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资治通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大、成就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是一部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
研读《资治通鉴》可以以史为镜,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
很好,书的印刷和质量,还有内容都很不错,值得收藏。
很不错的书哦,国学经典,读史必读。
《资治通鉴》是中国首部编年体通史,所引之书多达数百种,有极高的史学价值。阅读古代经典,语言文字是一大难关,加上《资治通鉴》本身文字就不通俗浅显,本书精选了《资治通鉴》有代表性、精彩的篇章辑录成书,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并绘制了大量的图片,力求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地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周纪
三家分晋
围魏救赵
胡服骑射
即墨之战
长平之战
秦纪
李园乱楚
王翦伐楚
荆轲刺秦
汉纪
韩信破赵
四面楚歌
诛灭诸吕
飞将李广
大将卫青
巫蛊之乱
昆阳之战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
魏纪
政归司马氏
晋纪
桓温废立
淝水之战
宋纪
刘裕受禅
元嘉之治
齐纪
魏迁洛阳
梁纪
侯景之乱
陈纪
杨坚篡周
隋军灭陈
隋纪
杨广篡位
唐纪
玄武门之变
贞观治道
中宗复辟
韦后乱政
李林甫为相
安史之乱
马嵬事变
张巡守城
子仪破吐蕃
元和中兴
雪夜袭蔡州
甘露之变
黄巢进京
后梁纪
朱温之死
后唐纪
后唐灭梁
后晋纪
割让幽蓟
后汉纪
严酷之政
后周纪
高平之战
世宗征淮南
围魏救赵
【导语】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两人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后来,庞涓到了魏国,孙膑到了齐国,两个人不可避免地在战场上相遇。齐、魏都是当时的强国,双方多次交兵,桂陵之战是两国间爆发的一场规模最大的战争。在交战中,齐国军师孙膑运用“批亢捣虚”的战法,撇开强点,攻击弱点,乘其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之机,大破魏军。齐国为巩固和扩张其领土范围,积极采取了一些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日渐强大。马陵之战,对齐国和魏国来说,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齐国以“深结韩之亲,晚承魏之弊”的策略,用减灶示弱,诱歼了魏军。齐国于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打败强魏,大获全胜,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国的作战实力。齐国从此威震天下,形成了“诸侯东面朝齐”的局面。魏国开始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权。
【原文】
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 353 年)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a,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 b,说齐使者 c ;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d。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 e,坐为计谋。
【注释】
a 以法:按法律。这里指假借罪名。刑:施行刑罚。黥:即墨刑。在脸上刺字的一种刑罚。 b 阴:暗中。 c 说:用话劝说。 d 以为师:即以之为师。把他尊为老师。 e 辎车:带有帷盖的车子。
【译文】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 353 年)当初,孙膑与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到魏国做将军,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孙膑,便召孙膑来魏国;孙膑刚到魏国,庞涓就设计依法砍断了孙膑的双脚,在脸 上 刺 字, 想 使 他 终 身 成 为 废人。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受刑待罪人的身份暗中与他相见,说动了齐国的使者,齐使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中带回了齐国。齐国大臣田忌把孙膑奉为座上客,又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于是请他当老师。这时齐威王想出兵援救赵国,便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个受过刑的人坚决推辞,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帘车里,为田忌出谋划策。
【原文】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 a,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 b,形格势禁 c,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 d,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注释】
a 杂乱纷纠:事情好像纠缠在一起的乱丝,没有头绪。控拳:不能紧握拳头。控,控制,操纵,引申为握掌。
b 批亢捣虚:撇开敌人充实的地方,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批,排除、撇开。亢,充满。 c 形格势禁:(敌人)局势发生了被阻遏的变化,对原来的进攻计划必然有所顾忌。格,被阻遏。禁,顾忌。 d 方虚:正当空虚处。
【译文】
田忌将要率兵前往赵国,孙膑说:“排解两方的争斗,不能用拳脚将他们打开,更不能上手帮着一方打另一方,只能因势利导,乘虚而入,紧张的形势受到阻禁,自然就解除了。如今梁、赵两国攻战正激烈,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下老弱病残;您不如率军突袭魏国都城,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空虚的后方,魏军一定会放弃攻赵而回兵救援;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给魏国以打击。”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十月,赵国的邯郸城投降了魏国。魏军又急忙还师援救都城,在桂陵与齐国军队发生激战,结果魏军大败。
【原文】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 a。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 b”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 c,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 是 吾 代 韩 受魏 之 兵, 顾 反 听命 于 韩 也。 且 魏有 破 国 之 志, 韩见 亡, 必 东 面 而愬 于 齐 矣。 吾 因深 结 韩 之 亲 而 晚承 魏 之 弊, 则 可受 重 利 而 得 尊 名也。”王曰:“善。”乃 阴 许 韩 使 而 遣之。 韩 因 恃 齐,五 战 不 胜, 而 东委国于齐。
【注释】
a 韩请救于齐:据《田敬仲完世家》,马陵之役起因于魏伐赵,赵与韩共击魏,赵不利,韩求救于齐。与此说异。
b 蚤:同“早”。 c 弗:不。
【译文】
魏国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呢,还是晚救好呢?”成侯邹忌建议:“不如不救。”田忌不同意,说:“我们坐视不管,韩国很快就会灭亡,被魏国吞并。还是早些出兵救援为好。”孙膑却说:“如今韩国、魏国的军队士气正是旺盛的时候,我们前去救援,其实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打击,反而听命于韩国了。这次魏国有吞并韩国的野心,等到韩国感到亡国已经迫在眉睫时,一定会向东再来恳求齐国,那时我们再发兵,一来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二来则可以趁魏国军队疲弊之时给以痛击,这正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齐威王说:“说得好!”于是暗中答应韩国使臣,让他先回去,却迟迟不出兵。韩国自以为有齐国来援救,便奋力抵抗,但经过五次大战都大败而归,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东方齐国身上。
【原文】
