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係的創始人。他的許多著作使他在年輕時就贏得瞭世界性的聲譽。他於1970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是美國第一個獲得此項大奬的經濟學傢。薩繆爾森教授曾長期為美國《新聞周刊》的經濟學欄目撰稿,曾擔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經濟顧問,屬於那種能夠同普通民眾進行交流和溝通的為數極少的科學傢之一。薩繆爾森常齣席國會聽證,並為聯邦儲備、財政部、許多私人機構和非營利機構擔任谘詢專傢。除瞭在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工作和經常打網球之外,薩繆爾森教授還是紐約大學的客座教授。他的6個孩子(包括一次三胞胎)為薩繆爾森傢族衍續瞭15 個子孫。
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美國傑齣經濟學傢之一,齣生於新墨西哥州的阿爾布開剋。本科就讀於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現任耶魯大學斯特林經濟學教授,考爾斯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國傢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諾德豪斯的經濟學研究範圍很寬,包括環境、能源、技術變革和經濟增長,以及利潤和生産率的增長趨勢。此外,對經濟政策研究非常感興趣。1977~1979 年是卡特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曾多次齣席政府顧問委員會的會議,不時為《紐約圖書評論》和其他報刊撰文。在耶魯大學他主講經濟學原理課程。諾德豪斯教授與妻子芭芭拉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教學寫作之餘,他喜歡音樂、旅遊、滑雪,和傢人在一起。
一個摺衷主義者的宣言
1 導 言
撞鍾為誰
稀缺與效率:經濟學的雙重主題
稀缺與效率
經濟學的邏輯
熱切的心情,冷靜的頭腦
2 市場經濟、指令經濟和混閤經濟
什麼、如何、為誰
市場經濟、指令經濟和混閤經濟
3 生産可能性邊界
投入和産齣
生産可能性邊界
機會成本
效 率
4 市場機製
不是混亂而是經濟秩序
市場如何解決三大經濟問題
二元君主
價格和市場的圖示
看不見的手
5 貿易、貨幣和資本
貿易、專業化和勞動分工
貨幣:交換的潤滑劑
資 本
資本和私有財産
6 政府--看得見的手
效 率
不完全競爭
外部性
公共品
公 平
宏觀經濟的增長與穩定
福利國傢的崛起
保守主義者的詰難
貨幣主義的衰落
當今的混閤經濟
7 政府對經濟的控製
政府的政策工具
政府管製的發展
政府的職能
提高經濟效率
減少經濟不公平
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經濟
執行國際經濟政策
公共選擇理論
8 效率與公平
不公平的根源
收入和財富的分布
如何衡量各收入階層之間的不公平
財富的分布
國傢間的不公平
美國的貧睏問題
誰是窮人
誰是富人
不公平趨勢
9 反貧睏政策
福利國傢的興起
再分配的代價
再分配成本的圖解
漏洞有多大
漏泄的加總
反貧睏政策:計劃和批評
收入保障計劃
窮人的激勵問題
福利改革之戰
兩種貧睏觀
美國現行的收入補助計劃
1996 年美國福利改革
新世紀初期的經濟政策
10 經濟製度和經濟發展模式
各種"主義"的盛宴
兩難睏境的核心:市場還是指令
亞洲模式
亞洲"龍"
中國的崛起
社會主義模式
失敗瞭的模式:中央計劃經濟
馬剋思的預言
從書本到策略:蘇式指令經濟
從馬剋思到市場
結束警語:謹慎樂觀
譯後記
這本書,我之前在圖書館的經濟學分類區偶然翻到,當時就被它那個略顯古樸的書名吸引瞭。“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閤經濟”,光是這幾個詞就充滿瞭分量。我對薩繆爾森的名字並不陌生,作為現代經濟學的一位巨匠,他的理論體係對理解宏觀經濟運行至關重要。所以,當看到一本以他名字命名的、聚焦於效率與公平這兩大經濟學核心議題的著作時,我的好奇心瞬間被點燃。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書名所蘊含的深刻經濟學思考,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我想象著,這本書會不會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娓娓道來,將復雜的經濟學概念,用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窺見經濟運行的奧秘,並且理解效率與公平這兩個看似矛盾卻又相互依存的經濟目標是如何在現實世界的混閤經濟中尋求平衡的。那種理論的嚴謹與現實的關照相結閤的閱讀體驗,正是許多經濟學入門讀物所難以企及的。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閤經濟》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因為這三個概念在我看來是構成現代經濟社會最核心的要素。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社會發展和政策製定的研究者,我深知效率是經濟增長的源泉,而公平則是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混閤經濟模式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如何在市場力量和政府乾預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是所有國傢和地區都麵臨的共同挑戰。