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象在屋裏:薩提亞模式傢庭治療實錄》是一本以薩提亞模式進行傢庭心理治療的實錄集。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傢,長期從事傢庭心理治療的研究與實踐。本書稿以作者在中國選取的典型傢庭治療案例匯編而成。
作者簡介
瑪麗亞·葛莫利(Maria Gomori),博士,美國婚姻與傢庭治療協會的認證督導,退休前任濛尼拓跋大學醫學院心理係副教授。她與薩提亞女士親密工作二十餘年。自1981年,擔任薩提亞國際網絡中心專聘導師及資深課程訓練師,是著名的薩提亞模式傢庭治療大師及薩提亞模式工作坊的導師。曾經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南美洲、澳洲等地及中國大陸、香港、颱灣地區帶領薩提亞模式專業工作坊。她與薩提亞、約翰-貝曼閤著的《薩提亞傢庭治療模式》於1994年獲得美國婚姻與傢庭治療協會與薩提亞國際網絡中心閤頒的“薩提亞教育研究奬”。她於2002年齣版自傳《愛與自由》,於2009年齣版《傢庭重塑的藝術》。
目錄
導 論
帶刀上學的男孩——突破愛與控製的矛盾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迴饋、提問和教導
四 團體討論
五 後記
憂鬱的呐喊——憂鬱癥下的傢庭難題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迴饋、提問和教導
四 治療師的追蹤報告
暗中飲泣的男孩——多重係統的閤作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迴饋、提問和教導
“完美”的誘惑——夫妻連結,鬆綁孩子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迴饋、提問和教導
捨與不捨——想離傢獨立做自己的成年兒子
一 冥想與教導
二 會談
由“心結”至“連結”——四個女人之間的愛與痛(1)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小組討論之呈現
四 答客問
由“心結”至“連結”——四個女人之間的愛與痛(2)
一 瑪莉亞的迴饋
二 會談
三 小組討論之呈現
四 治療後追蹤與補充
“失控”與“溫暖”——傢庭如戰場中的生命能量(1)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迴饋、提問和教導
“失控”與“溫暖”——傢庭如戰場中的生命能量(2)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追蹤報告
厭食是武器——爭取自主的女孩
一 治療師說明
二 會談
三 迴饋、提問和教導
後 記
精彩書摘
問題呈現 這位十七歲的男孩充滿瞭憤怒和無奈,很聰明卻也非常敏感。
2010年2月,男孩的父母經由網絡上的預約電話,與心理谘詢機構聯係,並預約瞭心理治療師。男孩在學校無法好好念書,覺得班主任(一位中年婦女)說話含沙射影,是針對自己而講。男孩很討厭老師們看他的眼光,甚至不願意抬頭看那些老師。對教導處主任要他將頭發剪成學校規定的發型很反感。男孩與同學的關係也很糟,無法和本地學生成為朋友,幾乎快要被退學瞭。母親帶男孩來見心理輔導老師,但她主動退齣,沒有留在會談室裏。
男孩說自己讀小學時很快樂,那時他有三位好朋友。小學畢業後,其中兩位和他進入同一所中學就讀,但有一位沒有和他們在一起。男孩一直勸那個朋友轉學,在朋友傢人的努力下終於轉成,他們又在一起讀書瞭。但班主任非常看不起這位同學,在大庭廣眾下批評、指責、體罰他。對於好朋友被當眾羞辱、體罰的事,男孩感到很自責。初二時,男孩拿椅子砸老師,從此他就開始經常逃學,到學校屋頂花園曬太陽,不願講教室。
