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完人曾国藩,他是“远东华盛顿”,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是李鸿章之师,是毛泽东口中近代唯独佩服的人。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他是晚清重臣,湘军之父,并且还是湘军的统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笨鸟先飞天道酬勤,贵人相助飞黄腾达,从一介书生到一军总领,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一代名臣却终陨落。起起伏伏的人生,是命运的眷顾还是时代的羁绊?且看千古完人曾国藩鱼龙变化的一生。
京城说书匠,地道京片子,平日喜好钻研历史典故,博览群书。用独特的语言风格解读历史人物,为读者讲述不一样的历史。
千古第一完人绝非虚传
把握机遇,飞黄腾达
动荡年代的为官之道
曾国藩出山,组建湘军
曾国藩人生最重要的几年
崭新的时代,没有机遇只有挑战
首席一哥的苦难
该死的“烫手山芋”
曾国藩最后的归途
钱财靠外敛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主要由三种东西构成,即权、钱、色,只要你获得了其中任何一项,另外两项,那真是唾手可得。”
曾国藩虽然处境悲惨,他也是握着其中一样东西,即“权”。
在大清道光年间,贪污现象极其严重,且捞钱的办法五花八门,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即“份子钱”和“孝敬钱”。
所谓“份子钱”,即地方官员贪污的钱。官员们认为反正天高皇帝远,为官不捞,那是傻子。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希望工程”,反正老百姓都得“参与”,所以这些钱叫“份子钱”。
贪污完,地方官员将这些“份子钱”分成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享用,另一份送到中央,孝敬自己的顶头上司,而给国家的中央大员的这些钱就称为“孝敬钱”。
这些“孝敬钱”是地方官员必须给的,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拒绝。要知道要想保住脑袋,好好地继续贪污腐败,就必须知道朝廷的最新动态,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虽然在朝廷当官的人,“孝敬钱”是见者有份的,但是曾国藩却是一个例外。当时的他,就是一个小小的翰林,根本没有官职。既然没有官职,为什么要孝敬他?所以,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曾国藩必须运用其他捞钱的办法。
曾国藩捞钱的办法,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办法:回家捞钱。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曾国藩离开京城,回到了湖南老家,开始了自己衣锦还乡的生活。这次回家,曾国藩彻底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空匣子”的庶吉士,居然这么受欢迎。此次回家的场面,只能用“盛况空前”来形容了。
自从回到老家以后,曾国藩就没有一天休息过。知道翰林老爷回乡后,曾家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全都争先恐后地前来祝贺,直接把曾家的门槛踩烂了。
面对这些求字、求诗、求文的狂热粉丝,曾国藩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他这些字画的“收入”,更是让曾国藩高兴了很久。
除此之外,那些各地官员孝敬他的“灰色收入”,更是让曾国藩瞠目结舌,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官呢。这些额外收入,不仅让曾国藩还清了以前所有的债务,还剩下很多,完全可供其在京城的所有开支。
虽然这是一个捞钱的好办法,但是不能多用,毕竟用多了,曾国藩的穷翰林身份就曝光了。为了自己家族的颜面,从这次回乡后,曾国藩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这还不算,为了不穿帮,曾国藩每年过年的时候,还要给自己老家寄一笔银子。
自从断绝了与老家的联系,曾国藩就开始苦哈哈地过日子了。当然了,这条路是曾国藩自己选择的,所以他必须默默承受。还好朝廷待曾国藩不薄,在他有限的权力内,他还是能够获得肥差的。
第二种办法:出差进补。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国藩捞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差,去四川担任乡试主考官。
当主考官可是一个肥差,根据当时的规定,主考官可以从户部领取两千两银子,乡试结束后,地方上还要准备一份厚礼相赠。
这份礼金不详,但是有人做过推测,根据官场的惯例,这批孝敬曾国藩的厚礼,不能少于曾国藩在户部领取的银子,即肯定不止两千两。
从北京到四川的这趟行程,整个费用不足五百两,而剩下的费用也不用上缴,可见,这两笔不小的收入,足够让这个穷翰林“一夜暴富”。
这趟公差回京后,曾国藩至少挣了三千两银子,这笔钱也彻底提高了他的生活水平。当然,以曾国藩的人脉水平,这种巨肥的公差,在他飞黄腾达前,他也就捞到了一回。更多的时候,曾国藩都是无事可做的。
无事可做,曾国藩就没有收入,在很长的时间里,曾国藩都过着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日子。不能管家里要钱,又捞不着肥差,此时的曾国藩为了继续在京城生活下去,只能选择第三种办法“挣钱”。
第三种办法:向钱庄贷款。
你没有看错,堂堂国家储备干部,未来风光无限的翰林院庶吉士,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管银行贷款。
对于曾国藩这种人,钱庄到底借不借呢?
当然借!
咱们前面说过,虽然曾国藩现在穷困潦倒,落毛凤凰不如鸡,但也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说。大家都在江湖混,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今天贬入冷宫,明日就可能位极人臣,何况这种“雪中送炭”的情谊,可比什么都可贵。
只要你信誉够“硬”,我就“贷”给你一生幸福!