因此,我滿懷期待地認為,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薩繆爾森這位經濟學巨匠是如何看待和闡釋這三個重大問題的。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深入地理解效率與公平之間的復雜權衡,以及在混閤經濟的框架下,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能夠推動經濟實現更健康、更包容、更可持續的發展。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閤經濟》給我留下瞭一種強烈的印象,它像是在嚮讀者發齣一個鄭重的邀請,邀請我們進入經濟學殿堂,與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傢一起,探討經濟學中最具挑戰性也是最引人入勝的幾個議題。在我看來,效率和公平是經濟學中的兩大基石,它們既是社會進步的驅動力,又是潛在的衝突點。而“混閤經濟”則代錶瞭當今世界絕大多數經濟體的現實形態,它既有市場機製的活力,也有政府調控的必要。我迫切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作者如何將這三個概念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形成一個係統而完整的理論體係。想象著,薩繆爾森會不會用他標誌性的清晰邏輯和嚴謹論證,為我們揭示效率與公平在混閤經濟中的互動關係,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製度設計,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的整體福祉。
評分最近我收到瞭一本新書,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書名赫然是“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閤經濟”。老實說,我收到它的時候,對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預期,更多的是一種職業上的好奇。作為一名在市場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效率和公平這兩個概念在企業運營和市場調節中的極端重要性。而“混閤經濟”這個詞,更是直接點明瞭現實世界中經濟體運行的普遍形態。我一直在思考,在日益復雜的全球化和數字化浪潮下,如何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更好地兼顧社會責任和公平分配?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提供瞭一個理論上的參照係。我期望它能夠提供一套嚴謹而富有洞見的分析框架,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效率與公平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在混閤經濟的框架下,如何通過政策設計和市場機製來優化資源配置,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評分當我看到“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閤經濟”這個書名時,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我一直對經濟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及其思想充滿敬意,而薩繆爾森的名字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經濟學》教材更是影響瞭無數經濟學從業者和學習者。因此,我毫不猶豫地認為,這本書一定蘊含著他對經濟學最核心、最本質問題的深刻洞察。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他對效率和公平這兩個經濟學領域永恒主題的獨特解讀,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這些議題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同時,關於“混閤經濟”的論述,也讓我對這本書能夠如何解析不同經濟模式的優劣,以及如何在市場和政府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充滿興趣。這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著作,更可能是一份關於如何構建更美好經濟社會的行動指南。
薩繆爾森告訴你經濟發展的第三種選擇
評分真的是正版,買書還是相信京東
評分真的是正版,買書還是相信京東
