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鲁迅作为中国一个经典文化符号,自民国以来,其作品即进入教材领域,不少成为经典篇目。因鲁迅本人的特殊文化政治地位,其作品在教材中的进退与内容取舍,很大程度上是各个时期的政治风向在教育领域的一种投影。《教材中的鲁迅》的意义,就在于以史料整理、概述的方式,既客观再现了一个经典文本的教材传播史和接受史,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代语文教材发展过程中内容文本的演进史。
内容简介
《教材中的鲁迅》主要是对自民国以来各个时期鲁迅作品在各种中小学语文教材(包括海外华文教材)中的传播与接受的情形,进行详细的资料整理,全面客观地再现了鲁迅作为一个经典文化符号在教材中的传播史和接受史。全书史料全面翔实,图文对照互参,可以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及鲁迅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史料参考。
作者简介
陈漱渝 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 副主编: 王 涧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任编辑、博士 李 斌 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目录
前言: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
第一章 民国时期教材中的鲁迅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1920年代教材中的鲁迅
第三节 1930年代教材中的鲁迅
一、商务印书馆版
二、世界书局版
三、中华书局版
……
第四节 1940年代教材中的鲁迅
一、国统区教材
二、沦陷区教材
三、解放区教材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教材中的鲁迅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前十七年统编教材中的鲁迅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材中的鲁迅
北京市
上海市
……
第四节 新时期教材中的鲁迅
第五节 新课标教材中的鲁迅
人教版
语文版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学教材中的鲁迅
第一节 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的鲁迅
1950年
1951年
……
第二节 地方版小学教材中的鲁迅
安徽省
北京市
……
第四章 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阐释
第一节 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阐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风筝》
……
第二节 高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阐释
《记念刘和珍君》
《〈呐喊〉自序》
……
附录
新马华文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王润华
文本旅行:《藤野先生》到台湾黄英哲
当鲁迅不再是禁忌——在台湾教授鲁迅的经验与困难黄琪椿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民国时期教材中的鲁迅
第一节 概论
1922~1949年间,大、中、小学课堂都学习过鲁迅作品。但一方面新文学在民国时期的大学课堂地位不重要,另一方面留下来的选本类大学教材很少,我们所能找到的多为间接材料,只好暂不讨论大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同样,鲁迅作品很少进入小学教科书,据不完全调查,仅有两套解放区高小教材选有鲁迅作品(本文将会介绍)。所以,我们以中学教材为主要范围讨论民国时期教材中的鲁迅。
我们依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小学教材》卷提供的线索,并结合人教社、北师大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调查了1920~1949年间90种中学国文教科书。除一套沦陷区教科书外这套沦陷区教科书是北京伪教育总署编辑的《初中国文》,1938~1939年初版,1941年修正,新民印书馆出版。它是在宋文翰编、中华书局1937年出版的《新编初中国文》的基础上增删几篇作品而成。两套所选鲁迅作品及课后的助读项目完全一样,我们不再单列一类。,根据其依据的课程标准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大略分为五类:第一类为1920~1927年的14种初、高中国文教科书;第二类为1928~1939年的40种初中国文教科书;第三类为1928~1939年的17种高中国文教科书;第四类为1940~1949年国统区的8种初、高中国文教科书;第五类为1946~1949年解放区的11种初、高中国文教科书。
