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5
国际汉藏语研究译丛:境外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文选 [Selected Reading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古汉语句法演变中的韵律制约
评分说中古汉语的使成结构
评分早期语法化研究用纯粹单一的历史眼光来观察“语法化”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来,共时语言学家也把眼光转向“语法化”。沈家煊(1994)提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分久必合”,主张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把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结合起来,应是“语法化”研究的最高层次之一。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张谊生、方梅等人。张谊生将“个”的分布环境和表义功用、共时特征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对“个”通过历时平面的考察说明共时平面上“V个VP”结构的多样性。在历时考察上很好地与汉语史结合在一起,在共时分析上又与三个平面理论结合起来。三个平面理论也是这一时期语法研究的热点。三个平面理论认为,语法研究有三个层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其中,句法平面研究句中词语与词语(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平面研究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语用平面研究句中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语法化研究的重点在词汇和短语的语法化方面,但它们的语法化过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即一定的句子中,因而在共时平面的分析上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语法的三个平面。刘坚(1995)认为,通常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称为语法化。同时语法化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也就是说,“语法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渐变,没有突变。在一定的稳定时期就要从共时平面考察它们的发展。例如在谈到动词的拷贝形式时,当然要考察这种形式产生的历史根据。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条件的限制,在句法上,要考虑该结构的产生与动、宾、补之间关系的演化的关系;在语义上,这种形式的宾语通常是类属词,不能是定指的。比如可以说“他喝酒喝醉了”,而不能说“他喝那瓶酒喝醉了”;在语用上,要考察动词的拷贝形式与其它意义相同的句子形式的变换关系,同时从焦点上看,动词的拷贝形式的焦点在补语,比较:a.他修了半天电视机。b.他修电视机修了半天。就可以看出,b句用重复动词的办法,把时量补语“半天”移到句末,放在更显著的位置上,与a相比,更强调了“花了半天”的意思。
评分迎接一个考证学和语言学结合的汉语语法史研究新局面
评分序
评分先秦汉语的“之”
评分汉语语法的变迁
评分回顾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学术史,我们不能忘怀海外语言学家在这个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海外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虽在成果数量上不及中国内地,但很多的研究极具开创性和前沿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法高的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太田辰夫的中古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均体大思精
评分早期语法化研究用纯粹单一的历史眼光来观察“语法化”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来,共时语言学家也把眼光转向“语法化”。沈家煊(1994)提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分久必合”,主张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把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结合起来,应是“语法化”研究的最高层次之一。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张谊生、方梅等人。张谊生将“个”的分布环境和表义功用、共时特征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对“个”通过历时平面的考察说明共时平面上“V个VP”结构的多样性。在历时考察上很好地与汉语史结合在一起,在共时分析上又与三个平面理论结合起来。三个平面理论也是这一时期语法研究的热点。三个平面理论认为,语法研究有三个层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其中,句法平面研究句中词语与词语(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平面研究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语用平面研究句中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语法化研究的重点在词汇和短语的语法化方面,但它们的语法化过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即一定的句子中,因而在共时平面的分析上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语法的三个平面。刘坚(1995)认为,通常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称为语法化。同时语法化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也就是说,“语法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渐变,没有突变。在一定的稳定时期就要从共时平面考察它们的发展。例如在谈到动词的拷贝形式时,当然要考察这种形式产生的历史根据。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条件的限制,在句法上,要考虑该结构的产生与动、宾、补之间关系的演化的关系;在语义上,这种形式的宾语通常是类属词,不能是定指的。比如可以说“他喝酒喝醉了”,而不能说“他喝那瓶酒喝醉了”;在语用上,要考察动词的拷贝形式与其它意义相同的句子形式的变换关系,同时从焦点上看,动词的拷贝形式的焦点在补语,比较:a.他修了半天电视机。b.他修电视机修了半天。就可以看出,b句用重复动词的办法,把时量补语“半天”移到句末,放在更显著的位置上,与a相比,更强调了“花了半天”的意思。
国际汉藏语研究译丛:境外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文选 [Selected Reading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