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春秋公羊礼疏》为凌曙对何休《春秋公羊传注》中所涉及的礼仪所作的疏,有质疑者,凌曙引先儒先贤之说(《淮南子》、《白虎通义》、《五经异义》、《坊记》、《士丧礼》)以正之,对郊禘、六宗、明堂、祥禫之制度详细证之。
《春秋传礼徵》10卷为朱大韶对《春秋》中所胪列故事、文物礼仪典章制度等的考证分析,举凡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迹、之名物、之礼仪、之用心皆为发覆以明晰之。
侯康的《谷梁礼证》,考涉《谷梁传》之涉于礼者,以为义理莫精于《谷梁》,故据《谷梁》以证三礼,分为两卷,世称精备。
陈奂的《公羊逸礼考徵》一卷,为对《公羊传》所涉及礼仪的解诂,依据《周礼》和先儒的见解对春秋时期的风俗、礼制做了解读,有助于理解春秋时礼制。
《春秋公羊礼疏(外五种)》为清代经学家依据《春秋》三传对“三礼”所作的礼学考辩疏证,对理解春秋礼制社会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学术意义。
目录
“清代春秋学汇刊”编选说明
前言
凡例
春秋公羊礼疏
春秋公羊礼疏序
序
凡例
春秋公羊礼疏卷一
隐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二
桓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三
庄公
闵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四
僖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五
文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六
宣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七
成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八
襄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九
昭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十
定公
春秋公羊礼疏卷十一
哀公
春秋公羊问答
公羊问答序
春秋公羊问答卷上
春秋公羊问答卷下
公羊礼说
自序
公羊礼说
春秋传礼徵
春秋传礼徵卷一
隐公
春秋传礼徵卷二
桓公
春秋传礼徵卷三
庄公
闵公
春秋传礼徵卷四
僖公
春秋传礼徵卷五
文公
春秋传礼徵卷六
宣公
春秋传礼徵卷七
成公
春秋传礼徵卷八
襄公
春秋传礼徵卷九
昭公
春秋传礼徵卷十
定公
哀公
谷梁礼证
谷梁礼证卷一
谷梁礼证卷二
《谷梁礼证》跋
公羊逸礼致徵
公羊逸礼孜徵
附续四库提要
春秋公羊礼疏公羊礼说
公羊问答
春秋传礼徵
谷梁礼证
公羊逸礼孜徵
精彩书摘
《清代春秋学汇刊:春秋公羊礼疏(外五种)》:
(疏)注「礼始死」至「以逮」。《白虎通》:「人死必沐浴于中霤何?示洁淨反本也。《礼·檀弓》曰:『死于牖下,沐浴于中霤,饭含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阶,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夺孝子之恩以渐也。」
(疏)注「童子」至「故也」。《问丧》:「或问日:『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且杖,且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白虎通》:「所以必杖者,孝子失亲,悲哀哭泣,三日不食,身体羸病,故以杖扶身,明不以死伤生也。礼,童子、妇人不杖者,以其不能病也。」夏,五月,壬辰,稚门及雨观灾。二年。
(传)其言稚门及两观灾何?两观微也。(注)稚门、两观皆天子之制,门为其主,观焉其饰,故微也。
(疏)其言至微也。《穀梁》注:「稚门尊,两观卑,卑不可以及尊,故不得不先言稚门,而后言两观,欲令两观始灾,故灾在两观下尔。」。
……
前言/序言
清代春秋学汇刊:春秋公羊礼疏(外五种)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此后绯衣复谁解,当时红豆已全荒。
评分
☆☆☆☆☆
春秋公羊礼疏卷十
评分
☆☆☆☆☆
陈奂的《公羊逸礼考徵》一卷,为对《公羊传》所涉及礼仪的解诂,依据《周礼》和先儒的见解对春秋时期的风俗、礼制做了解读,有助于理解春秋时礼制。
评分
☆☆☆☆☆
《春秋公羊礼疏》为凌曙对何休《春秋公羊传注》中所涉及的礼仪所作的疏,有质疑者,凌曙引先儒先贤之说(《淮南子》、《白虎通义》、《五经异义》、《坊记》、《士丧礼》)以正之,对郊禘、六宗、明堂、祥禫之制度详细证之。
评分
☆☆☆☆☆
好书,品质保证,名家经典,价格公道,快递给力!
评分
☆☆☆☆☆
《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详细。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评分
☆☆☆☆☆
清人关于春秋公羊传的作品
评分
☆☆☆☆☆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榖)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评分
☆☆☆☆☆
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