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精神现象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人生要勇敢地面对和战胜各种矛盾,经历各种磨难,以达到主客融合、人物一体的自由境界。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种训练,是对人的精神的反复打磨和激发。他鼓励读者对每一个命题的怀疑,但这种怀疑不会让你无所作为,而是鼓舞起你的创造力去突破旧的命题,建立新的命题。他为你的创造力提供有益的指导。一般来说,既然是创造,就不可能有指导。但黑格尔的现象学却是一种指导,它是一种点拨,一种苏格拉底式的“精神接生术”,是要靠你自己的领悟来接受的。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年~1831年),德国哲学家, 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人物,建立起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思想对后世哲学流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目录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三、哲学的认识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
导论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第二章 知觉、事物和幻觉
一、事物的简单概念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觉世界
一、力与力的交互作用
二、力的内在本质
(一)超感官世界
(二)规律作为差别与同一
(三)关于纯粹差别的规律
三、无限性
第四章 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意识与奴隶意识
(一)双重的自我意识
(二)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
(三)主人与奴隶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的意识
(一)斯多葛主义
(二)怀疑主义
(三)苦恼的意识,坏的主观唯心主义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实性和真理性
一、理性的观察
(一)对自然的观察
1.对无机物的观察
2.对有机物的观察
3.将自然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
(二)对自我意识的纯粹自身及其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观察:
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三)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的关系的观察:
面相学和颅相学
1.器官面相学的含义
2.这种含义的双义性
3.头盖骨相学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
(一)快乐与必然性
1.快乐
2.必然性
3.自我意识里的矛盾
(二)心的规律与自大狂
1.心的规律和现实的规律
2.将心置入现实
3.个体性的自大狂
(三)德行与世界进程
1.自我意识与普遍的关联
2.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
3.个体性是普遍的实在性
三、自在自为的实在的个体性
(一)精神王国的欺骗,或事情本身
1.个体性的概念作为实在的个体性
2.事情自身与个体性
3.相互欺骗与精神实体
(二)立法的理性
(三)审核法律的理性
第六章 精神
一、客观精神:伦理秩序
(一)伦理世界: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男人和女人
1.民族和家庭;白日的法律和黑夜的法律
2.两种规律的运动
3.伦理世界之无限和整体
(二)伦理行为:人的知识和神的知识;罪过和命运
1.伦理本质与个体性之间的矛盾
2.伦理行为中的对立
3.伦理本质的消亡
(三)法权状态
1.个人的有效性
2.个人的偶然性
3.抽象的个人;世界主宰
二、自身异化了的精神--文化的教养
A异化了的精神世界
(一)教化及其现实王国
1.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
2.语言是异化与教化的现实
(二)信仰与纯粹识见
1.信仰的思想
2.信仰的对象
3.纯粹识见的合理性
B启蒙
(一)启蒙与迷信的斗争
1.识见对信仰的否定态度
2.启蒙的原理
3.启蒙的正当权利
(二)启蒙的真理性
1.纯粹思维与纯粹物质
2.功利世界
3.自身确定性
C绝对自由与恐怖
(一)绝对自由
(二)恐怖
(三)自由主体的觉醒
三、对其自身具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
(一)道德世界观
1.义务与现实之间被设定的和谐
2.神圣的立法者和不完全的道德自我意识
3.论道德世界观
(二)倒置
1.道德世界观里的矛盾
2.道德转化为它的反面
3.道德自我意识的真理性
(三)良知、优美灵魂、恶及其宽恕
1.良心是在自身内的自我的自由
2.良心的普遍性
3.罪恶以及宽恕
第七章 宗教概论
一、自然宗教
(一)光明之神
(二)植物和动物崇拜
(三)工匠
二、艺术宗教
(一)抽象的艺术品
1.神像
2.赞美歌
3.崇拜
(二)有生命的艺术品
(三)精神的艺术作品
1.史诗
2.悲剧
3.喜剧
三、天启宗教
(一)天启宗教的前提
(二)绝对宗教的简单内容:上帝化身的现实性
(三)绝对宗教概念的发展
第八章 绝对知识
一、确知自己是存在的“自我”的简单内容
二、科学即对自我自身的概念式的理解
