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林业
  • 植物新品种
  • 授权
  • 育种
  • 中国林业
  • 植物遗传
  • 园艺
  • 农业科技
  • 生物技术
  • 新品种选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700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727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3
字数:2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社会对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意识,同时带来了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大量涌现,这些新品种已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方便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获取信息,更好地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建设美丽中国服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2012年4月到12月期间授权的116个林业植物新品种汇编成书。希望《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的出版,能在生产单位、林农和品种权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生产者能够获得所需的新品种,在推广和应用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使林业植物新品种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玫玉
俏佳人
玉龙红翡
宫粉照水
玉龙绯雪
丽云宫粉
锦粉
碗绿照水
晚云
皱波大宫粉
清馨
玉洁
彩云
粉红莲
黄埔之浪
紫云
怡百合
火凤
丹粉
娇红1号
霞光
玉女
玉立
翠玉碗
常春1号
常春2号
盛春1号
盛春2号
盛春3号
盛春4号
品虹
云星
云馨
云霞
云瑞
紫烟
红吉星
彩云飞
彩虹
金袍赤胆
赤龙
金童玉女
香妃
金鳞霞冠
金波
银翠
玉盘
洪豫
烈焰
郁金
魁强
中宁奇
中宁强
中宁异
银碧双辉
宁杞8号
宁杞9号
芳纯如嫣
凌波仙子
天山祥云
蝶舞晚霞
蜜月
粉红女郎
赤子之心
妃子笑
月光
南林果4
南林果5
南林外1
南林外2
南林外3
南林外4
翡翠1号
银脉1号
秀山红
日丽
普桉1号
普桉2号
花桥板栗2号
东方红
火凤凰
火焰山
香妃
岱健枣
红双喜石榴
晚霞
赤霞
朝霞
秋霞
璞玉
钻石
红颜
岱康枣
金焰彩栾
锦绣含笑
松韵
丽红
黄淮1号杨
黄淮2号杨
黄淮3号杨
多抗杨2号
多抗杨3号
红霞
优雅
甜心
魁梧
毅杨1号
毅杨2号
毅杨3号
毅杨4号
毅杨5号
毅杨6号
毅杨7号
毅杨8号
毅杨9号
毅杨10号

