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儒傢開宗大師”熊十力於1951年間寫下七萬字長函《論六經》,緻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並懇代陳毛公賜覽”。《論六經》集中呈現瞭熊十力對儒傢經典的革命性闡釋,也體現瞭熊十力一生對共和主義始終不渝的關切。通過釋讀這篇長函,結閤熊十力在1949至1951年間刊印的其他文集《韓非子評論》(原題“正韓”),本稿嘗試探究熊十力經學思想與革命精神的關聯,以及儒傢心學與西方啓濛哲學的內在親緣,進而理解共和精神給二十世紀中國哲學文化的品質打下的深刻烙印。
作者簡介
劉小楓,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近年主要緻力於古典詩學、宗教學,西方思想史方麵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詩化哲學》《拯救與逍遙》、《走嚮十字架的真》《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聖靈降臨的敘事》,《刺蝟的溫順》,《現代人及萁敵人,公法學傢旌米特引論》、《儒教與民族國傢》、《重啓古典詩學》、《施特勞斯的路標》等等。
目錄
引言
一 走嚮新共和
二 發孔子微言
三 革命與唯識
四 革命與心性
五 有道與極權
六 心體與自由
七 聖人與獨裁
八 天人共和國
九 顛覆天下篇
餘緒
附記
精彩書摘
君子有君子之樂,小人有小人之樂,民人也有與君子之樂不同的樂,關鍵原因在於“性命不同矣”。用現在的話說,按英美自由主義主張,君子、小人、民人之樂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自由,不可強求一律,隻要不妨礙他人,各類性命之人都可以自取其樂,而且受到“刑政”的保護。這段經文顯然不能用來為英美式自由主義的“治道”作證,否則隻能證明英美式自由主義缺乏教化,因為《樂記》經文預設瞭“以道製欲”的正當性,價值自由論維護各種“欲”的自由,在《樂記》作者看來當然是缺“德”。但這段經文預設的前提,也不能用來為十力的自由民主理念作證,因為經文預設的人之心性差異等於預設瞭人的天性差異的不平等。
有瞭這些閱讀準備之後,我們再來看十力對這段經文的解釋就會獲得切實的、甚至舉一反三的教益。與我們的笨拙讀法讀齣的經文理解不同,十力說,這段經文說的是,人人(指庶眾)都可以達到“以道製欲”的境界。十力的論證是這樣的: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君子樂得其道”的“道”,意思是人心起念時的“照察”,如此“照察”指示人心應當還是不應當讓此念變成實際行為,也就是抉擇應當還是不應當去做。十力告訴我們,佛傢把這“照察”叫做“覺”,儒傢心學大師王陽明稱為“良知”,術詞不同,意思是一迴事。但為什麼經文用“道”這個字呢?那是因為,人人天性上與生俱來都有這個“良知”,這“良知”既是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又是“天地萬物同有的”本性,或者說,“道”既是宇宙本體,又具體地是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十力說,誰隻要“深深參究”一番,就不難體知這“道”理。可是,我們從經文中看到,“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心境]形焉……”(《樂記》)——這意思是說,民人之性含血、氣、心、知(智)等雜然情性,因此會有喜、怒、哀、樂無常心象。在具體物境的觸動下,民人會産生不同的心境。經文隨之具體描述瞭六種不同的音象,分彆對應六種民人心象:思憂、康樂、剛毅、肅敬、慈愛、淫亂。正因為民人情性雜然,經文隨之說到先王為何製禮作樂:“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數,製之禮義。”既然經文並沒有說民人的心性具有哪怕是“良知”或“覺”的潛能,我們就可以說,《樂記》作者的心性遠不及十力的心性高,還沒有經過一番“深深參究”的功夫,因此這位聖人還理解不到自己所說的“君子樂得其道”的“道”就是“良知”。
……
前言/序言
共和與經綸:熊十力《論六經》《正韓》辨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我還以為是熊十力寫的呢,原來。。。
評分
☆☆☆☆☆
共和與經綸:熊十力《論六經》《正韓》辨正 ,來得正好,我正看熊十力的書,有助我厘清一代大儒的心跡,不愧是新一代儒傢的掌門
評分
☆☆☆☆☆
買的時候沒看好,以為是熊十力著的,先看看再說吧
評分
☆☆☆☆☆
前兩天就讀完此書瞭,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與其他劉先生的著作不同,這本書是本中中國現代哲學評論,但又涉及到瞭中國古代經學與子學的詮釋問題,而且又有辛亥革命百年的背景在後麵,我始終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對這部書進行評論。不過,熊先生自稱辛亥老兵,而這一角色則成為瞭這部書的一個題眼,又在書後說熊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四十多年瞭,他一直活在我們知識分子心中。也就是說,人人心裏都有一個熊十力,那麼以己度熊先生也並非不可能,那麼就以熊先生的視角為題,寫一篇辛亥老兵的自述。
評分
☆☆☆☆☆
感覺這書不錯,要靜下心來讀
評分
☆☆☆☆☆
革命雖然成功地推翻瞭帝製,建立起民國,但老兵似乎並不滿意。因為建立起來的民國,還需要二次革命、再次北伐,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老兵歲數漸長,慢慢認識到這麼打下去,民國還是建立不起來,治病還需治本,治國必須先治心,老兵決計退齣行伍,混入知識分子群體,以共和精神甄陶經子,為民國建立文化基礎。
評分
☆☆☆☆☆
書很耐讀,很好讀
評分
☆☆☆☆☆
還沒看呢,幫朋友買的
評分
☆☆☆☆☆
我還以為是熊十力寫的呢,原來。。。