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文字學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作者喻遂生先生是西南師大著名教授,本書是以其講義為基礎修改而成的,內容翔實,很喜歡
評分正好618有優惠活動,買的很超值
評分不錯的教材,買來看看。
評分文字學教程》是為中文係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編寫的研究漢字一般發展規律的理論性教材,要求學習者瞭解文字學的基本理論,熟悉漢字發展的源流,掌握一些古文字材料和研究的方法,為今後文史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從事有關專業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礎。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評分4.古文字例證豐富,材料可靠,圖文並茂。
評分2.注意運用比較文字學的方法,適當采用外族古文字來印證漢字的曆史,令人信服;
評分正在學,很有興趣。
評分這些年文字學發展較大,除瞭權威的文字學概要,新的齣版教材也非常值得期待。希望物有所值。《說文》收字的體例是“今敘篆文﹐閤以古﹑籀”。字形以小篆為主﹐同時收入一些寫法跟小篆不同的古文和籀文﹐在解釋文字的時候﹐許慎依據六書理論﹐盡可能結閤字形指齣字的本義。所以即使按照不以小篆為古文字的傳統文字學的觀點來看﹐許慎的工作也是帶有古文字研究的性質的。可惜許慎等古文學傢所看到的古文字資料﹐時代都比較晚。在當時雖然古銅器銘文已經受到瞭有些人的注意﹐但是蒐集﹑研究這種資料的風氣卻還沒有形成﹐學者們很難加以利用。《說文》敘提到瞭鼎彝上的“古文”﹐但是書中所收的古文看來全都齣自古文經﹐實際上隻是戰國時代的文字。籀文的時代也不算很早﹐而且許慎等人所看到的《史籀篇》是屢經傳抄的本子﹐有些字形顯然已經訛變。這些古文字以及小篆的字形往往不能反映本義。因此許慎對古文字的發展過程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對字形的解釋和所指齣的本義也往往不可信。在當時的條件下﹐這些缺點是很難避免的。魏晉至宋初從魏晉一直到宋初﹐古文字的研究沒有很大的進展。這一時期最受重視的早於小篆的古文字﹐仍然是古文學傢所說的那種古文。曹魏正始年間將古文學傢傳授的《尚書》和《春鞦》刻石立於太學﹐每個字都用古文﹑小篆﹑隸書三體寫刻。這就是所謂三體石經。晉武帝鹹寜五年(279﹐或謂在太康元年或二年﹐即280或 281)﹐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一個被盜掘的戰國後期魏國大墓裏發現瞭大量竹簡書﹐共有75捲﹐10馀萬字﹐字體跟古文經相類。這就是所謂汲塚古文。這批竹書被收入官府﹐先後由荀勗﹑和嶠﹑衛恒﹑束皙等人加以整理﹐寫定為今文。竹書原本早已不存﹐寫定之本除《穆天子傳》外也都已亡佚。據史書記載﹐南北朝時也間有古文簡冊發現﹐但是其內容一點也沒有流傳下來。古文字學古文字學在從魏晉到宋初這段時期裏﹐仍有人繼續做蒐集古文的工作﹐而且還有人用古文刻寫碑碣或僞造典籍古本。他們所用的古文﹐有的有根據﹐有的則是杜撰的。五代末宋初的郭忠恕(?~977)根據當時所能見到的各種古文資料編成古文的字匯﹐名為《汗簡》。稍後的夏竦(985~1051)編《古文四聲韻》(1044)﹐材料來源跟《汗簡》基本相同﹐不過《汗簡》是按部首編排的﹐夏書則是按韻編排的。這兩部書雖然收入瞭不少杜撰的古文﹐大部分字形還是有根據的﹐是現代人研究戰國文字的重要參考資料。郭﹑夏之後﹐古文之學就逐漸衰微瞭。在這一時期裏﹐有銘文的古銅器也時有發現﹐可惜仍然沒有形成蒐集﹑研究金文的風氣﹐唐初在天興縣(今陝西鳳翔)發現瞭重要的先秦石刻──石鼓文。唐代人對石鼓文很重視﹐講字體﹑書法時往往提到它。由於石鼓文的字形跟籀文比較接近﹐當時人多附會為周宣王太史籀所書。秦始皇巡行天下時所立的篆文刻石﹐在唐代也很受重視。南北朝時石經已有搨本﹔在唐代﹐秦刻石和石鼓也都有搨本流傳。唐代篆文書法傢李陽冰曾整理過《說文》。他根據秦刻石改瞭《說文》的一些篆形﹐如改(欠)為等﹐受到後人的很多批評﹐李陽冰擅改古書是不對的﹐但是他根據古代遺留下來的實物上的文字資料糾正《說文》﹐這卻是值得重視的。他解釋字形也時齣己見﹐雖多荒謬﹐但也間有可取之處。例如許慎解釋“木”字說:“從﹐下象其根”﹐他則認為整個字“象木之形”。
評分喜歡這一係列教材,又增加一本
文字學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