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套装全2册)

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套装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东美 著,孙智燊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25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03723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方东美作品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6
套装数量:2
字数:4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套装全2册)》内容包括: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儒家哲学之体系;原始儒家——第1期从神秘宗教到理性哲学;道家哲学之体系——及其对中国大乘佛学早期发展之影响;佛学之全幅发展等等。

作者简介

方东美(1899-1977),名殉,字德怀,后改字东美,安徽桐城枞阳人。著名哲学家,毕生致力于学术事业,融汇佛儒道,会通东西哲学与文化,建构了以生命为本体、兼容并包的哲学体系,对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了解,贡献良多。他曾自我评价:“我的哲学品格,是从儒家传统中陶冶,我的哲学气魄,是从道家精神中酝酿;我的哲学智慧,是从大乘佛学中领悟,我的哲学方法,是从西方哲学中提炼。”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方东美教授是中国当代一位伟大的哲人;可惜其著作译介到西方者太少!
   ——一九七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哈耶克
  
   中国古典诗人,如方先生者,今后绝矣!
   ——学者、诗人、文艺批评家钱锺书
  
   他是我们当代一位伟大的学者兼良师。作为一位哲学家,东美先生不愧是体现了他自己的人格理想——集诗人、先知、圣贤三重复合的人格子一身。
   ——美国哲学会一九六七年度风云人物奖及终身成就奖得主 韩路易
  
   西方及美国承认台湾有哲学,是因为台湾有方东美!
   ——美国华盛顿美洲天主教大学神哲学院教授 柯文雄
  
   方氏此部巨著,内涵宛如一幅富丽万千的锦绣,不啻一部别具风格的思想自传;举以与其它同类鸟瞰中国哲学之作品相较,对哲学专门读者而言,其启发性之丰富,则迥非其它可以望项。其多层次之探讨,对专门哲学者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哲学、宗教、亚洲研究中心教授 华珊嘉
  
   对方教授浩巨的哲学辛劳,我们大家都应该深深铭感。他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哲学的独创性与伟大。其高瞻综概使中国文化的高山峻岭、大河幽谷一一朗现,尽收眼底,得未曾有!
   ——美国纽约州大教授兼哲学系主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戴尔·瑞璧

目录

自序
译序
译例·凡言
鸣谢,志感
【代序一】方东美先生与中国哲学精神
Dr. Lewis E.Hahn(韩路易博士)
【代序二】浩然气,赤子心——怀念东美先生
Dr. John C. H. Wu(吴经熊博士)
序曲
献辞——以形上学为主旨,直探中国哲学精神

导论——概述中国哲学精神,综赅四大传统
一、儒家哲学
二、道家哲学
三、大乘佛学诸宗
四、新儒家哲学三派
第一章 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
一、形上学三大类型:(甲)超自然、超绝型;(乙)超越型;(丙)内在型,中国之机体主义基于(乙)、(丙)二型
二、中国哲学之发展,依三节拍而迭奏共鸣
三、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与大乘佛学之共同特色:(甲)旁通统贯论;(乙)道论;(丙)个人品格崇高论
四、必须具备“先知、诗人、圣贤”三重复合之人格典型,始堪为中国哲学代言
五、中国各派哲学家之特色:(甲)道家精神——典型之“太空人”;(乙)儒家精神——典型之“时际人”;(丙)佛家精神——“兼综时空而迭遣”;(丁)新儒家精神——“兼综时空而不遣”六、自然宇宙必须超化之,成为理想宇宙,个人人格必须超升之,成为理想人格,冀在道德、懿美、宗教等三方面俱臻于完美之境

第一部分 儒家哲学之体系
第二章 原始儒家——第一期从神秘宗教到理性哲学
一、“儒家哲学”一辞义涵多重
二、《洪范九畴》乃上古哲学宝藏传于箕子
三、“九畴论”阐释
四、分合之势,俱见人类文化史
五、“大中哲学”宝藏与后来中国各派思想发展之历史渊源
六、“五行说”在古代中国哲学中之用途不一:(甲)用作自然哲学之源起;(乙)用作民生日用之资材;(丙)奉为自然功用神;(丁)用作主德转移,藉以解释历代政治兴亡之故;(戊)用作自然元素,无与人事休咎,墨家更藉量之多寡,而予以解消;(己)白战国至两汉,“五行说”深入次流思想家之心髓
七、“大中”之象征意符:(甲)对上古先民之宗教意涵:深信昊天上