評分效率與公平的概念 薩繆爾森采用的帕纍托效率的概念,也是經濟學中普遍認同的效率概念。帕纍托效率(或配置效率)即在不會使其他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如果一項經濟活動不再有可能增進任何人的經濟福利,則該項經濟活動就被認為是有效率的。或者說,效率就是指:此時沒有一個人的境遇能在不使彆人的境遇變得更糟的情況下變得更好。與效率概念的明確性、一緻性相比,公平的概念則由於它的倫理色彩而顯得撲朔迷離。不過歸納起來大緻有三種類型的公平:(1)政治權力的公平,如選舉權;(2)機會公平,提供相同的進人工作、教育和其他社會體係的途徑;(3)結果的公平,它保證人們得到相同的收入和消費水平。前兩種類型的公平在發達的民主國傢,如美國,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接受。而結果的公平則引起瞭極大爭議,許多人不能接受(薩繆爾森、諾德豪斯,2004,P328)。而經濟學傢在更多的時候恰恰是在這個意義上來討論公平的,本文選取的也正是這個角度。
評分好書,值得看,值得推薦。
評分薩繆爾森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傢”。這本《薩繆爾森談效率、公平與混閤經濟》是在目睹瞭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深刻的一次金融危機之後,薩繆爾森以其現代混閤經濟代言人的堅定立場,寫下瞭一個摺衷主義者的最後宣言。市場經濟、指令經濟和混閤經濟,生産可能性邊界,市場機製,貿易、貨幣和資本,政府對經濟的控製等都是對經濟學的著名論斷。商務印書館的書質量都非常好,印刷也很精美。
評分書是正版。京東商城圖書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上帝就好像一股能量,一股你能夠用心感覺到的能量。比如一天早上醒來,你突然感到莫名其妙的平靜、安詳,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有時候選擇為善,有時候選擇為惡,那是我們的事,可是這股能量總是教我們為善的••••••” 因為這本書讀得太快,尤其是前半部分,到瞭後半部分慢下來,發現這段話的美妙。我不信上帝或者其他什麼的一種外在的力量,人若是信上帝或者其他什麼,要我說還是因為自己內心不夠強大到... 什麼這本書有這麼多五星的評價。。。難道就是裏麵是一些我們沒有涉足的地方經曆還有感動,為什麼一開始覺得跟普通的我們差不多,但是他說走就走的勇氣,還有麵對未來迷惘也好憧憬也好的都是浮雲,爹媽傢長的阻攔,讓看完書一直想去成都的我衝動瞭一把,興衝衝的買完票,還有兩天就可以啓程瞭,希望自己也可以在旅途中涅槃自己的理想,一個人,一路上,隻有十天的短暫旅行,沒其他,隻為瞭去感受我人生20年第一次真正正正的獨立,朋友問我第一個習慣是啥,我說反求諸己,朋友說不是 積極主動嗎?看瞭一晚上的書,卻還是記錯。可見真實的世界和瞭解的世界確實是有誤差的。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閱曆和經驗,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 反求諸己,的確是我閱讀至此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詞。無論環境如何,“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傷害不到你”。與其消極等待,不如積極主動,反思自身,提升自身修養與品德。知識,經驗,心智與心靈。過去的我心智很不成熟。我想記錄下裏麵今天所看的例子,好激勵我自己,彆人都可以這樣,我也可以的。 1、弗蘭剋爾的Nazi 事件,起先先被決定論洗腦,後來由於Nazi事件,找迴瞭自己的獨立意思。感動獄卒和獄友,尋迴自尊,怎麼做的呢? 2、一位女士在作者演講中,站起身瞭講訴自己護士的不幸的經曆,聽瞭演講設法找迴不幸中的幸。 3、其好友得瞭不治之癥,然後沒有倒下,反而用自己剩餘的生命做瞭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剛開始看書,由於腦袋裏麵的東西太少,很少思考,導緻肚子裏沒有什麼墨水,積極主動的第一步,寫書評。 我很喜歡裏麵寫的某些東西並認為他說得很對,做人應該由內而外,不應該裝,裝隻能裝一時,不能是永久,很多東西在我的世界觀裏麵都有討厭兩個字,但是我心裏又告訴我那是必須做的事,然後我今天問瞭自己為什麼是必須做的事呢?其實在我心裏它更本就不是必須做的事,還更需要很多理由說服我自己。然由此就找到瞭兩種能夠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徑:一是做齣承諾,並信守諾言;二是確立目標,並付諸實踐。即便隻是承諾一件小事,隻要有勇氣邁齣第一步,也有助於培育內心的誠信,這錶示我們有足夠的自製能力、勇氣和實力承擔更多的責任。一次次做齣承諾,一次次信守諾言,終有一天榮譽會超越情緒的力量。“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種人際關係,人性的真實、文化素養、價值觀、愛的能力等等,都在這樣一種關係中錶現得淋灕盡緻。它是兩個成年人閤寫的生命自傳,是讓他們最親愛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體會生命的美麗,認識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啓濛教材。”這本書有緣結識於機場書店,上手一看就喜歡上瞭,作者以自己養育女兒的經曆娓娓道來一些教育的理念和一些教育的誤區,可以說是非常好用的教育指導書,值得細細體味,一再研究。
評分很好的書,而且便宜.
評分內容精練緊湊,沒有太多的數理公式和模型,通過簡單有趣的文字將經濟學的知識娓娓道來,可讀性非常強,適閤經濟學入門的學生和喜歡經濟學的非專業人士入門閱讀。內容大緻就是《經濟學》教科書的縮減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