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与调试

机械装配与调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士伟,乐旭东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装配
  • 机械调试
  • 机械工程
  • 工业设备
  • 设备安装
  • 维修保养
  • 机械制造
  • 自动化设备
  • 精密仪器
  • 技术实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4639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130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机械装配与调试(国家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成果)》以采用 项目形式编写,主要介绍机械的装配与调试基础知识 及相关技巧。全书共7章,第1章介绍机械装调的基础 知识及7S规范;第2章介绍常用工量具的认识和使用 ;第3~5章介绍螺纹、轴类、带轮、齿轮等常见零部 件的装调;第6章介绍THMDZT-1与THMDZP-2两型机械 装配技能综合实训平台各部件及综合机械系统的装调 ;第7章介绍港口机械的装调。
  本书可用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相关课程的 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走进机械装调
1.1 机械装配概述
1.1.1 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
1.1.2 机械装配的基本工作内容
1.1.3 装配的要求
1.1.4 装配的一般原则
1.1.5 装配的发展趋势
1.1.6 机械装调的课程目标
1.2 “7S"活动机械装调规程
1.2.1 “7S"活动的内容
1.2.2 开展“7S”活动的原则
1.2.3 “7S"的作用
1.2.4 机械装调中的“7S"要求
1.3 机械装调工艺卡
1.3.1 装配工艺规程
1.3.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1.4 机械装调思考问题
第2章 常用工量具的正确使用
2.1 常用量具的认识及正确使用
2.1.1 常用量具介绍
2.1.2 塞尺
2.1.3 游标卡尺
2.1.4 千分尺
2.1.5 百分表
2.1.6 水平仪
2.2 常用工具的认识及正确使用
2.2.1 螺丝刀
2.2.2 扳手
2.2.3 钳
2.2.4 其他工具
第3章 固定连接的装配与调试
3.1 螺纹连接的装配
3.2 螺纹连接装配工艺
3.3 孔轴类防松元件的装配
第4章 轴承与轴的装配与调试
4.1 轴承的分类
4.2 轴承的装配
4.2.1 滑动轴承的装配
4.2.2 对开式径向薄壁滑动轴承的装配
4.2.3 轴承的拆装
第5章 常用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试
5.1 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5.1.1 带传动介绍
5.1.2 V带轮的装调
5.1.3 带传动装配注意事项
5.2 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5.2.1 链传动介绍
5.2.2 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5.2.3 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5.2.4 链传动的润滑和防护
5.3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5.3.1 齿轮的介绍
5.3.2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5.3.3 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
5.3.4 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
第6章 机械与控制的装调实训
6.1 THMDZT一1型机械装配技能综合实训平台介绍
6.2 THMDZP一2型机械装配技能综合实训平台介绍
6.3 THMDZT一1型变速箱的装配与调整
6.4 THMDZT一1型齿轮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6.5 THMDZT一1型二维工作台的安装与调试
6.6 THMDZT一1型间歇回转工作台的装配与调整
6.7 THMDZT一1型自动冲床的装配与调试
6.8 THMDZT一1型机械传动的安装与调整及机械系统的运行与调整
6.9 THMDZP一2型变速动力箱的装配与调整
6.10 THMDZP一2型变速动力箱的拆装与调试
6.11 THMDZP一2型凸轮控制式电磁离合器与精密分度盘的装调
6.12 THMDZP一2型工件夹紧装置的装配与调整
6.13 THMDZP一2型自动转床进给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6.14 THMDZP一2型自动打标机与齿轮齿条连杆机构的装调
6.15 THMDZP一2型机械设备的调试、运行及试加工
第7章 港口机械设备
7.1 港口机械设备介绍
7.1.1 门式起重机
7.1.2 卸船机
7.1.3 带式输送机
7.1.4 港口机械的发展方向
7.2 常用港口机械设备机构的调修
7.3 减速器的拆装练习
附 录
模拟题一
模拟题二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星辰彼岸:宇宙探索与生命起源之谜》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它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宇宙之旅,深入探索我们所处的浩瀚星辰大海,并试图揭开生命在宇宙中起源的终极奥秘。全书内容涵盖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前沿科学领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方式,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化繁为简,为广大读者奉上一场智慧的盛宴。 第一章:宇宙的黎明与演化 本章将追溯宇宙的起源,从大爆炸理论的最新进展讲起,详细阐述宇宙从一个极小的奇点膨胀、冷却,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宏伟进程。读者将了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意义,重子声学振荡如何塑造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演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会深入探讨宇宙的膨胀速度,以及不同宇宙学模型对我们理解宇宙命运的启示。同时,本章还会回顾哈勃定律的发现,星系形成的早期阶段,以及早期宇宙中元素合成的奇迹。 第二章:恒星的生与死:宇宙中的能量熔炉 本章聚焦于构成宇宙基本单元的恒星。我们将从恒星的诞生开始,讲解星云坍缩、原恒星形成的过程,以及核聚变反应如何点亮恒星的生命之光。各种类型恒星的演化路径将被详细解析,包括红矮星、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以及最终的黑洞。超新星爆发的壮丽景象,以及它在元素富集和行星系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是重点。