第二部分 道家哲学之体系——及其对中国大乘佛学早期发展之影响
……
第三部分 佛学之全幅发展

精彩书摘

一九六四年,在夏威夷【第四届】“东西哲学家会议”上,我与东美先生日夕相处。益重其为人。畅谈多次,如平生欢。其时我在会上宣读政治哲学方面的论文,东美先生则发表形上学方面的论文。由于会期之内,我与东美先生比邻而居,故而过从甚密,经常促膝长谈,不知东方之既白。彼此最投缘之处为:一致同意对真、善、美之追求,为人生永恒之目标;一致同意真、善、美三者不可割裂,同具有客观的真实性,而非如一般西方实证论者所以为的,唯有科学之真方始为真,而善、美皆无客观之标准云云。此期间,我感到东美先生思路颇受大乘佛学华严宗之影响,深沉明彻,绚若彩虹,广大和谐,而又多采多姿,与我之颇受禅宗影响者略有不同,然而皆能互相欣赏,深心契合。我赠东美先生英文本《禅宗的黄金时代》一册,东美先生阅之,亦甚愉快。其时,每次相谈至最后,两人皆感中国之前途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相约要为中国文化竭尽一生之心力。其后,我回国来撰写《国父传》,一日东美先生专程约我至他家便餐畅叙,我至他寓所,见东美先生家里中英文藏书之多而且精,于友朋间实属罕见,深知东美先生治学之勤、涉猎之广,其卓然成一家之言,固非偶然。现东美先生遗言,将藏书悉数捐赠未来之中正纪念堂图书馆【按:今存台北国父纪念馆】,嘉惠后学,殊不在小小。去年三月二十七日,恰为我生日之前夕,正在舍下为学生讲授“时间与永恒”之问题,忽见东美先生与黎东方先生联袂踏花而来,不觉大喜。原来他们二位趁阳明花季,上山赏花,归时途经此间,相约来舍一叙。当下三人促膝而坐,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意气风发,逸趣横生;一时有满室生春之乐。至今思之,竟已恍如隔世矣。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名家著作,水平无需多说。

评分

评分

给朋友定的,反应不错!!还行,很方便,速度快!

评分

三十年前,古山公路修到山枣牛颈界上时,公路指挥所设在对面的长冲坡上,那时,我们七八岁的孩子放学后便钻进枫香界,向长冲坡跑去,为的一睹开山炮的风采。“对门山上注意了,准备放炮了!”高音喇叭不断重复着呼喊着。约五分钟后,“点炮!”随着指挥员一声高喊,煞时,轰轰轰的巨响一声接一声,在丛林间腾起一朵又一朵黄色的泥花,蔚为壮观。一米、两米,一公里、两公里……延伸,延伸……

评分

这一事态被许多肤浅的幻象所隐蔽。无论如何,我们相信我们的观点比那些最伟大的心智的观点更优越,更高级——这要么是因为我们的观点是我们的时代的观点,而可以设想,比最伟大的心智的时代更为晚近的我们的时代,也比他们的时代更优越;要不然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最伟大的心智从他们的观点出发都是正确的,但是,和他们声称的不一样,他们不绝对正确:我们知道不可能有唯一的(the)绝对真实的实质性的见解(substantive view),只有绝对真实的形式性的见解(formal view);那种形式性的观点在于这样一种洞见,即,一切整全性的见解都与某种特定的视角相关,或者说,所有整全性的见解都是相互排除的,没有一种可能是绝对真实的。那些对我们隐藏我们真正的处境的肤浅的幻象根本上是这样的(是这样一个幻象):我们比,或者说我们可能比过去的最明智的人更明智。我们因此而受惑扮演(剧院)经理和驯狮人的角色,而不是专注而驯顺的聆听着的角色。然而我们必须面对我们惊人的处境,这一出境是为这样一种必然所创造的,即,我们试图成为比专注而驯顺的聆听者,也即,裁判,更多的东西,而我们又没有能力成为裁判。就我而言,在我看来,这一处境的原因在于,我们已经失去了所有我们可以信赖的,绝对可靠/权威的传统,给我们权威的指导的nomos(法,规范),因为我们的直接的教师和教师的教师相信一个绝对理性的社会的可能性。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被迫凭借他自己的力量来寻找他自己的方向,无论它们是多么地有缺陷。

评分

评分

10、《实验主义》,(英)莫越(D.Murray) 著,方东美 译,上海中华书局,1920、1933五版

评分

方东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土学位。1924年回国,任职于武昌高师。1925年应聘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教授,学校几经更名,几易校长,方东美一直执教于中央大学。1948年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如果仅以治学方向的变更来区分其一生的话,方东美大体上走过了3个阶段:1936年夏以前为第一阶段,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走向对西方哲学的追求,其代表作为《生命情调与美感》、《科学哲学与人生》;1966年夏以前为第二阶段,由西方逐渐返回到东方,代表这个阶段成就的著作是《哲学三慧》;1966年夏以后进入第三阶段,其主要代表著作为《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方东美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方东美认为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方东美一直努力以儒家思想为本,融会中西哲学,有人把他的哲学称为"文化哲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