一
我们共调查了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中学国文教材14种,其中9种选有白话文,这9种之中,有6种选有31篇鲁迅作品,共出现48次。按这9种教科书总选文篇数1267计,每26篇作品中会有1篇鲁迅作品。
《呐喊》中的作品在这些教科书中出现频率最高,共18次。其中有5套教科书选有《故乡》,4套选有《孔乙己》,3套选有《风波》,2套选有《鸭的喜剧》,此外,《〈呐喊〉自序》、《药》、《兔和猫》、《社戏》都出现过1次。《热风?随感录》排第二,出现12次,其中《随感录三十五》、《随感录三十六》、《随感录四十九》、《随感录六十二》各出现2次,《随感录四十二》、《随感录四十八》、《随感录六十三》、《随感录六十六》各出现1次。《爱罗先珂童话集》排第三,出现6次,《鱼的悲哀》、《时光老人》各出现2次,《池边》、《狭的笼》各出现1次。此外,《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论雷峰塔的倒掉》、《〈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等4篇作品,以及武者小路实笃《自序》、江口涣《忆爱罗先珂华西理君——〈桃色的云〉代序》、尼采《〈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阿尔支拔绥夫《幸福》、明那?亢德《疯姑娘》、安特来夫《黯淡的烟霭里》、芥川龙之介《鼻子》等7篇翻译作品也都被选入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还被两套教科书同时收录。
最早同时也是民国时期选择鲁迅作品最多的教科书,是俍工、仲九合编,民智书局1922~1924年初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这套教材共选215篇作品,其中鲁迅作品21篇。编者沈仲九认为国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现代思潮”,与其让学生“读《庄子》、《墨子》、《荀子》等,不如叫他读《胡适文存》、《独秀文存》这一类书;因为一则难懂,一则易解;一则未必合于现代思潮,一则可以当作现代思潮的一部分的代表。就轻重缓急论,要做一现代的人,不懂《庄子》、《墨子》等的学说,却不要紧;不懂国语文提倡的理由,不懂女子解放问题、贞操问题、婚姻问题、礼教问题、劳动问题等,却是要做一时代的落伍者”。沈仲九:《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教育杂志》第16卷第5号,1924年5月20日。穆济波在东南大学附中使用这套教科书第三编中的《故乡》与《狭的笼》时,设定的教学目的为:“社会制度,把一般同生共命的人类,强分出无限智愚强弱的主奴阶级来,要免除人类的悲苦,便要将这一层层的障壁打倒,一切不合理的思想,制度,都给完全解放改造,重新再铸文明。如能将人类之狭隘的习惯一一破除,庶几乎才有一种正当的生活。”穆济波:《道尔顿制实验班国文教学计划》,《中华教育界》第13卷第6期,1923年12月。《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后两编“为国外小说名作的翻译,而另外辅之以长篇翻译剧本及诗歌”,孙俍工:《文艺在中等教育中的位置与道尔顿制》,《教育杂志》第14卷第12期,1922年12月20日。在编辑上“以作家的国别和时代为准”[孙俍工、沈仲九:《编辑大意》,《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第一编),民智书局,1922年。],选入了鲁迅翻译的《幸福》和《疯姑娘》。孙俍工为这些作品设计的作业中,包含分析“所含蕴的思想问题、所表现的人生问题及学生对于本篇的感想和批评”,“注意作家略历、作家的思想学说、作家艺术上的主张(人生的艺术或艺术的艺术)及派别(浪漫派、自然派或新浪漫派等)、作家所受时代精神与环境的影响”等。孙俍工:《文艺在中等教育中的位置与道尔顿制》。可见,无论是这套教材的编者,还是使用者,都把其中的鲁迅作品看成新思潮和新文学的载体。
……
民国时期的中学国文教科书中,1930年代初版的初中国文教科书数量最多,印刷次数最多,使用区域最广,使用时间最长。我们找到的40套教科书中,有36套选入67篇鲁迅作品,共出现174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套教材中选有4~5篇。由于这些教材中有些我们仅找到4~5册;有些仅出版3册,以每册选文40~50课之间计,大概每45篇中会有1篇鲁迅作品。这跟周作人作品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差不多。
按照被收录次数排序,《野草》中的作品出现次数最多,共48次;《呐喊》集中的作品其次,出现42次;鲁迅译、鹤见佑辅著《思想?山水?人物》排第三,出现16次。《热风?随感录》排第四,出现15次。《爱罗先珂童话集》排第五,出现9次。具体情况参见下面四个表格(A表示鲁迅作品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四大主要出版社所出版教材中的次数,B表示鲁迅作品被收入其他出版社所出版教材中的次数)。
……
教材中的鲁迅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