读者还将了解到脉冲星、类星体等极端天体现象,并认识到恒星是宇宙中几乎所有重元素的“炼金炉”。 第三章:行星系统的诞生与多样性 本章将把目光投向恒星周围的行星系统。我们将剖析行星形成的“星云假说”,详细解释吸积盘的形成,行星胚胎的碰撞与合并,以及行星分异的复杂过程。从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出发,我们将详细介绍八大行星(包括矮行星)的特征、组成、大气层、卫星系统以及内部结构,并探讨行星磁场、板块构造等关键地质活动。随后,本章将把视野拓展到系外行星的发现,介绍“开普勒”和“苔丝”等任务的伟大成就,以及目前已知系外行星的多样性,包括热木星、超级地球、迷你海王星等奇特天体。 第四章:宜居星球的搜寻:地外生命的栖息地 “我们是孤独的吗?”这个问题将贯穿本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宜居带”的概念,分析一颗行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孕育生命,例如液态水的存在、适当的大气层、稳定的恒星环境以及足够的地质活动。本章将重点介绍目前最有希望发现地外生命的星球,包括火星、木卫二(欧罗巴)、土卫二(恩克拉多斯)等,并详细阐述科学家们探测这些星球上生命迹象的最新技术和方法,如光谱分析、生命探测器以及对生物标记物的搜寻。 第五章:生命的起源:从化学到生物的飞跃 这是本书的核心与高潮。本章将带领读者踏上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索之旅。我们将从生命必需的化学元素谈起,回顾生命起源的经典理论,如“原始汤”假说,并探讨米勒-尤里实验的意义。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的形成,再到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的出现,直至第一个自我复制的分子(RNA世界假说)的诞生,我们将一步步揭示生命起源的可能路径。深海热液喷口、早期地球大气等不同假说的优劣和证据将被详细分析。本章还将触及生命的“火花”——细胞的形成,以及早期生命演化(如光合作用的出现)对地球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六章: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宇宙的答案 本章将集前述所有内容之大成,对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进行综合性探讨。我们将审视费米悖论的各种解释,并思考为何我们尚未与外星文明接触。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最新进展,以及探测地外智慧生命信号的技术挑战将被深入分析。本章还将讨论生命的通用性,以及是否存在非碳基生命或其他形式的生命。我们将展望未来,对人类探索宇宙、寻找生命答案的征程进行展望,并引发读者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思考。 《星辰彼岸:宇宙探索与生命起源之谜》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场智力冒险,一次对人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致敬。它将以其广博的知识、严谨的论证和引人入胜的叙述,点燃你对宇宙的无限热爱,激发你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深入思考。本书适合所有对宇宙、生命和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我觉得远不止于它所传达的机械装配和调试知识本身,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操作细节时,都充满了敬畏之心,仿佛每一个零件都是艺术品,需要被温柔而精准地对待。我尤其喜欢他对“调试”的阐述,他将其视为一个与设备“沟通”的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地去理解设备的“语言”,并通过调整来达到最佳的“默契”。书中关于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详细讲解了不同润滑油的性能指标,以及如何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和负荷来选择最合适的润滑方式,这对我日后的设备维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他并没有回避一些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比如静电防护、防尘防水处理等,这些细节的强调,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一种人文关怀和探索精神。作者在讲解每一个装配步骤时,都会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仿佛在与读者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特别欣赏他对“调试”的见解,他认为调试不仅仅是让设备运行起来,更是要让设备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书中关于动力传动部分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他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齿轮、链条、皮带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安装。而且,他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设备选型和维护的内容,这些都让我对机械设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你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给予你鼓励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机械工作的看法。以前我总觉得机械工作就是粗糙的体力活,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里面蕴含着多么精妙的智慧和严谨的科学。作者在讲解每一个装配细节时,都会深入到其背后的物理原理,比如为什么某些配合需要热处理,为什么某些螺栓需要锁紧,这些都解释得非常清楚。而对于调试部分,作者更是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他会教导我们如何通过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判断潜在的问题,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故障诊断,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设备的性能。书中关于密封件选择和安装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详细讲解了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密封件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正确安装以保证其长效密封。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身边一步步地指导你,让你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评分

