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根底。早在西周,诗、书、礼、乐就已成为国子教育的基本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向私学的转型,由贵族子弟独享的教育资源也因之而下移,诗、书、礼、乐的传播范围自然更为广远,并且在学术大发展的诸子争鸣时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诸子百家共同信守的文化经典。而周易与春秋也藉由孔子及其后学的阐释与弘扬,取得与诗、书、礼、乐相等的地位,并最终成为儒家六艺而流传。六艺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建立。围绕六艺而形成的传记注说,不仅完善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系,而且通过师弟子之间口耳相传的授受,建立起独立的传承脉络,即使在乱世,也弦歌不绝,吟诵不断,这有力地保证了儒家火种的传播和繁衍。而人汉以后,在大儒与统治者的共同努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其地位与影响。
五经由此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的经典。陈寿祺和皮锡瑞编着的《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其中“五经异义疏证卷”共3卷,“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共10卷。
内页插图
目录
从许郑到陈皮《代前言》
五经异义疏证
五经异义疏证自序
后序
五经异义疏证卷上
五经异义疏证卷中
五经异义疏证卷下
驳五经异义疏证
重刊皮氏驳五经异义疏证序
驳五经异义疏证自序
袁钧辑本序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一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二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三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四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五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六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七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八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九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十
前言/序言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物超所值,优惠多多!
评分
☆☆☆☆☆
两汉以来的今古文之争持续至今。后汉许慎、郑玄两大儒撰有《五经异义》及《驳五经异义》,可谓一大总结,惜乎后世轶失不全。清人陈寿祺和皮锡瑞编着的《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其中“五经异义疏证卷”共3卷,“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共10卷。
评分
☆☆☆☆☆
支持京东图书!对服务非常满意,书的品相很好,物流很快!读书节快到了,要好好读书!学习传统文化!
评分
☆☆☆☆☆
对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非常感兴趣,特买来读
评分
☆☆☆☆☆
挺好的,很喜欢。
评分
☆☆☆☆☆
两个本子放在一起,方便对照。省的一会异义,一会驳异义得来回翻。
评分
☆☆☆☆☆
准确简明的历史年表,不但是从事研究教学历史、地理、考古和其它学科的必要工具书,也是文物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文化馆工作者、编辑工作者等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书。
评分
☆☆☆☆☆
评分
☆☆☆☆☆
钦佩古人做学问之精深。此书把异证及驳异证放一起,可对照来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