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德罗夫的《拓扑学基本概念》(下册)虽然占的书籍比重不大,但其内容却相当地“有料”。它虽然是下册,但对拓扑学的几个核心概念的阐释,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水准。我之前对拓扑学接触不多,总觉得它离我的实际需求很远,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在理论物理、计算机科学甚至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书中对“同伦”和“同调”等概念的介绍,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但能够感受到其深刻的数学思想。作者在讲解这些抽象概念时,会尽量引入一些直观的例子,比如如何通过“绳子”或“橡皮筋”的变形来理解“同伦”,这大大减轻了我的阅读压力。而且,在处理一些复杂的证明时,作者并没有选择简化,而是依然保持了其严谨性,但同时也会给出一些“提示”或者“概要”,帮助读者抓住证明的关键思路。这种在严谨与直观之间寻求平衡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虽然下册的内容可能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能够对拓扑学建立起一个相对扎实的理解,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本书就像一颗埋藏在宝藏中的珍珠,虽然不起眼,但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在“直观几何”这个部分。我一直以为几何就是那些死板的定理和公式,什么勾股定理、平行线公理之类的,虽然中学时学过,但总觉得离现实生活有点远,更像是纯粹的数学游戏。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把抽象的几何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比如说,在讲到“曲率”的时候,作者不是直接给出复杂的公式,而是让你想象一个橡皮筋在光滑曲面上绷紧时的样子,曲面的弯曲程度如何影响橡皮筋的形状,这一下子就把“曲率”这个概念给具象化了。又比如,在探讨“度量空间”时,作者从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得距离出发,逐步引入了曼哈顿距离、球面距离等,让我们体会到“距离”本身也可以有不同的定义,而且这些定义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应用。这种“化繁为简”和“以终为始”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的记忆和推导,而是一场探索未知、发现规律的奇妙旅程。特别是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测度论”和“概率论”中的几何解释,比如如何用几何的方式理解概率分布,或者如何通过几何图形来分析随机过程,都让我耳目一新,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教会我如何用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去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学概念。
评分这本书的“直观几何”部分,对我的数学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过去学习几何,总是觉得它非常“硬核”,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定理和证明。但这本书却通过一种非常“软性”的方式,将几何的精髓呈现出来。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上来就摆出一堆公式和定义,而是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或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引入概念。比如说,书中在讲到“流形”时,会用我们熟悉的球面、圆环面作为例子,然后解释它们在局部与欧几里得空间相似,这一下子就让我对“流形”这个听起来很复杂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图示,不仅仅是辅助理解,更是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很多时候,我看着图,就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比纯文字的解释更加清晰。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种更偏向形象思维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让我开始反思,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数学时,是不是被过于严谨的形式化语言给束缚了,而忽略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直观的美感和深刻的洞察力。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几何的兴趣,并开始尝试用更开放、更直观的心态去理解数学。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数学概览”部分,确实做到了“概览”二字。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在广阔的数学世界里进行一次快速而精彩的旅行。我之前接触的数学知识,大多是零散的,不成体系。比如,我可能知道微积分的基本运算,也了解一些线性代数的概念,但从来没有将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下理解。这本书就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巧妙的组织,将不同领域的数学概念串联起来,展现了数学内部的联系和统一性。例如,它在介绍代数时,不仅仅是讲解方程和群论,还会将其与几何中的对称性联系起来;在讲到分析时,也会将其与概率和统计的随机性结合。这种跨领域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数学的强大之处——它能够用统一的语言描述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阐述某些概念时,会穿插历史发展的脉络,介绍这些概念是如何被发现、如何演变的,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刻,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定理或一个公式,而是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故事。这种“大局观”的呈现,对于培养对数学的整体兴趣非常有帮助。
评分对于《拓扑学基本概念》(下册),即便它只是作为“数学概览”的一个附属部分,也已经足够令人称道了。我一直对拓扑学充满好奇,但市面上的一些入门书籍要么过于抽象,要么过于零散,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亚历山德罗夫的这部分内容,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但已经能感受到其逻辑的严谨和体系的完整。作者似乎有一种将复杂事物梳理得清晰明了的魔力。从“同胚”这个核心概念出发,一步步构建起拓扑空间的性质,比如连通性、紧致性等等,这些概念在早期看起来有点费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结合书中提供的图示和类比,我逐渐体会到拓扑学所关注的“连续变形”的本质,以及它如何在不改变基本拓扑性质的前提下,研究图形的内在特征。例如,书中对“度量拓扑”和“一般拓扑”的区别的阐述,以及如何从度量空间自然过渡到更一般的拓扑空间,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拓扑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对象。而且,作者在引入一些重要定理时,会先给出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再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这种“先感性后理性”的处理方式,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虽然下册的内容可能更加深入,但我相信,凭借作者的功力,一定能带领我领略拓扑学的迷人之处。
评分看看老先生们如何讲数学,需要不少专业知识
评分一本非常古老的书,内容有些旧了,但是仍然不失为一本经典名著。
评分J.Milnor严肃论文之外的杂文集,汇聚了老头子方方面面的看法,饶有趣味。
评分京东真心不错,送货快服务好,已买了N多次,都很满意
评分很好看的一套书,可惜翻译校对的不咋样。翻译太生硬,校对把前后同一个名字都能搞错。
评分故事讲得很精彩,只是有些人名的翻译和常规习惯不同
评分這個是非常棒的商品哦。
评分书的内容很不错
评分经典书,值得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