前言/序言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简介 引言 2012年,中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的正式出版。这部著作集结了当年经国家农业部授权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林业植物品种,不仅是对我国林业育种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有力佐证。本书的问世,对于推动我国林业种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全球林业领域展现中国力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内容概述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精选并详细收录了2012年度中国林业领域内,经过严格审定、符合授权标准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各类植物品种。这些品种涵盖了乔木、灌木、藤本等多种林木类型,涉及观赏、生态、材用、能源、药用、食用等多个应用领域。本书不仅罗列了品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它深入阐述了每个新品种的关键特征、育成过程、推广应用潜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信息。 重点收录品种亮点解读(示例性,具体内容以本书为准) 本书收录的品种,无一不是在育种技术、遗传改良或资源发掘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的优秀成果。以下将对其中部分代表性品种的亮点进行详细解读: 在观赏林木领域: 新品种A(例如:具有特殊花色和花期的观赏乔木):该品种在花色上实现了突破,以往同类树种难以达到的鲜艳色彩得以呈现,且花期较传统品种有显著延长,大大提升了其在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价值。其抗病虫害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减少了后期养护成本。育种人详细记录了杂交亲本的选择、多代选育过程中的关键性状观察,以及稳定性测试的数据,为其他育种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品种B(例如:具有独特叶形和叶色的观赏灌木):该品种的叶片形态奇特,边缘呈波浪状或锯齿状,叶色随季节变化呈现出迷人的过渡,如春季嫩红、夏季翠绿、秋季金黄,四季皆有观赏亮点。在耐寒性、耐旱性方面也表现优异,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在北方寒冷地区或干旱地区作为绿篱、孤植或群植。本书中,对该品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精确描述,包括叶长、叶宽、叶缘锯齿密度,以及不同生长季的叶色变化光谱数据。 在生态林木领域: 新品种C(例如:速生、抗逆性强的固沙造林树种):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该新品种经过多年在极端环境下的驯化和选育,表现出极强的抗风沙能力,根系发达,能有效固定流沙,同时具备良好的抗旱、耐贫瘠特性,生长速度快,是改良沙区生态环境的理想选择。本书详细列出了其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降雨量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数据,以及根系的空间分布模型。 新品种D(例如:高固氮能力的生态修复灌木):对于土壤退化、养分流失的区域,引入高固氮能力的植物是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该新品种与根瘤菌的共生效率极高,能够从空气中固定大量的氮素,显著改善土壤肥力,为后续的植被恢复打下基础。其植被覆盖度高,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书中包含了其根瘤数量、固氮酶活性检测数据,以及在退化土壤上的生长效果对比试验报告。 在材用及能源林木领域: 新品种E(例如:纤维素含量高、生长周期短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品种):该品种在木材的纤维素含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对于纸浆、人造板、生物质能源等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其生长周期显著缩短,单位面积的产材量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本书提供了其木材成分分析报告,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比例,以及不同树龄下的材积生长曲线。 新品种F(例如:油脂含量高、适宜生物柴油生产的能源林品种):针对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该品种的果实或种子富含高品质油脂,经过简单加工即可转化为生物柴油,是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其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广,能够实现规模化种植。书中详述了其油脂提取率、脂肪酸组成分析,以及生物柴油的质量检测报告。 在药用及食用林木领域: 新品种G(例如:药用成分含量高、风味独特的药食两用树种):该品种不仅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其果实或叶片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食用风味,可开发为保健食品或特色农产品。本书中,对该品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分析,列出了关键药用成分的含量(如黄酮类、多酚类等),以及其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研究成果。 新品种H(例如:果实产量大、耐储存的新品种):在经济林领域,果实产量和储存性能是衡量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该新品种在保证果实品质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单株产量,并且其果实具有出色的耐储存能力,延长了市场销售周期,降低了损耗。本书提供了其平均单果重、年平均产量数据,以及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保鲜期对比试验结果。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1. 推动林业科技创新与发展: 本书集中展示了我国林业育种领域的最新成果,为科研人员、育种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学习范本,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推动林业科技的持续进步。 2. 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新品种的出现,意味着更高品质、更高效益、更强适应性的林木资源。这有助于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品种,发展特色优势品种,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 强化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植物新品种权制度是激励育种创新的重要法律保障。本书的出版,本身就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能够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新品种的自主研发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4. 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许多收录的品种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如固沙、水土保持、改善土壤质量等。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直接服务于我国的国土绿化、生态脆弱区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5. 提升国际影响力: 本书不仅是国内林业界的宝贵财富,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林业育种领域的实力和贡献,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 6. 指导生产实践: 对于基层林业工作者、林农和企业而言,本书提供了可靠的新品种信息,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推广的新品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本书的编纂特点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在编纂上力求科学、严谨、全面、易懂。 科学性: 所有收录品种均经过国家严格的审定程序,具有明确的育种过程、稳定的遗传特性和区分性、一致性、新颖性。本书在描述品种特征时,采用了规范的植物学术语和标准化的测量方法。 严谨性: 对于每个品种的育成历史、选育过程、性状表现、应用潜力等,都基于翔实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报告。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意味着其内容的权威性。 全面性: 涵盖了当年授权的多种林木类型和应用领域,力求最大程度地反映我国林业育种的广度和深度。 易懂性: 在保证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必要的图表和照片,方便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理解和使用。 结语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2012)》的出版,是新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份重要记录,标志着我国在林业新品种的研发、保护和应用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本书不仅是科技文献,更是我国林业工作者辛勤耕耘、勇攀高峰的结晶,它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林业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繁荣的林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书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成为林业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林业经济和政策分析的人士,我更关注的是新发现或新选育品种的推广应用价值。这本书在介绍新品种时,似乎巧妙地融入了某种“应用潜力”的评估维度。虽然它主要是一本植物学专著,但在对特定品种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一种对未来资源利用的深层考量。比如,对于某些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描述中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其在生态修复或木材生产上的优越性。这种潜台词式的价值导向,对于我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时,提供了一种基于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前瞻性参考。我期待看到未来能有更明确的章节,直接对不同品种的经济价值、市场前景进行量化分析,但就目前这份扎实的物种基础资料而言,它已经为后续的产业化研究奠定了坚实而可靠的学术基石,其严谨性是任何推测性报告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学究气质。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就被这种低调的奢华感吸引住了。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讲究,摸上去质感厚实,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植物结构图和分类表,看起来也丝毫没有模糊不清的感觉。装订工艺更是无可挑剔,拿在手上感觉非常扎实,可以预见它能经受住长期的翻阅和查考。对于一本涉及如此专业领域的工具书来说,良好的物理载体是成功的一半。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上的文字排列方式,以及扉页上那段关于植物分类学重要性的引言,都体现出编纂者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资料汇编,它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愿意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地去触摸和把玩。这种对实体书的致敬,在电子阅读日益盛行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这本书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这一点对于需要快速定位特定信息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注意到它的索引部分非常详尽,不仅包含了拉丁学名和中文俗名,甚至还收录了一些地方性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名称,这对于田野调查工作者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当我需要查找某个特定区域特有的乡土树种时,只需通过地理区域的分类导航,就能迅速锁定目标,效率比以往翻阅多部零散资料要高出数倍。更棒的是,书中对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注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复杂的形态学或遗传学术语都有简洁明了的定义,即便是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无需频繁地查阅其他专业词典。这种兼顾深度和广度的设计,使得这本书既能成为资深专家的案头工具书,也能成为年轻学子的入门指南,这在专业著作中是相当难得的平衡。

评分

我从一名热带生态学研究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发现它在系统性和连贯性上做得极为出色。它似乎遵循了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递进结构,先是勾勒出中国林业植物多样性的宏大版图,随后才细致入微地切入到具体的物种描述中。我发现它在描述不同科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时,所采用的分类学框架非常现代,与国际上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保持了高度同步,这对于我们进行跨区域的比较研究至关重要。比如,对于某些分类地位尚存争议的群体,书中并未采取绝对化的表述,而是谨慎地列出了现有的主流观点和潜在的替代方案,这种严谨的态度极大地提升了资料的可信度。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关于植物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的小节,这些内容将纯粹的植物学描述与生态学功能紧密地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研究视野,让我能跳出传统的物种名录的束缚,去思考更深层次的生态意义。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编纂者对于“授权”这一概念所蕴含的知识产权和法律意义的重视程度。书中对每个授权新品种的记录,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候特征描述,似乎还隐约包含了一种对该品种独特性和可重复性验证的佐证。这种强调“可验证性”的撰写方式,体现了科学研究中对原创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严肃态度。在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明确新品种的来源、认定标准和保护范围,对于维护学术秩序和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通过细致的记录,实际上建立了一个关于中国林业植物创新的“官方档案”,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过去多年来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肯定和知识产权边界的清晰划定。这种对规范性和严肃性的坚守,使得这本书的文献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植物图鉴的范畴,它代表了一种对学术诚信的承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