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罪与恩典:驳佩拉纠派》主要收录了奥古斯丁反对佩拉纠派的书信,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原罪论”和“预定论”,并涉及“自由”等重要范畴。在本文集中可以看到这些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的论证影响既深且远,在后世,已本性与恩典以及理性与其实为题的问题一再重新被提起,引发争论。宗教改革时期,路德和伊拉斯谟的论站比较著名,双方都引用奥古斯丁,但是观点却大相径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正统主义者巴特和自由主义神学家布伦纳亦爆发了关于启示与理性,恩典与本性关系的论战。只要既坚持有一个全能全善的上帝,又坚持伦理行为出自人本身的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便是一个永远令人着迷,充满张力的问题。
商品不错,服务也好,好评
评分五月六日(星期一)
评分11.以个人、家庭、教会和社会重建为目标。清教徒一方面强调原罪的影响和个人的败坏,但同时对个人的价值又有合乎圣经的珍视。清教徒神学对人有三重基本的看法:首先,人受造有上帝的形像,是完美的,因此,人在本质上是善的;其次,因着亚当的原罪归算在他们的身上,以及他们自身所犯的本罪的影响,人都是有罪的人;最后,藉着上帝更新的恩典,人人都能够得救得荣。正是因为这种对人公允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上帝的主权的积极信靠,对人类历史的乐观盼望,使得他们积极地投身自身的建设、家庭的建造、教会的改革和社会的重建。清教徒有清晰的天职观,他们认为上帝对自己的呼召和拯救绝不是徒然的,而是“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清教徒对“天职”或“呼召”(calling)的划分有两个方面,一是普遍性的天职和特殊性的天职。普遍性的天职就是上帝对基督徒普遍性的呼召,这一呼召就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特殊性的天职是指上帝对每个人在工作或职业上的特殊预备和引导。二是复数性的天职,也就是说基督徒的呼召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重性的。比如一个弟兄,他作为丈夫,就有作为丈夫的天职和责任;同时他可能成为父亲,他就有作为父亲的天职和责任;他也有可能身为人子,就有作为儿子的天职和责任。他的呼召不仅是在家庭中,也包括在教会中,在社会上。
评分十二月五日(星期二)
评分事实上,上帝对人基本的心意和要求,是已经向人显明了的。藉著圣经,也藉著祂透过教会的讲道及众信徒给我们的教导和培育,我们可以清楚甚麽是该作的事(譬如传福音、关怀人肉身的需要,是完全不用求问便可以确定为符合上帝的心意)、甚麽是讨上帝喜悦的事(如行公义、好怜悯、遵行圣经的教训、过成圣的生活),不应有任何疑惑。许多时基督徒之所以陷在伦理两难的抉择里,并非他们不知道上帝的心意为何、善恶如何区分,而仅是他们个人的利益与遵行上帝旨意两者间出了矛盾:要麽遵行上帝的吩咐而自招亏损,要麽拒绝上帝的命令而大展鸿图,故此才有为难的感觉。要是我们在
评分评分
六月廿二日(星期一)
评分四月八日(星期日)
评分革宗神学课本相比),而是以讨论“从属于神的知识”作为开始。一个作者在其著作中首先展开的题目不一定是他的思想的“中心”或“基础”,然而《基督教要义》很明显是以一个加尔文所重视的主题开始。在《基督教要义》里,“从属于神的知识”既是基本的,又是独特的,因为在加尔文的前辈或继承者的著作中,很少有能够与之媲美。这并不表示在他所处的历史中,只有加尔文对认识神作出过广泛的论述。许多人在思想到神的可知性以及不可理解性、人的理性、信心、光照、启示、圣经、传统、讲道、圣礼、预言、道成肉身等时,都对此主题作出论述。当然许多人的救恩论从某个角度来看实际上也等于“对神的认识”(我将稍后指出)。但加尔文似乎对“对神的认识”这个短语独有情钟,而这种喜爱也表明其原因不单只是语言学方面的。对加尔文来说,“从属于神的知识”是一个“基础性”的观念,一个他希望借以集中其他观念的观念,以及一个他借以解释其他观念的观念。“对神的认识”不是加尔文的唯一“中心”的观念,它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与许多现代作者不同,加尔文并不是一个“某某(如:道、个人相遇、自我认知、危机、进程、希望、解放、契约、复活、或甚至是“对神的认识” )2神学家”,但加尔文却意识到“对神的认识”是一个有益于我们对圣经整体加深认识的重要视角,是一个总结整本圣经信息的有效的方法,并且是圣经教导中某些特定的领域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