齐 因 起 兵, 使 田 忌、 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a,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b。《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c,五十里而 趣 利 者 军 半 至。 d’” 乃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 e。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f”乃弃其步军 g,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h。孙子度其行 i,暮当至马陵 j,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 k,白而书之曰 l :“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m,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n。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 o,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 p。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q,曰:“遂成竖子之名! r”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注释】
a 三晋之兵:这里指魏国的士兵。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史称三晋。 b 因其势而利导之:是说既然魏兵素轻齐兵,不妨假装示之以怯,顺应魏兵认为齐兵胆怯的思想,让齐兵伪装胆怯逃亡,目的是诱导魏军深入。c 趣利:趣,同“趋”。是速进争利之义,利指会战的先机之利,即先敌到达会战地点,取得战势之便。蹶:受挫折,折损。“上将”,即上将军,战国以来,上将军是最高的军事统帅。 d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今本《孙子·军争》述军争之法曰:“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除,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这里讲述的是蹶上将于五十里而争利,与此不同。
……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加在一起,共有294卷,其中数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最大。
《资治通鉴》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和司马光一同编写该书的刘攽、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中刘攽负责战国、两汉部分;刘恕负责三国、南北朝部分;范祖禹负责隋、唐、五代部分。他们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辨析、选择,然后再交由司马光取舍要点、编辑定度,制成初稿。这样,在保证全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又让彼此独立的材料系统化。
《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数百种,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但因为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它又并非一部单纯叙述历史事件的书,而是有很强的政治功用。这还要从《资治通鉴》诞生的背景说起。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开始的战乱局面,再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于内,国家政治积弊甚多;于外,边疆地区又极不稳定。对此,司马光、范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们试图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1066年司马光献给宋英宗一本书——《通志》,即《资治通鉴》的前身。该书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195年的历史,讲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七国的兴亡。司马光希望宋英宗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治世启发。
宋英宗对《通志》非常满意,遂命司马光写作《历代君臣事迹》。为此,他特地下诏设置书局,拨出专款,要司马光自选助手,专事编写,并允许司马光阅览皇家图书。司马光大为感动,用了19年的时间,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将该书编写完成。不过,宋神宗并没有沿用当年英宗所定的书名,而是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为该书定名“资治通鉴”。
由于这个缘故,《资治通鉴》的选材非常讲究,它“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先后有伦,精粗不杂”。即使不抱任何目的地阅读它,人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以善为法,以恶为戒。而其在叙事之后,还有议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议论了解司马光所在时代的价值观。这些议论共186篇,司马光所作的占102篇,为“臣光曰”。历史学家陈垣认为,司马光“志在续《左氏传》,有所感触,亦仿左氏设辞‘君子曰’而称‘臣光曰’”。
无论是在史学史,还是在文学史上,《资治通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和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学双璧”。宋元之交的史学家胡三省称它:“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评价它:“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自《资治通鉴》后,以编年体为形式的史书多了起来。不少学者参考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方法考辨史实,选取史料不限于正史实录,注重史据和史事的情理,掀起了一股考辨之风。而南宋的史学家袁枢更是从《资治通鉴》中得到启发,取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创造了新的写史体例——纪事本末。
一部伟大的史书不只可以帮助人们知悉过去,它就像一条深沉舒缓的大河,人们可以临河照影,把它当作了解自己的镜子,也可以以身涉河,如渔夫捕鱼一般,于其中攫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许还会得到自己想都未曾想过的宝藏。而纵览它的奔流之貌,人们还能借它来推求未来。
当然,读完30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既需要坚强的毅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本书精选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最精彩的篇章,让人们能够以精达全、深入浅出地体悟整部《资治通鉴》的精神。由于在精选的同时,本书完好地保留了《资治通鉴》的通史体例,就确保了整部作品灵魂的完整性。
此外,阅读古代经典,语言文字是一大难关,古人的行文方式和今人有很大区别,再加上《资治通鉴》的语言虽然简繁得宜,飞扬生动,却并不通俗浅显,很多人对其望而却步。因此,本书在原文后面搭配了注释、译文,帮助读者理解,并对全书进行了精编精校,保证了原文、注释、译文的严谨性、准确性。阅读既是获取知识、充盈思想、陶冶身心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的过程。本书将原文、注释、译文、插图以及图注,有机地结合起来,层次清晰,赏心悦目,将阅读古代经典由一件枯燥耗神的事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美好体验。
北京联合出版,纸质很好,但纸质发黄,存库太久,低折促销购入也只能这样吧。
评分质量不错,送货迅速,孩子正好可以看!多做活动还是不错滴
评分京东物流确实给力,昨天夜里下单,晚上就可以看。书是精装,很好
评分担心书页会掉,不牢固。。。。。
评分好!很好,可以参考学习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书可以 很好的样子
评分我应该买直接是翻译好的,原文看起来有点费解,所以都是直接看译文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资治通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