三、达到概念式理解的精神向着特定存在的直接性返回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个和意谓 这里所谓的知识,就是直接地或者本来就存在着的知识,它最初或直接 就是我们的对象的知识。我们对待它,同样要以直接的方式接纳它而不加以 改变,不受任何成见的摆布和概念的束缚。感性确定性的这种具体内容,使 对象彻底地、完整地呈现出来了,好像是最真实的知识。然而,这种确定性 所提供的可以说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因为它对于它所知道的只说出了 这么多:它存在着;而它的真理性就在于存在。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这种确 定性里,意识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纯粹的自我,不论是作为认识的 主体即我还是认识的对象都仅仅是作为纯粹的“这一个”。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现实的感性确定性不仅仅 是这种纯粹的直接性,而是这种直接性的一个例子。这种差别表现在纯粹的 两个分裂:作为自我的这一个和作为对象的这一个。对这·差别加以反思,便会发现:我之所以具有确定性是通过对象来获得的,反之对象也是通过我 而获得其确定性的。这种本质与例子、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差别正是我们从感 性确定性自身中所发现的,因此必须按照承认这种差别。其中,感性确定性 所设定的一方是简单、直接的存在或本质,即对象;另一方是通过他物才具 有确定性的非本质的东西,即自我。自我是一种认识状态,它之所以知道对 象,仅仅是因为对象存在着。这种自我则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但对 象却是真实的本质。对象本身的存在与否和认识毫无关系,但没有对象就不 会有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把对象当成感性确定性所包含的对象来加以考察:对象 究竟是否真的像感性确定性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具有现实的本质性,对象作为 本质的概念或意谓究竟又是否与其在感性确定性中所表现出来的方式相符。为此,感性确定性本身应该被质疑:究竟什么是“这一个”?“这一个”具 有双重的存在形式,即“这时”和“这里”,它所包含的辩证法具有一种和 “这一个”本身一样的可以理解的形式。比如,对于“什么是这时”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回答:这时是夜晚。为了证明这个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性,我们 将这条真理写下来,但等到了正午时再去看它就已经过时了。把“这时是夜晚”写下来并保存,也就是说,它写出来怎样就把它当成 怎样,但结果它却被证明是某种并不存在的东西。毫无疑问,“这时”仍然 保持着本身,只不过成了一个不是夜晚的这时。也就是说,被保存下来的“这时”是某种否定的、间接的东西。这时既不是白天也不是黑夜,虽然它还 和以前一样保持本身不变,但已经与任何仍然与它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毫无关 系了。这样一种通过否定作用而存在的实在既不是“这一个”,也不是“那 一个”,又与任何一个毫无差别,这样一种东西就被称为普遍性。因而,普 遍性实际上就是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性,是感性确定性的真实内容。当我们考察“这一个”的另一种形式“这里”时,情形也是一样的。例 如,“这里是这一棵树”。当我转过身时,这个真理就消失了,并转化到它 的对立面:这里不是一棵树。“这里”本身并没有消失,它会继续保存,只 是与树已经毫无关系了。因此,“这一个”又一次成了普遍性。普遍性既然是事物的真理,那么纯粹存在就依然是感性确定性的本质。但由于纯粹是以否定性和间接性为本质的,那么它就是一种抽象型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普遍性。而我们所试图意谓的、具备感性确定性的真理的并不是 一种普遍的东西,它就与这种空洞的、不相干的“这时”和“这里”相对立。这样一来,本来声称是本质的现实成了感性确定性的非本质要素,感性确 定性的真理性存在成为我的对象的对象,即它存在,因为我知道它存在。这 样,感性的确定性就从对象中被迫返回到自身了。关于感性确定性的这种真 实性,我们需要看看经验将会向我们揭示什么。返回到自身后,感性确定性的真理的力量现在就位于自我之内了,就在 我所直接看到的、听到的等等直接的事实之内了。“这时是白天”,“这里 是一棵树”,因为我看到了它们。然而,这一个我,看见了这一棵树,并坚 持这一棵树就存在于“这里”;另一个我,没有看到树并坚持认为这里不是 一棵树。这两个真理同样可靠,但是一种确定性却消失在另一种确定性之中 了。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没有消失的是那个作为共相的“我”,而它所看到 只是通过否定作用为中介的简单物,这样一来,简单物都是一样的简单,与 所有与它发生关联的东西毫无关系。在这里,自我只是单纯的共相,就像“这时”、“这里”或一般的“这一个”是共相一样。同样,当我说“我”,这一个个别的我时我是所有的我,每一个“我”所说的我都是我,是这一个 个别的我。那么,当科学要求“演绎出”“建构出”“先验出”这一个东西 或这一个特定的人时,那么提出这个要求的人就有必要说出他所意谓的是哪 一个东西或者是哪一个我,可要说出这点却是不可能的。因此,感性确定性来源于经验,它的自然本质既不存在于对象也不存于 自我之中,它特有的直接性既不是对象的直接性也不是自我的直接性。因为 我所意谓的都是某种非本质的东西。对象和我都只是共相,在共相里自我所 意谓的这时、这里和自我都无法保持或者说根本不存在。这样一来,就只有 感性确定性本身在那里保持着直接性,其结果是,先前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 的对立面都将感性确定性排除在自身外了。因而,我们必须让我们自己同样 站在那个特定的“自我”、“这一个”的位置上,因为它才是知道确定性的 认识主体,于是我们看到那指出给我们看的直接知识是怎样的性质。“这时”一旦被指出来,就已经被定格了,而正存在着的“这时”已不 是我们所指出来的“这时”了,也就是说,一种东西,正当它存在时其实它 已经过时,不复存在了。这就是它的真理性,毫无疑义,这是真的,因为它 曾经确实存在着。但是,凡是曾经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都不真实了,已经 不存在了,而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找寻存在。P7-10
读懂黑格尔的第一本书:精神现象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非常不错,感谢
评分
☆☆☆☆☆
略
评分
☆☆☆☆☆
价廉物美,送货是很快的
评分
☆☆☆☆☆
抚慰一下我饥渴的心情!
评分
☆☆☆☆☆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
评分
☆☆☆☆☆
黑格尔的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评分
☆☆☆☆☆
质量好,服务优,速度快,价格低,性价高。
评分
☆☆☆☆☆
最近买了一大堆书,打算17年好好充实下自己。
评分
☆☆☆☆☆
送货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