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3
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民事诉讼法学 [Civil Procedure Law]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著者在新版中对这张“著述调查表”进行了解说,认为“从表中所列,略可窥知陈氏自己最看重的‘最有价值’的文字是哪些”。著者的阐释笔者十分认同,其实此点也有其它材料可为旁证。台湾学者郭长城先生曾撰文披露了陈寅恪有意赴台时携带的著作,其中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秦妇吟校笺》及若干论文抽印本(郭长城《陈寅恪有无来台意愿析论》,《传记文学》第100卷第3期),这正可与著者提供的这张“调查表”互为印证,凸显出陈氏对自己学术作品毕生的珍视。
评分著者在新版中对这张“著述调查表”进行了解说,认为“从表中所列,略可窥知陈氏自己最看重的‘最有价值’的文字是哪些”。著者的阐释笔者十分认同,其实此点也有其它材料可为旁证。台湾学者郭长城先生曾撰文披露了陈寅恪有意赴台时携带的著作,其中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秦妇吟校笺》及若干论文抽印本(郭长城《陈寅恪有无来台意愿析论》,《传记文学》第100卷第3期),这正可与著者提供的这张“调查表”互为印证,凸显出陈氏对自己学术作品毕生的珍视。
评分 评分 评分3.帮助学生准备考研。一方面从一些法学名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历年考研试题中精选了部分试题,另外,这套书专门设计了一个“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栏目,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对考研的同学掌握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亦有较大帮助。
评分 评分著者在新版中对这张“著述调查表”进行了解说,认为“从表中所列,略可窥知陈氏自己最看重的‘最有价值’的文字是哪些”。著者的阐释笔者十分认同,其实此点也有其它材料可为旁证。台湾学者郭长城先生曾撰文披露了陈寅恪有意赴台时携带的著作,其中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秦妇吟校笺》及若干论文抽印本(郭长城《陈寅恪有无来台意愿析论》,《传记文学》第100卷第3期),这正可与著者提供的这张“调查表”互为印证,凸显出陈氏对自己学术作品毕生的珍视。
评分新材料有时候能够补充一些当年尚不明了的说法。著者在书中写道:“有一传说很典型:1950年,岭南大学为陈寅恪出版了《元白诗笺证稿》一书。据说京华那么多陈的友朋,只有邓之诚一人收到陈寅恪寄来的图书,陈寅恪尚附一信给邓之诚,信函大意为京华的学人已捐弃旧学而追逐‘新学’,该书也只有你感兴趣了。”(第132页)这个“传说”现在已经有史料可以印证,《夏鼐日记》等材料都披露该信实际上是寄给周一良的,内容大致是:“《元白诗笺证》分赠诸友,留一纪念,然京洛耆英,河汾都讲,皆尽捐故技,别受新知,又不敢以陈腐之作,冒昧寄呈。”由此可见,“只有邓之诚一人收到书”的说法并不恰当,当年北京学界很多人都收到了该书(张求会先生于此点讨论甚详细,参见《陈寅恪丛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6-58页);又如,据《夏鼐日记》等材料,佐以其他相关知情人的回忆,陈寅恪悼念傅斯年的诗,现在看来可能就是《霜红龛集望海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感题其后》,但作者仍说“在已面世的陈诗中未发现这首挽诗。此诗恐将永远被湮没”。(第33页)此类未及更正或补充的情况还有一些。
评分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十几年过去,关于陈寅恪的新材料出了不少,有些还十分重要。大体来说,与陈寅恪晚年生平相关的典籍,新出的有《夏承焘集》(《天风阁学词日记》)、《邓之诚日记》(或《邓之诚文史札记》)、《陈君葆日记全集》、《夏鼐日记》等,正可补当年文献不足,也可以纠正一些旧有的说法。然而,这些新的日记材料,新版基本上没有采用。书中论述陈寅恪与夏承焘的交谊,强调“夏承焘亦可称是陈寅恪的知音”(第183页),相关篇幅却不到一页纸,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事实上,如果细检《天风阁学词日记》,我们当能够有更多发现。(与陈寅恪交谊不少的还有另一位词学家龙榆生。张晖先生生前曾披露多封陈寅恪致龙榆生信札,不过新版修订于2012年8月至12月,著者未及看到情有可原。)
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民事诉讼法学 [Civil Procedure Law]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