这本书简直像一本穿越时光的百科全书,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从最基础的螺丝、齿轮的啮合原理,到复杂液压系统的构建流程,作者都讲解得鞭辟入里,仿佛能看到机械手臂在眼前精准地执行每一个动作。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公差配合的那几章,以往我总觉得这只是一个枯燥的参数,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生动地阐述了微小偏差如何影响整体的运转精度,甚至直接关系到机器的寿命。那些图示也非常精妙,每一个零件的受力点、传动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领会。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回顾,介绍了早期机械工业的艰辛与创新,比如瓦特蒸汽机的改进过程,以及达芬奇那些超前的设计构想,这些内容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讲解变得充满人文色彩和历史厚重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几百年的机械发展史,对“装配”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座宝藏,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作者在讲解机械装配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好处和潜在风险。他对于不同类型联轴器、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讲解,都非常透彻,让我明白了它们在整个传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安装和调试。我尤其喜欢他对“调试”的理解,他将其视为一个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书中关于液压和气动系统的章节,也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复杂的原理,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轻松理解。而且,他还强调了在调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这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机械工作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我以前接触过一些机械方面的书籍,但很少有像这本《机械装配与调试》这样,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作者在讲解每一个装配步骤时,都会追溯到背后的设计理念,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是最优的。比如,在安装电机时,他会详细介绍不同安装方式(如底脚安装、法兰安装)的优缺点,以及在何种工况下选择哪种安装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和散热。而在调试部分,作者更是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他会教导读者如何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感官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如何利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初步的诊断。书中关于振动分析和噪声控制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导你,让你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评分

我真的很难用寥寥数语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机械“对话”的指南。作者在讲解装配过程时,会引导我们去思考每一个连接的受力点,每一个传动环节的能量损耗,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效率、降低故障率。我特别欣赏他对“调试”的哲学思考,他认为调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书中关于材料特性的介绍,也让我对各种金属、合金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它们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表现,这对于精确装配至关重要。此外,他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章节,这些内容虽然看似与装配调试本身有所区别,但却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体现了作者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翻开这本《机械装配与调试》的,毕竟“装配与调试”听起来就不是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主题。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完全被作者的专业深度和严谨逻辑所折服。他不是简单地列举操作步骤,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动作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工程考量。比如在讲解轴承的安装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轴承在承受载荷时的变形情况,以及为什么需要采用特定的角度和力度去压入,避免了对轴承滚珠和保持架造成永久性损伤。这种讲解方式,让原本只是一个“动手”的环节,升华到了对材料力学和摩擦学原理的理解。而且,书中对于各种调试过程的描述也极具实践指导意义,他会提前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然后层层递进地分析原因,给出相应的排查和解决办法。我尤其欣赏他对“调试”的定义,将其视为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让机器“动起来”而进行的简单测试。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将技术做到极致的工程师来说,都是无价的。

评分

我真的很少能遇到像《机械装配与调试》这样,能够让我废寝忘食地一口气读完的书。作者在讲解机械装配时,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剖析得淋漓尽致,仿佛你能亲眼看到每一个零件是如何精密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他对各个部件的受力分析、材料特性、以及连接方式的讲解,都极具深度和广度。而当他进入“调试”部分时,更是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他会教导我们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了解设备的“脾气”,如何循序渐进地调整参数,直到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我尤其佩服他对故障排除的逻辑思维,他不会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的根源,从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关于润滑、冷却、以及电气连接的章节,也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让我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太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一直以为机械装配就是按照图纸一点点组装,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这里面蕴含着多少细致入微的学问。作者在介绍紧固件的选择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用M6的螺栓,而是详细讲解了不同螺纹规格、不同材料、不同表面处理的紧固件在承受不同载荷、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他还提到了预紧力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扭矩扳手等工具来精确实现,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知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调试”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关测试,而是包含了大量的参数调整和性能优化。例如,在调试一个泵的性能时,作者会引导读者如何通过改变转速、压力、流量等参数,找到最佳的工作点,以达到效率最高、能耗最低的状态。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案例研究,比如某个大型设备的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看似棘手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抽丝剥茧,最终找到根本原因并解决的,这个过程简直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评分

很适合刚入门的新手

评分

买了两本,都是基础知识,很好。送货速度也很快。。。五星好评哦。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适合刚入门的新手

评分

好评。

评分

不错好东西

评分

书籍比较实用,正好能用的着,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书籍。

评分

物流速度超级棒,早上下的单,下午就收到了

评分

OK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