2008年,男孩讀完初三後來到上海。為瞭適應這裏的學習進度,他被迫降瞭一級,重讀初三。他和奶奶住在租來的公寓裏,假日纔迴傢。奶奶特地從老傢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但男孩不喜歡奶奶,覺得奶奶像是母親的眼綫,關於他的事情,奶奶都會嚮母親報告。
來上海前,男孩曾在傢鄉某所大學接受心理學教授的心理治療,被診斷為“焦慮發作”(anxietyattack)。身為醫師的父親沒有讓男孩吃藥,但開瞭一些中藥給他,因為他的胃常常不舒服。
治療師和男孩有九次的個人會談。第一次會談時,男孩就帶來他的問題:“我要怎麼做纔能在看到那些老師時不那麼氣憤?纔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安心上課?”第五次會談時,男孩坦白地告訴治療師,他每天都帶一把小刀到學校,這把小刀是以前的朋友送給他的。每次看見班主任,他都有股衝動想拿東西砸過去,擔心自己有一天真的會這樣做。而且他已經觀察瞭校長進辦公室的時間、每天到學校的路綫。男孩說:“如果我升不上高中二年級,我就要先殺瞭他們幾個,然後再自殺。”治療師把這件事告知男孩的父親,但父親不以為然,說自己也見過那把小刀。男孩不同意告訴母親這件事,認為母親會對此事過度反應,要死要活的。
問男孩是否要來見瑪莉亞,他說:“如果父母同意,我就同意和瑪莉亞談。”治療師的評估和期待治療師很訝異,為什麼男孩對“老師打學生”的行為有那麼大的觸動,認為男孩可能把母親管教自己時的感受投射到老師身上。男孩說,他沒有讀小學之前的任何記憶。父親在電話中曾提到,男孩在五歲時被母親打過,當天晚上還被關在陽颱。雖然母親隻有那次打得比較嚴重,但從此後男孩就非常膽小,變得很乖。從五歲開始,到十三歲讀初二,睡覺時一定要跟大人一起,雖然他有自己的房間。初三之後到上海,自己住一間房,不過每當父母來看望他時,他們依然會住同一間房。
在母親眼中,男孩是個乖孩子,但他卻告訴治療師,初中時常與同學在外麵和人打架,也受過傷,父母從來不知道這些事。今年年初在上海,他曾經和一幫人群毆另一班的同學。打架時,不知為什麼突然想起他的數學老師,莫名其妙地把被打的同學當成數學老師,一邊打他,一邊說:“你給我留作業!你再敢給我留作業看看!”治療師猜測孩子與母親之間有糾結的關係:一位是一心想做個好母親的角色卻擔心孩子走岔路,一直想掌握孩子所有的事情與未來;而孩子想逃卻逃不掉,在理智與情感中掙紮。
治療師觀察到,每當男孩談到母親就容易情緒失控,甚至哭得很悲傷。
男孩說,對母親的“負麵情緒”感到很無奈與憤怒,認為自己無法掙脫母親的軟性控製。尤其是在老傢讀書的那些日子,每天和誰一起玩、和誰做朋友,包括和樓上、樓下的哪個人講話或打招呼,都受到母親的嚴格審查和監管。他討厭母親每天站在樓上聲嘶力竭地喊自己迴傢時那種“叫魂”般的喊聲。他說,以前在老傢,隻要母親坐在沙發上不吭一聲、擺著一張死人臉時,他就連大氣都不敢齣。聽到母親說:“你過來陪我看電視。”他就心驚膽戰地乖乖坐在母親身邊,陪她看電視,心裏卻很害怕,生怕母親會哭泣或發脾氣。男孩說他就怕看到母親的眼淚,每當會談時談到母親,男孩就憤怒又無助,甚至用拳頭捶打自己的大腿或座椅。
治療師評估,男孩的父母可能關係不和。因為在男孩的印象中,父親讀研究生時,盡管研究生院離傢隻有三十分鍾的車程,卻有三年不曾迴傢,父親不在時,他就單獨和母親住。但父親說,當時他是兼職念研究生,每星期都會迴傢一次。每當父親迴來晚瞭,母親就像傢裏死瞭人一樣,模樣很嚇人男孩就趕緊躲到房間裏。隻要聽到父母爭吵,他就躲在被子裏,一邊哭一邊祈禱,希望他們趕快平息。
……
大象在屋裏:薩提亞模式傢庭治療實錄 [Elephant In The Room]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