆忙忙拋齣幾個觀點就草草收場。相反,它更像一位耐心且博學的導師,一步步引導你深入到某個特定領域的心髒地帶。我記得有篇關於某個曆史事件的側記,作者不僅僅羅列瞭時間綫和關鍵人物,更深入挖掘瞭當時社會氛圍對個體選擇的影響,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和對人性的洞察,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其中,呼吸著那個時代的空氣。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很多純粹的學術著作難以給予的。而且,編輯的排版和選材也極其考究,即便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插圖或者引文,也經過瞭精心挑選,與正文形成瞭完美的互文關係,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思維可以跳躍,但根基卻始終穩固。對於一個渴望深度閱讀,不滿足於碎片化信息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一場精神的饕餮盛宴。

評分

每次翻閱這本《讀庫1504》,我都感覺像是在參與一場高水平的智力遊戲,但遊戲規則是你自己製定的。它沒有標準答案,它提供的更多是啓發性的提問和豐富的參照係。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日常”的解構能力。在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社會現象背後,它總能挖掘齣隱藏的權力結構、文化暗流,或者被遺忘的集體記憶。它讓我對腳下的土地、呼吸的空氣都産生瞭新的好奇心,不再滿足於錶麵的“理所當然”。這種顛覆性的觀察角度,非常“上頭”,一旦你習慣瞭這種深挖的模式,再看其他東西就會不自覺地帶上那種審視的眼光。這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充實,更是一種看世界的“姿態”的轉變,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一個主動的提問者。這種內在的驅動力,比任何外部的教育都來得更持久有力。

評分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這種“慢閱讀”的體驗,而《讀庫1504》恰恰滿足瞭這種需求。它的篇幅和結構設計,天然地排斥瞭“速成”的閱讀習慣。你不能指望一口氣讀完,然後覺得自己“掌握瞭”所有內容。它更像是一係列精心鋪陳的思考碎片,需要你停下來,閤上書本,走到窗邊,讓那些文字在腦海中慢慢發酵、沉澱。我特彆欣賞其中那些跨學科的視角。它可能前一頁還在討論某個哲學流派的起源,後一頁就轉嚮瞭對某種特定技術演變的社會學分析。這種看似跳躍,實則內在邏輯嚴密的編排,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認知邊界。它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教你如何建立知識之間的“聯係”,如何構建一個更具韌性和彈性的知識框架。對於那些長期關注世界運轉底層邏輯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絕佳的思維工具箱。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讀庫1504》,我還有點擔心它會不會過於冷僻或者晦澀難懂。畢竟“讀庫”係列嚮來以挖掘非主流、硬核的內容著稱。但實際閱讀下來,那種強烈的“發現感”立刻抓住瞭我。它成功地在嚴肅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奇妙的平衡點。它敢於觸碰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邊緣話題,但呈現方式卻充滿瞭文學性和故事性。比如其中一篇關於某個傳統手工藝復興的報道,作者沒有用空泛的口號來贊美,而是通過對那位匠人日常生活的細緻描摹,展現瞭堅持的艱辛與價值的重量。那種樸素的、帶著泥土氣息的文字,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要震撼人心。讀完之後,我不僅對那個手藝有瞭初步的瞭解,更重要的是,我對“堅持”這件事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這本書仿佛在告訴我,真正的價值往往深藏在那些需要時間和耐心去挖掘的地方。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剋製”與“留白”。它不會過度解釋,也不會強行說教。很多時候,它隻是把一個復雜的問題擺在你麵前,然後用最精煉、最有力的事實和論據支撐起來,剩下的空間,就留給瞭讀者自己去填補,去完成最後的思考閉環。我讀到一篇關於城市記憶流失的文章時,那種文字的張力幾乎要把我逼瘋瞭——不是因為文字本身有多麼激烈,而是因為它精準地擊中瞭關於“失去”的普遍焦慮,卻沒有給齣任何廉價的安慰。這種直麵睏境的勇氣,是很多齣版物所缺乏的。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我們當下社會中那些微妙的、易逝的、但至關重要的東西。對於追求真實感和深刻體驗的讀者來說,這種“不把話說滿”的錶達方式,反而是最能激發共鳴的。

評分

個彆有點髒,沒有塑封,不過無傷大雅吧。久仰大名瞭。

評分

一本不一樣的讀物,值得一讀

評分

書籍保護的不是很好,很多本封麵有汙漬,不過內頁完好不影響閱讀

評分

讀庫粉絲,每期不落,活動期間很實惠!

評分

物流很快,書本上有手印汙痕,有些美中不足吧,,可能是揀貨工人太辛苦瞭吧,吃飯時一定要記得洗手啊。不過還是要感謝書這麼快到瞭,謝謝。

評分

一直在買,從2006年的第一套讀庫至今。

評分

超級好的'正版工作之餘,人們或楚河漢界運籌帷幄,或輕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則喜歡翻翻書、讀讀報,一個人沉浸在筆墨飄香的世界裏,跟智者神遊,與慧者交流,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窮書生,盡管在學校工作瞭二十五年,但是工資卻不好意思示人。當我教訓調皮搗蛋的女兒外孫子們時,時常被他們反問:“你老深更半夜瞭,還在寫作看書,可工資卻不到兩韆!”常常被他們噎得無話可說。當教師的我這一生注定與清貧相伴,惟一好處是有雙休息日,在屬於我的假期裏悠哉遊哉於書香之中,這也許是許多書外之人難以領略的愜意。好瞭,廢話不多說。京東物流很快。書質量很好,也沒有損壞。同桌說挺好的,她很喜歡,就是發的快遞說發的其他快遞,迴來一看ems害的我,查不到物流。很喜歡的書,不過運送過程中包裝能保護好一點就好瞭,一本的硬質封麵上有個坑,不過塑封很完整,不錯,包裝仔細,發貨及時,價廉物美啊好瞭,我現在來說說這本書的觀感吧,一個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調,不論說話還是寫字。腔調一旦確立,就好比打架有瞭塊趁手的闆磚,怎麼使怎麼順手,怎麼拍怎麼有勁,順帶著身體姿態也揮灑自如,打架簡直成瞭舞蹈,兼有瞭美感和韻味。要論到寫字,腔調甚至先於主題.

評分

心怡瞭很久的書,趁活動便宜入手,其實也沒多便宜。樣子都一樣,不小心買重復一本。

評分

挺不錯的,老六找的東西還是值得一看的,之前通過《神探亨特張》認識他,覺得他說話挺有意思的,慢慢看到讀庫。繼續加油↖(^ω^)↗↖(^ω^)↗↖(^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