……
一直以来,对于“完人”这个概念,总觉得有些遥不可及,甚至带着一丝戏谑。直到我翻开这本《曾国藩传:千古完人成功记》,才开始真正思考,所谓“完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是天赋异禀,事事顺遂,还是在无数的磨砺与坎坷中,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作者在字里行间,没有刻意神化曾国藩,而是将他置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洪流之中,展露出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真实个体。我看到了他少年时的笨拙与不羁,青年时的迷茫与自省,中年时的担当与决断,以及晚年的沉淀与反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曾国藩如何处理政务、军事上的疑难杂症的细致描写,他并非一味依靠天资,而是勤奋耕耘,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更重要的是,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自控力和毅力。那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自我鞭策,那种“挺得过,就一定行”的坚韧,让我深深折服。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哲学实践。它没有提供简单的成功秘籍,而是通过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揭示了内省、自律、担当、学习等普适性的品质,以及它们在塑造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读完后,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关于自我认知与成长的洗礼,对“完人”的理解,也从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转变为一种可追求的,通过不断努力和反思可以达到的状态。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它并没有将曾国藩塑造成一个“神”,而是将他置于一个极其真实、极其复杂的人生境遇中,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非凡的努力,最终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作者在叙述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中,对他的“困顿”和“挫折”着墨颇多。我看到了他屡试不第的失落,看到了他初出茅庐时的青涩和不安,看到了他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彷徨。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曾国藩显得格外真实和有力量。他不是从一开始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是在一次次的跌倒中学习,在一次次的失败后反思。书中的一些章节,详细阐述了曾国藩如何通过“改过”来提升自己。他对待自己的缺点,就像对待敌人一样,绝不姑息,而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这种“知不足而奋起直追”的精神,是许多现代人所缺乏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君子”风范,那种不慕虚荣、不图侥幸、脚踏实地的品质,在那个浮躁的时代,尤为可贵。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曾国藩的个人奋斗史,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内心坐标,并坚持走下去的励志篇章。它告诉我,真正的“完人”,不是没有缺点的人,而是那些能够正视缺点,并不断努力去完善自我的人。曾国藩的故事,就是这样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读一本传记,不如说是参与一场关于人生哲学与实践的深入对话。作者在对曾国藩生平事迹的梳理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对曾国藩思想和心境的解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书中并没有回避曾国藩的艰难时刻和失败经历,反而通过对这些磨难的细致描写,更加突显了他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性。面对挫折,他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深刻反思,总结经验,然后重新站起来。尤其是他对待“逆境”的态度,那种“忧之而不惧,处之而不挠”的精神,是他在乱世中能够稳步前行的重要支撑。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曾国藩如何对待下属,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都展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情商。他懂得“用人”,更懂得“容人”,也懂得“识人”。他的“恩威并施”,他的“求全责备”与“体谅宽容”的结合,都体现了他高超的管理艺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成功从来不是偶然,背后必然有着一套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完人”,并非因为他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一生都在践行一套严苛的自我要求和人生哲学。阅读这本书,仿佛是在跟随一位伟大的导师,学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步伐,以及不断追求完善的勇气。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人物的评价,最忌讳的就是脱离时代背景,或者进行简单化的标签化。而这本《曾国藩传:千古完人成功记》,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讲述曾国藩一生经历的同时,深刻地勾勒出了晚清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以及曾国藩身处其中的无奈与挣扎。他不是孤立存在的“完人”,而是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在历史的洪流中,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一些改变。书中的许多篇幅,都在探讨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作为。他并非总是能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有时也会陷入两难,有时也会犯错,但最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的担当。特别是他对“德”的看重,对“修身”的坚持,让我看到了一个有别于单纯的政治家或军事家的形象。他是一个将儒家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书中对他治学、治家、治军的论述,都展现了他“事事求稳,步步为营”的行事风格,以及“坚忍不拔,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这本书让我对“成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就,更是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曾国藩的“成功记”,实际上是一部关于如何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强大和独立,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生智慧”。
评分掩卷沉思,曾国藩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不再是书本上那个遥远的“圣贤”,而是一位在时代巨变中,凭借着极其强大的内心和超乎常人的自律,不断与自己搏斗、与命运抗争的凡人。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尤其引人入胜,它不是流水账式的事件堆砌,而是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波动和思想的转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曾国藩面对重大决策时的心路历程。无论是镇压太平天国,还是在仕途上的起起伏伏,他都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审慎的态度。书中对他“治心”的论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他如何克服自己的惰性、好色、急躁等弱点,如何通过不断地“克己复礼”,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承担重任的“器”,这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部分。这种“治心”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意为之。他写给家人的信,那些充满智慧和人生经验的教诲,仿佛穿越时空,与我进行着一场关于人生真谛的对话。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外部的认可或顺遂,而是源自内心的坚定与自省。曾国藩的成功,与其说是命运的垂青,不如说是他一生都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更完善的自己。这种持续不断自我修炼的精神,即使放在当下,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评分在活动的时候买的,很实惠,送货也很快,国内无敌!
评分好书。
评分通俗易懂,适合睡觉前看
评分曾国藩是个很有意义的人
评分很好很喜欢,京东又快,满意!
评分物流给力,包装质量好赞一个
评分内容精炼有趣,适合做假期读物。
评分写得很好,简单易懂,值得一读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